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江南明月塞上柳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干什么都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干什么都行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干什么都行(1/2)

秋风萧瑟,树叶染上一层金黄,宋策枕着胳膊躺在一棵银杏树下,微风吹过,顶上便有枯叶离了枝头,打着旋儿,飘飘扬扬自空中飘下,落到他身上。

宋策捡起一片落叶,脑中忽然闪过一句诗来。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他平常不学无数,文墨不通,那次在柳家铺子帮工,看着柳湉湉手持书卷,念出这一句。彼时不知什么意思,只觉得大小姐好看的紧,如今想来,倒真是应景。

可惜,自己满腔情思,不知何时才能说与她听,也许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吧。

“噗嗤——没成想宋公子还会念诗呢,可是在思念哪个故人?”

身旁传来一声娇笑,豆娘从树后探出脑袋,双眼狡黠地看着宋策。

宋策一愣,立刻坐起身,态度冷冷地。

“你来做什么?”

“豆娘这里也有一句诗,想念与宋公子听。”

二八少女一身鹅黄色衣裙,含羞带怯,娇娇俏俏地看着宋策笑。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策“听不懂!”

说完拍拍屁股站起身,转头就走,脚步飞快,好像有什么恶鬼撵着他似的。

“你——宋策,你给我站住!”

豆娘气得跺脚,旁边灌木里有嘻嘻哈哈的笑声传来。

“竟真是个柳下惠,豆娘输啦!”

“什么柳下惠,不过是个童子鸡,还未开窍呢。豆娘这法子不行,得用猛药!”

不管豆娘如何懊恼,宋策飞快地跑回客栈,找到顾明月。

“二姑娘,什么时候才能出发,这整日闲着也不是件事啊!”

顾明月翘着二郎腿,嘴里含着不知哪拔来的野草,正盯着房梁丢飞镖。

“哎,你以为我不想啊,谢思远说得三日,再等等吧。”

这三日时间,顾明月闲着没事把众人又操练一遍,闲暇时,豆娘总跑来撩拨宋策。一来二去,被大家发现,便时不时地有人起哄。

“宋策,你就从了她吧。”

“就是,豆娘长得貌美,又不要你银钱,你小子,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啊!”

宋策心里拱了一把火,等到豆娘再来时,怒得用力抓住她的胳膊。

“你一二再再二三地坏我名声,想怎的?”

他手掌又大又宽厚,握在胳膊上,一阵阵热意透过单薄的衣料透入肌肤,豆娘脸都红了。

这样俊朗的小伙子,身高腿长,一身阳刚气,不知比那些大腹便便的油腻富商好上多少。

她以为宋策终于开窍,忍不住心中窃喜,还是姐妹们的法子有用啊。她不顾秋日寒凉,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单薄的衣裙,领口敞得低,宋策血气方刚,果真忍不住了。

豆娘咬着下唇,盈盈脉脉地看向宋策。

“宋公子,你想怎么,我都依你。”

然后,只见宋策提起砂锅般的拳头,对着豆娘的肚子就是一拳。力道不大,却也让豆娘吓白了脸。

“啊——”

豆娘发出一声惨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干什么都行(2/2)



“哼,再有下次,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我可告诉你,我的规矩里没有不打女人那一套,惹恼我了,你自己知道下场!”

宋策捏了捏拳头,扬长而去,留下豆娘独自站在墙角,风中凌乱。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李知县被逼得狠了,跟周师爷两个日夜商量,竟果真想出一个法子。

芦牙岭的盗匪向来是一大隐患,满平凉府,就没有人不厌恶这些盗匪的。只是,前知府借了精兵,都功败垂成,其他人被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想这事。

现在谢思远肯挑起这个烂摊子,李知县原是担心他在此处出了事,到时候夏首辅的怒火,他一个小小县令,怎么承担得起。如今最好的法子,莫不过祸水东引,叫其他人来担这个责任。

李知县给平凉府知府修书一封,说有一伙外地客商,足足数百人,武功高强,艺高人胆大,要上芦牙岭灭盗匪。他们有七八成的把握,只需再问知府大人借几个当地向导。

若是灭盗匪途中出了事,所有责任由他们自己担着,并立下契书。

言谈之间格外夸大谢思远众人的实力,却把他们的身份瞒了个严严实实。

平凉府知府没成想还有这等好事,出了事他们自己担着,若是踩了狗屎运,真叫他们拿下盗匪,那大功一件,可就都算在自己头上了,当即便拍板答应下来。

等平凉府的人派到,李知县敲锣打鼓,宣告百姓。说平凉府借了大军,足足好几千精兵,要去剿匪。

百姓们将信将疑,李知县便命人在人群中散布谣言,说这次是问西北军借的兵,都是精锐,可以一敌十,足有上万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要把芦牙岭给淹了。

一传十十传百,谣言越传越夸张。

百姓们喜不自胜,这次,不等谢思远亲自动手,就自发地把官道给挖通了。

“哼,你们这群客商,运气好,后头很快有大军出手围剿盗匪。”

“就是,我要是你们啊,才不急着赶路,在这等大军过去了才好。”

“奇怪,哪里来的大军?”

王博文几人不明所以。

谢思远倒心知肚明,这李知县,看着老实,官场那一套却也信手拈来。不过他的目的是顺利通过官道,其余的同他并不相干。

官道狭长,两旁山峦叠嶂,皆是密林,众人行了小半日,前头便到了芦牙县。

芦牙县连个正经的城墙都没有,房子稀稀拉拉的,两旁时不时有老人搬着躺椅,在路边晒太阳。

见到众人的车队,大家都很惊讶。

“年轻人,你们是何处来的?”

“这路都封了有一阵了,官道怎么又通了?”

众人只顾埋头赶路,并不答话,渐渐地,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前头出现了一条宽敞的大路,其他都是泥泞小道,只有这路是用青石板铺就,两旁还零零散散地摆着些吃食摊子。

这便是芦牙县最繁华的迎宾路了,道路尽头就是县衙。

“这芦牙县虽则荒凉,却没有我想的那般贫困吗?”

“是啊,还有卖酱肉的,老板,你这酱肉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