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每年都有无数的人移民到海外吗,尤其是前往北美洲的人,里头固然大部分都是农民,但是同样不缺乏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
对于这些高技术人才来说,人家手工都能够打磨出来一台机床,然后把手工打造出来的机床充当工业母机,以制造更多的机床,然后制造更多的机械设备。
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其实不用几年,哪怕是无法采购到本土的机械设备,他们同样能够建立起来初步的,简单的工业体系。
因此,纯粹的紧张本土化、禁制技术外泄是不现实的。
你禁制得了一时,一年,十年,但是五十年,一百年呢?
再说了,哪怕是在帝国本土,也有不少人是支持海外本土化的,比如说在海外地区也有业务的企业。
比如美洲矿务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你别看他们公司的总部在上海,但是他们的主要业务都在北美洲呢,在北美洲拥有多个金矿和银矿、铜矿。
同时,他们一直都是推动美洲本土化,最不济也要允许他们采矿行业使用机械设备,如此他们才能够扩大产能,并涉足煤炭、铁矿等基础矿产。
而不是和现在这样,只能依靠人工开采黄金、白银,成本高不说,而且业务难以扩展。
还有,帝国的太平洋石油公司也是在美洲发现了石油的踪迹,今年开始一直鼓吹着在北美洲的三河洲搞局部本土化,效仿巴库地区,然后他们才能够开采石油啊! 𝙢.🅅𝙊𝘿🅃𝙒.𝙇𝘼
也就是说,哪怕是帝国内部,也是有很多人支持北美洲本土化的。
反对的人和支持的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都能找出来一大堆的理由。
而圣天子呢,对目前这种情况是继续拖着,拖到无线电出来,船只的航行速度更快,枪炮的技术程度更高的时候,就逐步放开美洲本土化。
反正压也是不可能压住的,还不如自己慢慢的掌控。
只是,等北美洲那边彻底本土化之后,会发生什么,圣天子楚行大概也能预料的出来。
造反是大概率的事。
尤其是当北美洲的制造业和本土制造业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哪怕是三大藩王不愿意,下面的人也会推动他们反抗金陵方面的,但是只要本土方面持续保持技术上,尤其是军事技术上的优势,继续压制北美应该没什么问题。
至于更久的未来会出现什么问题,这个楚行就不关心了,反正那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了。
要操心也得是他的太子或者干脆是他的皇孙们操心!
后续帝国的诸多海外领地想要独立之类,这种事其实是历史发展,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伟大如圣天子楚行,也是没有办法阻拦。
或者说,他不想阻拦。
如果他要阻拦的话,其实都不用搞什么禁制本土化,直接禁制移民前往北美洲不就行了。
但是楚行禁制了吗?
没有!
反而他还继续鼓励支持移民前往北美洲。
北美洲不管工业化与否,不管未来造反与否,但它都将会是华夏民族未来的主要生存土地之一。
东大陆,西美洲,手握两大繁衍之地,华夏民族哪怕是数百年后依旧能够傲立于世界之巅。
这才是最近这几年楚行所追求的东西。
至于这个民族最后形成多少国家,这些国家里谁强谁弱,这并不重要。
要分析当代大乾帝国的全球战略,是不能纯粹的用帝国利益,用帝国现今统治阶层的利益,又或者使用皇室利益去看待问题。
得从华夏整个民族的利益去看待问题。
如果你从整个华夏民族的高度去看待大乾帝国的诸多政策,那么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了。
比如说本土化这个政策,大乾帝国坚持要在部分海外领地搞本土化,而不是和西班牙人那样在众多海外殖民地里只是建立殖民统治,然后奴役当地的土著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1425章 世界第一(2/2)
航速非常高,该舰首次跨越太平洋,往返于上海、新金山的航行里,创造了平均航速十八节的惊人速度。
以目前大乾人的蒸汽船只技术,其实很多船只,尤其是战舰都能够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
比如说几款巡洋舰都能达到十八节的最高航速,部分战舰甚至能够达到二十节以上的高航速。
但是这个航速只是最高航速而已,需要战舰上的蒸汽机以最大功率航行,这种最高航速往往也不能持续太久,持续时间久的话,动力系统将会遭到极大的损伤,长时间进行急速航行的话,估计跑完就得对动力系统大修。
而更大的可能是,跑着跑着动力系统就完蛋了……
如果只是说巡航速度的话,其实大部分战舰进行普通巡航,没有什么作战任务的时候,为了节省燃煤以及避免动力系统的损伤,基本都是只跑十节左右。
如果是遇上了作战任务需要加速了,大乾的巡洋舰一般也只跑十六节左右。 🅼.🅅𝙤𝓓𝓣𝕎.🄻𝘼
至于跑十八节以上,那只有在交战或者是追击敌人等交战状态下才会。
至于作为廉价舰种使用,动力系统比较差的护卫舰以及其他什么近海巡逻舰之类的就更差了,他们的最好航速普遍也就只有十四五节左右。
反正敌人的风帆战舰更慢,十多节的航速已经很充分了。
如今齐广号通讯舰,平均航速却是能够达到十八节,而且它还不受风向、洋流等影响,可以跑直线,如此大大缩短了本土和海外领地之间的通讯时间。
不过即便如此,往返一趟也需要很长时间!
等到楚行收到来自美洲的军统报告时,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了。
而这还是海军的通讯舰采用接力传递,并且是巴拿马地区直接进行陆路运输中转,没有绕行南美洲或者经过非洲的缘故。
同时一路上由多艘海军最先进的通讯舰不计成本的进行高速接力航行,如此才能够做到在短短一个多月内把美洲新南港的消息传递回本土上海,然后再由铁路传递回金陵城。
整个过程里实际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是运输普通货物,甚至是战舰执行战舰,都是不会这么搞。
目前来说,哪怕是大乾帝国内,也就只有邮递司主导,海军配合而建立的海上通讯线路能够达到这么恐怖的平均航速了。
大乾邮递司和海军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部署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用以传输大乾往来全球的公文、少数官方传递的珍贵或者急迫的货物,同时还有民间的加急信件,少数加急货物。
邮递司为了确保帝国的公文,尤其是紧急公文,比如说军事情报能够快速传递,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先后建造并服役了众多的快速通讯舰。
这些快速通讯舰有早期风帆飞剪船,包括横帆和纵帆,也有加装了蒸汽机的风帆飞剪船,也就是机帆船,再到现在的纯蒸汽船。
这些船只不管是什么船型,但是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快。
这种快不仅仅体现在最高航速上,其实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平均航速上。
如今大乾邮递司和海军方面,对远洋快速通讯舰的要求是保持平均十五节以上的的航速,而特殊情况下的,快速通讯舰甚至能把航速飙到二十节以上。
去年冬天,邮递司的快速通讯舰,在上海到马六甲的航行里,创造了一天狂奔一千公里极端纪律,当天的平均航速始终都保持在二十三节以上。
只是该舰的船长在航行任务结束之后就是被撤职了,因为跑完这一趟后,他的船只就是彻底报废了……
快速通讯舰的动力系统虽然不错,都是属于小船装大发动机的类型,但是也不可能让船只始终保持二十三节的航速了。
那傻货船长明明知道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