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懒到极致装瘫痪的妈妈10(1/2)
江瑛先用猪大骨,鸡架,老母鸡熬了老汤,
4个小时后,骨汤熬好了,汤汁浓稠,变成乳白色,上面还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花,看着就很诱人,
江瑛先盛了几碗给家里人,乳白色的汤上飘着翠绿色的葱花,看着就食欲大开,
几个孩子喝的啧啧称叹,尤其是王庆喜,喝到最后都把脸埋到碗里去了,逗得家里人大笑。
再来看第一次要卤的食材,有猪蹄,猪肝,猪肚,鸡大腿,鸡胗,鸡肝等,还有莲藕,油豆皮,鹌鹑蛋。
提前处理好食材,江瑛将他们放入老汤里,又放入十几种调料,开始焖煮起来。
头一次做卤味,江瑛忙乎的手忙脚乱,不停的掀开锅盖给肉翻翻个,将上面的折腾到下面去,下面的捞到上面来,
她还以为扔进锅里就算完事了,其实不是,因为锅太大东西太多,上面下面熟的速度不一样,得过一阵子就倒腾一遍。
还得注意火候,不同的肉火候不同,煮和焖的时间也不同,菜和肉又不同,
好的美味最重要的就是火候,怪不得做卤味的千万家,但真正好吃能引来回头客的只有那么几家,自己动手做,才发现这里面的门道多了。
先煮后焖,几个小时后,终于做好了。
江瑛累的瘫倒在床上,终于能歇口气了,捶捶酸疼的后腰,
她感叹,自己这身体是强化过的,都觉得很累,要是一般的女人,真搬不动这几十斤重的大桶,真是干什么都不容易。
现在王家人还是在一起吃饭,本来江瑛打算着,如果王母不愿意和她一起吃饭,她就和几个孩子单独吃。
但王父王母虽然对江瑛有些怨气,至少对孩子们还不错,每顿饭都做好,叫几个孩子吃,所以他们的日子其实和以前没什么不同。
但江瑛为了不欠人情,加上几个孩子是吃饭的主力军,所以她经常买菜,尽量不让两位老人吃亏,这样能让他们心理舒服点,自己吃饭时也心安理得。
早上7点多钟,所有的食材都做好了,江瑛将鸡肉和猪肉捞到两个不锈钢锅里,再放入卤汤,让他们更入味。
卖之前先自己尝尝,江瑛切了一点五花肉,鸡肉,又拿了一个猪蹄和莲藕,分给家里人吃。
打眼一看,卖相极好,肉皮酱红棕色,油亮发光,尤其是猪蹄和五花肉,冒着刚出锅的热气,一看就软糯好吃。
再看鸡肉,油亮亮的冒着油花,鸡肝酱红色,卖相好看。
江瑛将五花肉切成厚片,裹在刚出锅的大馒头里,再浇上一点浓稠的卤水,一口咬下去,香的人差点咬到舌头,
王庆辉大叫道,“妈妈,这也太好吃了!”
说完,连续几大口下去,就把一个大馒头卷五花肉吃进肚子里了。
再尝尝猪蹄,软糯弹牙,吃起来满口肉香。
鸡肉比起炸的来,又另有一种风味,细嫩,有味,而最受欢迎的竟是鸡肝,个头完整,咸香可口,软糯好消化,大人孩子都喜欢。
受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好评,江瑛信心大增,到底是传了三代的精品秘方,到了江瑛这个外行手里,也能做出很不错的味道来,这两个功德点,花的很值。
江瑛又骑着她的电动三轮车到了大集上,将新做的招牌摆出来,“皇后卤肉”,
江瑛觉得皇后这个名字挺好的,既然已经叫惯了,那没必要再改了。
在乡村里,起个皇后的名字,总比叫张记大饼,王记猪头肉,或者小李烧鸡,要醒目的多。
摆出几个不锈钢托盘,将每样肉都放一点到上面,其他的还在锅里闷着,小喇叭再次出场,
“皇后卤肉,皇后卤肉,好吃不贵,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江瑛的卤肉一摆出来,就吸引了不少人,
一个老客户上前说,“上集没见你来,我还想着买点炸鸡呢,怎么今天不卖炸鸡了?”
江瑛一笑,“炸鸡以后不卖了,我新做了卤肉,以后就卖卤肉了,你尝尝,”
说着,江瑛拿起刀,片下一片五花肉递给对方,
那人接过去,说,“炸鸡不卖了,太可惜了!这卤肉看着也不错,我尝尝”,
一口咬下去,“嗯~~,咸淡正好,一点都不腻,好吃!”
一片肉只够吃一口,那人感觉没吃够,还想再吃,
于是说道,“这么软乎的肉,就该配刚出锅的大饼,我家老爷子最爱这口了,给我来一条五花肉。”
那人看着猪蹄也不错,又买了一个猪蹄,江瑛说,“鸡肝也挺好吃的,你尝尝。”于是鸡肝和鸡胗也买了点,
第一次卖卤肉就是个开门红,江瑛感觉心花怒放了,给这第一个客户赠送了两条油豆皮。
人类买东西很奇怪,不管多有钱的人,不管买多贵的东西,有时候花钱买了东西倒不一定会有多高兴,但却会因为卖家赠送的一点小东西而心生欢喜,
第一个客户就这样心满意足的走了。
江瑛就发现,卖卤味比卖炸鸡收入高多了,卖炸鸡时不停手的炸,好一会儿才卖个几十块,而卖卤肉一两单就能卖好几十块。
而且卖卤肉速度快,客户来了不需要等太久,但炸鸡就不行了,需要等着炸好,那些没耐心的客户可能等一两分钟就转身走了,留也留不住。
左看右看,卤肉这门生意都很好。
再说这个季节正是卖卤肉的好时节,冬末春初,正是龙抬头的二月,
天气还很冷,过年吃的那些大鱼大肉都消化的差不多了,急需补充高质量蛋白质,再加上走亲戚做席面的,也需要个拿出手的菜,所以买卤肉的人很多。
很快就又有三五个人围住了江瑛的小摊,江瑛一视同仁,刚来的这几个人,每人都分了一点肉尝尝,你尝鸡肉,他尝猪肉,吃过的人都觉得不错,
江瑛把锅盖掀开,说,“今天就做了这么多,你们看还热乎着呢,今天还有藕片和豆皮,买够20块钱肉的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1章 懒到极致装瘫痪的妈妈10(2/2)
赠送一份藕片或者豆皮,随你们选,送完为止。”
这么好吃的肉还有赠品,这谁能忍得住?
这几个人都要了几十块钱的肉,江瑛将肉放到厚塑料袋里,有格外要肉汤的,再另用一个塑料袋装一大勺肉汤,每个人都心满意足的走了。
好吃的东西,不用太过宣传, 味道就能吸引来客人。
很快,江瑛的摊子前面围了第二层人,第三层人,每个都满载而归,有那钱不多的,也买了一些鸡肝和卤菜回去,三五块钱就能买不少,挺实惠的。
江瑛忙乎的头上都出汗了,不知不觉集才过了一多半,带来的卤肉竟然全都卖完了,
这可真是太出乎江瑛的意料了,本来以为卤味比炸鸡贵,买的人不会太多,谁知道,这里的人们购买力一点都不差。
江瑛边收拾摊子边总结,人们总是要吃肉的,那油炸的东西,只是年轻人和小孩子才爱吃,而且一旦凉了口感就会变差。
但卤肉就不同了,既能上桌做大菜,又能做个好的下酒菜,凉着吃咸香可口,热乎乎着吃软糯好消化,还能大火爆炒,怎么做都好吃。
江瑛又总结了一下卤肉的品种,第一,问猪头肉的很多,猪头肉得加上。
第二,价格贵的卖的慢,少做点,比如猪肚,肥肠,江瑛只卤了一个猪肚,还切开零卖了。
第三,做生意给点添头卖的更快,江瑛决定以后多卤点菜,当添头,能增加销量。
第四,鸡肉系列比猪肉系列卖的更好,说到底还是因为价钱便宜,鸡肉比猪肉便宜,
江瑛决定以后再多做一些鸡肉。
江瑛边骑车边寻思,很快到了家,王父王母一看她这么快回来了,问道,“全部卖完了?”
江瑛说道,“没想到卖的还挺快的,也可能是第一次卖,人们图个新鲜,还得再去其他村看看,才知道到底怎么样。”
王父说,“你这个卤味做的确实很好吃,我看没问题,比炸鸡好。”
将锅碗瓢盆收拾干净了,江瑛倒在床上先休息了一会儿,
她想着,要是把生意做大,光靠自己一个人,累死也不行,必须得雇个人,帮着她干点准备工作。
这人选的要求,江瑛也想好了,必须得是一个女人,而且得老实,踏实,能干活,
厨房的活,脏,累,得找一个不嫌弃的人。
她对这个村里的人还不太熟,所以得去问问王父和王母。
江瑛找到王父王母帮忙,她说,“我打算以后不卖炸鸡了,只卖卤肉。
今天很多人问猪头肉,还有整鸡,所以我想添点新品种,但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所以想雇个人,找一个老实,干活踏实的女的,毕竟女的一起干活方便
,还有这卤肉卖的越来越多,容易被有心人盯上,所以不能找有歪心思的人,
我认识的人不多,爸妈,你们知不知道这样的人,给我介绍一下。”
王父说,“不用雇人,我和你妈就能帮你。”
王母也在一旁说,“得节省点才能攒下钱,不用雇人,有我们帮你就行了。”
江瑛说,“先谢谢二老了,但这个活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天天都得做,而且累人的很,
你们年纪大了,本来就帮着我看孩子,再让你们帮着我干活累着了,我也过意不去,
你们就帮我介绍一个合适的人吧。”
王父想了一会儿说道,“有个人比较合适,村东头的王大金,她是个老姑娘,
她父亲出过一次车祸,现在只能坐轮椅,她妈妈年纪也大了,眼睛有了毛病看不清东西,
她是独生女,所以一直没结婚,就在家里种地,收点粮食吃,不农忙的时候,就去市里打零工,
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老实,踏实,干活不嫌脏,不嫌累,你可以去问问。”
江瑛一听,就觉得挺合适,她说,“我听着这个王大金不错,我明天去问问她,谢谢爸。”
第二天,江瑛去了王大金家,院子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看这家人就很爱干净。
王大金看上去是个挺踏实憨厚的姑娘,她正推着父亲在院子里晒太阳,王大金看到江瑛,热情地把她迎进屋里。
江瑛将来意一说,王大金一听就很意动,说,“我正想着去市里找个零活干,你找我去干活,我挺愿意的。”
江瑛又说了一下待遇和要做的工作,问她觉得怎么样,
王大金说,“你放心吧,这些活我都是做惯了的,没问题。”
于是,两人约定,从后天开始王大金到江瑛家干活。
江瑛离开王家后,又去镇上的肉厂订了鸡肉和猪肉。
又在镇上的电器超市买了一个冰柜,用来放食材,东西越来越多,家里的冰箱已经放不开了。
看江瑛带回去一个大冰柜,王母跟王父嘀咕,“她这是越来越能折腾了,看来是挣了钱了,
要是前几年这么能干就好了,王俊也不会去南方,夫妻俩一起干,又能挣钱又能守着我们和孩子,多好啊!
现在这样,算什么样子,唉!真是命啊!”
王父说,“你以后别嘀咕这些没用的了,你说着不高兴,我听着也不高兴,
俩人在一起日子越过越不好,分开了两个人反而都好了,说明俩人在一起不合适,早早分开了正好。”
江瑛将冰柜和一些用具收拾好了,发现这些干活的家伙什越来越全了。
脑中的009突然开口了,“你现在有点卖卤菜的样子了,跟原来的你越来越不像了”。
江瑛也没想到,自己对这个卖卤菜的身份适应这么良好,虽然身体上累点,但不比坐在高层的豪华办公室里看江景的心情差。
人们都说美食能让人心情美丽,确实没错,每次看到那些卖相诱人的食物,她都感觉到很快乐。
庄子有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确实各人有各人的乐,旁人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