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晟第一莽王 > 第25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25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25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1/2)

“全力主攻孟国恐怕不行。”

一道同样年轻的声音传出,众人寻声看去,就看到了人群后方一个瘦削的男子。

“你是何人?”

项庭看向这个瘦削青年问道,对方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即便在大殿中,竟然都穿着厚厚的狐裘。

“回禀王上,下官新任兵堂主官李悠然。”

年轻人话音落下,已经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越国的兵堂,相当于大晟的兵部。

如今大晟天下名存实亡,越国的兵堂,直接说是兵部也不为过。

如此一来,兵堂主官就相当于是兵部尚书那样的大佬了。

这般年轻就能做到这个位置,可见着李悠然也不简单。

“为何不能全力主攻孟国?”

项庭并不耽搁时间,直接开门见山的询问。

“因为那样不是手谈对弈,而是赌博。”

“在下官看来,战争无非分为手谈对弈和赌博两种。”

“手谈对弈就是不同的棋手在战场上下棋,棋力强的人,自然能够轻松击败棋力弱的人。”

“这棋力就是战争双方的综合国力,棋手就是双方主帅。”

“这样的战斗,越国每一场都必须打。”

“或大胜或小胜,每一场都必须胜。”

“越国能够发展至今,无非是这样的越州城保卫战大胜,西境出剿马贼大胜。”

“越国与南越之争大胜,琉璃岛和白鹭岛水战小胜。”

“一场场大胜,小胜堆叠至今,才形成了如今鼎盛的越国。”

“所以这样的战无论如何都要打,无论如何都必须打赢。”

李悠然这次一口气说了很多话,话音落下,他又开始剧烈咳嗽起来。

可见这位兵部主官,身体确实非常不好。

缓了缓,他才继续开口说道。

“在手谈对弈的战争之外,还有赌桌上的战争。”

“举国之力猛攻孟国,显然就是一场豪赌。”

“若是胜了,现在一切的困局都迎刃而解,甚至是不攻自破。”

“无论两寇,还是其他各方,都不敢再和越国叫板。”

“他们反而要担心腾出手来的越国去收拾他们。”

“可一旦我们陷入对孟作战的泥沼中,越国就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

“到了那一步,稍微发生一点意外,都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

“我们虽然可以转守为攻,但仍旧以以守为攻,等待时机。”

“一个是险而速胜,一个是稳而缓胜。”

“具体如何,请王上定夺。”

李悠然话音落下,项庭就大笑起来。

他一直东征西伐,南征北战,对越国朝堂了解不多。

这次返回越国朝堂后,越国朝堂给他交了两份答卷。

一份答卷叫做白子骞,此人喜欢兵行险着,提出了险而速胜的方略。

一份答卷叫做李悠然,此人喜欢稳中求胜,提出了稳而缓胜的方略。

这两人的回答,可以说都非常完美。

这两个家伙,得到任何一人,对当下的越国都有极大的帮助。

如今这两位当世贤才都在越国,越国如何能不繁荣鼎盛?

“好!”

项庭心情大好,朝会结束后,就召见了白子骞和李悠然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59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2/2)

项庭之前见过白子骞,也考验过白子骞。

白子骞给他的感觉是十分温和随意,但白子骞在国家大事上,显然非常强硬。

简单来说就是,这人对小事觉得无所谓。

可上升到国家大事,他就强硬锋利如刀锋一般。

李悠然的性格也十分平淡,与世无争。

否则以他的才能,在越国这么长时间,不至于籍籍无名。

御花园中,一个火炉出现在项庭三人中间。

在火炉上,还有热腾腾的火锅。

君王和臣子这般相处,古来都非常罕见。

即便是李悠然和白子骞,这会儿都是受宠若惊到极点。

“王上……”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起身开口。

哪怕项庭说这里并非正式场合,不必拘谨,两人还是没等量这般坐着和越王一个锅里吃饭。

这件事有太多解读了,越王身前那是锅吗?

那是越国天下!所以越王可以在其中吃饭。

他们也在其中动筷子,活腻了不成?

当然,他们隐隐也能确定,越王并没有敲打两人的意思。

根据一些传闻来看,越王确实是一位特别的君主。

“坐,坐,不必紧张。”

项庭压了压手,示意两人落座。

他坐的十分随意,他对面的李悠然和白子骞则都是正襟危坐,不敢有半点散漫。

看到两人这样,项庭笑了笑,也没有再劝。

“本王想返回南境和沈梅逸,东伯虎一同处理南境军务。”

“你二人在朝堂中辅佐相国裴参大人,处理越国天下政务,如何?”

项庭一面在冒热气的铜锅中夹菜,一面随口询问两人。

“王上在龙雀城居中调度,或许会更好。”

李悠然迟疑一二,开口说道。

他说完之后,项庭看向了白子骞。

“下官觉得,王上若是不举国之力闪击孟国,那王上最好坐镇西境。”

白子骞并非要和李悠然作对,这是他心中早就想好的方略。

白子骞和李悠然,算是越国的第二代股肱之臣。

但他两人无法像帝师贾非文,还有相国裴参那样默契的合作。

这两个家伙的意见,似乎没有统一的时候。

关键是这两人都能自圆其说,都能说的头头是道。

他们还这般年轻,就有这样的真知灼见,等他们到了相国裴参和帝师贾非文的年龄。

这两人必然是老谋深算,深不可测。

“对帝师贾非文大人后事的处理,你们两人有何看法。”

项庭似乎只是在和两人闲聊。

他们说话的内容也是天上一拳,地上一脚,想到什么说什么。

“王上做的已经足够。”

白子骞这次先开口,越王亲自到贾府吊唁,对帝师贾非文的后人,也下了多道旨意。

这些事情旁人不知,算是半个贾府中人的白子骞自然是知道的。

李悠然则是默默吃饭,没有开口。

在项庭目光看来的时候,他才说道。

“下官知晓王上是悲伤贾大人溘然长逝之事。”

“下官也不知要如何宽慰王上,只能闷头吃菜了。”

“不过逝者已矣,王上郑重。”

比起白子骞,李悠然在生活中更大胆也更有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