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明白,虽然苏大人如此说,但实际上根本不用尝,不用问什么,东西肯定好吃就是了。
当大家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时,都惊讶住了。
“这是什么?”
大家看着盒子里泛着黑色的圆东西,一个个被摆放在了格子里,让他们都有些惊讶。
“这些就是巧克力吗?”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食物。 𝓜.𝙑𝙊𝙙🆃🅆.𝙇🄰
看着像是糖,可是这个颜色压根也不像。
大家很惊讶,而且巧克力的说法,他们还是第一次听。
他们之前从未听说过巧克力,也不知道巧克力是什么样子。
虽然看着颜色奇怪,但大家不用猜都知道肯定好吃。
有人迫不及待拿出一个放嘴里尝了尝,直接都愣住了。
“这……这味道!”
这人神色古怪,一副被震住的样子,其他人则问道“味道怎么样?”
这人这才回过神来道“好吃啊,味道真奇特,像是糖的味道,但跟糖的味道还不一样。”
“太好吃了,这个味道太好了。”
“而且口感都特别好。”
他们都感觉找不出什么词汇来形容,好吃就对了。
他们心中感叹,这郡主也太厉害了,竟然能做出这样的美食出来。
他们有时候心里都很好奇,为何研究出那么多美味出来了,郡主还能再继续创造出新鲜的食物。
简直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关键是每一样东西都好吃。
让他们想都想象不出来。
不过也因为河州美食广场小吃特别多,大家下工后闲着没事就喜欢去那边逛一逛,哪怕什么也不买,在热闹的夜市中走一走大家都觉得很惬意很放松。
更别说还能买到很多小吃。
那些美味的小吃很便宜,有的两三个铜板都能买到好吃的。
若是以前,码头那边的美食再好吃再便宜,逛着的人可能都不多。
但因为现在是苏大人和郡主治理,把河州治理的那么好,让普通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能找到活做,能农闲时后赚点零花,所以大家手里有钱了也就愿意买东西。
这样做生意的人也能赚到钱,买东西的人就更多。
所以这样就带动了河州的发展。
如今就是大家手里有钱能买东西。
回到农村老家,他们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当然春耕的时候,苏大人还给他们放假。
正好那叫春耕假,他们就可以回家帮着老家种地。
虽然他们现在做官,但老家都有田地,有个几亩地心里踏实。
因为有田地就可以种粮食,都不用买着吃。
以前别的官员在河州的时候,他们根本回家,每天都很忙。
还是苏大人在好,苏大人会经常给他们放假,还有沐休假。
现在他们每天傍晚下工后,都可以出去转转,陪陪家里人孩子,陪着一块出去逛一逛。
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习惯,住在码头附近的都喜欢走一走,感受一下热闹的氛围。
而且现在通往村子的地方都有专门的马车。
他们拿两文钱就能直接到村子里。
都有不同的线路,只要记住通往村子里的线路马车,就可以到村里。
当然也有牛车,牛车一般都是从镇上到村子来回,距离近的地方,一趟一文钱。
这样方便了村里人,大家想去镇上想出门串亲戚都方便。
还可以带大包小包的东西,也不用说哪天去镇上去远处担心回去的时候没有马车牛车。
以前很多人出远门,走个半天一天都是正常的。
以前那时候可能大家也没觉得辛苦,也或许辛苦也不会说。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684章 读书的机会(2/2)
本不会给安排职位。
也是后来好不容易他才去县衙当了个文书,拿着微薄的俸禄。
他媳妇是他们一个村子的人,两个人是邻居,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
他媳妇是村长的女儿,从小家里条件比他们家好。
那时候他爹摔伤着,家里农活没人干,他不得不退学一段时间回家帮忙。
大家都以为他这是不打算再读书考试。 🅼.𝓥𝙊𝓓𝕋𝙬.🄻🅰
那时候娘忙不过来身体累病了,她就经常过来帮衬着,也会给送一些东西。
反正在他们家最辛苦的时候,他媳妇当时里里外外帮忙着。
那时候他就觉得她很贤惠很好。
后来他就娶了她。
这么些年,辛苦的时候,她媳妇也是咬牙陪着他这么过来。
两个人的感情很深,每次回家看到她在,他心里就觉得放松温暖。
“回来了,不是说找个丫鬟帮你,你什么事都自己做多辛苦。”
妇人笑着道“以前也是这么忙过来的,那会还要种地喂猪,没觉得辛苦,如今这点活很轻松,真让我闲着还闲不住。”
“主要是现在日子好,心里舒畅,咱们儿子在书院成绩也很不错,听说上次模拟考试考的好,还得了奖金来着。”
“文德书院真是好,说同窗们都互相学习,大家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忙,还能看很多书。”
“周末他们回家的时候,都可以带着从书院借的书回家,我看他们自从去了书院读书,都很开心,而且长高了不少。”
通判道“那肯定,我要是读书那会有那么好的饭菜,我也能长高很多。”
通判记得他那会其实吃不饱,吃的都是最简单的食物。
一路上辛苦读书读出来,真是不容易。
他自己都要抹把辛酸泪。
以前做文书很多年,还被挤压排挤,脏活累活都让他做。
那时候他都迷茫。
可现在他明白了,他曾经做过的事情都是有用的。
苏大人上任后,他以前知道的都能帮上苏大人的忙。
苏大人重用他交给他的工作,他都可以直接上手去做。
也不用担心不会。
而且一朝遇到苏大人,他表现好,直接被提拔成了六品官。
所以再想起以前辛苦的事情,通判都不觉得辛苦了。
主要是现在日子好了,媳妇贤惠,儿子有出息,白天去上工,他自己都很愿意去,是一副开心积极的心态。
每天都很期待第二天到来,生活有希望有奔头。
而且现在他领的俸禄都给媳妇存起来。
过年的时候,苏大人还给他们丰厚的红包。
妇人开口道“你那时候真的很辛苦。”
“你也是。”
妇人道“现在想想没觉得辛苦,主要是现在日子好,心里舒畅。”
“我平日没事,提着篮子去买菜逛一逛都觉得有意思。”
“我跟你说,我很喜欢自己亲自去买菜做饭,因为码头那边的菜可新鲜了,有时候还能买到不少没见过的蔬菜。”
“要是真弄个丫鬟在家里,我闲着也会没事做。”
“再说了,儿子们回来也不自在,他们在书院里都习惯自己整理书籍,自己洗衣服照顾自己。”
“书院不允许任何人带书童。”
通判道“要我说,就是不要带书童,大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学生们都一视同仁,这样大家不回去攀比这个那个的,都去学习去了。”
想当初他读书的时候,书院那风气真是没法说。
好在他自己明白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