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君臣相约去学堂听课(1/2)
你们懂了什么……王大人在一旁很是不理解。
“如实记录,别为了数据好看就隐瞒空壳数量。”李昭瑞提醒几位学生。
“是!夫子放心!”学生们向公主保证完继续收割水稻。
这才是他们第二次种稻,第一次在江州,第二次在京城,他们种稻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
他们种稻过程中遇见了问题,最后成功解决问题,日后百姓们种稻时才不会再遇到这些问题,被这些问题困扰!
他们!是解决问题的人!怎么能因为遇到了空壳这一个小问题愁眉不展呢?
学生们重振旗鼓,没一会儿就把王大人远远落在后面。
此次京城实验田共收稻谷两千三百余斤,比江州还多了一百余斤。
君臣大喜,此次京城种稻,朝廷也有参与。
皇帝亲自派将士将稻谷运往皇宫大殿之上,并且举办宫宴庆祝。
参加此次种稻的大臣脸上尽是喜色,其他大人们也纷纷过来祝贺。
第二日,大殿之上,皇帝,太子,李昭瑞,两位丞相,众位尚书,参与此次种稻的臣子,以及参与江州京城种稻的学生齐聚。
李昭瑞率先总结,“父皇,江州出稻两千两百斤,京城出稻两千三百斤,这是一个好兆头,起码这种稻谷产量很多,若这种稻谷在大夏传播开来,百姓定能有大丰收!”
皇帝也很惊喜,“多亏了瑞瑞!想必明年百姓们就能吃上新稻了!”
每年朝廷都会为播粮发愁,若这种水稻大面积种植开,何愁百姓没粮,国库无粮的问题?
“但种稻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父皇太子皇兄,还有众位大臣,接下来由学堂参与这两次次种稻的学生们来汇报。”
学生们是第一次在皇宫皇帝还有这么多大臣面前讲话,多少有些紧张,讲着讲着,看着公主夫子鼓励的眼神,说话渐渐没再发抖。
“……种稻期间,江州降雨量,日照时长,京城降雨量,日照时长有很大不同,另外,我们发现,江州的土壤和京城的土壤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认为,京城稻谷与江州稻谷的区别是因为两地气候土壤不同……”
下一位学生继续说,“另外,关于肥料的问题,江州制肥不便,京城却又专门的肥料作坊,取肥方便,我们认为,京城稻谷产量比江州多有肥料这方面的原因,种稻时,在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肥料,肥料可以使稻谷产量提高。
我们还给百姓的普通稻谷施了特制肥,结果发现,施了特制肥的稻谷,比那些施了普通肥的稻谷产量要高,由此可见,要想百姓们收获更多的方法,必须得让百姓们也能获得这种特制肥。”
又换了一位学生。
“在种植稻谷过程中,我们也遇见了病虫害,幸好早有防备,处理及时,若百姓种,必须让他们也有所防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江州京城两地实验田中,都发现了空壳稻,原因未知……”
学生们将京城江州两地的种稻情况一一说明,大臣们听得认真,没有打扰。
“好了,一上就是我们对这两次种稻的总结了。”
学生们讲完,大臣们却还有些意犹未尽。
“皇上,大夏地域辽阔,地势东高西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47章 君臣相约去学堂听课(2/2)
,北高南低,降雨量南多北少,南方土壤同北方土壤也有很大差异,昨日吃京城的米,微臣也发现京城米同江州米有些许差异。
因此,微臣以为,推广新稻不宜操之过急,将稻种运往大夏各州,像公主一样,在各州设置实验田,实验田可以大一些,不必只有两亩,然后种稻,再像大夏学堂学生一样记录详细数据,
最后将数据汇集在一起,总结各州差异,然后再推广至民间百姓家中。”
左相建议道。
皇帝点点头,“公主以为如何?”
李昭瑞起身回话,“儿臣并无意见。”
是不能操之过急,且不说百姓能不能接受新稻,新稻肥料是一个大问题,再说各州气候土壤皆不同,还是慎重些好。
户部尚书:“皇上,关于空壳问题,臣以为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稻谷本身出了问题,二是气候因素,影响了授粉等过程,这个还需要继续研究。”
大臣们纷纷发表意见,学生们拿笔记下。
幸好他们提前带了纸笔!先记下他们说的,回去再研究研究!
不得不说,有些大人还真是见多识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皇帝、太子、丞相以及众位尚书没想到学堂学生竟然如此厉害,总结的如此全面,考虑的如此周到。
“不知几位学生可有入朝为官的想法?”
皇帝开口,震惊所有。
几位学生还在看自己纸上记得东西呢,乍一听到皇帝问话,人都吓傻了。
都看向公主夫子,不知该如何回话。
“父皇~你别跟我抢人了。”李昭瑞无奈。
来大夏学堂的学生准确来说就没有想入朝为官的。
富家子弟来学堂起初就是觉得有趣,普通人来学堂就是想学个手艺养活家人。
那些在学堂的普通小孩儿都是作坊里的人的小孩儿,大人在作坊干活,学堂帮忙照顾小孩儿。
想要走官途的人去的都是传统学堂。
“父皇只是问问……”皇帝讪笑道。
“公主,微臣听说大夏学堂有针对于某种技艺专门开的课?”户部尚书问。
“是。”李昭瑞点头。
“那可有关于专门种稻的课?”户部尚书继续问。
“有。”这个当然有了!不仅有种稻的课,还有种大白菜的课呢!
“那不知臣能去听几节吗?”户部尚书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啊!欢迎!”李昭瑞听户部尚书要来学堂听课很是开心,这还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去大夏学堂听课的大臣呢!
“说实话,朕也有些好奇瑞瑞办的学堂究竟是什么样的,不如我们改日一同去学堂听听?”皇帝听户部尚书说的话也来了兴致。
“父皇……”李昭瑞一拍额头。
“两位丞相呢?”皇帝兴致勃勃的问两位丞相。
两位丞相互相看了一眼,“我们早就在大夏学堂听课了。”
“什么?”皇帝太子和各位大臣听了两位丞相的话都很震惊。
李昭瑞嘿嘿一笑,“两位老师当初是我请他们去学堂代了两节课,然后就经常来学堂了,偶尔也会去听听别的课。”
比如种花养鸟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