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暗绸缪(1/2)
一听说这个消息,玛琭的心也吓得突突的。
原本觉着痘症这事儿挺遥远的,于是她坚定地拒绝送胤禛出宫避痘。
可是怎么都没想到这样快,痘症就出现在了与永和宫紧邻的景仁宫!
这回出痘的人更是太子——是玄烨所有的孩子里,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没有送出宫去避痘的。
尽管胤礽打小是跟玄烨一起住乾清宫,玄烨亲自手捂手摁着养到现在的。可是竟然也还是没能躲过痘症,终究在五岁这年出了痘!
这对玄烨无疑是一个挑战——不送出宫去避痘,就真的躲不开痘症。于是玛琭有理由担心,玄烨可能会更加要坚持送皇子出宫避痘。
那样的话,胤禛就也留不住了。
一想到这儿,玛琭就有点坐不住了。她溜达到景仁宫去看看动静。
景仁宫里一片忙碌,所有人都脚步匆匆,如丧考妣一般。
可是景仁宫却布置得跟过年似的,门口贴了大红的桃符,而且还放起了鞭炮来。这便是宫里也用了民间的法子,以“见喜”来代替出痘,图个吉利,同时也表达了对痘症的敬畏之意。
玛琭眼尖,远远看见贵妃都换上了红衣裳。行色匆匆之间,却终是忍不住举袖悄然拭泪。
玛琭便也屏息驻足。
她能理解贵妃的心情。皇太子刚挪过景仁宫来几天啊,就出痘了;太子在乾清宫四年都没事,结果刚转到景仁宫就出事了。
贵妃自然担心会被皇上怪罪,说她照顾不周。
唯一庆幸的是,太子如今已经过了四周岁多,可说是五岁的孩子了。比之从前宫中皇子皇女多是两岁左右出痘,太子年纪要大,身子骨儿会更强壮些。
当然最重要的是,五岁的孩子能比较清楚描述自己的感受,这便比两岁的孩子只知道哭要好了太多倍。
玛琭心下还有一点小小的侥幸。
她之前为了避免送胤禛出宫避痘,她还差点主动要求早点送胤禛到景仁宫来跟着太子一起住。
她当时是想跟玄烨说,太子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的,既然太子养在宫里都没出过痘,那叫胤禛跟着太子一起住景仁宫,胤禛就一定会受太子福气的影响,就也一定不会出痘的。
幸亏她当时还是觉着胤禛太小了,她舍不得撒手,不然这要是已经送到景仁宫了,胤禛必定会被传上。
一想到刚满月的孩子好悬也跟着一起出痘,玛琭现在只想赶紧回永和宫去,也供起痘疹娘娘来,她要诚心诚意给痘疹娘娘磕个头。
.
因太子出痘,玄烨下旨,自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日止,各部院衙门章奏俱命送内阁。
玛琭明白,玄烨这是要暂时放下政事,亲自陪皇太子渡过这“送圣”的十二天。
玛琭心下也不妥帖,忙传了乐太医进来问话。
乐太医带来一个消息,说皇上在皇太子出痘之前,曾经下旨急宣武昌府通判傅为格进宫。
玛琭听了也有点傻,“皇太子出痘,皇上千里迢迢调武昌府一个通判进宫干嘛?”
武昌在湖北武汉呢,从武昌进京山迢水远,路上所用时间可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到的;
再说通判又只是个辅助知府政务,分掌粮、盐、都捕等事务的正六品小官儿……这样的小官儿,通常玄烨都不会亲自面见。怎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急招入宫?
乐太医见幽幽道:“微臣听闻,这位傅通判善为小儿种痘。”
玛琭登时惊得站起,“善为小儿种痘?!”
她不敢置信地望住乐太医,“难不成,此次皇太子出痘,乃是皇上命那傅通判为皇太子种的痘?”
.
玛琭这话一出,乐太医小老头登时满面紧张起来。
他赶忙左右看看,冲玛琭一个劲儿行礼。
“贵格格慎言……微臣,也不敢断言。”
玛琭便又坐下了。
乐太医说得对,这话谁都不敢随便乱说。
毕竟在这个时代,受医疗科技手段的限制,种痘还是一件危险的事。若是种不好,直接就把皇子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也正因此,玄烨才对种痘之事颇多顾虑。即便玛琭说尽好话,好几次旁敲侧击在玄烨耳边提种痘的事儿,玄烨都没轻易答应她。
况且,现在出痘的是皇太子。玄烨又怎么会用皇太子来当种痘的试验品呢?所以这话,谁敢张嘴往外说啊!
可是问题是,现实就这么在眼前摆着呢。
傅为格擅长的是为小儿种痘,而不是出痘之后的治疗,所以玄烨在这个时候从武昌府千里迢迢把他召进宫来,不是种痘又是来做甚?!
一旦动了这么个念头,玛琭的心下都毛了。
玄烨这是咋想的啊,为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开始试验种痘;而且竟然拿皇太子来试炼!
她赶忙摁住炕桌,抬手捂住额角。
不行,不能胡思乱想。
再胡思乱想下去的话,玄烨在她心里就要疯狂涨分了!
不可以,她绝对想错了。这事儿它只可能纯粹就是个巧合!
瞧着她神情有异,乐太医也连忙问,“贵格格怎么了?可有何处不舒坦?”
玛琭摇头,“没事儿。只是觉着皇上召傅通判进宫之事,颇不寻常。”
乐太医缓缓垂眸,“微臣还听说,皇上已经命太医院中筹备痘疹科,现下即可开始在全国各州府寻觅合用的痘医。”
.
对于乐太医告诉她的那些消息,玛琭不敢多猜,只是当即就去痘疹娘娘拈香,替太子祈福。
当晚,亲手泡了一晚上的绿豆。
次日早上起来,她就亲自动手,用自己宫里的小磨将泡了一晚上的绿豆磨碎,用小锅慢熬,做了一大碗豆腐脑。
绿豆本就清凉解毒;且绿豆的豆腐脑清淡好消化,适合现在病中的太子。
给豆腐脑打卤时,她还特地以猪尾吊汤。
民间说,猪尾可助痘症。
民间说法里的猪尾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猪尾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21章 暗绸缪(2/2)
,一种就是真的猪尾巴。
猪尾草可药用,玛琭不懂药理,不敢擅用;但是猪尾巴她还是敢用的。
猪尾巴里多含胶原蛋白,对痘痕的康复定有好处。
再者太子毕竟还是小孩子,你给他吃过于清汤寡水,他肯定不爱吃;用猪尾巴吊汤,略微加入卤子里,豆腐脑至少口味上会鲜美许多。
还有一层,民间还有民谣说“茧如豆,破可出;猪短尾,不久长”。不管这话有没有用,至少是个好口彩。
豆腐脑送去了,玛琭还担心玄烨和太子和爷俩有没有胃口。
半个时辰后,顾问行亲自送回来了空碗,玛琭这才松了口气。
受了这次豆腐脑成功的鼓励,接下来的十来天里,玛琭卯足了精神头儿,将自家在膳房供职多年的这点基因都调动了起来,小心地为太子预备吃食。
十二月九日,景仁宫终于传来喜信儿,太子“送圣”成功。
也就是说太子逃过一劫,已经是出过痘的“熟身”了。
玛琭松了口气儿,这才冷不防发觉自己竟然都有点体力不支。
脚跟儿底下发虚,站不稳当;眼前更是一片雾气沼沼的。
她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想稳住身形。
身后已是有人先伸手接住了她。
玛琭回眸一看,马上眉开眼笑,“皇上!给皇上道喜,给太子道喜!”
玄烨叹口气,捉她过来索性搁在膝头,“你的心意爷都明白,太子也会记着。做两回就行了,怎么还非逞强,连着做了这么多天的去?”
玛琭摊手,“那不赖我呀。谁让每次送去的吃食,送回来的总是空碗呢。我便知道皇上和太子都爱吃,这便更有劲儿了呗。”
她歪头看他,“若是皇上原封不动退回来,我就知道皇上和太子都不爱吃,那我就有自知之明,再不做了呗。”
玄烨笑骂,“敢情这是拐弯抹角说爷贪嘴呢呗?”
他说着揪她耳垂,“而且还说爷是在陪太子出痘的时候,还没忘了贪嘴……哼!”
玛琭含笑抬眸,“爷,不管怎样,太子平安送圣,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玄烨收拢手指,将她小手攥在掌心。
“是。爷也十分欣慰。”
他抬眸深深凝视她眼睛,良久才缓缓道:“你一直劝爷尝试种痘,爷却忘不了咱们大清死于痘症的那么多人,故此爷总是不敢轻易尝试。”
“这一回胤礽能平安送圣,爷心下便也有了底。看来这种痘一法,的确可以推行了。”
玛琭都明白。
痘疹就像鬼魂附体,一直困扰着大清皇室,让它一刻不得安生。
皇太极时期,痘疹更加猖獗。天聪五年正月、夏六月、天聪六年春二月、十二月、天聪八年春二月、崇德二年十月、崇德三年元月至五月、崇德四年四月、崇德七年四月至十二月及翌年正月,盛京地区都曾大规模地流行过痘疹。
那时皇太极大贝勒代善的儿子岳托、马瞻、巴喇玛以及额驸和硕图之子和尔本,多铎的嫡福晋都在痘患中丧命。
满人忧惧痘疹,还可以从一份诏书中窥知: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六月,皇太极遣官持诏书往迎出师诸贝勒,诏文首先感谢神明眷佑,使“国内臣民共享宁谧之福,亦无痘疹之患”;其次才言及田禾收成诸事。可见他们对痘疹的重视程度。
同年,皇太极亲征大明,留守诸贝勒等寄书皇太极,在例行的称颂天恩与丰收之后,随即报告:“自汗出征后,臣等未染痘疾,亦无疾病”,痘疹列于诸疾之先做特殊叙述。
此外,满人入主中原以后,皇室举行重要丧礼时,凡家有出痘者亦在暂免成服之列,以避免为家族招致不祥,或令患者因触犯丧服的禁忌而影响病情。清廷设此例外,愈益彰显见痘疹在其生活与观念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顺治本人对痘疫更是谨小慎微。他身边多位亲王贝勒的境遇,例如“辅政德豫亲王多铎出痘薨”“英亲王阿济格两福晋俱出痘薨”以及“和硕敬谨亲王尼思哈薨,年十岁”等,可见疫情之严重。
顺治八年,顺治爷就南苑内发出了一道敕谕,称:“近日痘疹甚多,朕避处净地,凡满、蒙、汉人有被冤控告者,此间皆严禁向朕跪告,违者斩。”就是是要避开所有人。“九年元旦,上避痘南苑,免行庆贺礼”以及“十三年元旦,上避痘南苑,免朝贺”等,都可看出顺治对于痘疫的恐惧。
所以玄烨能以出过痘的“熟身”而登上皇位,他是从一开始便被笼罩在痘症的巨大阴影之下的。
他终于走出今天这一步,终于要开始承认和推广种痘之术,而且是以太子为始。这样的胆魄,的确堪称“千古一帝”。
玛琭便诚心诚意拜服下去,“妾替天下万民,尤其是稚龄孩童们,叩谢圣恩。”
.
随着康熙十七年十二月皇太子的“送圣”成功,大清便在对天地的感念之中,迎来了康熙十八年。
胤禛满了“百岁儿”,有些事便不能不提到日程上来。
这里边儿倒是惠嫔和荣嫔两个总替玛琭“张罗”这事儿,总在皇上和贵妃面前提该送胤禛出宫避痘了。
她们两个自己的儿子也都养在宫外,她们这就是看不得别人的孩子还能留在宫里。
她们两个提了两回,都叫玄烨轻描淡写给怼回去了。
“……乌雅氏亲自哺育小十一,故此那孩子暂且离不开她。她的情形自与你们不同。”
她们两个看皇上和贵妃这边说不通,她们便趁着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跟前的时候,又提。
若是玄烨又以玛琭亲自哺育的理由来怼她们,她们便冲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笑说,“难不成宫里就挑不出几个好的奶口嬷嬷了么?再说乌雅氏也不能总自己亲自哺育下去。毕竟,她还得伺候皇上呢。”
天大地大,当然是皇上最大。
作为嫔妃,就算哺育皇子是要紧的大事;但是伺候皇上,继续为皇家开枝散叶才是更重要的事。
而想要继续伺候皇上,还能再度坐胎,那断奶就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