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被大家用粗麻绳从楼上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摆放在厅里。苏老头没有女儿,就生了两儿子。
领养了一个大儿子苏大强,被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他婆娘死的时候,苏大强一家都有来帮忙,到了苏老头自己没了,还是因为要弄死苏大强的孙子没的,相信苏大强一家肯定是不会来帮忙的。
自己生的大儿子死了,儿媳妇和孙子都在牢里,一个孙女还不是他家的种。苏老三的婆娘流产刚回来,身体不好在休息。
他儿子苏卫军倒是有来帮忙,就他和苏老三两个人,能顶什么用?听说苏老头寻了短见,刘老太太心里感觉十分不安。
她只是想救回那孩子,只是不想苏老头一直害人,真没想把他逼死。苏老头要死也应该由公安来评判,就这么死了算什么?
老太太于心不忍,让大儿子来家里帮几天忙,怎么说苏老头的死跟她都脱不开干系。他是干了坏事,他也真的坏,可再坏也轮不上她一个老太太去把人逼上绝路。
苏大强得知苏老头没了,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个祸害,终于走了,往后家里再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苏为民从公社回来,得知苏老头没了,同样松了口气,只要那老头子不在,家里的孩子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出事。
苏老头的葬礼很简单,实在是没有什么亲人,就苏老三和苏卫军父子俩,一个捧香火碗,一个打幡,连个哭丧的人都没有。
从死的那天算起,总共就在家里停了一天半,草草地送去后山埋了。
村里没了这个人,大家都感觉心头一亮,实在是苏老头看人的眼神阴沉沉的,谁见了都不舒服。
文月红坐了二十天的小月子,身上好了不少,人也变的沉默了许多。苏老三怕她心里难过,落下什么毛病,跟她商量着去一个远房亲戚家里抱了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娃娃来养,取名苏意。
跟苏如的名字合起来刚好是“如意”二字,文月红自从有了女儿,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地多了起来。
苏老三见了,彻底放心,婆娘总算是活过来了。
刘春香也生了个女儿,取名苏明兰,苏大强给取的,大家都说好听。月子是在苏如家里坐的,王雪娇在这里呢,苏如不让她回去。
“生完这个我就不生了,有儿有女,足够了。”刘春香抱着女儿,笑着跟苏如闲聊,“女人生个孩子真不容易,太辛苦,太疼。”
苏如笑:“这是你自己的事,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
“我不生了,再也不生了。”刘春香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太折磨人了,疼的要死,把他们两个养大就行了,我知足。”
在苏如家里坐月子,刘春香吃的很好,一天吃个四五顿,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回到村里,可把一些年轻轻的小媳妇羡慕坏了。
也有人跟她差不多时间生产的,做完月子出来就跟没做似的,还是那么瘦,孩子的奶水也不足,饿的哇哇大哭。
刘春香的奶水多的孩子吃不完,时常溢出来,可见月子里没少吃好东西。
刘老太太见孙女被养的白白胖胖,心里头十分高兴,苏大强一家都是好的,不管儿媳妇生男娃女娃都一视同仁。
该坐月子做月子,该吃什么吃什么,不会因为孙女生了女娃就不在乎。这样的人家才叫仁德,往后必定有福气,孙女当初的选择很对。
秦杨转眼来卫生所工作了差不多半年,她又想去看看父母了,苏如不放心她一个人去,那地方真的太偏僻了。
要是没有车子进去,下了公共汽车起码还得走一个多小时,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万一路上遇上个什么坏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王雪娇听说了,也不放心让秦杨一个人去,那孩子平日里对家里的几个娃娃好的很,时常会来教他们写字画画,讲故事。
家里的几个娃娃跟她也混熟了,连一鸣见到她都会喊:“姨姨!姨姨!姨姨!”
明春自从上次被抢救回来,就放在了家里,多了他,家里更热闹了。明月几乎包揽了照顾明春的所有事情,很好地扮演了一个姐姐带弟弟的角色。
顾一鸣就交给了其他孩子,明玲和明艳会帮着照顾,看着家里孩子是挺多的,实际上王雪娇除了做饭,洗碗,买菜,没有多少事。
连衣服都很少洗,女儿说她来洗,到底她是怎么洗的没人知道,就是一大家子的衣服都攒到一起,晚上她回来端着进房间,要不了多久,衣服就洗好了拿出来晾上,还是半干不干的。
王雪娇也不问,心里清楚,应该是白胡子老爷爷帮忙洗的,方便是方便,好也好,就是费衣服。
好好的衣服没洗几次就破了,后来她就再也不给女儿洗了,还是自己手洗比较不那么费。
苏如也没坚持,老妈不愿意给她丢洗衣机去,她有什么办法?洗衣机搅衣服,这个年代的布又都是棉布,的确不经搅,没洗几次就给搅破了。
老太太看了心疼的不得了,她也不好解释,只是偷偷摸摸地把厚衣服收下来,丢进甩干机里甩干再拿出来晾上。
实在是家里孩子太多,不甩干,衣服都没的换。孩子们在这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脏了就要换下来清洗。
短裤是每天都要换的,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要换,就连王雪娇都被苏如带起来了,必须每天换内裤。
有些人家的孩子走出来脏兮兮的不说,身上还一股子尿骚味,那都是没换内裤造成的。孩子小,尿完了就赶紧提上裤子,有那么一滴两滴的尿留在裤子上,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一长,可不就得臭烘烘。
他们家的孩子身上就没那样的味道,一个个走出去清清爽爽的,手脚脸面都整理的干干净净,指甲也修剪的整整齐齐。
没人说他们是乡下来的孩子,看了比城里的孩子还标致。顾老爷子爱带着他们出去炸街就是因为他们不但模样长的周正,还懂礼貌,讲卫生,不会给他老人家丢面子。
谁见了他们都得夸赞一句,这些个孩子真的太惹人眼了。
棺材被大家用粗麻绳从楼上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摆放在厅里。苏老头没有女儿,就生了两儿子。
领养了一个大儿子苏大强,被他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他婆娘死的时候,苏大强一家都有来帮忙,到了苏老头自己没了,还是因为要弄死苏大强的孙子没的,相信苏大强一家肯定是不会来帮忙的。
自己生的大儿子死了,儿媳妇和孙子都在牢里,一个孙女还不是他家的种。苏老三的婆娘流产刚回来,身体不好在休息。
他儿子苏卫军倒是有来帮忙,就他和苏老三两个人,能顶什么用?听说苏老头寻了短见,刘老太太心里感觉十分不安。
她只是想救回那孩子,只是不想苏老头一直害人,真没想把他逼死。苏老头要死也应该由公安来评判,就这么死了算什么?
老太太于心不忍,让大儿子来家里帮几天忙,怎么说苏老头的死跟她都脱不开干系。他是干了坏事,他也真的坏,可再坏也轮不上她一个老太太去把人逼上绝路。
苏大强得知苏老头没了,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个祸害,终于走了,往后家里再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苏为民从公社回来,得知苏老头没了,同样松了口气,只要那老头子不在,家里的孩子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出事。
苏老头的葬礼很简单,实在是没有什么亲人,就苏老三和苏卫军父子俩,一个捧香火碗,一个打幡,连个哭丧的人都没有。
从死的那天算起,总共就在家里停了一天半,草草地送去后山埋了。
村里没了这个人,大家都感觉心头一亮,实在是苏老头看人的眼神阴沉沉的,谁见了都不舒服。
文月红坐了二十天的小月子,身上好了不少,人也变的沉默了许多。苏老三怕她心里难过,落下什么毛病,跟她商量着去一个远房亲戚家里抱了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娃娃来养,取名苏意。
跟苏如的名字合起来刚好是“如意”二字,文月红自从有了女儿,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地多了起来。
苏老三见了,彻底放心,婆娘总算是活过来了。
刘春香也生了个女儿,取名苏明兰,苏大强给取的,大家都说好听。月子是在苏如家里坐的,王雪娇在这里呢,苏如不让她回去。
“生完这个我就不生了,有儿有女,足够了。”刘春香抱着女儿,笑着跟苏如闲聊,“女人生个孩子真不容易,太辛苦,太疼。”
苏如笑:“这是你自己的事,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
“我不生了,再也不生了。”刘春香头摇的拨浪鼓似的,“太折磨人了,疼的要死,把他们两个养大就行了,我知足。”
在苏如家里坐月子,刘春香吃的很好,一天吃个四五顿,整个人都胖了一圈,回到村里,可把一些年轻轻的小媳妇羡慕坏了。
也有人跟她差不多时间生产的,做完月子出来就跟没做似的,还是那么瘦,孩子的奶水也不足,饿的哇哇大哭。
刘春香的奶水多的孩子吃不完,时常溢出来,可见月子里没少吃好东西。
刘老太太见孙女被养的白白胖胖,心里头十分高兴,苏大强一家都是好的,不管儿媳妇生男娃女娃都一视同仁。
该坐月子做月子,该吃什么吃什么,不会因为孙女生了女娃就不在乎。这样的人家才叫仁德,往后必定有福气,孙女当初的选择很对。
秦杨转眼来卫生所工作了差不多半年,她又想去看看父母了,苏如不放心她一个人去,那地方真的太偏僻了。
要是没有车子进去,下了公共汽车起码还得走一个多小时,前不着村,后不挨店的,万一路上遇上个什么坏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王雪娇听说了,也不放心让秦杨一个人去,那孩子平日里对家里的几个娃娃好的很,时常会来教他们写字画画,讲故事。
家里的几个娃娃跟她也混熟了,连一鸣见到她都会喊:“姨姨!姨姨!姨姨!”
明春自从上次被抢救回来,就放在了家里,多了他,家里更热闹了。明月几乎包揽了照顾明春的所有事情,很好地扮演了一个姐姐带弟弟的角色。
顾一鸣就交给了其他孩子,明玲和明艳会帮着照顾,看着家里孩子是挺多的,实际上王雪娇除了做饭,洗碗,买菜,没有多少事。
连衣服都很少洗,女儿说她来洗,到底她是怎么洗的没人知道,就是一大家子的衣服都攒到一起,晚上她回来端着进房间,要不了多久,衣服就洗好了拿出来晾上,还是半干不干的。
王雪娇也不问,心里清楚,应该是白胡子老爷爷帮忙洗的,方便是方便,好也好,就是费衣服。
好好的衣服没洗几次就破了,后来她就再也不给女儿洗了,还是自己手洗比较不那么费。
苏如也没坚持,老妈不愿意给她丢洗衣机去,她有什么办法?洗衣机搅衣服,这个年代的布又都是棉布,的确不经搅,没洗几次就给搅破了。
老太太看了心疼的不得了,她也不好解释,只是偷偷摸摸地把厚衣服收下来,丢进甩干机里甩干再拿出来晾上。
实在是家里孩子太多,不甩干,衣服都没的换。孩子们在这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脏了就要换下来清洗。
短裤是每天都要换的,不管冬天还是夏天,都要换,就连王雪娇都被苏如带起来了,必须每天换内裤。
有些人家的孩子走出来脏兮兮的不说,身上还一股子尿骚味,那都是没换内裤造成的。孩子小,尿完了就赶紧提上裤子,有那么一滴两滴的尿留在裤子上,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一长,可不就得臭烘烘。
他们家的孩子身上就没那样的味道,一个个走出去清清爽爽的,手脚脸面都整理的干干净净,指甲也修剪的整整齐齐。
没人说他们是乡下来的孩子,看了比城里的孩子还标致。顾老爷子爱带着他们出去炸街就是因为他们不但模样长的周正,还懂礼貌,讲卫生,不会给他老人家丢面子。
谁见了他们都得夸赞一句,这些个孩子真的太惹人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