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叶晨的安国之策!(1/2)
看来,有时间真的得去泰山封禅。
现在如今,也只有一个张献忠,福临是自己的威胁。
不过没关系,明年立夏之时,就是两人殒命之日。
朱由检自信满满。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直接打开了群聊界面。
“叶晨先生,我给你们看一个视频。”
朱由检当即发出了两个视频。
第一个视频,是滦州攻城战,第二个视频则是刚才的大封郡臣。
不一会儿,视频就被群内的皇帝下载完了。
特别是朱元璋和朱棣,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朱由检这个重孙子。
“好,干的漂亮,居然杀了皇太极。”
朱棣一拍龙案,赶紧打字回复。
“哈哈哈,有点朱元璋当年的样子了。”
“想当初,我、呃、朱元璋拿下应天后,也确实来了个大封郡臣,但唯独没有封赏李善长。”
“你知道朱元璋当时心里怎么想的吗?”
开局一只碗我大明之魂重振雄风。
“哦,请说。”
朱由检打字回复。
开局一只碗“因为当年,李善长接受了小郭的恩惠,不站在朱元璋的那一边。”
“你做的很好,大封天下的时候,也是大清算的时候。”
“就应该氢这个赫长通杀了,不然的话,他以为你是好糊弄的。”
“为君者,就应该有恩有威,不然郡臣以为你好拿捏,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打字道。
“是的,受教了,不愧是千古一帝,和我的思想不谋而合。”
朱由检打字道。
朱元璋
朱棣
大秦祖龙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啊。”
叶晨也忍不住打字了。
这上吊先生,还当自己也是千古一帝啊!!!
笑死人了。
“叶晨先生,你可算活过来了,我给你说说接下来的剧本,你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朱由检打字道。
“嗯,讲吧。”
叶晨打字回复。
“接下来,是先休整一个冬天,让将士们养好身体。”
“明年一开春,就带兵去攻打盛京,最好是直接把皇太极的儿子福临也灭了。”
朱由检打字道。
“不急,我觉得吧,应该让祟祯先肃清贪官,学学洪武大帝,贪污一辆银子也要剥皮。”
“只有这样,才能挽救大明于危难之中。”
“不然的话,就算祟祯打赢了后金,打赢了起义军又如何?”
“最后贪官一搅局,大明又要陷入内乱之中。”
“只有贪官,才是破坏王朝的根本,正所谓千里之堤崩于蚁穴。”
“你要从内部入手,让官场形成一种清廉的风格。”
叶晨打了一长串的字。
“说的不错,可是,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你也知道的,到明末后,几乎是贪污成风,就没有不贪的。”
“照你这么说,剧本就应该把大明所有的官员都杀了?”
“这样一来,谁帮着皇帝治理天下呢?”
朱由检问道。
“问的好,从科举考试中,选出一批勇敢,有担当,敢于直言不讳的文人。”
“这些文人,全部编物御史台。”
“给这些御史下达任务,每举报一个贪官,只要拿出真凭实据。”
“那么,这个御史的等级就提升一级。”
“提升到最后,甚至可以进入内阁,担任首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361章 叶晨的安国之策!(2/2)
“如果一个御史,一年内都没举报过一次贪官,直接撤职查办。”
“御史可以监查百官,上至皇帝首车,下至县令捕头,都可以弹劾。”
叶晨打字道。
“好,这个办法不错,虽然御史早就有了,可叶晨先生这个提议,确实给出了新高度。”
朱元璋举双手双脚赞成。
此时,朱棣忍不住开口了。
“叶晨先生,那这些御史尸位素餐,专门举报那些小县令,小衙役,这怎么办?”
朱棣打字问道。
叶晨眉头一皱,也犯了难。
确实啊,如果只打苍蝇不打老虎,这些御史有什么用?
“judy说的没错,一些大贪官肯定有武装力量,会对御史进行人身攻击,打击报复。”
至高女帝也参与进来了。
“嗯,这确实有点难搞哦,御史都是文人,没有武力。”
“一旦那些大贪官对他们打击报复,或者直接敲黑棍,那御史也没有护身之物啊。”
妇女之友也跳了出来,表示支持至高女帝的观点。
妇女之友至高女帝
“爱你,么么哒。”
至高女帝“白眼白眼白眼。”
“这些我倒不太担心,可以让锦衣卫暗中保护嘛。”
“我担心的是,万一这些御史,最后也被贪官污染了,他们两伙人沆瀣一气怎么办?”
李世民也发言了。
“对啊,如果反贪的和贪污的沆瀣一气,这不就是联合起来欺负皇帝吗?”
“不行,这种事绝不能发生。”
朱由检打字道。
“好了,都别吵了,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
叶晨打字道。
大明之魂重振雄风“请讲。”
开局一只碗“请讲。”
大秦祖龙“请叶晨先生讲。”
大唐李二“请讲。”
至高女帝“快说吧,别吊胃口了。”
“简单,每隔三年,对所有官员的家属,御史的家属,包括他们个人的财产进行统计。”
“然后,再算出他们每个月的俸禄是多少,每天吃了多少,用了多少钱。”
“三年经过一统计,如果超过俸禄的数量,直接剥皮处理。”
“如果没有超过,就升他一级,封个侯,封个王什么的。”
叶晨打字道。
“妙!!!实在是妙不可言啊,对,就用这个方法。”
朱由检当即拍案而起。
“确实妙,但我有个提议,也别三年了,就以一年为限吧。”
“一年查他一次,不然的话,三年时间,这些人恐怕已经坑害了不少百姓了。”
朱元璋更狠。
“我觉得,有点太过了,我的提议是,三年查一次,只要不超过俸禄的一倍。”
“也就不要追根究底了,毕竟做官的,平时有个人情来往也是正常的。”
李世民说道。
他是个仁君,对百姓好,对大臣也好,所以不想做的太绝。
“不行,贪污者不可轻饶。”
“我小的时候,就是被那些地主贪官给害得家破人亡,最后,最后,才流亡海外。”
朱元璋坚定的说道。
“那随便你咯,反正我做不到那么绝。”
李世民无所谓的说道。
他毕竟是贵族出身,从小就是锦衣玉食,不太了解民间疾苦。
可朱元璋不同,他可是正儿八经的从乞丐到皇帝。
对于贪官和地主是深恶痛绝,恨不得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