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明末大寨主 > 第1399章 崇尚大乾

第1399章 崇尚大乾

   第1399章 崇尚大乾(1/2)

一开始只有少数为大乾服务的土著人员开始尝试穿这种大乾职业装,不过后来不少土著也是开始尝试着穿了。

只是这衣服不便宜,因为这种职业装,一开始就是大乾的中上层人士为了自己工作方便而折腾出来的,从一开始就是把职业装定位在中高端服饰上。

在大乾本土,普通上班族常穿的普通职业装,大概也需要花上十元左右。

而这基本上是很多上班族一个月的薪资了。

只有高层们身上的职业装,那就更加昂贵了。

因此在欧洲地区,也就是只有和大乾人接触比较多的权贵土著们,才能够穿上一身细羊绒制作的手工职业装。

希尔顿伯爵身上的这一套乾服,是非常标准的乾服,里面的是圆领衬衣,这衬衣别看是穿在最里面的,但是领口部分也是露出来的,要保持体面也必须用上乘的丝绸,价格自然不便宜。

仅仅是这一件圆领衬衣,就花了希尔顿伯爵将近两乾元。

不过这衬衣都算是便宜了,因为他身上的外套和裤子更贵,贵得让他都是只有在正式场合的时候才舍得穿!

外套乃是黑色的右衿上衣,紧身,窄袖,用的是来自大乾上等的细羊绒,连右衿上的扣子,那都是镀金的扣子。 𝙢.𝕍𝙊🄳𝓣𝕎.🅻𝔸

裤子是笔直的直筒裤,同样是细羊绒所制。

仅仅是这么一件上衣和裤子,就花费了希尔顿伯爵十六乾元!

然而一身标准的、体面的乾服,还不仅仅如此。

它还包括一顶丝绸圆顶高帽,这帽子也不便宜,花了希尔顿伯爵两乾元。

一双大乾生产的高级皮鞋,这一双皮鞋花了希尔顿伯爵五乾元。

然后还有标配的折扇或者手杖,年轻人一般用折扇,中老年人则是用手杖居多。

希尔顿伯爵今年也不过二十六岁而已,他觉得自己还是个年轻人,所以也是用的折扇,这折扇很贵,足足花了他四点六乾元。

说实话希尔顿伯爵直到现在也无法知道为什么大乾人喜欢出门带个折扇,不管春夏秋冬都带个折扇。

而且不少人大冬天的还会拿着折扇扇风……

希尔顿伯爵试过这么干,只有一个感觉:真的很冷!

希尔顿伯爵身上的丝绸衬衣、细羊绒上衣、裤子、丝绸圆顶帽子、皮鞋、折扇等都是如今大乾士绅们的标配。

但!

这还不是全部!

作为一个体面的大乾士绅,出门在外还需要披风,天气好的时候就用短款披风,天冷的时候就用长款披风,这披风自然是各种皮毛优选,价格也不便宜。

希尔顿伯爵现在身上穿的就是一款长款披风,不过这披风就不是他新购买的了,而是丹麦王国赏赐给他的狐狸披风,据传已经有八十多年历史了,倒是省了他一大笔开支。

这还只是身上穿的!

如果是在大乾本土,一个体面的士绅,出门在外的讲究多着呢。

比如说冬天的时候,一双昂贵精美的皮手套,那也是必须的。

这个习惯其实并不是华夏人自古有之,因为华夏的传统服饰都是宽大长袖,手都是可以直接缩在袖子里的,人们并没有带手套的习惯,倒是欧洲人有这种习惯。

但是欧洲人带的手套和大乾人的皮手套,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大乾人带手套,还是从军队里流传出来的,因为军服为了作战便利,都是上衣乃是窄袖,为了在冬季作战的时候不至于让将士们的手指冻僵,早期就大规模配发冬季手套。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东镇庙时期开始,伟大的,比太阳更伟大的圣天子楚行就是开始戴手套了。

圣天子的戎装,那是独一无二,全天下仅有。

从众多画家们笔下的圣天子戎装画像,就可以看得出来早期圣天子的戎装打扮。

圣天子往往穿着藏青色龙纹对襟单排扣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1399章 崇尚大乾(2/2)

殊钢材,依旧在限制出口的名单之内,出口都是需要进行审批的。

这也和很多大乾的工业产品一样,不是不能出口,而是限制性出口,尤其是各种高科技原料、加工设备更是被禁制。

不过像是安装了减震弹簧钢的马车,倒是可以出口了。

希尔顿伯爵是个识货的人,一屁股做下去就知道自己座的是大乾本土生产的高级马车,比自己在丹麦的那辆四轮马车强多了。

由马车组成的车队沿着港口路前进,路上的诸多风景希尔顿伯爵也是看了不少,不过倒是没有让他太过惊讶。 𝓜.🆅𝓞𝔻🆃𝙒.🅻🄰

因为很多东西他都见过了,但是当马车驶离了港口区,然后进入了海岸的一条线路的时候,却是让他瞬间惊讶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这路竟然不是土路,也不是港口城区里的那些煤渣路,也不是码头上偶尔能够看见的水泥路,而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硬路面。

马车行走在这种路上,几乎没有任何的颠簸!

希尔顿伯爵自诩也是见识世面的人了,尤其是对于强大乃至伟大的大乾帝国,拥有着比寻常人更多的了解。

尽管他这辈子也没有去过大乾帝国,甚至连欧洲都没有离开过。

但是这行不妨碍他对大乾帝国的诸多了解。

这主要还是他曾经和欧洲诸国里的部分年轻将领参加过大乾人开办的军官培训班。

在加的斯就读期间,他接触了诸多欧洲人一辈子都没能接过的东西。

大乾人为了帮助欧洲诸国提高战斗力,帮助欧洲诸国的将领们熟练指挥装备了燧发枪、火炮等新式武器的近代部队,早几年就是在加的斯开设了军官培训班,如今已经是连续开办了五期,每期学院在五十人左右,学制为一年,不过只有半年是理论学习,后半年则是实习。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军官培训班并不是开设在西班牙人控制的加的斯城区,而是在大乾使馆区。

尽管在使馆区里,这些土著军官学院们也不太可能自由往来其他区域,但是也能够直接接触到大乾的教官们,并了解到大乾和其他国家的诸多不同之处。

比如说这水泥路,希尔顿伯爵就是知道的。

因为在加的斯使馆区里,就有一条水泥路,从码头直接通过领事馆。

水泥这东西怎么搞出来的希尔顿伯爵不知道,但是他却是见过水泥路,也知道水泥路的好处以及昂贵的价格。

不过这泊油路他却是头一次见。

这可不是简单在泥土上铺一层柏油那么简单,大乾铺设的泊油路往往都是高等级泊油路,地基结实就不说了,而且柏油是混合了很小的碎石所再进行铺设的,价格昂贵。

这么多年来,哪怕是大乾帝国本土也没有多少的高等级泊油路呢,更多的还是煤渣路或水泥路。

而休达这里之所以有泊油路,纯粹是欧洲饭店花费大价钱从美洲运来了沥青,然后在进入饭店的私家道路上铺设。

路是好路,但是自然也是昂贵无比的。

至少休达州衙门,是不可能用官府的钱铺设高等级沥青路的,至于水泥路也别指望,只能是用煤渣路为主。

其实不仅仅是希尔顿伯爵,就算是第一次来此地的大乾人,往往也会惊叹于!

因为大乾人更加清楚铺设这种高等级沥青路的成本有多高,仅仅是原材料要从美洲开采,然后运输过来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不过欧洲饭店有钱,或者说是舍得花钱,为了打造欧洲第一饭店的名头,人家是舍的花这个钱。

随着马车走上泊油路,希尔顿伯爵是感觉马车的颠簸更小了,加上车架弹簧以及坐垫的小弹簧缓冲,几乎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颠簸。

四轮马车在泊油路上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