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太子就钢铁行业的发展问题,向圣天子楚行做报告,而且这并不是一次私底下的报告,因为这是属于公务,所以是在小朝会上做的报告。
当太子拿着一份带着人连夜赶出来的钢铁行业报告,并大谈特谈要注意调节钢铁产能,不能让钢铁企业无节制的扩充产能,进行无序的恶性竞争,不然的话将会引发极其恶劣的后果。
一开始,众多大臣们还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后果,但是当太子一一说出,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钢铁滞销,后续还会牵连到上游和下游诸多产业、银行业一同爆发危机,从而导致大量的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如果仅仅是制造业的动荡,以国朝的底蕴还是能够抵抗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制造业乃是国朝的经济引擎,一旦制造业崩溃,继而将会带领金融业的崩溃,最后影响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到时候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八百万的工人,同时还会有数千万的城市居民,一旦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降级,也将会影响到更多的农民无法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继而造成大量农民的破产!”
“这,绝对不可能发生!”太子用着坚定无比的语气道:“制造业,尤其是钢铁等基础工业,绝对不能出问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一群大臣们听到这些话,一个个或是面露惊恐,或是面带疑惑事,坐在上头的楚行却是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尽管他很清楚,这个报告,甚至产能过剩这个问题都不是太子自己想到的,而是他手底下的秘书提醒,这后续的一份报告也是秘书做出来的。
但是这并不重要! 𝙈.🅅🅾𝘿🅃🅆.🄻𝓐
因为他对太子的要求从来都不是什么专家学者,他不需要懂得经济,甚至连什么是经济危机都不需要知道。
他只需要懂得指挥别人做事,并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做就行了。
而从今天太子的表现来看,楚行还是很满意的,没有枉费自己对他十年如一日的栽培。
在他的培养下,太子的学识兴许还不如普通的大学生,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储君,未来也将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今天这一场小朝会,对于楚行来说目的已经达到了。
什么产能过剩,什么经济危机楚行熟悉的很,如果他愿意的话,这种事根本就不会出现在小朝会的讨论之中来,而是昨天就被他解决了。
作为帝国皇帝,楚行有无数种办法可以提前化解这场未来的危机。
毕竟,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还没有发生不是,现在只是有了一丝苗头而已,解决起来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他依旧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太子,然后还让他在小朝会上公共报告,其目的除了给太子一份家庭作业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这些大臣们知道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的重要性。
要知道华夏自古以来,可没经历过什么经济危机的,哪怕是早些年帝国发生过一次的‘黄金危机’,但是那也只局限于早期不规范的股票市场上,影响到的人顶多也就几万人而已。
看似是一场经济危机,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范围内传播的击鼓传花游戏,影响其实很有限。
但是产能过剩或者其他问题而导致的经济危机,尤其是涉及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经济危机,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到时候可就不是什么实业之类的小问题了,一个搞不好就会动摇帝国的统治基础的。
近代西方三天两头都会爆发什么经济危机,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顶多就是换个首相之类的而已。
但是对于十六世纪的大乾帝国而言,如果搞出来大规模的经济萧条,工人实业,农民大规模破产,大乾子民们可不会和西方人那样傻乎乎的等救济!
他们会喊着:王相将侯宁有种乎!
然后把大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这个时代的华夏人,是很淳朴的:能活下去你好我好大家好,活不下去了就造反!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纯粹!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
第1384章 打仗要花钱(2/2)
的这种施压,内阁方面的文官们也是见多了,比如赵进,他就当做没听见这两位军方大佬的话一样。
而是自顾自的道:“产能过剩是一个危机,不过这现在既然发现了苗头,那么就对病下药,回头我就让下头的人做个方案出来!”
不管是产能过剩还是经济危机,都和赵进关系极大。
因为他现在负责的就是经济发展事务,如果帝国经济出现了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能是他!
而赵进自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
他虽然是传统读书人出身,但是在松江府主政多年,后来又是担任江南道布政司、最后担任广东巡抚,拥有丰厚的地方主政经验,更有丰厚的经济发展经验。 𝓜.𝕍𝕆𝘿𝕋🅆.🄻🅰
以前只是没发现问题,既然发现了,赵进表示有一百种办法可以解决掉。
不过他也没有大包大揽,这事他一个人也搞不定,还得让其他人配合才行,毕竟帝国不是他一个人的帝国,他只是负责经济发展事务的人而已,也需要其他方方面面的机构和部门来配合。
虽然御书房里的众多文官大臣们,看赵进不顺眼,在部分时候他们会很乐意看见赵进倒霉。
但是现在这种时候,这些文官们却是很自觉的和赵进站在了一起,一个个都是说着立即着手准备相关的解决方案,总是是不能让军方的人看扁了文官集团。
他们和赵进之间的矛盾,总归是属于内部矛盾,但是内阁和军方之间的矛盾,却是属于外部矛盾。
能够爬起来进入御书房的人,就没一个是傻子,自然是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所以军方的人一施压,他们就很自觉的力挺赵进了。
当然了,力挺过后,等后续该给赵进下绊子还是要继续下绊子。
对于臣子们的明争暗斗,楚行也是没啥兴趣。
这种事这几十年来他看的多了,让他们争去吧。
如果这些臣子自己不天天斗着,楚行就得担心他们斗他这个皇帝了。
小朝会结束后,文官们匆匆走了,而秦去疾他们几个军方的将领却是留了下来。
对于军方来说,内部的政务他们不关心,反正也没办法插手,他们关心的东西从始至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建功立业。
说白了就是战争!
而这一次说的就是印度方面的战事。
秦去疾道:“在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陆军一共先后动员组织了六万多的总兵力,累计发动了参战兵力万人以上的战役三次,参战兵力千人以上的战役三十六次,消灭了十六个当地的土著王国,在新占领地区里,扩充直属海外领地二十二万平方公里,在其他部分地区则是效仿了西班牙人在美洲的殖民统治,设立了殖民统治,成立了三个殖民省!”
“从上一次的第二次印度战役里,我们发现了在军事上消灭对手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后勤。”
“所以这一次第三次印度战役,我们陆军方面的核心关注点是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后勤体系,一线参战兵力将会下降一部分,但是参战部队所能够得到的后勤保障将会大大提高!”
“从今年冬天开始,我们陆军就会开始动员组织部门,预计将会在印度战场上投入大约三万人的作战部队,另外还将会从当地的部分傀儡王朝征调青壮民夫大约十万人提供后勤保障!”
“这一次印度作战的目的,是彻底切断莫卧儿王朝向南扩张的路线,彻底打消他们试图统一印度半岛的想法!”
秦去疾说着第三次印度战役的事,楚行也没有打断他,而是静静的听着。
实际上第三次印度战役,不过是一场只有两三万人参战的小规模战役而已,甚至都不用大乾帝国从本土抽调部队过去,军方直接从印度地区以及锡兰岛、西亚等地区就能够抽调到足够的兵力参战。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每次出现验证,请不要使用无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