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农家王妃 > 第95章 新宅

第95章 新宅

“陈老头儿,你快一些,袁家的马车正在外等着呢。”沈书英拉着陈大夫。原来,今天打算全家都去看看新宅子,可是陈大夫并不太想去。于是便上演了一出沈书英在前面拽着,沈家和在后面推着陈大夫的戏码。

“好了,好了,我去还不行吗......”陈大夫明白沈书英的一片心,却佯装恼怒的说道。于是三位老人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了袁家的大马车上,剩下的人则上了自家的马车。

今天正好也是沈书和和沈传和休息的日子,袁绍文一大早就接上两人在火锅店里等着了。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众人又驾着马车浩浩荡荡的来到新宅子的所在位置。

“这宅子也太大了......”沈奶奶一下马车,就咂舌道:“这都够半个村子的人住了,咱们真的要买这么大的宅子吗?”

“嘿嘿,那是当然了,等以后几个哥哥娶妻生子,人口就会越来越多的,当然要买大一点的了。”沈书英搀扶着沈奶奶,回答道。

这一提到孙子成亲生子,沈奶奶就眉开眼笑的点着头,到时候生上十几个孙子孙女,可不是得要这么大的宅子?

伢行的小柱儿笑呵呵的等在一旁,见人就说些吉祥话,很是讨喜。参观了一遍后,众人都不敢相信,自家竟要住进这个宅子了,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宏伟壮观又漂亮的宅子,说是人间仙境也毫不为过。

这逛完了宅子,沈家人就没有不喜欢的,沈爷爷当机立断让沈春生拿上银钱去伢行签文书,自己则有些担心家里的暖房,便和陈大夫、沈秋生夫妻坐着袁家的马车赶回了村子,沈夏生夫妻俩去了火锅店帮忙。袁绍文则带着沈春生和孩子们去伢行签过户的文书。

“沈大哥,咱们的银钱够吗?不够的话我这儿还有。”袁绍文问道。

“谢谢袁少爷,这买宅子的钱够了。”沈春生回答道。

“那买下人的呢?”

“这个......”沈春生摸摸鼻子,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家里目前在盖暖房,所以留了些钱,今天只带了一百两黄金,不知这剩下的银钱可以买几个下人啊?”

“黄、黄金?”袁绍文惊讶的说道。这黄金可不是平民百姓能拥有的,袁绍文提醒道:“沈大哥,这拿着黄金去买宅子会不会太扎眼了。”

“您说的对,所以我想劳烦袁少爷能不能帮我们换成银票?”

“这当然可以,您要是信的过我,我现在就给您换成银票。”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千两的银票。这一举动惊呆了沈家众人,这随身带着一千两银票,不怕被抢的吗?原本他们以为得找一家与他相熟的银号来换。

“当、当然信的过。”沈春生看着瞬间就拿出一千两银票的袁绍文,磕磕巴巴的说道,从马车的暗箱里拿出一个装有百两黄金的小箱子。袁绍文接过后,看都没看一眼,就放在一旁。

“您点点......”沈春生说道。

“不用,我信的过沈大哥。”袁绍文豪气的说道。

“袁叔叔,你每天都随身携带这么多的银票吗?”沈书英代表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当然不是了,我今天是怕你们银钱没带够,以防万一的。”袁绍文回答,接着说道:“买完宅子还剩下一百二十两,应该够买个管家了。”

“一个管家就要一百二十两啊?”沈传和瞪大了眼睛喊道。

“不是,你误会了,一般买管家,都会买一家子,这是一家子的价钱。这个价钱买不了太多的下人,买一家子正好,就是人口不能太多。你们呢,先买宅子,他们这个伢行也卖下人,到时候你们可以选上一选。”袁绍文介绍到。

沈书英想将执剑和天涯安排进府中,便逮着机会对沈春生说道:“大伯,买下人这个事情能不能交给我们啊?”

“嗯?书英可是有什么打算啊?”沈春生耐心的问道。

“您看大哥二哥也不小了,我觉得应该让他们锻炼一下。”沈书英将两位哥哥推出来做挡箭牌。

“我......”沈传和刚要插话,沈书和忙着打断他:“妹妹说的对,我们也可以帮家里分担一下了。”沈书和明白了沈书英的想法,于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沈传和尽管一脸疑惑,却也没有多问。

“沈大哥,我看可以,让孩子们历练一下,一会儿我和他们掌柜的交待一下,要身家清白一点的,应该没什么问题。”袁绍文帮着说话。

“那好,这选管家的事儿可就交给你们了。”沈春生郑重的对几人说道。

到了伢行,袁绍文和掌柜的交待了几句,便带着沈春生去签过户的文书了。而掌柜则招来一个伙计,耳语几句,伙计便带着沈书英等人来到了后院,这里面全是卖身为仆的人。执剑和天涯也之前得到了沈书英的吩咐,将自己卖进了这里。

伙计带来了一些人,他们都一家、一家的站好,大概一家都有七八个人。沈书英扫了几眼,被一家所吸引。这家一共十一个人,竟有四位老人、三个和书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这么一看,能干活的就只剩下那一对夫妻和两个半大的孩子了。

伙计很是有眼力,这五位小客人虽说女娃最小,可看样子做主的竟是这个小女娃。见沈书英朝这家多看了两眼,立马上前介绍道:“这家算是这些人家中最不好卖的,因为老的老,小的小,您看那个老人......”伙计指着男人搀扶的老人,“这位之前当过一户商人的大管家,给儿子找了个府里的丫头当媳妇,在主子面前也算是说的上话。主子看他岁数大了,给他银子让他和女方的一家老小都回了家乡。可今年大旱,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饭,只能又将自己这一家老小卖身为奴。唉,这世道啊......”

“陈老头儿,你快一些,袁家的马车正在外等着呢。”沈书英拉着陈大夫。原来,今天打算全家都去看看新宅子,可是陈大夫并不太想去。于是便上演了一出沈书英在前面拽着,沈家和在后面推着陈大夫的戏码。

“好了,好了,我去还不行吗......”陈大夫明白沈书英的一片心,却佯装恼怒的说道。于是三位老人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了袁家的大马车上,剩下的人则上了自家的马车。

今天正好也是沈书和和沈传和休息的日子,袁绍文一大早就接上两人在火锅店里等着了。

等到所有人都到齐了,众人又驾着马车浩浩荡荡的来到新宅子的所在位置。

“这宅子也太大了......”沈奶奶一下马车,就咂舌道:“这都够半个村子的人住了,咱们真的要买这么大的宅子吗?”

“嘿嘿,那是当然了,等以后几个哥哥娶妻生子,人口就会越来越多的,当然要买大一点的了。”沈书英搀扶着沈奶奶,回答道。

这一提到孙子成亲生子,沈奶奶就眉开眼笑的点着头,到时候生上十几个孙子孙女,可不是得要这么大的宅子?

伢行的小柱儿笑呵呵的等在一旁,见人就说些吉祥话,很是讨喜。参观了一遍后,众人都不敢相信,自家竟要住进这个宅子了,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宏伟壮观又漂亮的宅子,说是人间仙境也毫不为过。

这逛完了宅子,沈家人就没有不喜欢的,沈爷爷当机立断让沈春生拿上银钱去伢行签文书,自己则有些担心家里的暖房,便和陈大夫、沈秋生夫妻坐着袁家的马车赶回了村子,沈夏生夫妻俩去了火锅店帮忙。袁绍文则带着沈春生和孩子们去伢行签过户的文书。

“沈大哥,咱们的银钱够吗?不够的话我这儿还有。”袁绍文问道。

“谢谢袁少爷,这买宅子的钱够了。”沈春生回答道。

“那买下人的呢?”

“这个......”沈春生摸摸鼻子,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家里目前在盖暖房,所以留了些钱,今天只带了一百两黄金,不知这剩下的银钱可以买几个下人啊?”

“黄、黄金?”袁绍文惊讶的说道。这黄金可不是平民百姓能拥有的,袁绍文提醒道:“沈大哥,这拿着黄金去买宅子会不会太扎眼了。”

“您说的对,所以我想劳烦袁少爷能不能帮我们换成银票?”

“这当然可以,您要是信的过我,我现在就给您换成银票。”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千两的银票。这一举动惊呆了沈家众人,这随身带着一千两银票,不怕被抢的吗?原本他们以为得找一家与他相熟的银号来换。

“当、当然信的过。”沈春生看着瞬间就拿出一千两银票的袁绍文,磕磕巴巴的说道,从马车的暗箱里拿出一个装有百两黄金的小箱子。袁绍文接过后,看都没看一眼,就放在一旁。

“您点点......”沈春生说道。

“不用,我信的过沈大哥。”袁绍文豪气的说道。

“袁叔叔,你每天都随身携带这么多的银票吗?”沈书英代表大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当然不是了,我今天是怕你们银钱没带够,以防万一的。”袁绍文回答,接着说道:“买完宅子还剩下一百二十两,应该够买个管家了。”

“一个管家就要一百二十两啊?”沈传和瞪大了眼睛喊道。

“不是,你误会了,一般买管家,都会买一家子,这是一家子的价钱。这个价钱买不了太多的下人,买一家子正好,就是人口不能太多。你们呢,先买宅子,他们这个伢行也卖下人,到时候你们可以选上一选。”袁绍文介绍到。

沈书英想将执剑和天涯安排进府中,便逮着机会对沈春生说道:“大伯,买下人这个事情能不能交给我们啊?”

“嗯?书英可是有什么打算啊?”沈春生耐心的问道。

“您看大哥二哥也不小了,我觉得应该让他们锻炼一下。”沈书英将两位哥哥推出来做挡箭牌。

“我......”沈传和刚要插话,沈书和忙着打断他:“妹妹说的对,我们也可以帮家里分担一下了。”沈书和明白了沈书英的想法,于是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沈传和尽管一脸疑惑,却也没有多问。

“沈大哥,我看可以,让孩子们历练一下,一会儿我和他们掌柜的交待一下,要身家清白一点的,应该没什么问题。”袁绍文帮着说话。

“那好,这选管家的事儿可就交给你们了。”沈春生郑重的对几人说道。

到了伢行,袁绍文和掌柜的交待了几句,便带着沈春生去签过户的文书了。而掌柜则招来一个伙计,耳语几句,伙计便带着沈书英等人来到了后院,这里面全是卖身为仆的人。执剑和天涯也之前得到了沈书英的吩咐,将自己卖进了这里。

伙计带来了一些人,他们都一家、一家的站好,大概一家都有七八个人。沈书英扫了几眼,被一家所吸引。这家一共十一个人,竟有四位老人、三个和书英差不多大小的孩子,这么一看,能干活的就只剩下那一对夫妻和两个半大的孩子了。

伙计很是有眼力,这五位小客人虽说女娃最小,可看样子做主的竟是这个小女娃。见沈书英朝这家多看了两眼,立马上前介绍道:“这家算是这些人家中最不好卖的,因为老的老,小的小,您看那个老人......”伙计指着男人搀扶的老人,“这位之前当过一户商人的大管家,给儿子找了个府里的丫头当媳妇,在主子面前也算是说的上话。主子看他岁数大了,给他银子让他和女方的一家老小都回了家乡。可今年大旱,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饭,只能又将自己这一家老小卖身为奴。唉,这世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