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次炼丹(1/2)
赵元清输入一丝法力,一尊拳头大小的药鼎出现在手中,再度输入法力,药鼎立马变成半丈左右的大小。
药鼎通体是黑色,其上略带着点点毫光,顶端位置有一圆形鼎盖,其上面雕刻着一条巨蛇。
药鼎底部也雕刻有一条巨蛇头颅,大张蛇口,形成了一个通火空间,里面弯弯曲曲的,可以将火力最大限度的保留。
除此之外,药鼎表面只有一点纹路,并无美观之说。
“丑点就丑点,反正先过渡用一用,不急于一时。”
赵元清将药鼎摆放好了,接下来就是布置炼丹所需的火焰,火焰大致分为凡火、兽火和灵火。
凡火就是普通的火焰,其典型之一就是地火,不仅火源充足、温度稳定其价格也是非常之低,各个坊市有条件都会安置一条地火供给炼丹师使用。
兽火就是妖兽的火焰,其温度高而且还能拿来御敌,可谓是一火两用。
灵火诞生于天地之间,属于机缘巧合之下凝聚而成,以至于修仙界目前还未发现一模一样的灵火,每一种灵火都有不同的功效,其中有的灵火对于炼丹师加成可以用恐怖如斯来形容,所以每当有这样的灵火出现,炼丹师总会拉一大伙人去争夺。
除此之外,还有筑基期以上的修士才能凝炼的真火和阵法的火焰。
对于炼气六层的赵元清来说,只有地火和阵火可以选择,排除地火选项后,赵元清选择用阵火炼丹。
阵火对于一般人来说真不是个好选择,尤其是初学者,毕竟阵火温度的大小实在是太难控制,稍不注意,一鼎的药就会全部报废,所以是能避免就避免。
但是对于赵元清来说却不是一件难事,精通阵法的他对于调控温度如臂指使,其效果不比地火差。
赵元清拿出焚火阵阵印将其安置好,再放入一块灵石,手捏法诀启动焚火阵,火焰也准备就绪了。
待黑木鼎预热时间足够后,赵元清挥手掀开鼎盖,左手在储物袋一抹,一大把灵米出现在掌心,略微迟疑后,赵元清将灵米丢了进去。
随着灵米进入药鼎,赵元清掐决将鼎盖又再度盖上,第六感袭来,神识立马侵入药鼎之中控制着焚火阵的火焰温度,才将灵米保了下来。
“差点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赵元清平复心情,然后将灵米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去除无用的杂质。
萃取的过程很顺利,一小团白色的液体飘在黑木鼎中,由于辟谷丹只有一种药草,所以无需经历最困难的药液融合,直接凝丹即可。
赵元清运转神识将白色液体分成拇指大小,然后升高火焰慢慢炙烤着药液,不一会儿,药液逐渐缩小,缩小到只有拇指一半大小的时候终于形成了坑坑洼洼的圆球,赵元清调小温度,开始慢慢孕丹。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黑木鼎里散发出淡淡的饭香,赵元清眼前一亮,这就是成丹的征兆。
在再等了一会儿后,左手掐诀将焚火阵停下,待火焰熄灭之后,掀开鼎盖,两颗白花花的辟谷丹躺在鼎内,旁边还有三颗黑不溜秋的丹药。
“我基本上都是按照炼丹基础做的,只是略有瑕疵,竟然还有这么多次丹?”
赵元清拿出三颗炼制失败的辟谷丹,无语道。
一般的修士第一次炼辟谷丹能够成功一颗都是运气很好,但是赵元清可不是一般的修士,本身是一位一阶阵法师,有远超练气期修士的神识、细腻的控火和第六感,炼制这个只需一种药草的辟谷丹竟然还失败了三颗,果然炼丹师少自然有它的难处。
“看来得多多炼制辟谷丹,积累经验,以后的丹药涉及到几种甚至是上百种的灵药互融,只会更加艰难。”
赵元清将两颗辟谷丹收好,清理一下黑木鼎底部的残留物,待黑木鼎冷却完毕之后,便再次炼丹。
生火、预热、放入灵谷、提炼精华,凝丹,收火,开鼎
………
赵元清一直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每次炼丹都会寻找先前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章 初次炼丹(2/2)
不足,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了比在玉简里面看到的还多得多的技巧。
赵元清也逐渐明了,玉简教的炼丹方法是一位炼丹师按照自己的习惯记录的,别人学习这个炼丹方法无疑是也要将其习惯学去,自然是学得再像也不是那位炼丹师,有失败的丹药也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玉简里面炼丹方法的最好只是参考,应该按照自己的习惯,寻找自己最舒适的炼丹方法,这样才能保证炼丹成功率。
赵元清殊不知自己误打误撞明白了炼丹师的秘密,对于高阶炼丹师来说,走出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但是一个低阶炼丹师不过是在蹒跚学步罢了,就想一步登天,现实只会狠狠地鞭打他。
低阶炼丹师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别人的方法先学会炼丹,减少药材的消耗,积累炼丹经验,若是天赋才情尚可之人,自然会有人将其引入正确的道路,否则平庸之人还是按照别人的轨迹再走一遍,至少不会永远无法提升,但一辈子也得活在那个人的阴影之下了。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洞府内,赵元清虽然有点邋遢,但是双目炯炯有神,整个都在全神贯注的炼制着辟谷丹,动作相比之前也是越发的娴熟。
“砰~”的一声。
赵元清摇头叹息道:“唉,最后一点灵谷,又失败了。”
这一个月里,赵元清提炼出玉简里面的炼丹的关键步骤,再寻找适合自己的习惯炼制丹药。
果不其然,这个月一直在失败,除了开头依葫芦画瓢炼制出来了两颗辟谷丹外,一无所获,练出来的全是废丹。
赵元清每次种出来都是价值七十块灵石的灵谷,一共种了六次,价值四百多块灵石,成丹率几乎没有。
这么一看,一位炼丹师想要走出自己的道路花费必然是一个大数目,反正不比阵法师差。
赵元清此时遇到了难题,到底是按照玉简的方法一点不改的模仿炼丹,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习惯继续摸索炼丹。
没有高人和老师的指导,这就是散修的困境,遇到任何问题要么和同一个圈子的人交流心得,要么只能花钱请人解答疑惑。
百花坊市有三位炼丹师,一位炼丹师是李家的人,一位是灵宝阁的人,最后一位是一个散修。
三位炼丹师都是一阶上品炼丹师,但是他们之间的水平肯定是有差距的,毕竟一个散修没有势力,想要炼制一炉丹药得准备很久,经验方面肯定比不上另外两位。
想要询问李家的炼丹师和灵宝阁的炼丹师,价格方面可以说让人望而却步。
赵元清只得再次请出《散修自救指南》,希望能够从里面找出答案。
“病学者厌卑近?骛?远,卒?成焉。”
这便是赵元清从《散修自救指南》里面找到的答案。
赵元清平复心情,恢复状态,重新拿出炼丹基础的玉简,仔细观摩起来,有了之前的拆分,学起来很容易。
静等六天后,又一批灵谷成熟,赵元清将其收割后,又再次播种。
赵元清从小就与父亲学习扮人之术,模仿只是家常便饭,经过赵元清细细揣摩,已经拿捏住了炼丹基础玉简,不说满了,至少有四成与写下这枚玉简的炼丹师相像,毕竟赵元清也没见过,不敢说多了。
轻车熟路的再次炼丹,不一会儿,第一炉炼好了,成丹三颗,比起第一次炼丹又有些许进步。
第二炉,成丹三颗。
第三炉,成丹四颗。
……
第二十九炉,成丹五颗。
第三十炉,成丹五颗。
灵谷已经全部用完,总计获得一百一十二颗辟谷丹,按照市场价来算,价值三十七块灵石,亏了接近一半。
不过比之前一点收获都没有要好了不少,赵元清脸上充满了疲惫,笑容一直没有消失。
“果然不能好高骛远,按照这个架势,要不了多久,成丹率就能达到七成,然后就可以炼制其它丹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