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 第231章 看不懂

第231章 看不懂

   第231章 看不懂(1/2)

下半夜,炮击声果然如胡昌等人所愿,彻底停了下来。

定海号挑着灯笼,在江心航道来回游弋。船上的大部分将士,都奉命入船舱休息。只留下很少的一部分将士在舵楼,炮位和甲板等关键位置当值,以应付突发情况。

颇为宽敞舒适的指挥舱里,韩庆之也略微感觉到了一丝疲惫,披了一张缴获来的红夷毛毯,开始闭目养神。

白天和前半夜的战斗,对他来说虽然是小菜一碟,但梳理清楚战斗发生的前因后果,以及战斗背后的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却耗费了他不少心神。因此,趁着倭寇们暂时不会有新的动作,他也赶紧趁机缓上一口气儿。

然而,总计才缓了一刻钟左右,舱门却被人用力拉开,卢象升提着斑鸠铳,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不待韩庆之恢复清醒,就沉声问道:??“慕云,怎么不开炮了,你莫非真的要放倭寇们一条生路?”

“是啊,慕云兄,倭寇杀人越货,无恶不做。你如果放了他们走,消息传开,沿江百姓,必然会恨你入骨!”?袁枢紧跟着闪身而入,站在韩庆之与卢象升两人之间,低声劝说。“南京城里那些言官,肯定也会如疯狗一般向你扑过来。”

“不是放他们一条生路,二是根本拦不住!”?第三个入内的,是阎应元,出乎所有人意料,他竟然主动替韩庆之辩解,“卢知府,袁都事,二位有所不知。黄田港虽然也叫港,出口却极为宽阔。如果倭寇一窝蜂往外冲,定海号非但拦不过来,还可以被他们冲到近前,打个措手不及!”

“真是这样?”?卢象升将信将疑,皱着眉头向韩庆之寻求证实,“那你也别收倭寇的礼物啊。哪怕你将来全部用之于公,被言官知道,也会揪住你不放!俗话说,三人成虎,朝廷里头,眼下又是阉人当道。”
 
“我知道这一天下来,光火药和炮弹的消耗,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慕云兄,建斗兄说得对。倭寇的钱,收了肯定会影响你的前程!”?袁枢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放缓了语气,继续劝说。

“建斗兄,伯应,你们两个恐怕误会了。皕亨,谢谢你替我说话。不过,你也只说对了一半儿!”?韩庆之到了这会儿,头脑才终于恢复了一点儿清醒,赶紧站起身,苦笑着摆手。

“误会?慕云可否解释一二?若是愚兄刚才说错了,愚兄理当像你赔罪。”卢象升的脾气,如同历史上一样耿直,果断拱手请教。

“慕云兄莫非行的是缓兵之计?”?袁枢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随即,皱着眉头提醒。“可如果真的像皕亨刚才所言,黄田港出口宽阔,天亮之后,倭寇岂不是更有机会一窝蜂逃走?!”

“伯应猜得没错,的确是缓兵之计。我不收钱,倭寇肯定不会等到天明,就会一哄而散。而夜间行船,我未必能追得上其中几艘。也分不清,哪一艘船上,坐的匪首。”?不想让大伙非心思猜来猜去,韩庆之笑了笑,轻轻点头,“而我收了倭寇的买路钱,却推脱说要向孙督师请示,然后欺骗前来接洽的倭寇说,建斗兄是福建布政使朱大典。倭寇首领得到消息,虽然知道我不会放他走,但是,却会认定,我下半夜不会突然发起进攻。”

“然后呢,等倭寇放松了戒备,你立刻驾船冲进港口里去,



   第231章 看不懂(2/2)

擒贼擒王!”?袁枢年轻气盛,兴奋地挥舞拳头。

这次,韩庆之没有赞同他的判断,而是笑着摇头,“倭寇的船那么多,我冲进港口里去,等于放弃自己在火炮威力和射程的长处,实在过于鲁莽。我估算了一下时间,我用来运送俘虏的另外两条战舰,天亮之前肯定能赶到。那两艘船,虽然不如定海号庞大,船上的火炮,也不如定海号多,但是,比起倭寇的船只来,仍旧不可挑战的存在。天亮之后,倭寇如果逃走,届时,我指挥三艘战舰合力围追堵截,想留下哪一艘艘倭船,就能留下哪一艘!至于倭寇买路钱……”

看了看满脸愧疚的卢象升,又看了看青涩未褪的袁枢,韩庆之决定给二人上一堂有关变通的政治课,“我不收,最后要么便宜了成功逃走的倭寇,要么被击沉的倭寇一起带去了江底,哪如直接留下来,补充军需。”

“可言官那边万一弹劾你怎么办?孙督师如今又不在朝堂上?”?袁枢热心,再度低声提醒,“不如这样,你把他交给孙督师,然后再让孙督师做主赐还给你。如此,既堵住了言官的嘴巴,你此番与倭寇作战的开销也有了着落,两全其美!”

韩庆之笑了笑,轻轻摆手,“不必如此复杂,我相信朝廷不会听那些言官瞎说。只要咱们,明天天亮之后,能留下四十艘以上的倭船,言官的话就没任何分量。如果咱们能留下七十艘以上倭船,甚至更多,我相信,言官们弹劾我的折子,根本不会有人看。”

这几句,是他故意说给卢象升和袁枢听的,不管二人眼下是否听得懂。

他不知道原本那个时空的历史上,袁枢的结局如 何。但是,根据袁枢给自己的印象,他相信,像袁枢这样热心热血的青年人,在原时空,下场肯定不会太好。

而卢象升,在原时空,则是因为不肯给太监送礼,不肯像同僚们那样杀良冒功,被监军高起潜联合同僚活活坑死。

本时空,既然他韩庆之来了,哪怕不能成功把卢象升和袁枢两个,拉上自己的战船,至少也要灌输他们一些有用的东西,让他们二人多少懂得一些灵活变通,最后别落到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这,这话什么意思?”?袁枢听得满头雾水,皱着眉头发问,“为什么击沉七十艘敌舰,言官的弹劾就不会有人再看?”

卢象升则不愧为文武双解元,略加斟酌,就猜出了韩庆之的话外之意,皱着眉头沉吟,?“嗯——”

明早如果能成功留下四十艘倭船,再加上今夜击毁的数量,肯定是近十年来,官兵对倭寇作战的第一大捷。在朝廷对辽东作战屡屡失利的情况下,这样一场大捷,简直就是及时雨,无论魏忠贤,还是当朝阁老,都不会允许言官在这个节骨眼上,朝有功之臣头上泼污水。

如果明早成功留下七十艘倭船,加上今夜的击沉数量,总战果就接近甚至超过了一百艘。非但倭寇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很难再来长江沿岸烧杀抢掠。整个南直隶,甚至大明东南沿海所有城市,都会为之震动。

如果朝堂上那些掌权的官员,太把言官污蔑当一回事。万一逼反了韩庆之,或者逼得韩庆之麾下的将士鼓噪起来,要到南直隶为他喊冤。沿江和沿海各地的官军水师,谁能凑出一百艘战船来,挡住将士们迎头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