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阿瞒 > 第165章 番外

第165章 番外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济贸易往来,车来马往,很是繁华,吴寒秋只是个六品的小官,并不显眼,他为人温和,并不与人针锋相对,又时常请人吃酒听戏,出手大方,所以也没有人刻意刁难于他,虽然比不上大英县来得自在,日子倒也过得也很顺心。

钱阿瞒在大英县的铺子,正是赚钱的时候,走的时候实在舍不得关掉,所以依然开着,只留了信得过的人照看,杨青却随了她来荆州,杨青这人吧,人还不错,她也用得很顺手,到了荆州,自然也不能坐吃山空,自家的小买卖还是得开起来。

了解了市场,熟悉了环境,吴寒秋站稳了脚跟后,荆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又开起了一家秋水绣坊,只是这家秋水绣坊走的却是高端路线,做出来的件件都是精品,不说用的是什么金丝银线,但件件绣品,都是用了上好的七彩蚕丝所绣,说起这七彩蚕丝,秋水绣坊却是独一份,上好的蚕丝,用独特的配料精心挑染而成,色彩斑斓,经久不掉色,用七彩蚕丝绣出来的物件,件件精美不凡,华贵异常。

不过月余时间,秋水绣坊就变成了荆州最大的一家绣坊,钱阿瞒虽说不上日进斗金,但也着实赚了不少,吴氏夫妇日常宴客,人情往来六节送礼,出手都是十分大方,交好了不少官员家眷。

吴寒秋虽说没什么资历,人虽年轻,在一群年纪稍长的官员之间,却也没人对他流露轻视之色,年轻些的与他把酒言欢,年长些的,也对他颇为关爱。

钱阿瞒时常混迹于官眷之间,虽说不上八面玲珑,倒也十分讨喜,人年轻灵活,话说得体是一回事,对她出手大方,各家都收过她送出的贵重礼品,也不无关系。

府尹刘大人家后院,刘夫人正侍候微熏的刘大人宽衣,又嘴角带笑的说着闲话:“吴家的小娘子,还真是个妙人。”

“哦,又得了什么好东西?”刘大人随口问道。

刘夫人不满的推了他一把,嗔道:“我是那眼皮子浅的么,得了好东西才会夸人啊?”

刘大人夫妇,都是四十多岁近五十的年纪,少年夫妻,几十年来,家中虽也滞了不少妾室,但两人关系一直融洽和睦。

“不是,不是,夫人哪会是这等人。”刘大人连连作揖。

刘夫人嗤笑着拿出一副绣件来:“瞧瞧,这富贵牡丹,瞧这花色多鲜亮,绣得多逼真,叶子上的露珠都隐约可见,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

刘大人仔细一看,也大吃一惊:“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绣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

刘夫人见他面色,有些自得的笑道:“这绣品倒也罢了,我是真觉得那吴娘子很是不简单,我瞧着府中相邀而来的女眷,没有一个不与她亲热的,听她说话,也十分的有见识……”

刘大人没想到吴家的小娘子,居然得了自家夫人的看重,很是惊讶,也想到了吴寒秋,年少俊朗,气度沉稳,待人接物周到有礼,应酬同寮不卑不亢的,很是与众不同,没想到这样一次普通的晏请,这小两口倒入了他们夫妻的眼。

“妻贤夫祸少,我看吴寒秋这小子很是有些运道,既然夫人喜欢那吴娘子,就常招入府就是了。”

钱阿瞒得了刘夫人的亲睐,在府尹府中时常走动,倒惹得一些官眷起了巴结之心,她倒也不轻狂,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越发过得是如鱼得水。

番外二

接到阿花嫂子的来信,钱阿瞒十分开心,信中提到虎子中了秀才,这才想到虎子都十六七岁了,日子过得可真快,心中也很为阿花嫂子高兴,儿子有了出息,她也算是熬出头了。

这些年来,两人的书信来往从没断过,四时节礼,都有让刘家嫂子送过去,虽不常见面,感情也从没变淡过。

阿花嫂子在信中,又提到了她的娘家,这让钱阿瞒稍稍皱了下眉头。

他们当初离开家后,宋氏也陆续去过几次,每次都问着刘家嫂子要这要那的,都被刘家嫂子给推拒了,知道得不了好处,后来也不常上门,宋氏也就是贪小便宜的性子,她也没放在心上。

倒是她娘家的弟弟钱阿顺,没读过什么书,脑子却活泛,这几年居然盘了个铺子,开始做生意,打着有个做官的姐夫的名头,生意做得十分兴旺,好在他懂得分寸,没闹出什么事来,钱阿瞒笑了笑,这小子倒是跟宋氏很不一样,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能安守本分,钱阿瞒倒不介意让他靠一靠,毕竟娘家太寒碜,她的面上也过不去。

好生写了一封信给了钱阿顺。

钱阿顺收到信后,好生忐忑了一下子,他知道他跟钱阿瞒不是一个娘生的,两人从小感情就不深,打着她的旗号做生意,也是为了方便行事,你没个背景,做什么生意都难,他也是没有办法才如此,生怕钱阿瞒在信中提到让他关了铺子。

忐忑不安的将信看了一遍,着实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家姐姐还是有点情份,这才让他放下心来,他也不是那不知事的人,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一门做官的亲戚,自然是不会往人家身上抹黑,原本还想着,他们要是对他这事有意见,自己也是可以分一笔钱财给他们的,不过看她这口气,估计也是看不上眼的,现在这样也好,过了名路,心里也不用总担心了。

钱阿顺这生意做得不错,钱财也大把的往家里拿,在镇上买了一处宅子,一家人都搬来了镇上居住,宋氏现在也是老太太了,家中还有几个丫头侍候,若不是宋氏一天到晚对着儿媳妇挑三捡四,日子到是过得很美满了。

话说钱阿顺这媳妇,过门这么些年,连生了三个丫头后就没了信,也怪不得宋氏整天说三道四,钱可顺倒也没什么,他觉得生丫头也不错,像自家姐姐,不也是做官太太嘛,多威风,有这个她这个大姑在,自家的三个丫头,以后也能说上好人家,有没有儿子也没什么。

但宋氏却是不依的,眼看家中越来越富有,她那眼神儿也抬上了头顶,越发对现任儿媳不满意,想让钱阿顺休妻,钱阿顺又不乐意,于是就整天琢磨着让钱阿顺纳妾,儿媳妇又不同意,于是婆媳两天天都在家里闹,颇有些家宅不宁。

钱可顺让两个女人闹得没办法,纳妾他是同意的,但妻子不同意,他也就不纳了,但老娘又不同意,夹在中间有些为难,就整天躲出去,要么在铺子里,要么就跑去喝酒,这吵吵闹闹的日子,他也就这么过吧!

荆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经济贸易往来,车来马往,很是繁华,吴寒秋只是个六品的小官,并不显眼,他为人温和,并不与人针锋相对,又时常请人吃酒听戏,出手大方,所以也没有人刻意刁难于他,虽然比不上大英县来得自在,日子倒也过得也很顺心。

钱阿瞒在大英县的铺子,正是赚钱的时候,走的时候实在舍不得关掉,所以依然开着,只留了信得过的人照看,杨青却随了她来荆州,杨青这人吧,人还不错,她也用得很顺手,到了荆州,自然也不能坐吃山空,自家的小买卖还是得开起来。

了解了市场,熟悉了环境,吴寒秋站稳了脚跟后,荆州最繁华的街道上,又开起了一家秋水绣坊,只是这家秋水绣坊走的却是高端路线,做出来的件件都是精品,不说用的是什么金丝银线,但件件绣品,都是用了上好的七彩蚕丝所绣,说起这七彩蚕丝,秋水绣坊却是独一份,上好的蚕丝,用独特的配料精心挑染而成,色彩斑斓,经久不掉色,用七彩蚕丝绣出来的物件,件件精美不凡,华贵异常。

不过月余时间,秋水绣坊就变成了荆州最大的一家绣坊,钱阿瞒虽说不上日进斗金,但也着实赚了不少,吴氏夫妇日常宴客,人情往来六节送礼,出手都是十分大方,交好了不少官员家眷。

吴寒秋虽说没什么资历,人虽年轻,在一群年纪稍长的官员之间,却也没人对他流露轻视之色,年轻些的与他把酒言欢,年长些的,也对他颇为关爱。

钱阿瞒时常混迹于官眷之间,虽说不上八面玲珑,倒也十分讨喜,人年轻灵活,话说得体是一回事,对她出手大方,各家都收过她送出的贵重礼品,也不无关系。

府尹刘大人家后院,刘夫人正侍候微熏的刘大人宽衣,又嘴角带笑的说着闲话:“吴家的小娘子,还真是个妙人。”

“哦,又得了什么好东西?”刘大人随口问道。

刘夫人不满的推了他一把,嗔道:“我是那眼皮子浅的么,得了好东西才会夸人啊?”

刘大人夫妇,都是四十多岁近五十的年纪,少年夫妻,几十年来,家中虽也滞了不少妾室,但两人关系一直融洽和睦。

“不是,不是,夫人哪会是这等人。”刘大人连连作揖。

刘夫人嗤笑着拿出一副绣件来:“瞧瞧,这富贵牡丹,瞧这花色多鲜亮,绣得多逼真,叶子上的露珠都隐约可见,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

刘大人仔细一看,也大吃一惊:“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绣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

刘夫人见他面色,有些自得的笑道:“这绣品倒也罢了,我是真觉得那吴娘子很是不简单,我瞧着府中相邀而来的女眷,没有一个不与她亲热的,听她说话,也十分的有见识……”

刘大人没想到吴家的小娘子,居然得了自家夫人的看重,很是惊讶,也想到了吴寒秋,年少俊朗,气度沉稳,待人接物周到有礼,应酬同寮不卑不亢的,很是与众不同,没想到这样一次普通的晏请,这小两口倒入了他们夫妻的眼。

“妻贤夫祸少,我看吴寒秋这小子很是有些运道,既然夫人喜欢那吴娘子,就常招入府就是了。”

钱阿瞒得了刘夫人的亲睐,在府尹府中时常走动,倒惹得一些官眷起了巴结之心,她倒也不轻狂,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越发过得是如鱼得水。

番外二

接到阿花嫂子的来信,钱阿瞒十分开心,信中提到虎子中了秀才,这才想到虎子都十六七岁了,日子过得可真快,心中也很为阿花嫂子高兴,儿子有了出息,她也算是熬出头了。

这些年来,两人的书信来往从没断过,四时节礼,都有让刘家嫂子送过去,虽不常见面,感情也从没变淡过。

阿花嫂子在信中,又提到了她的娘家,这让钱阿瞒稍稍皱了下眉头。

他们当初离开家后,宋氏也陆续去过几次,每次都问着刘家嫂子要这要那的,都被刘家嫂子给推拒了,知道得不了好处,后来也不常上门,宋氏也就是贪小便宜的性子,她也没放在心上。

倒是她娘家的弟弟钱阿顺,没读过什么书,脑子却活泛,这几年居然盘了个铺子,开始做生意,打着有个做官的姐夫的名头,生意做得十分兴旺,好在他懂得分寸,没闹出什么事来,钱阿瞒笑了笑,这小子倒是跟宋氏很不一样,背靠大树好乘凉,只要能安守本分,钱阿瞒倒不介意让他靠一靠,毕竟娘家太寒碜,她的面上也过不去。

好生写了一封信给了钱阿顺。

钱阿顺收到信后,好生忐忑了一下子,他知道他跟钱阿瞒不是一个娘生的,两人从小感情就不深,打着她的旗号做生意,也是为了方便行事,你没个背景,做什么生意都难,他也是没有办法才如此,生怕钱阿瞒在信中提到让他关了铺子。

忐忑不安的将信看了一遍,着实松了一口气,还好自家姐姐还是有点情份,这才让他放下心来,他也不是那不知事的人,自家好不容易出了一门做官的亲戚,自然是不会往人家身上抹黑,原本还想着,他们要是对他这事有意见,自己也是可以分一笔钱财给他们的,不过看她这口气,估计也是看不上眼的,现在这样也好,过了名路,心里也不用总担心了。

钱阿顺这生意做得不错,钱财也大把的往家里拿,在镇上买了一处宅子,一家人都搬来了镇上居住,宋氏现在也是老太太了,家中还有几个丫头侍候,若不是宋氏一天到晚对着儿媳妇挑三捡四,日子到是过得很美满了。

话说钱阿顺这媳妇,过门这么些年,连生了三个丫头后就没了信,也怪不得宋氏整天说三道四,钱可顺倒也没什么,他觉得生丫头也不错,像自家姐姐,不也是做官太太嘛,多威风,有这个她这个大姑在,自家的三个丫头,以后也能说上好人家,有没有儿子也没什么。

但宋氏却是不依的,眼看家中越来越富有,她那眼神儿也抬上了头顶,越发对现任儿媳不满意,想让钱阿顺休妻,钱阿顺又不乐意,于是就整天琢磨着让钱阿顺纳妾,儿媳妇又不同意,于是婆媳两天天都在家里闹,颇有些家宅不宁。

钱可顺让两个女人闹得没办法,纳妾他是同意的,但妻子不同意,他也就不纳了,但老娘又不同意,夹在中间有些为难,就整天躲出去,要么在铺子里,要么就跑去喝酒,这吵吵闹闹的日子,他也就这么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