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李文厚走了,李辰安顿时觉得舒服了。
对这半老不老的倔强家伙不好办啊!
毕竟自己还是姓李,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
不管如何,他的出发点是对的。 𝓜.𝙑🄾🄳𝕋𝙒.🄻🅰
有他守着户部,宁国的钱袋子也会更稳当一些。
朝廷是需要这样的大臣的,虽然说起话来不好听,可最终有利的还是国家。
他并没有责怪李文厚的意思,处于当下的历史之中,李文厚也好,温煮雨也罢,他们并不清楚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也不知道那些超前的商品,还有商业的营销方式。
而自己也并不是就比他们强,仅仅是自己多了数千年的知识与见解罢了。
要想解放生产力,首要的就是解放思想。
过两天就要去长乐宫了,国家的一应大事主要还是内阁在处理。
内阁的人,就必须更清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
那就必须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魏公公,”
“老奴在!”
“你去将年大人、苏大人还有齐大人叫来。”
“老奴遵命。”
“稍等……你叫了他们之后去一趟旧雨楼,告诉宋庭一声,将向青云和庄定春二人放了。”
“再去刑部知会刑部尚书俞宏图一声,就说……就说经朕审问,他们二人无罪。”
“你去吧。”
魏公公躬身退下,没多久,苏亦安三人来到了御书房。
这一天,就在这御书房里,李辰安干了登基以来的第一件正经事!
他向温煮雨四人详细的讲述了未来五年里宁国需要去做的事。
涉及到了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领域。
在经济上,如何将科学院所研究出来的东西转化为商品推向市场。
这便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
它究竟是由国家来建立,由官员来管理,再由商人来售卖呢?
还是采用技术授权的形式,将那些技术卖给民间的商人,由他们去出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年大计 四(2/2)
一抹黑!”
“这,便是臣当年离开京都回到家里,父亲并没有将家里的生意交给我打理的原因。”
“他说的话有道理。”
“你是读书人,你能做的事只与学问有关。”
“经商这种事也需要学问,却和你的学问风马牛不相及。”
“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外行来指导内行,外行能潜心学习虚心听取内行的意见也就罢了,偏偏读书人还有那要脸的所谓的自尊心。”
“一个错误的决定,就足以让家族的生意遭受致命的打击。”
“所以……你还是去教书育人。” 🄼.𝙫🄾🅳𝙩𝓦.𝙇𝓐
“就这样我去了景阳县教书。”
“同理,朝廷的主要职责是对国家的全面管理,而不是亲自下场去搞生产经营。”
“谁也不能保证任命的那些官员能虚心听取匠人的意见,毕竟他们是官,那些匠人是民!”
“就算民是对的,官说他是错的便是错的!”
“掌握一处作坊,那也是一种权力!”
“当国家控制的作坊逐渐增加之后,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手去监管,也需要对那些作坊所创造的利润进行考核,等等。”
“都需要人!”
“官员越来越多,臣只怕欺行霸市的事也会越来越多。”
“毕竟商人是不敢与官去斗的。”
“臣……这是站在一个读书人的角度在思考这个问题,许有偏颇,还是看皇上您的意见如何。”
李辰安赞许的点了点头
“你之忧,极有道理。”
“往后科学院的东西就采用竞标的方式交给民间商人来投资经营。”
“但国家不能卖了就不管!”
“国家必须保证商人中标之后的利益!”
“这就涉及到一个专利的问题……”
又是一个温煮雨他们听不懂的话题,李辰安讲解了半盏茶的功夫,将专利的保护与执行的权力定给了刑部。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