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大师对待李蛮儿的态度和对待旁人时完全不同,他像个神棍,没有一点大师风范,一脸谄媚的样子,真的无法让人把他和得道高僧联想在一起。
“不知道大师找我何事?”
“那个……”渡厄大师也不喝茶,只是问道“郡主可曾听过老衲名号?”
“在尊国还有没听过渡厄大师名号的人吗?”李蛮儿侧头想了想,“您比您想象中还要有名气呢!”
说起这位渡厄大师,也是一绝。据说他原本是个杀猪匠,俗家姓白,从小和他父亲一起杀猪,手艺精湛,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接活赚钱了。
可是有一天,猪都捆好了,这渡厄大师就像是中了邪似的,跪在那头猪的面前痛哭不止,
人们不解,就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当时还是个半大孩子的渡厄大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这头猪是他祖父的转世。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从来没有人听过这种事情,可瞧他哭得情真意切,好像确实很悲伤的样子,众人一时没了主意。
就有人把渡厄大师的父亲请来了,请他帮忙拿个主意。白屠夫一听,什么?这头猪是我爹?当下气得要胖揍渡厄大师。可是渡厄大师抱着那头猪不撒手,说死也不能让他爹弑父。
就这么一句话,白屠夫让人笑话了大半辈子,可想而知,最后那头猪还是被杀了。
少年绝食三天,随后立志出家,最后在银潭寺落发剃度,成了一个大和尚。
这些原本也不是渡厄大师的成名之事,他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劝说造反的梁王放弃屠城。
当时梁王在镜州,为了给朝廷施压,让先帝退兵,便张贴告示,向天下人告之要在三日后屠城。
镜州虽小,可城内也有数万百姓,一旦屠城,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将会土崩瓦解。
这个时候,渡厄大师竟然不顾个人安危,执意进城与百姓共存亡。他当时站在城下,信誓旦旦地说贫僧一死死不足惜,若可超度城中百姓的亡魂,便是功德圆满。
没想到渡厄大师进了城,见了梁王,居然仅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劝动梁王放弃了屠城的心思。
后来梁王伏诛,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与渡厄大师,相见恨晚。倘若能早点遇到大师,孤必然会成为一代贤王。
也正因为他这一句话,渡厄大师名满天下。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但是李蛮儿对这些保持中立,从无忧郡主那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和尚可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好。
说不定就是一个神棍。
“虚名,虚名。”渡厄大师显然很满意他听到的,“老衲从不轻易开口,但是只要说了,就必定有因有由。”
李蛮儿皱了皱眉,“大师,我是个不学无术的,平日里也不吃斋念佛,只识得几个字,您有话不妨直说?”
渡厄念了一声佛号,眼中闪烁着无穷的智慧,只道“施主本不是此间之人,老衲说得可对?”
李蛮儿的脑袋嗡的一声,她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来历,竟然被这个和尚看透了。
不过,她表面上却露出了十分困惑的表情,“大师,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什么叫不是此间之人?此间又是哪里?”
“呵呵。”渡厄只道“真也好,假也罢,老衲只是想告诉施主,你为异数。”
异数?
李蛮儿心里咯噔一声,一般来说,这个词可不是什么好词。
“我还是不懂。”
“郡主不必懂,只要知道,一切从心,方为终始,善哉,善哉。”
莫名其妙。
等李蛮儿回过神来的时候,渡厄大师已经离开了,她的心跳地有点快,总感觉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但是对方有话又不直说,拐弯抹角的,实在是费脑筋。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她又回不去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李蛮儿继续挑选药材,还将宁道成需要的药材也挑出来一份。圣上早有谕诣,缺什么少什么,她都能到宫里来拿,她自然不会客气。
由于成化帝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所以李蛮儿晚上是要出宫的。难得宁连城和宁千景都在她的郡主府,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帮他们也治一治陈年旧疾。
李蛮儿坐着轿子回到了郡主府,让人将东西送到她的院子,衣裳都没换就去见了宁连城。
宁连城知道了女儿的事情以后,备受打击,看到小儿子残废的手脚,更是当场就晕了过去。老人家年纪大了,大悲大喜的事情根本受不住,也幸亏李蛮儿本事大,替宁连城调养了几天,才把情况稳定住了。
“外祖父,我回来了。”
如今宁连城已经大好了,精神瞧着比来京城之前更好,最重要的是,他原来有膝盖疼的老毛病,一到冬天,两条腿就像灌铅了一样沉重。现在吃了李蛮儿的药,不但身上轻松了不少,连膝盖都热乎乎了,好像年轻了几岁似的。
“蛮儿回来了。”
宁千景是个守礼的君子,年纪不大,却像个老头似的,连忙给李蛮儿行礼,“郡主。”
“哎呀,大舅,我都说多少次了,自己家人,不必这样拘礼,现在又没有外人,您这样我觉得好别扭啊。”
宁连城轻哼了一声,“不长记性。”
宁千景也只能尴尬的笑笑,自打收到郡主的信,他都要被父亲骂死了,说他一点用也没有,还不如蛮儿一个小姑娘。
我天!
蛮儿是一般的小姑娘吗?听听她在漠北做的那些事,一般的将军也没有她厉害啊!她能找到小弟也不奇怪啊。
“祖父,您今天好些了吗?”
宁连城拍了拍自己的腿,“好多了,你做的那个膏药啊,真是太厉害了,这要是放到咱们家的药铺里卖,还不知道要解救多少百姓的腿呢。只不过啊,这药材肯定不便宜,就是咱们不赚钱,普通的老百姓只怕也买不起。”
说到此处,宁连城低声叹了一口气。
他是商人,逐利不假,但是更多的是凭着一颗良心,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
渡厄大师对待李蛮儿的态度和对待旁人时完全不同,他像个神棍,没有一点大师风范,一脸谄媚的样子,真的无法让人把他和得道高僧联想在一起。
“不知道大师找我何事?”
“那个……”渡厄大师也不喝茶,只是问道“郡主可曾听过老衲名号?”
“在尊国还有没听过渡厄大师名号的人吗?”李蛮儿侧头想了想,“您比您想象中还要有名气呢!”
说起这位渡厄大师,也是一绝。据说他原本是个杀猪匠,俗家姓白,从小和他父亲一起杀猪,手艺精湛,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己接活赚钱了。
可是有一天,猪都捆好了,这渡厄大师就像是中了邪似的,跪在那头猪的面前痛哭不止,
人们不解,就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当时还是个半大孩子的渡厄大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这头猪是他祖父的转世。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从来没有人听过这种事情,可瞧他哭得情真意切,好像确实很悲伤的样子,众人一时没了主意。
就有人把渡厄大师的父亲请来了,请他帮忙拿个主意。白屠夫一听,什么?这头猪是我爹?当下气得要胖揍渡厄大师。可是渡厄大师抱着那头猪不撒手,说死也不能让他爹弑父。
就这么一句话,白屠夫让人笑话了大半辈子,可想而知,最后那头猪还是被杀了。
少年绝食三天,随后立志出家,最后在银潭寺落发剃度,成了一个大和尚。
这些原本也不是渡厄大师的成名之事,他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劝说造反的梁王放弃屠城。
当时梁王在镜州,为了给朝廷施压,让先帝退兵,便张贴告示,向天下人告之要在三日后屠城。
镜州虽小,可城内也有数万百姓,一旦屠城,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将会土崩瓦解。
这个时候,渡厄大师竟然不顾个人安危,执意进城与百姓共存亡。他当时站在城下,信誓旦旦地说贫僧一死死不足惜,若可超度城中百姓的亡魂,便是功德圆满。
没想到渡厄大师进了城,见了梁王,居然仅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劝动梁王放弃了屠城的心思。
后来梁王伏诛,临死前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与渡厄大师,相见恨晚。倘若能早点遇到大师,孤必然会成为一代贤王。
也正因为他这一句话,渡厄大师名满天下。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但是李蛮儿对这些保持中立,从无忧郡主那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和尚可没有外面传的那么好。
说不定就是一个神棍。
“虚名,虚名。”渡厄大师显然很满意他听到的,“老衲从不轻易开口,但是只要说了,就必定有因有由。”
李蛮儿皱了皱眉,“大师,我是个不学无术的,平日里也不吃斋念佛,只识得几个字,您有话不妨直说?”
渡厄念了一声佛号,眼中闪烁着无穷的智慧,只道“施主本不是此间之人,老衲说得可对?”
李蛮儿的脑袋嗡的一声,她万万想不到,自己的来历,竟然被这个和尚看透了。
不过,她表面上却露出了十分困惑的表情,“大师,我不太懂你的意思,什么叫不是此间之人?此间又是哪里?”
“呵呵。”渡厄只道“真也好,假也罢,老衲只是想告诉施主,你为异数。”
异数?
李蛮儿心里咯噔一声,一般来说,这个词可不是什么好词。
“我还是不懂。”
“郡主不必懂,只要知道,一切从心,方为终始,善哉,善哉。”
莫名其妙。
等李蛮儿回过神来的时候,渡厄大师已经离开了,她的心跳地有点快,总感觉事情并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但是对方有话又不直说,拐弯抹角的,实在是费脑筋。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她又回不去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李蛮儿继续挑选药材,还将宁道成需要的药材也挑出来一份。圣上早有谕诣,缺什么少什么,她都能到宫里来拿,她自然不会客气。
由于成化帝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所以李蛮儿晚上是要出宫的。难得宁连城和宁千景都在她的郡主府,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帮他们也治一治陈年旧疾。
李蛮儿坐着轿子回到了郡主府,让人将东西送到她的院子,衣裳都没换就去见了宁连城。
宁连城知道了女儿的事情以后,备受打击,看到小儿子残废的手脚,更是当场就晕了过去。老人家年纪大了,大悲大喜的事情根本受不住,也幸亏李蛮儿本事大,替宁连城调养了几天,才把情况稳定住了。
“外祖父,我回来了。”
如今宁连城已经大好了,精神瞧着比来京城之前更好,最重要的是,他原来有膝盖疼的老毛病,一到冬天,两条腿就像灌铅了一样沉重。现在吃了李蛮儿的药,不但身上轻松了不少,连膝盖都热乎乎了,好像年轻了几岁似的。
“蛮儿回来了。”
宁千景是个守礼的君子,年纪不大,却像个老头似的,连忙给李蛮儿行礼,“郡主。”
“哎呀,大舅,我都说多少次了,自己家人,不必这样拘礼,现在又没有外人,您这样我觉得好别扭啊。”
宁连城轻哼了一声,“不长记性。”
宁千景也只能尴尬的笑笑,自打收到郡主的信,他都要被父亲骂死了,说他一点用也没有,还不如蛮儿一个小姑娘。
我天!
蛮儿是一般的小姑娘吗?听听她在漠北做的那些事,一般的将军也没有她厉害啊!她能找到小弟也不奇怪啊。
“祖父,您今天好些了吗?”
宁连城拍了拍自己的腿,“好多了,你做的那个膏药啊,真是太厉害了,这要是放到咱们家的药铺里卖,还不知道要解救多少百姓的腿呢。只不过啊,这药材肯定不便宜,就是咱们不赚钱,普通的老百姓只怕也买不起。”
说到此处,宁连城低声叹了一口气。
他是商人,逐利不假,但是更多的是凭着一颗良心,想为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