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感激,让她们心口都泛起滚烫的热流,暖的她们泪意都忍不住往上涌。
很多人没控制住都掉出眼泪来了。
她们看沈月瑶的眼神真的就是看恩人的眼神。
她们想到以前过的贫寒日子,再想到现在,一对比,就更加知道珍惜这份活。
更加感激沈月瑶了。
去年,她们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怕冬天冷,怕冻着伤寒就撑不过寒冬。
她们那时候只想着活着,根本不敢想吃饱饭穿暖的事情。 m.✻vod✾t✻w✾.l❁a
可现在她们不但能吃饱饭还能穿暖衣,手里还有银子,还能买很多吃的,可以好好置办年货,也不怕冬天天寒地冻了,因为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热炕。
只要勤快点多砍点柴火拿回家烧炕,晚上睡觉在热炕上睡,那真的很暖和。
现在反而冬天觉得过的很舒服。
大家现在也不怕冬天下大雪的天气了。
哪怕下大雪,在家里大家睡着热炕,外面晚上下雪刮风,她们几乎都感觉不到什么。
也只有早晨从热乎的被窝里起来,往窗外一看,才会意识到,啊,下了一夜的雪刮了一夜的大风。
但她们却能睡的很好感觉不到冷意。
若是往年,下大雪刮大风的天气,她们可能半夜都被冻醒了。
现在她们不光有热炕,还都买了好的棉花做的棉花被,有的听了东家的方法,都自己弄点鸡毛鸭毛鹅毛的洗干净弄起来,做褥子和被子,别说,真的暖和。
睡觉的时候,她们会将衣服塞在炕头里暖和着,这样早晨穿衣服的时候也不会觉得衣服冷。
尤其柳河村和附近隔着近的村子村民,下大雪去作坊干活也不影响,来回走着去就行。
而且作坊早晨干活时间也不早,大家悠闲着做好一家子的早饭,吃了早饭再去干活就行。
啥事情都不耽误,中午回家吃饭也一样。
而且就算是哪天不想回家吃饭,都可以在商业街那边转一圈,买点小吃食垫一垫。
那边很多摊子卖小吃食,都热乎乎的,味道还不错。
也是一些手巧的人,见商业街这边人流量多,做生意能赚到钱,都会想办法研究一下吃食,做的好了,就试探着过来摆摊卖。
大家都没想到生意能不错,每天都能赚不少,哪怕赚个一二十文,对普通人来说都很多了。
所以大家在这边摆摊的积极性很高。
当然沈月瑶也让雷光和曹格看着这边的市场,若有人欺压客人或者有人故意闹事打架斗殴一律赶出去,不允许他们再进入商业街这边做生意以及逛街买东西。
因为规矩定的很严格,大家来这边买东西不会有缺斤少两的事情。
买的东西实诚价格也公道。
若有人哄抬价格,也会被赶出商业街这边的市场。
这边客流量太大了,想赚点钱的人也都老老实实在这边做生意,不敢闹事。
因为规范的好,东西也齐全,价格公道,还有人专门巡逻保护安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商业街这边买东西。
大家在这边赚的钱越多,越多的人就愿意过来摆摊卖东西。
哪怕定价低,靠着走量也能赚不少。
所以这边商业街规矩定的严格,也多的是人挤破脑袋想进入这里面,更别说摊位和店铺一开始都是免费的。
大家住这附近在这附近工作,也都方便很多。
很多人家里需要什么,下工后,都会来商业街逛一逛,买东西回去。
这里面摊位太多了,大家逛一逛总能淘到好东西。
谁家想把一些东西卖了,在这边摆个摊也容易卖出去。
所以现在众人才明白这个商业街设立起来后真的方便了大家。
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谁会在这里开店做生意,谁会在这边买东西啊。
大家都是去赶集以及去镇上买,哪想到后来打脸了。
谁也想不到如今村里的商业街这么火爆。
大家现在想到生活的变化,都非常感慨。
当然大家心里也明白,这一切都是东家带来的变化。
东家不但是大家的恩人,就跟下凡的神仙一样专门来帮他们的。
很多人私下里都这样想。
见了沈月瑶他们都打心眼里恭敬感激。
沈月
她觉得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况且作坊生意好,确实赚了很多银子,沈月瑶也愿意对大家大方一些。
以后她和苏雪衣搬到别的地方住,这边也要靠众人好好做事。
沈月瑶也不是所有人都给这些。
那种请假次数多的,事情多的,或者有迟到的,沈月瑶也给她们扣奖金。
该奖励奖励,该惩罚惩罚。
这样作坊才能更好的运作。
大家对于沈月瑶的做法没有半点意见。
本来就是,勤快一些的人就是要多奖励。
东家都说了,她们勤快努力干活的,她都有看到。
所以她们拿到的奖金也多。
当众人手里拿着奖金时,才知道原来她们努力干活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对的,这不一下子就有十多两年终奖金啊。
这简直让她们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沈月瑶也不知道大家的心里在想什么,光看着大家挺激动。
说实话,看着众人的神色,尤其看到一些人哭,沈月瑶也能理解她们的心情。
对一些人家来说,这笔银子真的很重要。
沈月瑶还在不断的叫名字。
“郑小菊!”
郑小菊激动的赶忙上前。
她和她娘还有她娘家嫂子都在作坊做事,如今她大哥也在酒坊做事。
她爹就负责帮她兄嫂看孩子,这样她们在作坊也能安心做事。
郑小菊是柳河村的人,她家当家的也在酒坊做事。
好在孩子大一些,也能照顾自己。
而且东家对她们很好,若是有什么事,孩子们都能去作坊找她们。
当然一般也都没什么事,现在村里可团结了,若有什么事,邻里之间都会帮衬一下。
郑小菊紧张的上前。
沈月瑶将手中的九两银子给了她。
郑小菊只是一个小管事,自然没有李氏她们的奖金多。
可九两银子也让郑小菊惊得说不出话来。
东家发奖金数额不当着大家得面说。
是大家上前,她直接给,然后让核对一下表格上奖金数额,没错,就画一下。
所以旁人也不知道谁到底得了多少奖金,光知道一个个领了奖金的人很激动。
大家心中大胆的猜测一下,会是二两银子吗?
要知道上个月月底她们刚发了工钱奖金,差不多有一两银子来着,她们都很高兴激动。
这个月才干了半个月,又可以领奖金,这简直是意外惊喜。
大家虽然沉默着不说话,但心里却激动不已。
很多人大胆猜测是二两,当然也觉得可能猜测的有点多了,或许一两银子。
这对她们来说真的都是意外惊喜,一两银子对她们来说都很多。
所以当郑小菊拿到九两银子时,激动的好一会都回不过神来。
她感觉跟做梦一样。
可手上的九两银子触感那么真实啊。
郑小菊激动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了,哽咽着道:“谢谢东家。”
她差点都想着给东家跪下了。
可是她们都知道东家不喜欢大家如此。
所以她只能郑重认真的鞠躬。
沈月瑶道:“小菊,你平日做的不错,我知道你都经常早来作坊,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干活认真细致,很不错。”
“只要你们努力做,作坊效益越高,奖金也会越多。”
郑小菊哽咽着点头,“是,是。”
她拿着手中的银子,揣在怀里,心都要跳出来了。
她在想娘和大嫂估计拿的也不会少。
就是娘和大嫂不是管事。
但东家说了只要好好做事,都不会少。
而且她当家的在酒坊做事,虽然酒坊开的时间晚,但听说酒坊业
第365章 商业街规矩(2/2)
绩更好。
尤其天冷了,买酒的更多了,商业街那千里香的店铺,卖的就是酒坊的酒,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边排队买酒。
还有外地的商人们都提前订货。
现在酒坊的订单也都排到两个月后了,根本不用担心销量问题。
不过东家会让作坊卖一些散酒,也是为了方便附近的人打酒喝。 ✿m.✩vod✷t❅❊w.la
而且因为她们在作坊做事,她们要是买酒的话,都能打八折。
郑小菊想着事情,激动的在奖金表格上画一下。
沈月瑶觉得这样忙活的话,还是有些慢。
所以她让孟老夫人和苏大丫苏二丫负责一批员工。
她负责一批员工,苏雪衣和苏修野去负责给酒坊那边的员工们发奖金了。
虽然酒坊开的时间晚一些,但酒坊的酒赚的多,一小坛子好酒都纯赚好几百两银子。
“林大英……”
林大英虽然十三岁了,但聪慧,关键是识字。
而且林大英她娘林氏也识字会记东西
识字的话更能帮着做很多事。
所以她们的奖金自然也不少,都是十二两银子。
母女两个拿了奖金后,在旁边都偷偷抹起眼泪来了。
她们哪想到当初搬到柳河村只是为了活下来,却多亏了东家照顾她们,她们现在才能真正在柳河村生活下来。
哪怕她们没有地,也不会饿着肚子。
她还可以给大英多攒点银子,让大英嫁个好人家。
当然现在大英在作坊里做事,很多人都能看到大英做事性情如何,有些妇人们都看好大英,家里有儿子的,还想着打听着,早早定亲。
也不嫌弃她们母女没个依靠啥的。
现在家里条件好,林氏也不想委屈闺女,想着待她闺女大英十五岁的时候,再问问她自己的意见想法。
林氏都悄悄跟大英道:“你一定要懂得感恩,不要因为年纪小见了这些银子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若非东家照顾,哪能给这么多。”
林大英从小就很懂事,也吃过苦,所以更加明白这银子来之不易。
“娘,你放心,我都懂,我不会飘的。”
当然飘这个字眼,也是她跟苏大丫苏二丫接触多了,学的话,也明白啥意思。
林氏欣慰的点头道:“你能知道就好。”
沈月瑶还在那边继续叫着名字,“柳翠翠!”
柳翠翠是隔壁村一妇人,皮肤黝黑,之前作坊扩招的时候,她过来报名通过了,当时就既激动又高兴。
沈月瑶对柳翠翠很有印象。
当初她面试的时候,说话很紧张,也说了她大儿子娶媳妇,因为对方要彩礼多,她们给不了,就不跟她大儿子了。
她小儿子还在码头做工,为了干活赚点钱就睡在码头那边。
十四岁的年纪,在她那个时代,都还是初中生。
可在这里,就要帮着家里干活赚钱了。
因为柳翠翠不是管事,但她干活认真,很珍惜这个活,平日话不多,就知道闷头做事。
沈月瑶给了她七两银子的奖金。
柳翠翠当场就哭了出来,“东家,俺,俺不知道说什么好,谢谢东家,谢谢东家。”
沈月瑶看她哭,抽出一张纸来递给她道:“别哭了,你干活认真,这是你应得的,对了,你两个儿子如何了?”
说起这个,柳翠翠一下子来了精神,眼睛也很亮,开口道:“多亏了东家,俺大儿子已经娶了媳妇了,儿媳妇性子很好跟儿子也很好,是南柳镇那边的姑娘。”
“那挺好。”
柳翠翠感激道:“这都多亏了东家,人家一打听俺在东家你作坊干活,俺大儿子在酒坊做事,就也不挑剔,是好人家的姑娘,对儿子好,对俺也孝顺。”
柳翠翠说起儿媳妇都一副很满意的样子。
沈月瑶道:“你当婆婆的可别苛待人家。”
柳翠翠赶忙摆手道:“不会不会,俺心里感激的很,俺也知道儿媳妇也都是自家人,要当闺女对待。”
现在作坊的人受东家思想影响,也都知道不能拿婆婆的架
要知道在东家作坊干活,第一点就是要人品好。
之前作坊里有两个人苛待儿媳妇故意立规矩虐待人,被东家知道后直接辞退了。
这也震慑了很多人。
所以大家都知道,要想在作坊保住这份活,就要人品好。
当然柳翠翠经历之前那人家的事,更加知道这个儿媳妇的好,她也不是那种苛待人的人。
沈月瑶看着柳翠翠的神色,笑了笑,她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憨厚实诚的人。
“自从知道俺们在作坊做事后,之前那家姑娘还想着再跟俺大儿子在一起,俺大儿子不乐意,主要是俺大儿子也孝顺,心疼家里不容易,本来说好了就要半两银子,俺们凑了半两银子,又加到一两银子,还有别的条件……”
沈月瑶心中有些感叹。
“你这个儿媳妇没这样?”
柳翠翠笑的满脸皱纹,道:“没,没,人家没啥要求,但俺当时手里有二两银子,俺就给她们了,因为人家很好说话,俺们也要表示重视,后来俺儿媳妇嫁过来的时候,带的嫁妆也多,那可不止二两银子,儿媳妇她娘家爹娘兄嫂都是好的,是正经人家……”
沈月瑶点头,她知道,类似这种情况的有很多。
不过好在也因为大家在作坊做事,能赚银子,也让更多人看到这个条件。
所以村里人小伙子姑娘们嫁娶就更简单了很多。
就如同柳翠翠她大儿子这样,都知道在作坊里每个月赚钱,生活有保障,很多人家看中这点,倒也不怎么要求了,当然大家条件好了,给的银子也会多,也不会因为拿不出来银子为难。
沈月瑶知道无法改变古代世界的规矩,但能帮大家一点是一点。
没等沈月瑶问,柳翠翠实诚的也跟沈月瑶说她小儿子。
“小儿子现在已经从码头回来了,现在跟着李大姐家的林宏去外面给人盘炕,也能赚一些,不用再去码头那边了。”
旁边李氏道:“我听说码头也不怎么苛待搬运货物的人了。”
旁边有人搭腔道:“以前他们动不动拿鞭子打人,都是知道附近的人没地方找活,必须求着他们才能去干那点活,所以他们管着码头搬货的人都不把搬货物的当人看,有的被辫子打的全身是伤,还故意克扣大家辛苦赚的铜钱。”
“可现在他们不敢那样了,多亏东家这边有作坊,他们要是再跟之前那样,就没人去那边干活了,所以他们收敛很多,也不干克扣了。”
“主要是现在大家稍微勤快一些动点脑子啊,都能赚到铜钱,不至于饿着肚子。”
“就是咱们商业街这边,很多店铺生意好,都招人去干活来着……”
“也是东家救了大家,这些变化,可能东家您都不知道……”
很多人家以前都有人去码头干活,码头有多辛苦,若不是急着用钱,也没人去码头那边拿命赚钱。
有的货物重,要是一不小心掉着砸在了身体受了伤,那边可不管。
不但不管,还不再用他们。
而且搬东西的时候,那些监管的手里拿着鞭子不断催促着。
大家光是想一想,都心有余悸。
所以看沈月瑶的眼神,那更是感激了。
对很多人来说,东家那就是救他们性命的人。
沈月瑶听着这些,心中也有触动。
看样子还是要多做一些生意。
不必拘束什么。
待开春的时候,农庄那边的油菜开花了,就可以开油坊了。
当然她已经安排人提前在农庄那边建了作坊。
建作坊简单。
那边都是范全帮忙负责。
范全本就是侯府培养的管事,是作为侯府管家培养的,从小也都跟着苏家公子学读书识字管事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很多事交给范江范全去做,沈月瑶也是很放心的。
这样一忙活,时间过的很快,中午沈月瑶他们匆匆吃完饭,又开始给大家发奖金了。
那些领了奖金的先回去干活。
也就是说干活这一整天,从明天开始,才会正式放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