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回到洞府内的赵元清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这回可是暴露出自己的部分财产,已经可以让许多无法无天之人动心,连灵宝阁的黄云儿都不能得到他的信任,毕竟财帛动人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次将身上检查一遍后,拿出刚买的离火剑和龟灵盾,这是赵元清第一次用如此之好的法器,运转法力将其完全炼化。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赵元清已经能够将两件法器使得虎虎生威,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让法器如臂指使。
赵元清将法器收回储物袋后,神魂进入玉葫空间,看着茁壮成长的紫芝和金光草,赵元清已经准备开始炼制它们了,不过在此之前得将“玉竹丹经”里面的炼丹手法学会,能够较小的增加炼丹成功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赵元清选择从最简单的辟谷丹开始炼起。
生火、预热、放入灵谷、提炼精华,凝丹,收火,开鼎
……
熟练的不能再熟练的一套程序,除了提炼精华和凝丹的时候有所改变,其它的都和往常一样。
“玉竹丹经”的这个炼丹手法并不高明、深奥,所以赵元清钻研的很快,也很透彻,第一炉丹药很快就炼了出来。
待火焰熄灭之后,掀开鼎盖,七颗白花花的辟谷丹躺在鼎内,赵元清将其收入玉瓶之中。
“还行,第一次使用炼丹手法成功率没有下降,可喜可贺。”
赵元清不骄不馁,清理黑木鼎后,待其冷却后,继续炼制辟谷丹。
第二炉,七颗
第三炉,七颗
第四炉,八颗
………
炼制到第四炉后,赵元清完全熟悉了这种粗略的炼丹手法,而炼制辟谷丹的成功率也达到了八成,已经超越普通炼丹师要求一成。
赵元清随即便停止炼制辟谷丹,转而开始参元丹和通碧丹。
黑木鼎预热后将白元参放入鼎内,萃取出一团白色液体之后,将其隔绝在一边,再放入清灵草,萃取出一团无色液体,在将其融合的时候赵元清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仔细的做好每一个动作。
鼎内的两团液体宛如太极图一样,旋转融合,最终形成了一团淡白色的液体,到了这里赵元清也是放下心来。
凝丹之后,掀开炉鼎,七颗参元丹躺在鼎内,赵元清一喜,将其收好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炼制通碧丹。
炼制了十炉通碧丹后,其成功率也有四成,觉得不保险的赵元清继续炼制,达到五成成功率后才休息。
三日之后,赵元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达到圆满,便从玉葫空间拿出金光草、紫芝、白玉兰、九节花和墨枝。
破障丹虽然是一阶中品丹药,但是其药材数量比其它的一阶中品丹药要多出一样,药材每多出一样,对于炼丹师都是一种挑战。
深吸一口气后,赵元清便开始炼制破障丹。
投入墨枝,在火焰的炙烤下,逐渐干裂,最后成为黑粉。
然后投入金光草,萃取出一团带着点点金光的液体,白玉兰和九节花都被焚烧成粉末,最后紫芝也被投入进来,待其煅烧的只有拇指大小后,才停止继续煅烧。
将两团液体旋转触碰起来,顿时响起一阵阵异声,淡淡的白气,从火焰中翻腾而起,待其稳定之后,将其它粉末加入进来。
过了一会儿,十颗表面粗糙的丹药雏形,悄悄的在火焰中现出了形来,慢慢炙烤之后,逐渐变得圆润起来,将丹药在火焰中温养了近一柱香的时间后,阵火方才缓缓熄灭。
看向丹鼎内部,两颗泛紫的丹药躺在黑木鼎底部,赵元清迫不及待的将两颗丹药放在手中,放在鼻下轻嗅了嗅,一股熟悉的异香从中散发而出,让得他精神为之一振,身体内部的瓶颈似乎在微微动摇。
将它们小心的放入玉瓶之中,因为现在还不是使用它们的时候,赵元清感觉自身的实力还没有打磨好,不可操之过急。
打磨根基最好的办法还是斗法,赵元清思考片刻,想到在百花坊市的西面有一个寒潭,地方偏远,人烟稀少,而且里面有一只一阶妖兽,实力有练气八层的样子,可以作为自己练手的对象。
将洞府收拾好后,赵元清打扮一下,便离开了百花坊市,朝着西面的寒潭走去。
进入山林不久,树木逐渐茂盛起来,藤蔓横空,交错纵横,使得森林宛如一张大网一样,而踏入里面人就是蛛网上的猎物。
自从进了妖兽森林,赵元清就把离火剑和龟灵盾拿了出来,时刻防备着来自森林黑暗之中妖兽的偷袭。
果不其然,一只黑色的影子从赵元清的身后袭来,“铛”的一声,妖兽与赵元清手中的龟灵盾相撞,双方各自退后几步之后,赵元清才看清楚妖兽的样貌。
黑岩豚,一阶下品妖兽,皮糙肉厚,擅长隐匿在岩土之中,偷袭来往的修士,关键是这类妖兽是群居动物,一旦出现,往往都是几十只在附近。
赵元清警惕的看着周围,毕竟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何况还是几十头一阶下品妖兽,耗都能把你耗死。
为了不引起其它黑岩豚的注意力,赵元清必须瞬间将其干掉,不能让它有丝毫的反应时间叫喊,不然被围住了就只能向百花坊市落荒而逃了。
赵元清不动声色的看着黑岩豚,左手暗中做着小动作,黑岩豚歪着脑袋,看着眼前奇怪的人类,突然一道毫末之光闪烁,黑岩豚眼睛一花,便陷入黑暗之中,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没的。
赵元清向黑岩豚一捏,一根纤细的针自黑岩豚的身体飞出,回到赵元清的手中,这根针便是羊老道的法器。
一阶中品的遁影针,由一阶中品妖兽魔蜂的尾针炼制而成,上面附带着魔蜂尾针的麻痹之毒,一旦被刺中,浑身法力流动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悄无声息的收拾掉黑岩豚之后,赵元清快速朝着森林里面走去,不敢在此多做停留。
小心翼翼回到洞府内的赵元清松了一口气,毕竟自己这回可是暴露出自己的部分财产,已经可以让许多无法无天之人动心,连灵宝阁的黄云儿都不能得到他的信任,毕竟财帛动人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再次将身上检查一遍后,拿出刚买的离火剑和龟灵盾,这是赵元清第一次用如此之好的法器,运转法力将其完全炼化。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赵元清已经能够将两件法器使得虎虎生威,相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让法器如臂指使。
赵元清将法器收回储物袋后,神魂进入玉葫空间,看着茁壮成长的紫芝和金光草,赵元清已经准备开始炼制它们了,不过在此之前得将“玉竹丹经”里面的炼丹手法学会,能够较小的增加炼丹成功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赵元清选择从最简单的辟谷丹开始炼起。
生火、预热、放入灵谷、提炼精华,凝丹,收火,开鼎
……
熟练的不能再熟练的一套程序,除了提炼精华和凝丹的时候有所改变,其它的都和往常一样。
“玉竹丹经”的这个炼丹手法并不高明、深奥,所以赵元清钻研的很快,也很透彻,第一炉丹药很快就炼了出来。
待火焰熄灭之后,掀开鼎盖,七颗白花花的辟谷丹躺在鼎内,赵元清将其收入玉瓶之中。
“还行,第一次使用炼丹手法成功率没有下降,可喜可贺。”
赵元清不骄不馁,清理黑木鼎后,待其冷却后,继续炼制辟谷丹。
第二炉,七颗
第三炉,七颗
第四炉,八颗
………
炼制到第四炉后,赵元清完全熟悉了这种粗略的炼丹手法,而炼制辟谷丹的成功率也达到了八成,已经超越普通炼丹师要求一成。
赵元清随即便停止炼制辟谷丹,转而开始参元丹和通碧丹。
黑木鼎预热后将白元参放入鼎内,萃取出一团白色液体之后,将其隔绝在一边,再放入清灵草,萃取出一团无色液体,在将其融合的时候赵元清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仔细的做好每一个动作。
鼎内的两团液体宛如太极图一样,旋转融合,最终形成了一团淡白色的液体,到了这里赵元清也是放下心来。
凝丹之后,掀开炉鼎,七颗参元丹躺在鼎内,赵元清一喜,将其收好后,便马不停蹄的开始炼制通碧丹。
炼制了十炉通碧丹后,其成功率也有四成,觉得不保险的赵元清继续炼制,达到五成成功率后才休息。
三日之后,赵元清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达到圆满,便从玉葫空间拿出金光草、紫芝、白玉兰、九节花和墨枝。
破障丹虽然是一阶中品丹药,但是其药材数量比其它的一阶中品丹药要多出一样,药材每多出一样,对于炼丹师都是一种挑战。
深吸一口气后,赵元清便开始炼制破障丹。
投入墨枝,在火焰的炙烤下,逐渐干裂,最后成为黑粉。
然后投入金光草,萃取出一团带着点点金光的液体,白玉兰和九节花都被焚烧成粉末,最后紫芝也被投入进来,待其煅烧的只有拇指大小后,才停止继续煅烧。
将两团液体旋转触碰起来,顿时响起一阵阵异声,淡淡的白气,从火焰中翻腾而起,待其稳定之后,将其它粉末加入进来。
过了一会儿,十颗表面粗糙的丹药雏形,悄悄的在火焰中现出了形来,慢慢炙烤之后,逐渐变得圆润起来,将丹药在火焰中温养了近一柱香的时间后,阵火方才缓缓熄灭。
看向丹鼎内部,两颗泛紫的丹药躺在黑木鼎底部,赵元清迫不及待的将两颗丹药放在手中,放在鼻下轻嗅了嗅,一股熟悉的异香从中散发而出,让得他精神为之一振,身体内部的瓶颈似乎在微微动摇。
将它们小心的放入玉瓶之中,因为现在还不是使用它们的时候,赵元清感觉自身的实力还没有打磨好,不可操之过急。
打磨根基最好的办法还是斗法,赵元清思考片刻,想到在百花坊市的西面有一个寒潭,地方偏远,人烟稀少,而且里面有一只一阶妖兽,实力有练气八层的样子,可以作为自己练手的对象。
将洞府收拾好后,赵元清打扮一下,便离开了百花坊市,朝着西面的寒潭走去。
进入山林不久,树木逐渐茂盛起来,藤蔓横空,交错纵横,使得森林宛如一张大网一样,而踏入里面人就是蛛网上的猎物。
自从进了妖兽森林,赵元清就把离火剑和龟灵盾拿了出来,时刻防备着来自森林黑暗之中妖兽的偷袭。
果不其然,一只黑色的影子从赵元清的身后袭来,“铛”的一声,妖兽与赵元清手中的龟灵盾相撞,双方各自退后几步之后,赵元清才看清楚妖兽的样貌。
黑岩豚,一阶下品妖兽,皮糙肉厚,擅长隐匿在岩土之中,偷袭来往的修士,关键是这类妖兽是群居动物,一旦出现,往往都是几十只在附近。
赵元清警惕的看着周围,毕竟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何况还是几十头一阶下品妖兽,耗都能把你耗死。
为了不引起其它黑岩豚的注意力,赵元清必须瞬间将其干掉,不能让它有丝毫的反应时间叫喊,不然被围住了就只能向百花坊市落荒而逃了。
赵元清不动声色的看着黑岩豚,左手暗中做着小动作,黑岩豚歪着脑袋,看着眼前奇怪的人类,突然一道毫末之光闪烁,黑岩豚眼睛一花,便陷入黑暗之中,到死都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没的。
赵元清向黑岩豚一捏,一根纤细的针自黑岩豚的身体飞出,回到赵元清的手中,这根针便是羊老道的法器。
一阶中品的遁影针,由一阶中品妖兽魔蜂的尾针炼制而成,上面附带着魔蜂尾针的麻痹之毒,一旦被刺中,浑身法力流动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悄无声息的收拾掉黑岩豚之后,赵元清快速朝着森林里面走去,不敢在此多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