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祸水东引(1/2)
于可远还是决定将出谋划策交到钱景手上。
“你有什么建议?”
“当然,大人,”钱景想了一下,“现在,很可能等着大人出丑的,不止是上面那几位,还有那些商户,要是让那些商户接手烂摊子,那就万事大吉了。”
商户!
于可远险些没有想到这个,这简直好像不像是真的!
难道说……
“但是……”钱景说。
显然确实好得不像是真的。
“但是……那些商户还在犹豫,不过现在接手这个差使的商户已经破产了,朝廷正在找新的商人,正急着很早这个位子。寻常人自然是不敢的,但某些人却不一样,比如江南的某个富商家族。”
于可远感觉事情可行。
江南富商家族,一般指的就是那位了。
“李阁老担任工部尚书,是不会插手这件事的,而工部左侍郎在这件事上只会全力配合我。”于可远立刻说,“就把你提议的那个家族接手这个光荣又伟大的皇商!所以,你现在能说出来,这个家族的姓氏了吧?”
“赵,赵阁老的同乡,甚至是亲戚。”钱景解释道。
突然一下子,事情都明了了。
于可远觉得他有必要保留一个体面点的停顿,在他说出赵贞吉其实也不真是那么利己小人之前。
而张余德领会得异乎寻常地慢,“他一直主张给海瑞和王用汲定死刑。”张余德怒气冲冲地说,“他罪有应得!”
而这时候于可远还想到,只让赵氏家族接手这个烂摊子,或许还需要一些别的筹码,鱼儿上钩也要有好的鱼饵。而在江南那边,有如此影响力的,基本也就俞大猷和戚继光部了,他们能不能帮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谭纶的意思。
说起谭纶,就不得不提到裕王府这一脉的人物。最上层的,也是最有威望权力的当然属徐阶高拱,在他们下边,便是谭纶、冯保、张居正,以及踏破门槛也想往王府里钻的赵贞吉。
上次王府议事就没找赵贞吉,这想来是裕王考虑到他最近名声的问题。但毕竟是内阁四员之一,又执掌着户部,不可能真不重视。这样一来,谭纶张居正的态度就显得极关键。
所以,试探下谭纶的想法是个极好的主意。
“给朝廷找合适的皇商,不止需要一个赵氏家族,大人。”钱景微笑着,于是他们开始分头行动。
张余德一言不发地看着他们,然后再于可远和钱景结束了简短谈话后,他超级令人惊讶地爆发了。
“这正是属下一直想做的!”他叫嚷着,比平时还要大声,“大人,这正是弊病所在,任人唯亲、互惠交易、贪腐!大人倘若只用一人,不免会误事!”
于可远有些惊讶地望着他。
“钱景的想法,”张余德平静地说,“很好,有想象力,有创见。”这是最大的批评和否决了。
于可远想听听他的想法,便给他继续说下去的眼神。
“大人,这件事一定不能全交给钱景去办!尤其是和皇商接触!这是贪腐的机会!”
“所以你愿意效劳?”于可远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无非看到里面有油水可捞,心动了。
“是!属下愿意为大人效劳!”
“很好,只是这件事得远赴江南,朝廷的任命向来由吏部发出,要等一等。”
……
事情一如于可远猜想的那样进展下来了。
首先,三法司会审,照例依旧由刑部将结果写成罪案交到了嘉靖手里。
而围绕着各部衙要不要每位官员都写论罪疏,也最终以内阁一致的决定否决了,即只由部衙堂官拟写,五品以上大员全员联名便可。
而在川蜀一带营造司处,一排排有庑殿、歇山、卷棚、悬山、硬山、攒尖、十字脊、工字房等建房屋样式依次排开,不少工人持着材、栔和营造尺,在冰天雪地中度量。这时营造房两边的门口都站着按察使衙门的兵丁。钱景和张余德拉着几个四川内江桐梓坝的大营造商来到了这营造处,一行人走到样式房屋前宽宽的通道上站定了。
“看一看!大家都可以先看看!这里出去的工人,制出的建筑图样都是为宫里和卖给域外商人的,所建宫殿都是上上品,价也卖得高!”张余德大声吆喝着。
几个营造商便走在那房屋样板前,仔细看了起来。
工部与李氏朝鲜的合作,因为银子短缺,原本合作的皇商出不了工,家已经被抄封了,而营造司不能停,高拱更不会让这项合作停止。因而在于可远的筹谋下,高拱给吏部写了推荐信,让钱景和张余德作为钦差来到四川,协同按察使——也就是戚继光和俞大猷部的人,立刻寻找新的营造商人,准备将原本抄封的皇商的营造作坊卖给他们,同时让他们接下李氏朝鲜的这项合作。
这件事若是达成,一则高拱那边出的银子空缺,压力就会转到这些营造商人身上,这些人都姓赵,压力也就转到了赵贞吉身上,二则赵贞吉一旦有了压力,徐阶就要考虑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值得鱼死网破,能让他束手,事情也就了了。
营造司大堂摆了几把椅子,钱景和张余德陪着营造司太监进来了,张余德赶前了两步,用衣服将中间那把椅子擦了擦,然后道“公公请上座。”
这公公的来历也颇有意思,竟是黄锦的人。
事情还要追溯到几日前,刑部呈上海瑞的定罪疏说起。海瑞上疏令嘉靖气火攻心,好些天身子都不大好,这时他也不装神弄鬼了,自己身子自己最清楚,也找太医来看,但太医开出来的东西——
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
更有鹿鞭蛤蚧、巴戟、肉桂、冬虫夏草、九香虫、杜仲等物。
“十全大补吗!”
嘉靖狂躁的声音直接打断了那太医奏报单方的声音,都是修道的,中医这一块谁不懂呢?他其实知道自己病在了哪里,因而对太医更是恨极了。
接着就对捧着定罪疏的陈洪喊道“黄锦!黄锦!”
陈洪胆战心惊地小跑过来,就看到那太监跪在八卦台前瑟瑟发抖。
嘉靖瞅了一眼陈洪,又喊“黄锦!”
陈洪只好硬着头皮跪在八卦台最下边的台阶上,“主子万岁爷,您怎么了?”
“让这个废物滚出去!”
陈洪连忙给那太医使了个眼神,那太医慌张地爬起来退走了。
嘉靖缓缓阖上了眼睛,“去,将之前朕吃的单方找出来!”
陈洪更懵了,“请问主子,什么单方?”
嘉靖这时有睁开眼,居高临下地望着陈洪,眼中流露出的是那种深深不屑又带着一分无奈的眼神。
这样的眼神是陈洪不愿看到的,他甚至不敢去猜这眼神的含义,立刻道“主子,奴才这就去找新的太医!”
“不必了。”
嘉靖摇摇头,“怎么定的罪?”
“回主子,三法司这次定的罪名十分公正明确,以臣子辱骂君上、儿子辱骂父亲的罪名判处绞刑,秋后行刑。王用汲以朋党罪判处杖八十流放三千里,同样是秋后发配。”
“你觉得他们判得是否公正?”
陈洪一怔“主子如果觉得判得不够公正,奴才立刻就让他们回去重新审!”
“是判得更重些,还是更轻些?”
“雷霆雨露均是天恩,主子您觉得哪样好?”
嘉靖阴阴地笑着,笑得陈洪毛骨悚然,直接趴跪在地上了。
嘉靖仍是那种嘲讽的语气,“倒不如说,好人都给你们去做,坏人交给朕来当!”
“主子!奴才和群臣都不敢有这个心思啊!”陈洪哭着喊道。
嘉靖“不敢有这个心思?那朕问你!什么叫‘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这些话你既然在裕王府说了,为何不敢在朕面前说!”
陈洪的脸色变了,趴在那里像是一块石头。
这分明是他之前在裕王府说的话,怎么会被嘉靖知道?是只知道这一句话,还是他说的所有话,都知道了?
“关了个黄锦,换了一个还想学黄锦。陈洪,就你这点手段想学黄锦,还是太嫩了点。黄锦和朕的儿子说过什么,不管是好是坏,从来都不会瞒着朕,你却在瞒着!你以为黄锦在大殿给海瑞说话,结果被朕关到司礼监罚了一通,他是傻子!错了!他那不叫傻,那是‘小杖受大杖走’!黄锦就是被你打死在司礼监,他心里也明白,他永远是朕的奴才!也永远只有朕这一个靠山!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陈洪立刻开始扇自己的脸。
“别演戏了!”嘉靖冷笑着,“真要演戏,就去司礼监,去提刑司!让那些人扇你的嘴巴!”
“主子!”
陈洪终于找到说话的机会,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奴才从来不敢欺瞒主子,更不敢这山望着那山高,只是看主子圣体违和……”
嘉靖冷笑着不说话,拿过旁边的笔,又在朱盒上蘸了朱墨。
“放下!”
陈洪这才将那罪案拿到了嘉靖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25章 祸水东引(2/2)
嘉靖在罪案上写着一个好大的叉!然后将笔扔在地上,笔墨也溅在了陈洪的脸上,他却不敢当面擦掉。
勾决犯人时,照例是要在刑部的呈文画个钩,想要赦免人犯就将罪案发回去重审,像这样直接画个叉的,却是没有过先例的。
陈洪简单这个叉,虽然知道嘉靖这时心里不痛快,但不能背更大的黑锅,便只能问道“主子,奴才斗胆一问,这是勾决了还是没勾决?奴才也好让内阁和刑部传旨意……”
“一个玉一个信,他们都能猜出那么多内容,让他们猜去!”
“是。”
陈洪这声比蚊子还要细。
“你不是也很会猜吗?那你来猜猜,朕会让谁去看海瑞和王用汲?”
陈洪在地上磕了个头,“圣明无过主子,奴才知道错了,奴才实在猜不出。”
“猜!”
陈洪定在那,想了很久,他其实已经猜到一些内容,却不想,不愿意说出那个答案,便道“主子是想奴才去诏狱……”
“再猜!”
嘉靖的声音愈发冷了。
陈洪不敢再乱说,只能将心底那个答案说出来,“回主子,北镇抚司一直是陆经在管着,而陆经又是黄锦在管。主子的意思是不是让奴才把黄锦放了?让黄锦去看海瑞王用汲?”
嘉靖的脸色有些缓和了,“你不是说黄锦是海瑞的幕后主使吗?”
“奴才该死!奴才那时也是急了,担心有人在宫里宫外勾结来害主子!可这段时间调查下来,事情都很清楚了,这个海瑞,只有王用汲在往来。而黄锦无非是蠢直一些,并没其他过错,奴才斗胆恳请主子放了黄锦!”
“就你那点小心思,那点道行,朕若是降服不了,早就不当这个天子了!借着海瑞这个事,打压异己,整黄锦的人。朕告诉你!黄锦能一直在朕身边贴身伺候,就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自己的人!他在为朕用人!你今天能想到这层,还算有救。”
就这样,黄锦被陈洪放了出来。
原先在北镇抚司安插的那些人,也都被陈洪识趣地召了出来,宫里看似又是陈洪和黄锦相抗衡,但与海瑞上疏之前的情形比,到底是不同了。
一个明里投靠裕王,却被裕王身边的人所厌恶。一个虽然仍效忠嘉靖,却凭借个人魅力和手腕,赢得了裕王身边人的认可。这是天壤之别。
如今到营造司的这个太监,便是黄锦一手提拔上来的,因而对于高拱那些事情,他也是心知肚明的,能临时调任到营造司,便说明黄锦是想帮于可远一把的。
这太监叫许如胜,是个很年轻的太监。关于钱景和张余德计划的事,他心里门儿清,虽然上头的意思是帮下忙,但这种事有个关键,毕竟营造司是宫里的衙门,代表着皇上,不能直接参与,必须要保持中立,便对张余德说“你是钦差,咱家怎么能坐中间?”
张余德赔笑道“今天谈的是营造司的事,还是应该由公公主持。”他想的是,这事若由宫里的公公出面,无形中便是一种压力,这些商人就算知道有亏,碍于压力也得认怂。
但他却忽略了许如胜的智慧,“别啊,之前那个皇商倒台也都是你们朝廷查出来的,和宫里没关系。如今作价卖给营造商们,更是内阁和户部的事,咱家不能主持。”
张余德还欲再劝。
钱景却拉了拉他,“就由我们坐这里,公公您也跟着坐下,这样也好谈些。”
许如胜点点头,笑着“好,两位大人体谅就好。真谈成了,咱家能和黄公公交差,你们也能向于大人和高阁老交差不是?”然后伸着手候钱景和张余德坐下了,自己在他们俩的左边坐下了。
这时几个兵丁才将那些营造商带上来。
“这么多年了,你们又是内行人,不用我多说,和宫里合作的皇商们都发了多大的财,有多大的名声!”张余德从椅子上站起来,望着坐在两侧的营造商们,“现在,上一任皇商留下来的家底都给你们了。至于为什么?一来,你们是赵阁老的乡亲,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二来,你们在江南一代都是有家底有信誉的人,能将这些家底接过来,为宫里当好这个差事。现在,一共二十座营造坊,各位看看愿意接多少,敲定后,我们就签字画押。”
那些营造商互相望了望,并没有立刻表态。
一个老年营造商起身问话“大人,公公我们有些事不太明白。”
张余德“问。”
“之前那家皇商既然被查抄了,那么他的这些材、栔、举折、举架、提栈等,到底是他自己的,还是营造司的?若果是营造司,那就是宫里的财产,我们怎么敢买皇上的东西?如果是皇商的,又应该是罪产,我们买下来,朝廷会不会追究我们的责任?这些落实不清楚,我们不敢接手。”
张余德知道这话自己说没有说服力,便只好望向了许如胜。
许如胜点点头,“那咱家就说几句。这些材栔不是营造司的,这些年来上一任皇商也确实是在为宫里当差。如今他们犯了旁的官司,因而家产才被抄没,如今朝廷怎么处置,宫里,司礼监就怎么认,这一点,你们无需担心。”
“都听见了吗?”张余德望向那些营造商。
“敢问几位大人,之前那位皇商卖出去的材栔都不用缴税,是不是我们接手之后也可以?”
“当然。”钱景接言了。
“不用缴税,朝廷还花钱来买我们的材栔,朝廷还拿钱买我们的材栔,好处岂不是都被我们占了?”
张余德要开口,钱景将他拦下来,望向众营造商“皇粮国税,做哪一行其实都要缴税。如今不用你们缴税,自然你们就得为朝廷贡材栔。这笔帐很细,诸位要有耐心,一会我们会一笔一笔跟你们算清楚。明白这些,你们就知道接手后,是有多大的好处。”
那些赵氏营造商开始窃窃私语着。
那老年营造商又问“敢问钱大人,如果我们将这二十座营造坊都接手,今年要给朝廷贡缴多少材栔?”
钱景“三等材一万份,二等材三千份,一等材五百份。足材三千份,斗口三千份,大木作三千份,小木作三千份,举折两百份,提栈两百份,其余诸如当心间、梢间、榫卯、七檩、九檩也需要若干。”
那老年营造商闻言愣住了,其他营造商也都愣住了。
“张大人,钱大人刚才说要的这些材栔是一年所贡,我们没听错吧?”
“是,没有错。”张余德说。
那老年营造商“可这二十座营造坊,今年满打满算也就只能弄出两成的材栔。朝廷要的材栔加起来足有四百万两,岂不是要我们倒赔三百多万两?”
所有营造商的目光都望向了张余德。
张余德仍然镇定地说,“若真让你们赔这么多,我们怎么能对得起赵阁老?都说了这是一笔细帐!”
钱景“按照刚才说的,各位确实要亏损一些。但谁接手了,将来就是营造司的宫差,也就是整个江南一代的官差。不仅可以免交赋税,将来还会代表朝廷开展域外的项目,就比如今年与李氏朝鲜的那个,五百万两的大项目啊!诸位想一想,只是今年亏损一点,却能赚这样大的名声,这笔账算下来,王后每年能多赚多少银子,各位心里应该明白。”
“除了今年,我们每年需要向朝廷缴纳多少材栔?”
“这都是有定数的,二十座营造坊每年只需缴贡八十万两的材栔。”
这些商人不仅露出了喜色。只是那老年营造商脸上仍然有着忧虑。
一个中年营造商立刻起身了,“好!我接手三座营造坊!”
另一个也起身“我接手两座!”
张余德在腿上一拍,起身笑道,“好,现在就可以签字画押!”
那老年营造商更担心了,起身道“缓缓,还是再缓缓,大人,公公能不能容我们回客栈商量商量,也找赵大人问一问,等有了结果再签约也不迟。”
张余德有些懊恼了,“皇上把我们大老远的派来,该让的利润我们也都让了,诚意都摆在眼前了,你们却还要商量!这么大的地方,要我们两个天天陪着你们!要是这样说,我倒要去内阁,找赵阁老好好告一状!看是谁不知抬举了!”
这些营造商又哪里想到,封疆入阁的赵贞吉在朝廷就快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更不会想到眼前这两个人不仅没有让利给他们的心思,反而要拖赵贞吉下水呢!
这时听到张余德搬出赵贞吉来施压,便也有些心虚了。
钱景也硬气了一些,“取笔墨纸砚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这些营造商无权无势,只有钱,还能怎么说呢?虽然心里都没底,但也只好一个个走到桌前,开始签约。
将这群营造商送走,钱景和张余德会心一笑。这时许如胜也赔笑道,“两位大人得偿所愿,想必高升在即了。”
确实是高升在即,他们这一手,不仅帮于可远解了难,更是帮高拱解了难,还顺势打击了政敌,可谓一举三得。
钱景朝着许如胜谦虚地一拜“全赖公公支持,这份功劳,在下一定会转达于大人和高阁老。”
许如胜要的也是这句话,“咱家也会在黄公公面前,为两位大人美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