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 第217章 差点惹人怀疑

第217章 差点惹人怀疑

   第217章 差点惹人怀疑(1/2)

郑婆子也难受得抓心挠肝。

她唉声叹气的,就差抹泪儿了。

“唉呀莲儿啊,也怪娘。早知这样,娘当初就不带你离开宋家了。”

“要是咱娘俩一直在宋家过活,宋家有了好亲事,肯定得先紧着你啊,那现在搁周家享福的,说不定就是你了。”郑婆子后悔地捂着胸口。

郑小莲一听更酸,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她扭过脸“娘,现在说这些还有啥用,你就别给我心里添堵了成吗!”

这郑家娘俩现在咋想咋不平衡。

却不知宋念喜刚嫁到周家时,也是过了好些年穷日子的。

郑家娘俩是只想乘凉,却不想栽树的性子。

况且郑小莲可比宋念喜小七八岁呢。

就算当年她们没走,也不可能把当时才十岁的郑小莲嫁去周家啊。

这一路上,杨家是惦记着周老太的钱财。

郑家就眼热着宋念喜的婚事。

两家人各怀心思,一双双眼珠子都直勾盯着周家。

别说周老太他们大人不自在了。

就连小绵绵都被看得心里发毛。

最后她干脆扭过小腚,叉起小腰儿,反坐过来。

谁再看她,她就盯着谁看!

这么一弄,倒也逼得郑婆子他们不得不收回眼神了。

“这丫头,眼睛睁那么老大做什么,也不怕累着。”郑小莲撇撇嘴,低声抱怨。

过了好一会儿,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杏花镇。

周老太揉揉太阳穴,也松了口气。

让老四他们把车径直赶去官府。

先把户籍的事儿给办了。

为了给流民入籍,官府在各个镇上特设了办差的文书。

大老远的,就能在衙门外,看到排起的流民队伍来。

“老嫂子,人还不少呢。”杨婆子嘿嘿着过来找话说。

周老太随口“嗯”了声,和宋念喜交换了个眼神。

婆媳俩这便抱着绵绵,牵着大郎,跟着混进队伍里去了。

为了好蒙混过关,周老太故意让他们两家站在前头。

“你们人多,往前站吧,待会儿就说咱是一起来的。”周老太故意让了让。

杨婆子倒也好意思,嬉皮笑脸地挤到了前面。

“老嫂子,人还挺多啊,要不咱再往前头挤挤吧。”

这是要插队的意思。

周老太不想让她生事端,赶紧给拉住了。

“就在这儿排着,别乱走,这衙门前办事儿,得讲规矩。”

杨婆子拿舌头剔了剔牙“啧……啊呀,这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啊。那办完了估摸也快到饭点儿了,老嫂子,咱到时一块吃饭去啊。”

周老太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她想蹭饭。

假装没听见,低头给绵绵理了理碎头发。

现下三家人既挤了一起,那难免要说上几句。

杨婆子眼皮子浅,很快又看上绵绵这一身穿戴了。

她忍不住伸手摸了又摸。

“这丫头,长得可真水灵,多大了,有三岁没?”

杨婆子嘴上夸着绵绵。

却不看绵绵的脸儿,只一个劲儿朝她衣衫首饰上摸。

一会儿捏胳膊摸下衣服布料。

一会儿又捅脖子摸下小珠珠项圈。

这老太婆手没轻没重的,给周绵绵摸得生疼,绵绵搂着奶的脖颈委屈地直瘪嘴。

宋念喜一看,赶紧伸手给绵绵抱了过去。

“大姑,这孩子已有四岁了,不太爱和旁人亲近的。”

“啥?都四岁了还用人抱着?”杨婆子大惊小怪地拍着腿。

“你们可不能这么惯着!俺们那儿的丫头,两三岁就能下地帮家里干活儿了,那秧插得可溜达了。”

周绵绵听得小心肝儿一颤。

小腿儿都打哆嗦。

两岁的孩子跑都跑不利索呢,就……就能干农活儿了?

这是不把丫头当人看啊。

周老太一看绵绵都变脸色了,顿时也板起脸来。

“谁家这么缺人干活儿,连个孩子都不放过!只有缺德玩意儿才这么干,我家绵绵可吃不得这苦。”

杨婆子吃惊地挠挠胸前“让丫头早干活儿也是为她们好,将来好嫁啊。俺那儿的丫头都得早早定娃娃亲,会干活儿的才吃香咧。”

说完,她又捅咕了一下自己闺女杨凄。

腆着脸笑“这不,俺闺女就是,当年这丫头三岁就能自个儿打水了,俺村长家就看上了,赶紧来给他瘸腿儿子定了亲。”

“可惜俺那老女婿命不好,前几年没了,不然俺闺女跟着他过得也不错。”杨婆子又叹叹气。

这话一出,杨凄的脸色顿时苍白了。

想当初,杨家的条件在村里算是不错的。

可杨婆子还是为了了二十两银子的聘礼,硬是早早给闺女定了娃娃亲。

村长家的儿子可不光瘸腿,还比杨凄大了二十八岁,有些痴呆。

杨凄正是因早嫁了去,又过早生了孩子,倒现在身上还落了病根儿。

这一直就是杨凄的隐痛,那男人没了她反倒高兴。

可杨婆子却不管她的痛楚,还当美事儿似的讲着。

让杨凄的脸上好挂不住。

周家人听着杨凄的事儿,一个个都来了气。

咋能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17章 差点惹人怀疑(2/2)

待闺女?!

“他大姑!你家当时也不缺吃穿,咋就能给闺女许了个大了快三十岁的,都能给她当爹了,这不是造孽吗!”周老太眉毛拧成了麻花。

杨婆子却嘿嘿笑。

“大点儿咋啦,年纪大会疼人儿咧,俺家杨凄就是没福,给她男人克死了,不然俺全家仗着村长吃喝,也不用出来逃荒啊。”

周老四本不想插嘴,这时也忍不住了。

“大姑!自古以来男人死了,就怪女人的婆家有的是,可当娘的说自家闺女克夫的,你还是头一个呢。”周老四眼睛里要冒火。

周绵绵也使劲儿点着脑瓜。

这是啥娘啊。

也太糟践自家闺女了吧。

说起来,这杨婆子虽然本是泉乡人。

可因后来嫁去了偏南一些的霞乡,难免沾染了霞乡的劣根风俗。

总是对女人有老大的恶意。

见周家都来怼自己,杨婆子只好讪讪闭嘴。

杨凄这也才能缓口气,扭头暗自神伤。

这排队办户籍的流民太多,眼看着快排一个时辰了,众人都有些劳累。

周家别的倒是不怕,就怕小绵绵熬不住。

于是都心疼地过来哄她。

一会儿喂她喝点儿水,一会儿给她扇扇风。

周大郎怕妹妹闷得慌,还带了二郎的话本子来,讲给小绵绵听。

听着大郎念书的声音,杨家人和郑家人都又凑了过来。

“这便是来投奔您家的那个孩子?也是逃荒来的?”郑婆子点头哈腰地过来笑道。

周老太“嗯”了一声。

“这孩子现下已被我家老三收养,正好我家原本丢了个大郎,我家老三怪想的,便也把这孩子改叫大郎了。”周老太胡诌得挺自然。

那杨婆子性子粗,自然一听就信了。

“老嫂子,那敢情好啊,俺大侄多个儿也能多份福气了。”

可郑婆子却眼睛跟鹰似的,起了疑心。

“这孩子会看话本子,就是会识字,流民里有几家孩子会识字的?咋看着不像逃荒来的呢。”郑婆子纳闷。

郑小莲这时也大声惊呼“对啊娘,你快看这孩子细皮嫩肉的!倒更像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呢!”

一听到像大户人家的孩子,不少流民都纷纷扭头看他们。

有几个好事儿的妇人更是直接过来,围着大郎瞅个不停。

“别说,这小子生得白净,还真不像吃过苦的样子。”

“快问问他原先是从哪儿逃过来的?”

“看这孩子的手!穷人家孩子手上都长茧,他咋光溜溜的呢。”

周老太忍不住皱眉。

这郑家咋这么多事儿。

现下,张家到处寻养子的事儿镇上无人不知,可不能让外人对大郎的身份起疑。

眼看围过来的人越发多了,小绵绵心里头不由咯噔一下。

周大郎更是紧张得不行。

见状,周绵绵赶忙扑过来抱住周大郎。

故意把他和那些外人隔开。

“大锅锅就是逃荒来的!他刚来我家时连衣服都是破的呢!”周绵绵小手使劲儿揉眼。

等眼圈揉红了,她又抽了抽鼻子“大锅锅命苦,不许你们乱看,会吓着我大锅锅的!”

三四岁孩子的话最做不得假。

看小绵绵都这么说了,还一脸惹人疼的泪光,妇人们心里一软,顿时就都信了。

这才纷纷散开。

“咱们快走吧,别给人家孩子惹哭了。”

“有些乡下地方也有教书夫子的,那小子会识字也不稀奇啊。”

见人都走了,周家人舒了口气。

宋念喜嫌郑小莲多事,厉声道“这里人多,又是衙门跟前,你胡喊什么?凭白惹来是非。”

郑小无辜地睁大眼“姐姐,我不是有心的,我就是好奇……”

“若不是故意的,那就是蠢了,这里是衙门门口,是你该大喊大叫的地儿吗。”宋念喜沉了沉脸色。

郑小莲暗暗攥拳,不情愿地点点头。

“姐姐别生气,小莲以后不会了……”

等转过身后,郑小莲就翻了个白眼。

有啥牛气的?不就嫁了个义官吗。

好不容易熬过了午时,队伍可算是排到他们了。

办入籍比他们想的还顺利,那官府来办差的文书认出了周义官的家人,立马麻利给办了。

都没有多余的盘问。

周大郎自此也终于入了周家的籍帐。

周家人都是喜不自胜,大郎也低头抿嘴笑。

周老太看着俩孩子,心里乐开了花,最牵肠挂肚的事儿总算办成了。

她想着带绵绵和大郎去酒楼吃顿好的,自家庆祝一下。

可无奈那杨、郑两家人却一直紧跟着。

“老嫂子,往哪儿去啊,带上俺呗。”杨婆子想趁机打秋风了。

周老太正要甩开他们。

不过就在这时,前面却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有人大喊“抓人啦,那钱府的老爷被抓啦!”

周老太眼前一亮“看来是老三那边事成了?”

她抱着绵绵,赶紧高兴地靠边站。

很快,就看见一队官兵冲了过来。

身后还跟着十几个脚戴镣铐的人。

“官府抓人,速速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