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这位女郎也继承了花木兰的意志,自己一个人悄悄地潜入军中,混成了一名前线的士卒。
彼时正和敌戎开战,前线十分缺少士兵,所以若是往常,对于士兵的来处其实也会仔细盘查。但是到了当时的境地,他们却实在缺人,因此新来的新兵姓甚名谁都管不了,只能让她立刻进了战场。
这一位女郎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在府邸之中的时候还躲躲藏藏,只敢在私下里偷偷的练,后来到了外头,几乎是日夜操练,身材虽然瘦削,却有一股子连男人都难以匹敌的力气,其性情又勇猛,在战场之上屡获战功,故而职位也一路水涨高升。
但她一个士卒并不能在这样排山倒海的战役之中取得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后来尽管她一个人十分英勇,大梁朝的军队却还是节节败退,后来当时的大梁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先帝,现任小皇帝的父皇,为了稳定军心,不惜亲自上前线。
那时候先帝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上战场其实多多少少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尽管会有贴身的亲兵跟着护卫,也难免被一直都在战场上奋勇厮杀的敌寇看出破绽,当即就在万军阵中朝他发出一枚冷箭。
敌寇本就是草原游牧民族,马上作战的本领十分高强,而在马上搭弓射箭,放冷箭,对他们来说更是家常便饭,这本来就是大梁朝的军队所弱势的地方,所以即使先帝在重重包围之下,还是险些被射中。
而那些敌寇更是十分狡猾,一旦看到在此事上自己占有优势,能够从其中占到许多便宜,更多的冷箭就如同漫天大雨一般,都朝着先帝御驾亲征的队伍袭来。 m.✩vo✯✧d✾tw.✯la
纵使有亲兵护卫,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箭雨都能够如此完美无缺地挡下,所以自然也有箭能够越过重重人海,直取先帝马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乃是在人群之中奋勇杀敌的该女郎发现不对,于是立即扑身而上,自己以身体挡了那一箭,先帝被护送立刻返回大营,是女郎身中这一剑,为他挡住了致命一击。
先帝自然记得这一位奋勇挺身而出的小卒的救命之恩,所以赐下了许多好物,甚至还有好几道能够给她满足一切愿望的召令。
那小卒只要有命活下来,就能够享受对帝王的救命之恩给她带来的这些荣华富贵。
而对于大梁皇帝来说,那一日所发生的事情尤心有余悸。
皇帝御驾亲征,本来就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来,而不是真的上战场杀敌,毕竟当时的大梁皇帝并不是在战马上长大的,不过只是在京城的富贵窝中养大的皇上,他并没有那上阵杀敌的能力,一直留在战场之上,不仅要分出兵力来保护他,更有可能成为敌寇眼中的最大的活靶子。
若是皇帝御驾亲征,却在战场之上被敌寇杀死,或是被俘虏,对于大梁朝来说必然是一次重创,而如今敌寇已经知道,大梁朝的皇帝亲自来到了战场之上,杀死或者活捉大梁朝皇帝的诱惑太大,所以他们即使这一次在战场上没有成功,后续也定然会在战场上疯狂的想办法杀死先帝。
所以先帝身边的谋臣们商量了一夜,如此对比下来
因此在此事发生后的第二日,皇帝的亲驾就已经离开了战场,重新回到京城。
皇帝后来在京城中的时候,也曾去过旨意问起,那一位奋不顾身为自己挡了一击的小卒,后来如何。
那边给来的消息一切都好,皇帝也没有太将此事放在心上,于是一去就是这么多年。
上京城之中自然没有人知道,那个在边境战场上救了皇帝一命的人,竟然就是那一个当初被他们非议的镇国公府女郎——却也不是没有人知道,至少当时的老镇国公,其实心中便有所猜测。
她是自己膝下年纪最小的女儿,怎么可能真的放任她如此离开了家,就这般在外头漂泊?
所以老镇国公或多或少其实是有在暗地里关注着她的动向的,虽然可能了解的不是那样清楚,却也大抵知道一些她的动向,知道她女扮男装参了军,也知道她入了战场,奋勇杀敌。
后来更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知道这一位自己家中想法最大的女郎,其实已经在军中屡获奇功,地位也并不低,一直在北境驻扎,并未回京。
老镇国公并没有将消息到处说,而是将消息告诉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兴许也告诉了自己宠爱的爱妾,也就是今日的高老夫人,这也是为什么高老夫人在听到此事之后,先是一愣,然后很快就根据此人的年龄,还有行为,立刻想到了那一位离家多年不曾回家的女郎。
是的,如今站在这里,手插在胸前,满脸嘲讽看着高老夫人的,正是当年离家的女郎。
因她当年排行十六,又一直没有出嫁,所以就根据她当年在闺中的行列序齿,称她一句明十六娘。
明棠并未掩饰自己的到来,而是看着二人之间焦灼如烈火一般的气氛,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冲着她一福身“见过十六姑姑。”
那女郎脸上的神情并未有多大变化,但是目光落在明棠身上的时候,很是挑剔地转了一圈,最终才归于平静,应了一声,说道“小时候还看不出来,长大之后,与你娘和你爹生的没有半分相似。”
明棠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她与她的阿爹长得不像,确实如此,但是人人都说她长得像她母亲,为何到了这位姑姑的眼里,自己与爹娘生的一点也不相同?
更或者说叫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位姑姑离家的时候,爹娘成婚还不久,她怎么就见过自己小时候的模样,语气还说的这么熟稔?
其实,根据前世的记忆,明棠是记得的,这位姑姑待字闺中的时候,与母亲
第296章 来人身份(2/2)
还是说得上话来的,但是并没有过太久,她便一个人跑到外头去了,然后按理来说,娘亲父亲与这位姑姑应当没有什么交集才是,怎么姑姑好似对自己还颇有关注?
而明棠心中虽然如此困惑,脸上却不显分毫,只是沉静地说道“是门房小子偷懒,不曾告诉我,乃是姑姑亲自来了。若是知道是姑姑,定然早早的便在门口候着。”
而那位明十六娘年姑姑兴许嘴是十分不饶人的,虽然自称着是她的亲戚来看她,可是同她说话却没有半分客气“我可没有说我是谁,你怎么从未见过我,倒还认得我?——心血也不是全然没有见过,可是那时候你的年龄小的很,还是个只会躲在你爹娘怀里头哭的小婴儿,身体又那样弱,连哭都哭不出声音来,怎么还记得我是谁?”
明十六娘眯了眯眼,看她的表情满是审视。
明棠再次拱手行礼说道“虽然确实并无见到姑姑的记忆,可是见了姑姑的人,自然就能够推断出面前之人就是我的至亲姑姑。”
明十六娘来了兴致了,看着明眉头一挑,满是英气“哦,你是怎么推断的?说给我听听。”
明棠答曰“我在上京城之中,除了居住在府中的亲人,其实举目无亲,若是非要算起来的话,那也只能算是我父亲母家的亲戚,也就是我舅家的亲戚。 ✸✡m.✺vod✩tw.l❋a
但是舅家与我的关系自幼便不好,平常连走动都没有,逢年过节更是查无此人,从来不来往,故而现在也不会无缘无故在这样的时间以亲戚的身份上门来找我,所以并不是舅家的亲戚;
那么不是舅家的亲戚,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爹娘曾与我提过一回的离开家的十六姑姑。”
“爹娘曾经和我说过,十六姑姑很有本领,离开家之后也过得很好,在北境之中身居要职。我确实没有见过姑姑,可是刚才见了姑姑的本人,站在那里身上自有一股杀气斐然,那是军中才能敬仰出来的气势,而不是寻常人身上有的本领,所以我便大胆猜测,这位便是我素未谋面的十六姑姑。”
明棠一脸的尊敬,实则睁着眼睛说瞎话。
当然了,其实明棠的父母并未跟她提过什么十六姑姑,就算是真的提了,以她那个时候的年纪,也只可能什么也没记住。
但是前世里,这位女将军后来也回京城了,那时候所有关于她的故事才在上京城所有人眼前展开,之后上京城的众人才知道,在他们眼中离经叛道的少女,已然成长为绝代风华的一代女将。
前世的时候对于这位血缘关系上的姑姑,明棠也曾远远见过一面,知道这位是自己的姑姑,不过姑姑在北境的军中身居要职,平素里很多军务繁忙,并没有什么空闲来管她。
也就是如今她心中唯一一件觉得奇怪的事,前世里和自己分明没有什么交集的人,如今为何又提前回来了,还专门以亲戚的身份上门来找她?
可别说什么血浓于水的亲情,明家人天性的生性凉薄,这位
这也是这也是为什么明棠如今会来这里看这一场热闹的原因,至少是之一。
而那女郎听了她说的这些话,其中还有不少暗含着拍马屁的内容,脸上倒也不见丝毫沾沾自喜的神色,甚至撇了她一眼“年纪小小,聪明倒是聪明,却和你爹娘一点儿不一样,这般小的年龄就学会油嘴滑舌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明棠被她说了油嘴滑舌,却丝毫不恼,甚至笑着应了下来说道“人生在世,身不由己之事十有八九,我又没有能力逃开如今的生活,便自然只能朝着生活低头,学会与生活虚与委蛇的本领,想必姑姑当年对此也深有体会吧。”
明棠这句其实只是一个试探,试探这一位姑姑对自己究竟是如何态度。
她相信,凡事并没有无缘无故的上门,但不论这一位姑姑是为什么而来,总要对她有一个态度,毕竟上门来看她,这才是她上门的由头。
那位威名赫赫的女将笑了一声,将一件东西从怀里取了出来,往明棠面前抛了过去“你瞧瞧这是什么。”
明棠一下子接了过来,拿在手中,只觉得有几分眼熟——这是半块玉佩,吊着精美的流苏,只是瞧着好像缺了另外一半。
这玉佩瞧着十分眼熟……
难道这玉佩是……
明棠一惊。
不是别的,这玉佩是她当初要作为年礼送给谢不倾的螭龙玉佩,后来被她生气赏给了别人,再后来又到了谢不倾的手中。
如此说来,这玉佩竟堪当她与谢不倾之间情愫起伏的信物。
那么,这块玉佩如今被一分为二,自不必说,另外一半当然是在它的主人手上,而如今这一半,就在自己的掌中。
是谢不倾!
他出门在外,怎会将这位女将叫来寻自己?
或者说,这位女将,自己名义上的十六姑姑,军功赫赫,镇守北境,怎么会与这位的大梁朝最大的反派头子在有联络?
还是说,其实十六姑姑,本就是谢不倾麾下的人才?
但其实这些想法,都与她如今心中最迫切想要知道的那一个不一样。
明棠猛然抬头看她,也顾不上那高老夫人还在旁边了,只是问道“一切可好?”
明十六娘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个与平常并不相同的神情,略微的有些无奈“好,你的心且放回肚子里去吧,我这段时日都在上京城之中住着,先帝有赏赐府邸给我,你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得上忙的,便尽管去那寻我。今日在这耽误的时间也够久了,看不想看的人也看够了,先回去了。”
明十六娘脸上很有些不耐之色,撇了一眼一边的高夫人,好似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