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昭华早早就起来了。
她穿上了属于皇后的凤袍和冠帽,在朝臣们复杂的目光下,一步步走入了大殿之内。
昭华走入殿内之后,小李子就宣读了让她垂帘听政的圣旨。
圣旨上,大半内容都在夸赞昭华,赞扬她的德行和善举。
圣旨的最后,说是遵从百姓的意愿,并且听从了朝臣的恳求,所以才让昭华垂帘听政。
朝臣们听后不禁面面相觑,他们反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恳求皇上下旨,让皇后一个妇道人家垂帘听政?
他们不约而同看向了拟旨的李大人,据他们所知圣旨是李大人写的,他哪只眼睛看见他们恳求皇上,让皇后垂帘听政了?
李大人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实在是太可恶了!
李大人感觉到身上的视线后,他表面看起来风淡云轻,实则内心无比慌乱。
早在拟旨的时候,他就猜到了朝臣的反应。 𝙢.𝕍🅾𝓓𝕋𝕎.𝙡𝙖
可他是根据皇后娘娘的意思拟旨的,哪里敢违抗她的意思,所以最后就这么写了。
朝臣们看到李大人淡定自若的样子,觉得他是有皇上和皇后撑腰,所以才敢这么有恃无恐。
想到李大人以后会受到皇上和皇后的重用,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他们心里就酸涩不已。
早知道李大人这么风光,当初他们就冒着被太上皇打压的风险,坚定不移的跟在皇上身后了。
如果当初支持了皇上,现在前途无量的人就是他们了。
李大人注到他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后,心里生起了几分骄傲和自豪,别提有多么得意了。
昭华坐上了龙椅旁边的那张凤椅后,接受了朝臣们的跪拜,然后才开始上早朝了。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嘉庆的皇后40(2/2)
也表示,连续三天为百姓们义诊。
她名下的粮铺和杂货铺里的东西,也连续三天半价出售。
这些消息一出,百姓们都喜不自胜,有的去排队喝粥了,有的去医馆治病了,还有人去购买粮食和日常用品。
百姓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纷纷夸赞起了昭华,觉得她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后。
这一日,昭华不仅拥有了垂帘听政的权力,还名利双收获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她在民间的名声和威望越来越高了。
自从昭华垂帘听政后,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很好的解决了几件政事。 🅼.𝙫🄾🅳𝙩🅆.𝕃𝘼
昭华为了让百姓们知道国家大事,了解朝廷的消息和大清的律法,着手开办了第一家报社,设计第一版大清日报。
朝廷以及各地发生的一些大事,都会刊登到报纸上,每一份报纸只需要一文钱。
很多关心政事的人都会购买报纸,就算没有购买报纸,在口口相传之中也知道了很多消息。
大清的百姓们通过报纸,知道昭华垂帘听政后,很好的解决了几件政事,还免了灾民们一年的赋税。
没多久,昭华就命人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好几倍,如果推广开来的话,将会减轻百姓们的生活压力,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少每年饿死的百姓数量。
昭华让人研究出杂交水稻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轰动了朝野上下,百姓们都激动万分,期待早日推广杂交水稻。
昭华在朝堂上下令推广杂交水稻,并且让人在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