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执掌风云 > 第0457章 莫须

第0457章 莫须

   第0457章 莫须(1/2)

尽管驼山县设置的政策门槛,挡住了所有的投机者,但优惠的土地政策,用电政策,却引来了一大批真正的投资者。

投资企业达到了1100多家,占地最少的只有10亩,占地最大的有1000亩,投资额度达到了惊人的500亿。

占用的土地,到了12万亩,只是这一项,驼山县财政收入72亿。

现在的驼山县县委还是县政府,都绝对听从林沐风的领导。

都知道,县政府有了这些钱,肯定会有大动作。

果然,林沐风在常委会上,又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三项计划:一是有县政府给驼山县每户居民,免费修建一套220平米左右的村居型别墅,实现三通:通水通电通网络;二是有县政府出资改良戈壁滩,整理出80万亩可耕地;每人可以免费认领上限为十亩的改良土地,种植的青稞或者麦类粮食,每斤补贴十元,并列入驼山县常年政策规划。

三是对新迁入居民,除享受免费200平住房之外,另外会得到10万发展基金,但必须在驼山县境内生活与工作。

林沐风已经绝对的控制了常委会,毫无悬念的通过,并形成了文件。

这向政策,可以说巨大的刺激的当地的农业经济。

住房就不用说了,现在每亩良田的青稞产量可以达到700斤,那就是每年可以得到7000元的补贴,五口之家可以耕种五十亩,每年的收益就会有35万元,这在内地都不可能赚到的钱。

都说老百姓种地不积极,那是没钱赚。

驼山县的土地政策刚刚出台,50万亩还为改良出来的土地,就被认领一空,这就是现实。

政府想让农民老老实实在家种地,不是办不到,是钱不到位。

这些钱,对于老百姓来说,看起来不少,其实对于一个县财政来说,寥寥无几;五十万亩,政府每年也就支出35亿而已,却让一方水土得到生存。

那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每年干部只是吃喝的费用,也要上百亿。

一算账就出来了,补贴农民不能只是口头上。

政策一出,全县震动,那个老百姓还敢偷懒?

不仅如此,外地来驼山县落地的,很快的就达到了三万多人。

尽管驼山县人,不管是干部还是老百姓都说好,沙丘市方面的领导,还是不太相信,总觉得林沐风的做法有些出格。

这简直就是拿钱开路,用钱砸人,将来会后继乏力。

市里边所有的人都认为,林沐风这是拿钱砸政绩,成绩一出高调走人,随后就会导致整个驼山县撤资热,驼山县随即恢复到以前的贫困县。

半年过去,初世光伏发电,陆续开始发电,已经安装成功的光伏板,所产生的电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全县所需要的电力,并开始向国家电网输电。

投资24亿开垦改良的戈壁滩,已经初见成效,80万亩基本完成改造。

驼山县高级中学建成,实现了全县免费上学。

驼山县中医院建成,实现了全县免费医疗服务。

1100家企业,已经有三分之一开始投产,每月的产值就已经达到了80多亿,县财政有了第一笔真正的收入:四亿。

一年过去,驼山县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光伏发电全部发电,每年除了给驼山县提供不超过每度一毛钱的廉价电力之外,每年还会向国家电网,提供60亿度的电力。

虽然每年只有24亿的收益,跟所投入的巨资不成比例,但从长远看,却不是个夕阳产业。

每年给驼山县带来的扩散效益,却能搞到近千亿的GDP。

唯一让林沐风耿耿于怀的是,最初提出的湖河联网工程,进度缓慢。

随着入驻企业的发展壮大,用水量会出现剧增,没有大量足够的水源,会制约驼山县的发展。

原因很简单,如此大量的企业,未来的用水量会耗尽驼山县境内的所有水源,必然导致农业的萎缩,这是林沐风不愿意看到的。

原来的计划,当初看着不错,现在看来就有了很大的缺陷。

林沐风让罗后妃请来水利专家会诊,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引入天湖水。

好处是有取之不尽的水源,坏处是投资大,需要经过反渗透淡化。

天湖是内陆最大的咸水湖,不经过淡水处理,是不能用的。

根据专家的计划,这项工程,若是想完美解决,必须有100亿左右的资金,才能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

林沐风知道,这个项目若是单靠驼山县,根本做不到。

也只有罗后妃控制的公司来做,才有如此的经济实力。

对于淡水处理,林沐风在临海市的时候就明白,尽管海水淡化单纯成本,已经低到每吨四块,但售价九块依然亏损。

尽管林沐风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但各地都一样。

理由很简单:每年的设备折旧就需要每吨四五块钱,加上人力成本,淡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0457章 莫须(2/2)

输送成本,就是卖每吨12块,都是亏损的。

林沐风不信这个邪,总觉的哪里不对。

林沐风亲自找到了国家最大的淡水设备制造公司,在询问了所需要的技术,设备投入,运行成本之后,大跌眼镜。

那行请来的所谓的专家,说的结论简直就是放屁。

一个能供300万人城市的淡化工厂,投资也不过十亿。

设备可以使用三十年以上,每吨水的折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卖给老百姓每吨三块钱,都不会亏本。

林沐风直接无语:真是砖家,服了。

林沐风明白了这个道理,悟出了自己的心得:这些都是私营公司,一方面拼命的赚钱,一方面还要国家拿出巨额的补贴。

这帮孙子算计的真是到家了,怪不得各地的自来水公司,纷纷被外资收购,他么的就是挖国家的墙角啊。

十个亿来说,即便对于目前的驼山县,也不算是大钱了。

但林沐风还是让罗后妃来操作这件事,免得某些人操作了,再跟那些说亏损的一样,先来个让驼山县拿出巨额补贴。

让罗后妃去做,实践证明是赚钱的公司,驼山县即便将来把淡水处理收归国有,也不用巨额补贴了。

谁再说补贴,那其中就有徇私舞弊的行为了。

等到淡水处理工厂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日产淡水10万吨以上。

一切数据出来了,只要高于每吨三元,不但不会亏损,还会赚钱。

每天的副产品食用盐,就有一千多吨,解决本地的食盐用量绰绰有余了。

林沐风叹息不已:这些年来,国家都让那些所谓的专家害惨了,什么都是听专家的,岂能不坏事?

林沐风查了一下资料,专家的定义是:在某个单项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人,也是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的人。

所谓的专家,出了自己的领域,恐怕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有些领导还天天拿着专家说事,可笑到家了。

有了足够的水源,也就解决了驼山县的工业用水,本地的农业用水,基本上还是满足需要的。

八十万亩良田,被改造出来,全部种上了青稞。

秋收之后,至少会有两亿公斤的收获,本地粮食是绝对够吃的了,若是加上本地的牛羊畜牧产业,至少还可以对外输出一亿公斤。

尽管驼山县每年为此要付出35亿的补贴,但养活了本地近10万人,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成绩,最关键的是走上了小康之路。

林沐风在驼山县的威望,达到了顶点。

所有的人为认为,这一次,林沐风绝对会升迁。

好消息来了,古道风被市委提拔为副市,主管沙丘市农业。

驼山县新调来了一位县记,是位年轻的干部。

随后,林沐风却被调到沙丘市,做了科技局的局长。

所有驼山县的人,都为林沐风鸣不平,林沐风自己却心知肚明。

自己也不是一次两次这样的遭遇了,这一次没被降职就不错了,原因嘛,不外乎两个:一个是目无领导,独断专行,另一个是利益的再分配。

有林沐风在,所有的进入驼山县的人,想有所动作就要有所顾忌。

林沐风不在了,一切都可以推到重来。

古道风最是气不过,自己在驼山县,苦熬了几十年,若是没有林沐风,哪来的驼山县的今天大好形势?

他作为沙丘市副市,是有资格直接去找沙丘市市记的。

市记秦永锵见古道风怒气冲冲的样子,来找自己,随即呵呵一笑。

“老古啊,你这刚刚上任,就气成这样?谁这么大的胆子?”

古道风质问秦永锵:“秦记,我很尊重您,可市里为什么把林沐风调走?还是平调?我感觉,最不济也要给他个县记干干!”

秦永锵呵呵一笑:“老古啊,你也是老党员了,难道不知道组织原则?这决定一个县的一二把手命运,可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我即便是想重用林沐风,可条件不允许啊?”

古道风一愣:“什么条件?”

秦永锵一如既往的一脸无害:“我承认,林沐风是个经济能手,也有办法,能把驼山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短短两年之内发展成千亿县,实属厉害,但是,作为一个县的主要领导,他却是不合格!”

“为什么?”古道风不明白了。

秦永锵嘿嘿一笑:“你说为什么?他上任之初,就给市里来了个下马威,竟然通过省里的渠道,绕开沙丘市做5G通讯塔,这是什么行为?接下来,他做的更不靠谱,跟市里为自己人要官职,这是什么行为?你不懂吗?”

古道风不赞同秦市记的说法:“林沐风怎么是为自己人要官职,他向市里推荐的干部,都是在我领导之下,多年奋斗在驼山县的干部啊,要说徇私,那也是我,不是林沐风吧?这也算罪责?”

秦永锵神态自若的笑笑:“也许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