一进一出之间,他的身上的衣服,头上的帽子和脸上的胡须,就全都变了颜色,整个人看上去也变成了一个小老头。杵着拐杖,蹒跚数步,随即跳上了一辆挂着衙门招牌的马车,快速远遁。
“如何?可顺利见到陛下了。”马车内,定海军内卫统领刘永早已备好了热茶,先给骆养性倒了一杯,然后才笑着询问。
“属下幸不辱命!”骆养性一改在崇祯面前的江湖无赖模样,干脆利落地向刘永行礼。然后,才端起茶来喝了几口,缓缓补充道,“陛下的反应,基本上都如东家所料。对于东家给的银子,也全都收下了。他让我带口谕给东家,非常赞同东家先前献给孙督师那份谋划。并且要求东家在接受了新官职之后,派一哨兵马到津门驻扎,随时听候他的调遣。”
“派兵马去津门?”刘永眉头一皱,旋即就猜出了崇祯皇帝的用心。
皇宫内的太监和侍卫,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人。京城内的禁军,也未必完全靠得住。崇祯跟魏忠贤斗到最后,难免有一方会铤而走险。而那时,一支驻扎在津门且只听命于崇祯的百战精兵,就会成为决定性力量!
“对,派兵马去津门!”骆养性意志力不怎么坚定,当细作的天分却很高,笑着用力点头,“但是,据我观测,陛下应该准备了不止这一路兵马。而老阉那边,明显还心存幻想,指望放弃一部分爪牙之后,能够继续做他的九千岁!”
"路上写一份报告,回去之后当面交给东家。"刘兄想了想,低声吩咐,“我就不送你走得太远了,我得继续留在京师当中,盯紧了这边的风吹草动。”
“明白!”骆养性点了点头,干脆利落地起身,推开车门。恰好一辆马车与刘永的马车擦肩而过,他纵身跃向对面,转眼间,就在黑暗之中彻底消失了踪影。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刘永手捋呼吸,笑着点头。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紧张,刺激,前途还一片光明。而当年在做锦衣卫之时,虽然千总陈永华对弟兄们一样义薄云天,却给不了弟兄们任何未来。 𝙢.𝕍🅾🄳🅃𝙒.🄻𝘼
想到这儿,他又忍不住为自己的老上司陈永华惋惜了起来。明明跟自家现在的主公韩庆之亲若手足,人也正派,如今却因为双方所选择的道路不同,渐行渐远。
如果有一天……,扭头望向皇宫,刘永心中忽然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他不确定韩庆之会不会那样做,然而,如果完全按照《大屠龙术》的内容,恐怕那样一天,早晚都会到来。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既然东林诸多君子和皇帝本人,都认可了韩庆之,魏忠贤又选择静观其变,先前困扰了韩庆之的职务安排问题,就迎刃而解。
在送走了骆养性的第二天下午,刘永就通过自己的渠道,拿到了正式圣旨的誊抄本。前半部分内容,仍旧跟先前差不多,韩庆之被封做海岱都指挥使司副都指挥使,也就是民间简称的副都司,但是却多了一个正三品昭勇将军的散阶。而接下来的实际管辖范围,却与先前的圣旨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离开了皇宫,骆养性直奔客栈。却没有回客房,而是穿廊而过,从客栈的后门又悄悄地溜了出去。
一进一出之间,他的身上的衣服,头上的帽子和脸上的胡须,就全都变了颜色,整个人看上去也变成了一个小老头。杵着拐杖,蹒跚数步,随即跳上了一辆挂着衙门招牌的马车,快速远遁。
“如何?可顺利见到陛下了。”马车内,定海军内卫统领刘永早已备好了热茶,先给骆养性倒了一杯,然后才笑着询问。
“属下幸不辱命!”骆养性一改在崇祯面前的江湖无赖模样,干脆利落地向刘永行礼。然后,才端起茶来喝了几口,缓缓补充道,“陛下的反应,基本上都如东家所料。对于东家给的银子,也全都收下了。他让我带口谕给东家,非常赞同东家先前献给孙督师那份谋划。并且要求东家在接受了新官职之后,派一哨兵马到津门驻扎,随时听候他的调遣。”
“派兵马去津门?”刘永眉头一皱,旋即就猜出了崇祯皇帝的用心。 𝕄.𝕍𝙤𝔻𝙩𝓦.🄻🅰
皇宫内的太监和侍卫,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人。京城内的禁军,也未必完全靠得住。崇祯跟魏忠贤斗到最后,难免有一方会铤而走险。而那时,一支驻扎在津门且只听命于崇祯的百战精兵,就会成为决定性力量!
“对,派兵马去津门!”骆养性意志力不怎么坚定,当细作的天分却很高,笑着用力点头,“但是,据我观测,陛下应该准备了不止这一路兵马。而老阉那边,明显还心存幻想,指望放弃一部分爪牙之后,能够继续做他的九千岁!”
"路上写一份报告,回去之后当面交给东家。"刘兄想了想,低声吩咐,“我就不送你走得太远了,我得继续留在京师当中,盯紧了这边的风吹草动。”
“明白!”骆养性点了点头,干脆利落地起身,推开车门。恰好一辆马车与刘永的马车擦肩而过,他纵身跃向对面,转眼间,就在黑暗之中彻底消失了踪影。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刘永手捋呼吸,笑着点头。他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紧张,刺激,前途还一片光明。而当年在做锦衣卫之时,虽然千总陈永华对弟兄们一样义薄云天,却给不了弟兄们任何未来。
想到这儿,他又忍不住为自己的老上司陈永华惋惜了起来。明明跟自家现在的主公韩庆之亲若手足,人也正派,如今却因为双方所选择的道路不同,渐行渐远。
如果有一天……,扭头望向皇宫,刘永心中忽然冒出一个疯狂的想法。他不确定韩庆之会不会那样做,然而,如果完全按照《大屠龙术》的内容,恐怕那样一天,早晚都会到来。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既然东林诸多君子和皇帝本人,都认可了韩庆之,魏忠贤又选择静观其变,先前困扰了韩庆之的职务安排问题,就迎刃而解。
在送走了骆养性的第二天下午,刘永就通过自己的渠道,拿到了正式圣旨的誊抄本。前半部分内容,仍旧跟先前差不多,韩庆之被封做海岱都指挥使司副都指挥使,也就是民间简称的副都司,但是却多了一个正三品昭勇将军的散阶。而接下来的实际管辖范围,却与先前的圣旨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