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是的缺点会害死人的,唐小宝之前是何其的自负。知道亲眼见到了周举人的飞黄腾达之后,唐小宝沉默了。
自己总是太过想当然了些,他以为的和现实中,完全就是两码事。难怪与,民间的百姓们会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点都不夸张,做官的总有法子捞钱。
唐小宝一直都非常奇怪,明朝朱元璋制定的官员俸禄极低,可是明初吏政清明。朱元璋也是铁腕反腐,效果显著。
唐小宝建立大时国之后,也是仿照了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俸禄制度。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比起大圣王朝的腐败,如今的大时王朝确实是算得上是清正廉明。这里指的是,官场上的清正廉明。
实际情况,则是恰恰相反。官员的俸禄越低,他们越是会变着法子的搜刮敛财。这种搜刮敛财都是朝廷默许的一种制度,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所有人都清楚,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小到一个知府县令,大到朝中要员。只有皇帝唐小宝一个人,是被蒙在鼓里的。
像是天权军指挥使孔祥鑫这样的人,他是不适合做官的。若不是他深受唐小宝的器重,破格提拔为天权军指挥使。像是孔祥鑫这类人,在官场上是会处处受到排挤的。
唐小宝不知道的是,明朝的官员俸禄体系当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官员可以依靠许多不法途径来获取“灰色收入”,而这些灰色收入,往往是他们标准俸禄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明朝的敛财手段有许多,可谓五花八门,不过与其他朝代不同,明朝官员很少在明面上进行贪污腐败。 由于明朝反贪法律严苛,加上言官制度使得许多官员都害怕被抓到把柄遭到弹劾,因此明朝的官员获取灰色收入大部分都是通过大家默认的途径,比如占田收租和收取常例钱。 在明朝官员的俸禄不高,可是灰色收入却非常多。
以至于后来的东林党人,直接成了商人的代言人。甚至于逼的崇祯皇帝,直接废除了商税。于是,繁重的赋税被强加到了穷苦百姓身上,造反自然是必然的结果。
想到这里,唐小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大时国,差点就步入了这样的歧途。
远在京城皇宫的唐小宝,怎么会想得到地方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这也使得唐小宝明白一个道理,朝廷颁布的每一条政令,几乎都是惠民利民的。朝廷这些政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地方,就完全的变了味。
唐小宝也终于知道,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的变法会失败。许多变法的初衷都是好的,可是到后来就失去了控制,违背了变法者的本意。最终,还是成为了官员们搜刮敛财的工具。
以后朝廷每颁布一条政令,都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一定要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先在某一个地方进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国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条政令的实施是惠民利民的。
这一趟微服出行唐小宝愈发觉得值得的,若不是因为他的出行,他永远不知道大时王朝的官场原来是这个样子。
以后高中举人进士的待遇固然该提高,可也断然不至于如同周佺这样,直接就是逆天改命一般转换了自己的身份。
一夜暴富的思想,会害死人。会害了这个民族,会害了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时王朝。
唐小宝心中的大时王朝,应该是人人都有衣服穿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上得起学,众生平等的王朝。而不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腐败的,根子上糜烂的王朝。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大时王朝步入大圣王朝的后尘,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唐小宝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些王朝都生命短暂。大多,都是二三百年之后,一个王朝就会彻底的终结。这几乎是一个魔咒一般,除了八百年国祚的周王朝,历朝历代都没能逃脱这样的魔咒。
唐小宝当然不想自己亲手缔造的大时王朝,也经过二三百年之后,就会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对于黎民百姓都是沉重的灾难,对于皇室成员,也往往是灭顶之灾。唐小宝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最终落得个灭顶之灾的下场。
要想保住江山万万年不敢想,至少保证几百年的兴盛,甚至于流传千年的传奇,唐小宝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回到客栈的唐小宝闷闷不乐,副将 张文德察言观色,也没有敢多问什么。身为皇帝的护卫随从,什么是该问的什么是不该问的,张文德心里清楚的很。
唐小宝没有去许昌州府衙门,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甚至于,他也没有去找哪个举人周佺的麻烦。比如说,革掉他的功名。
唐小宝知道,这不是周佺一个人的错。甚至于,不是那个赵知县还有那些地主乡绅的错。而是这个制度的错,这个从大圣王朝就流传下来的体制的错。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唐小宝终于成熟了起来,他没有继续过问许昌的事。而是,命令副将张文德即日启程,继续南下。
琼州孟樊超那边,依旧还是音讯全无。这让唐小宝不由得担心起来,他愈发担心孟樊超的安全。
此外,孟樊超所上的奏疏中,说琼州一带找到了水稻不育雄株,唐小宝也是愈发的期待。只有改进了水稻的种植技术,使得产量提高上来,才能彻底解决百姓们的粮荒问题。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实在是太过低下了,低下到根本无法抵御一场天灾。比如说,一场旱灾或者涝灾,就可以轻易地摧毁一个地方的粮食收入。灾荒频繁的发生,对于百姓也好朝廷也罢,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唐小宝统计过,一个贫瘠山区的三口之家需要耕种几十亩粮食,才能勉强解决温饱。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是低的可怕。
自以为是的缺点会害死人的,唐小宝之前是何其的自负。知道亲眼见到了周举人的飞黄腾达之后,唐小宝沉默了。
自己总是太过想当然了些,他以为的和现实中,完全就是两码事。难怪与,民间的百姓们会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一点都不夸张,做官的总有法子捞钱。
唐小宝一直都非常奇怪,明朝朱元璋制定的官员俸禄极低,可是明初吏政清明。朱元璋也是铁腕反腐,效果显著。
唐小宝建立大时国之后,也是仿照了朱元璋时期的官员俸禄制度。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比起大圣王朝的腐败,如今的大时王朝确实是算得上是清正廉明。这里指的是,官场上的清正廉明。
实际情况,则是恰恰相反。官员的俸禄越低,他们越是会变着法子的搜刮敛财。这种搜刮敛财都是朝廷默许的一种制度,大家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所有人都清楚,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小到一个知府县令,大到朝中要员。只有皇帝唐小宝一个人,是被蒙在鼓里的。
像是天权军指挥使孔祥鑫这样的人,他是不适合做官的。若不是他深受唐小宝的器重,破格提拔为天权军指挥使。像是孔祥鑫这类人,在官场上是会处处受到排挤的。
唐小宝不知道的是,明朝的官员俸禄体系当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官员可以依靠许多不法途径来获取“灰色收入”,而这些灰色收入,往往是他们标准俸禄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明朝的敛财手段有许多,可谓五花八门,不过与其他朝代不同,明朝官员很少在明面上进行贪污腐败。 由于明朝反贪法律严苛,加上言官制度使得许多官员都害怕被抓到把柄遭到弹劾,因此明朝的官员获取灰色收入大部分都是通过大家默认的途径,比如占田收租和收取常例钱。 在明朝官员的俸禄不高,可是灰色收入却非常多。
以至于后来的东林党人,直接成了商人的代言人。甚至于逼的崇祯皇帝,直接废除了商税。于是,繁重的赋税被强加到了穷苦百姓身上,造反自然是必然的结果。
想到这里,唐小宝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大时国,差点就步入了这样的歧途。
远在京城皇宫的唐小宝,怎么会想得到地方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这也使得唐小宝明白一个道理,朝廷颁布的每一条政令,几乎都是惠民利民的。朝廷这些政令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地方,就完全的变了味。
唐小宝也终于知道,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的变法会失败。许多变法的初衷都是好的,可是到后来就失去了控制,违背了变法者的本意。最终,还是成为了官员们搜刮敛财的工具。
以后朝廷每颁布一条政令,都必须要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一定要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先在某一个地方进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国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条政令的实施是惠民利民的。
这一趟微服出行唐小宝愈发觉得值得的,若不是因为他的出行,他永远不知道大时王朝的官场原来是这个样子。
以后高中举人进士的待遇固然该提高,可也断然不至于如同周佺这样,直接就是逆天改命一般转换了自己的身份。
一夜暴富的思想,会害死人。会害了这个民族,会害了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时王朝。
唐小宝心中的大时王朝,应该是人人都有衣服穿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上得起学,众生平等的王朝。而不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腐败的,根子上糜烂的王朝。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大时王朝步入大圣王朝的后尘,只不过是迟早的事。
唐小宝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那些王朝都生命短暂。大多,都是二三百年之后,一个王朝就会彻底的终结。这几乎是一个魔咒一般,除了八百年国祚的周王朝,历朝历代都没能逃脱这样的魔咒。
唐小宝当然不想自己亲手缔造的大时王朝,也经过二三百年之后,就会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对于黎民百姓都是沉重的灾难,对于皇室成员,也往往是灭顶之灾。唐小宝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子孙后代,最终落得个灭顶之灾的下场。
要想保住江山万万年不敢想,至少保证几百年的兴盛,甚至于流传千年的传奇,唐小宝是有这样的想法的。
回到客栈的唐小宝闷闷不乐,副将 张文德察言观色,也没有敢多问什么。身为皇帝的护卫随从,什么是该问的什么是不该问的,张文德心里清楚的很。
唐小宝没有去许昌州府衙门,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甚至于,他也没有去找哪个举人周佺的麻烦。比如说,革掉他的功名。
唐小宝知道,这不是周佺一个人的错。甚至于,不是那个赵知县还有那些地主乡绅的错。而是这个制度的错,这个从大圣王朝就流传下来的体制的错。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唐小宝终于成熟了起来,他没有继续过问许昌的事。而是,命令副将张文德即日启程,继续南下。
琼州孟樊超那边,依旧还是音讯全无。这让唐小宝不由得担心起来,他愈发担心孟樊超的安全。
此外,孟樊超所上的奏疏中,说琼州一带找到了水稻不育雄株,唐小宝也是愈发的期待。只有改进了水稻的种植技术,使得产量提高上来,才能彻底解决百姓们的粮荒问题。
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实在是太过低下了,低下到根本无法抵御一场天灾。比如说,一场旱灾或者涝灾,就可以轻易地摧毁一个地方的粮食收入。灾荒频繁的发生,对于百姓也好朝廷也罢,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唐小宝统计过,一个贫瘠山区的三口之家需要耕种几十亩粮食,才能勉强解决温饱。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实在是低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