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1/2)
1990年代,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大力发展集体企业,鼓励发展个体企业的环境下,一个个乡镇企业家从乡镇开始,先富带动后富,创造的机会和对当地的改变,都是建设性的。
今天,是1990年初,樊村中学门口,一辆小汽车停了下来,两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一个身着黑色西装,穿着皮鞋,模样俊朗,不怒自威,另一个穿着棉布外套,胳膊夹着个皮包,个子稍微矮一些,他们脸都有些红润,看着是喝酒了。
“中学现在变化真大。”
他们两个并没有走进去,只是同学聚会之后,看一眼中学,在附近走一走,也谈谈心。
西装男人看了眼身边眉头都快皱的夹苍蝇的老同学,便再说起来了聚会的时候两个人聊的话题,“广武,试试吧,现在政策下来了,乡镇企业可以无偿贷款,有国家给你保障呢。”
郑广武闻言侧过头看他,咬了咬牙,“建国,可一下要那么多钱”
如果还不上怎么办?
陈建国只是停下脚步,侧过身看着镂空装饰里正在玩耍的学生们,“企业,就像是学校里的孩子们,不止是一个人在呵护,在探路。改革开放,百年大计”
他顿了顿,抬手扶额,最近看政策看太多,他开口就是这些。
“我说多了,但如今我想说的是,你应该知道砖厂能赚钱,对吧?对自己这么没有信心?”
郑广武看着老同学,老同学和他不一样,老同学如今已经是县里农村信用总社的副主任。
而他在生意上摸爬滚打许多年,干过轴承,开过店,接手油坊,卖过油,有钱之后买了辆大车拉货,原以为会一直顺遂下去。
但是,他如今亏的什么都不剩下了,油坊也没了活路。
他肯定是知道砖厂赚钱的,拉货的时候他也拉煤去砖厂,侯寨的砖厂每年流水能到几十万,老同学更和他说了现在的政策。
孩子们的欢笑声传入他的耳中,这些是呵护的幼苗,未来能成为什么样子,大家都不清楚。
那他呢?
郑广武忽然握紧了拳头,“建国,我干!”
他掷地有声,此刻做出选择,许多日子以来紧皱的眉头忽然松开,如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陈建国笑了,他抬手一下拍在老同学的肩膀上,“我就知道你是个敢的,上学的时候就知道。”
他笑着,郑广武脸却更红,他抬手挠了挠后脑勺,“没有建国你厉害。”
陈建国哈哈笑出声,“好了,信用社这边你不用担心,前些日子你们镇上信用社还说没有人敢贷款呢,你就做第一个!”
“但企业的事情,是乡镇来管,宽冢镇的乡镇经济联合委员会主任王路和是咱们的学弟,这是他的联系方式。”
陈建国拿出早早准备的联系方式,递给了郑广武,他早就知道,老同学会有这个决心。
“如今宽冢镇的乡镇企业很少,原本因为港口优势在县里经济可以说是第一,但现在河水枯竭,港口废弃,宽冢镇也在谋求更好更优质的乡镇企业。”
陈建国相信郑广武,郑广武如今被是满满的信心和决心,便用力点头,“建国,我会好好干!”
小汽车再次启动,重新坐上去的郑广武,却一改愁面,满目坚定,已经选择了他终要坚守一生的事业!
1990年四月,宽冢镇黑龙村郑广武,与东、西张堤村包括王亮在内的总共五家股东,确定了在黑龙村建设砖厂的计划。
四月中旬,由郑广武出面在黑龙村书记郑书予,也就是郑广武大哥,与总信用社陈建国做担保,在宽冢镇农村信用社贷款二十万。
黑龙村砖厂投入初步建设。
开春之后的北方,还是冷的很。
路边的小树抽芽,绿意似乎不惧寒冷,在初春里争相冒出来。
白墙黑瓦的房子上烟囱里飘出白色的烟,小巷里响起来了车铃声,随后自行车在小巷深处倒数第二家的房门前停下。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唱着歌,把自行车停在了门檐下面,“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
“娘,我回来啦。”
正在厨房做饭的郑广武媳妇王玲探出头来,“下学了,快去洗手,等会儿吃饭。”
小姑娘名叫郑春娥,是郑广武的大女儿,今年十三岁,在樊村中学上初一。
“娘,爹呢?”
郑春娥进了厨房洗手,看着堂屋没有郑广武的身影。
王玲菜已经炒好了,丝瓜鸡蛋还有炒豆角,馒头就在旁边,炉子下面锅里是煮好的面条。
“他去村委会签合同了,你把菜端屋子里去,哎对了,牛忘了喂了,看后院还有草吗?”
郑春娥端起来菜,“早上我上学之前割了一篓子呢,娘你忘了喂应该还有吧?”
王玲想起来了,“那是喂了,哎哟,这几天忙前忙后都忙昏头了。”
家里的油坊不干了,她这些天最后在油坊收尾,广武在村子里正找人签合同租地呢。
砖厂的选址选定了黑龙村村西,那边正好有他们家的四五亩地,但这还不够,有了这些贷款,肯定要干一个大些的窑场。
就需要把附近的地都租了。
商量了几天,最终村委会敲定的,都租十五年。
一共四十亩呢,承包费用就要五万块钱,这就把贷款花了四分之一去。
“没事我再去看看嘛。”
郑春娥知道家里最近事情多,她赶紧把菜端过去,弄好之后让娘歇一会儿,自己去后院看了眼,牛棚水槽还有一半的水,旁边篓子里的草都在槽里呢。
等吃完了饭她再去割草,她们家的牛可是老宝贝了。
摸了摸牛头,她回去打扫着院子,等爹回来。
还好没过多久郑广武就回来了,他怀里抱着公文包,神色虽然疲惫,但满眼都是喜色。
“爹。”
郑春娥把土扫进簸箕里,郑广武笑着点点头,“走,吃饭去。”
郑春娥就放下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章 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2/2)
的东西,又洗了洗手才跟着走进去。
郑广武一进来就先把手里的公文包打开,走到电视机下面的柜子里把合同都放了进去,随后就把旁边放着的酒给拿过来了。
“这是签好了?”
王玲端着拍黄瓜走进来,看到郑广武便问了句。
郑广武点点头,“嗯,全都签好了!钱也都给他们了,等他们把麦子收了,咱们就可以动工了!”
现在也快收麦子了,正好这个时间郑广武去联系一下侯寨的砖厂,先去买砖,请教技术人员,咱们把砖厂给建设起来!
“先吃饭。”
王玲坐下之后,郑春娥眨着大眼睛看着给自己倒了杯酒的郑广武,“爹,你不要喝多了啊。”
郑广武对女儿挑眉,“就喝两口,你看你。”
郑春娥晃了晃脑袋,“反正不能喝多。”
王玲笑了笑,给女儿夹菜,“赶紧吃吧。”
“那厂子建设,咱们自己干,还是招工干?”
王玲觉得其实,他们自己也能干,郑广武喝了口酒,不由眼睛一眯随后咂吧了下嘴,“有指导咱们的人,你弟弟他们收了麦子不没事吗?我再把老三拉来,咱们这些人一块,先不用招工。”
王玲听了点点头,“嗯,我娘前些日子还让人捎口信,说你要用人了,就喊他们就行。”
王玲有四个弟弟,她是最大的,家里贫穷,弟弟们也苦,现在只有一个娶上媳妇了。
郑广武便说道,“等咱们厂子干起来,让弟弟们都过来打工,我给他们开工钱!”
“这样离家也不用那么远,咱们自己人,也放心。”
王玲低头吃饭,嘴角却勾起来了,“嗯,他们愿意来呢。”
郑春娥默默夹菜吃饭,大眼睛滴溜圆,家里商量大事,她都是最实在的听众,半点不插嘴的。
“行,我先去村委会给侯寨的侯老板打个电话,明天我就去他们厂子里参观一下,到时候也好看看咱们借哪个技术人员过来。”
王玲提醒道,“记得把王亮他们叫上。”
他们到时候也是要出钱的,虽然现在先用着贷款,到时候也要来一块干活。
“知道。”
饭吃完了,事情聊完了,郑春娥陪王玲洗着碗,便说道,“娘,红姐姐说奶奶生日快到啦。”
她说的小心翼翼,因为娘和奶奶的关系并不算多好。
起因当然是因为王玲家里穷,还有四个弟弟,奶奶并不喜欢娘,娘先前还是能忍受的。
只是有一次去前院吃饭,奶奶有好吃的,她和弟弟想吃,奶奶却故意不给,反而给了别人,数落了一顿娘。
那之后娘就给他们俩自己买了,说关起门来,咱们自己吃自己的,还能受委屈不成?
郑家一共四个孩子,郑广武是老二,本来就是不上不下的位置,没有老大显眼,没有三弟和小妹受宠,这些年打拼,他也没靠过家里。
他们都知道老人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孩子们,便少来往就好了,自己家过好自己的事情,也不受气。
“嗯。”
王玲应了一声,“到时候让你爹准备好礼物,他去吃饭就行。”
郑春娥点点头,“行。”
王玲却看了她一眼,“小红和你提的?还是”
郑春娥眨了眨眼睛,“除了小红姐,还能是谁呀。”
还能是谁,也有可能是和稀泥的大嫂啊。
大哥郑书予作为黑龙村的书记,这次也是作保了一手,卖了个好,总不能不收。
王玲叹了口气,“可以,到时候你和庆军也去。”
“行!”
郑春娥还是很喜欢大爷家的姐姐郑红的,她们俩一块上下学,感情很好。
郑春娥看得出来奶奶的偏爱,但是不影响她吃吃喝喝嘛,她要不来的东西,她就不要,但是爹带了礼物过去,她就带着弟弟庆军过去吃喝一顿,也不赖~
“行了,把草割了,回来睡午觉,下午还要上课。”
王玲敲了下女儿的脑袋,郑春娥吐了吐舌头应了声,“得嘞!”
等春娥割草回来,郑广武也回来了,他正拿着本子,写着一些即将要实施的计划,王玲又去油坊了。
“爹,你写什么呢?”
春娥把草放在棚子底下就过来了,捧着杯子喝了口水,就好奇的过来看。
郑广武写的一手好字,很是漂亮,“砖厂要建设,咱们得买好砖,买好泥,建设起来窑之后呢,要煤,要土,要地方去晒坯子。”
“春娥,你知道砖是怎么造出来的吗?”
郑春娥老老实实的摇头,“不知道。”
郑广武就放下笔,认真讲解。
“首先,咱们的砖造出来用的土,是黏土,也称作胶泥,是有很好的塑性的,只是这些土挖出来不能直接用,而需要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让它们的内部啊,有些部分松一些。”
“之后要经过粉碎、过筛,选出来最终需要的纯土。”
“用这些纯土和泥,还需要翻泥五六遍才好,之后便是塑形做砖批,这一步啊,也很重要。”
“把泥放入模具,随后必须压实,但现在可不能就直接送去窑洞烧哦,需要阴干。”
“在这些批子中间洒一些泥沙,然后间歇放置,垒起来,不可以暴晒,更不能沾染雨水,所以就需要在它们顶部用塑料包裹起来,到合适的阳光再揭开。”
郑广武说着,手上还在不断的比划,“等到它们彻底干了,再拉入窑洞,开始烧制,咱们需要的煤,就是这一步用的了。”
“装好批子,封住窑洞点火,等到它们自然熄火,我们就可以再打开窑洞,红砖,就烧出来了。”
郑春娥听的一愣一愣,听完了下意识的鼓掌,“好!”
郑广武笑出声,“行了,你去睡午觉吧。”
这快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原本他拉货的时候就了解过窑场烧制红砖的过程,现在所有程序都了然于胸,清楚的很。
而后面需要的,就是勤劳和肯干,这些,他们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