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崇祯,师叔来教你做皇帝 > 第150章 插标卖首耳

第150章 插标卖首耳

   第150章 插标卖首耳(1/2)

“有救了,韩庆之在这儿!”?刹那间,朱大典就找到了救命稻草,冲着韩庆之用力挥手,“韩千户,老夫在这里。若是能力保福州不失,老夫定会直接上奏朝廷,为尔等请功!”

“多谢朱考官。”?韩庆之将八十斤的青龙偃月刀向地上一戳,朝着还身穿布政司右参政官袍,前几天还以主考官身份向所有考生训过话的朱大典微微躬身,“请功之事,可稍后再说。事情紧急,卑职斗胆,请朱主考准许我等离开考院,上阵杀敌!”

“准,本主考准了。考试暂且停止,所有武科考生,皆归韩庆之调遣!”?这当口,朱大典哪还顾得上死守考试期间不得离开考院的规矩,果断用力点头。

“得令!”

“杀倭寇!”

“韩千户,我等皆唯你马首是瞻!”

……

众武科考生闻听,立刻乱哄哄的答应。刹那间,跟在韩庆之身后的勇士,数量就翻了一倍。

韩庆之见此,再度向朱大典欠身行礼,“多谢朱主考,我等今日,必以倭寇的首级,为此番武试之答卷!”

说罢,单手拎起青龙偃月刀,迈开大步,直奔正对福州港的南城门。先前戳刀处,三寸厚的青石板四分五裂。

不是他故意要酷,非要拿八十斤青龙偃月刀做兵器。而是在考场之中,他根本没有别的趁手的武器可以选择。

大明朝的武科考试设计颇为奇葩,要策论合格之后,才能继续考马步射,拉硬弓,舞刀,举石,常用兵器套路等一系列分项。

在策论考试结果出来之前,考生们虽然不再被禁止交头接耳,能活动的范围,也只限制于考院之内。

忽然间听到倭寇袭城,韩庆之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立刻就近寻找可以防身的兵器。

其他考生,心思也跟他差不多。即便想要逃回家去躲避,作为练武之人,也习惯性地抄一把家伙在手里才感到安心。

结果,一干考试用具,就迅速被大伙瓜分殆尽。

从半石力的骑 弓,到步射专用的角弓,再到什么投矛、铁槊、长枪、雁翎刀等,都有了主。

只剩下考核膂力和身体协调性的青龙偃月刀,根本没人去争。

原因无他,这东西根本就不适合用来防身。死沉死沉不说,还没开刃。

考试时大伙双手持刀,完成十六个规定动作,都能累得气喘如牛。用此刀来杀敌,恐怕没等碰到敌人的面儿,自己就先被累趴在了地上。

六七百名武科考生,都去就近抄趁手家伙。考场里的用具,当然迅速被瓜分殆尽。有的人甚至为了一张弓,一把刀,而当场大打出手。

韩庆之不屑与这些人争抢,眼睛快速扫了一圈儿,就看到了三款青龙偃月刀。

分别为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中选一,最轻的一款,就被他举在了手里。

接下来,随着他一声高呼,“是男人的,抄家伙,跟我杀倭寇保卫家国!”,一大半儿考生的目光,就都落在了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上。

这个年代,关云长的事迹,已经随着《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家喻户晓。全国的考院都特地选择挥舞青龙偃月刀做考核项目之一,也是受了三国故事的影响,借助此物来鼓励考生的忠义之心。

所以,当看到有人竟然能将传说中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举起来,并且高呼杀倭寇保卫家国,很多年青的武科考生,心中立刻就热血上涌。

结果,六七百名考生当中,就有一百多人,拎着兵器跟在了青龙偃月刀之后。

“有开山劈石之力,怎么着也能挡住倭寇片刻。”?目光迅速落在了碎裂的青石板上,朱大典心中登时又是一振。

有道是,外行看热闹,行家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5082/   第150章 插标卖首耳(2/2)

门道。

他虽然是个文官,当年却也跟朱一冯一道押送粮草去过剿灭红毛海盗的前线,知道关键时刻,一个有能力且有胆气带头冲阵的将领,能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因此,稍作迟疑,扯开嗓子,朱大典用全身力气冲着考院门口其他犹豫不决的考生高喊,“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追随韩千户杀倭寇?本次武科,以倭寇首级为通过凭证。不敢杀贼者,本官一定亲自将他踢出榜外!”

“杀倭寇!”

“杀倭寇!”

……

考院门口,剩下四百多名考生之中,至少有三百五六十人,立刻不再犹豫。高声大喊着,去追赶韩庆之的脚步。

最后五六十名,胆小如鼠的窝囊废,则将身体缩回考院之中不敢露头。朱大典见了,也懒得挨个去辨认。将官袍下摆撩起来系在腰间,迈开双腿大步流星奔向巡抚衙门。

他相信韩庆之以往的战绩,肯定不会作假。所以,先前他才拿考试能否过关为条件,将大部分武科考生,都赶去追随韩庆之。

而以韩庆之的本事,带上五六百身手都远超常人的武科考生,应该能暂且拖住倭寇先头部队,令其无法快速冲击巡抚衙门。

那样,他和朱一冯两个,就可以趁机尝试把散落在城内的官差和兵卒们组织起来,再联合福建锦衣卫指挥使司的锦衣卫,以巡抚衙门、布政司衙门和官库等高大建筑为依托,跟倭寇打巷战!

这是朱大典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守住福州的办法。

倭寇以劫掠为业,不舍得把兵力浪费在耗时且无聊的巷战上。更不会长久占据福州城不走。

而只要坚持住两天时间,就足够俞咨皋带着水师赶回来救援福州。

如果坚持到俞咨皋返回福州,而巡抚衙门和官库都没落入倭寇之手,他和朱一冯两人,就还有光是被削职为民,却 不用掉脑袋的可能。

人在心里着急之时,难免忽视脚下。

跑着跑着,朱大典的脚就踩在了一具尸体上,被绊得狠狠向前栽了下去。

好在跟过来的书办夏允彝比他反应快,且身手不错,快速拉住了他的胳膊,才避免他摔成狗啃屎。

“快,快去巡抚衙门,让朱巡抚就地组织防御。时间不多。韩庆之,韩庆之身边只有五六百人,挡不了倭寇太久。”?朱大典被闪了腰,没有力气再跑,?喘息着向夏允彝吩咐。

“倭寇,倭寇退了!”?夏允彝拉着朱大典的胳膊,上气不接下气的回应,“您看,您看脚下。”

“倭寇退了,怎么可能?”?朱大典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迅速低头。这才发现,刚才差点儿绊了自己一跤的尸体,留得是倭寇的特色发型。

而不远处,还有六七具尸体,要么脑袋稀烂,看不出形状。要么留得是标准的“月代头”。而倭寇们用来掩饰身份的斗笠,则被丢在地上踩了个粉碎。(注月代头,倭寇标准发型。)

倭寇挟裹百姓入伙,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将被他们俘虏的百姓,剃成月代头。

所以,该发型,乃是识别倭寇的最佳标志。

朱大典以前奉命为水师粮草,当然见过水师弟兄用来报功的倭寇脑袋是什么摸样。登时,他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瞪圆了眼睛,四下寻找倭寇被杀退的真相。

几乎不费吹灰力气,他就在一百多步外的街道口,看见了韩庆之的身影。

只见此人,双手抡着八十斤重的考试专用武器,青龙偃月刀,朝着一名身穿铠甲的倭寇头目拍将过去。

那倭寇头目,手举倭刀。一边招架,一边快速后跳,试图摆脱青龙偃月刀的阴影。

下一个瞬间,倭刀断折,倭寇的头目的身体像大蒜一样被拍在了街道上,血肉模糊。


https://www.vodtw.la/book/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