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只能等朱橚回来了(1/2)
京城,朱允炆暂住的寝宫。
朱标站在寝宫门口眺望着远方,虽然并未动作,但是任谁都能从他的眉宇之间看出他内心的担忧。
寝宫里,床铺之上,朱允炆高烧不退,长时间昏迷未醒,时不时还会梦呓几句,说些胡话。
而床铺边上,则是正为其针灸医治的太医院孙院使。
自从学了朱橚不吝赐教的医术之后,本就医术冠绝的孙院使更是不愧太医院院使的美名。
现今全天下恐怕除了朱橚本人以及李格、李毫这两位朱橚的徒弟之外,再无人能比得上孙院使的医术。
不消片刻,孙院使便完成了朱允炆的治疗,暂时将其身上的高烧退了下来。
收拾好自己随身携带的药箱站起身后,孙院使转身便看到了守在门外并未离去的朱标。
朱标此时也感应到了孙院使向着自己走来,当下转过身子,语气之中不无担心地道。
“孙院使,什么情况?”
只见孙院使先是一拱手,而后便是皱了皱眉,有些为难地道。
“微臣不敢欺瞒,这孩子恐怕是离京的途中让人下了重药,如今药效已达骨髓。”
“凭微臣的医术,也只是能将目前的高烧稳定下来,却是无法将体内药效完全清除。”
朱标虽然早就猜想是有人刻意通过朱允炆针对大明皇室,但是却没料到这幕后之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居然胆敢在京畿之地就对着朱允炆下手,难道就不怕暴露吗?
深吸一口气缓了缓神之后,朱标接着问道。
“孙院使,难道就一丁点诊治的办法都没有了?”
纵使朱允炆已经被父皇罢黜了皇室身份,贬为庶民,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儿子,朱标如何能眼睁睁看着朱允炆在宫中不治身亡?
只见孙院使丝毫没有犹豫地点了点头,而后语气肯定道。
“办法还是有的。”
“安定王的医术比起老臣不知高超了多少,若是安定王出手的话,这孩子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朱允炆是孙院使从小看到大的,孙院使从心底也自然不愿让朱允炆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去。
朱标闻言立刻便是眼睛一亮,而后心中不住懊悔。
是啊,自己怎么把五弟给忘了。
以五弟的医术,这种小问题不是分分钟便能解决了?
随后,便见朱标看向了身后的内侍沉声问道。
“安定王何时抵京?”
内侍一直在一旁听着两人对话,此时见朱标提问自己,立马恭敬回道。
“回殿下,安定王再有两日便可抵京。”
朱标微微颔首,而后目光再次看向了孙院使。
孙院使还未等朱标出言发问便率先道。
“殿下放心,虽然老臣的医术水平不及安定王,但是拖延两日的光景还是没有问题的。”
得到孙院使的保证之后,朱标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而后作势要离去。
然而脚步刚迈动了几步,却又停了下来,转身看向了正目送自己的孙院使道。
“孙院使,那孩子方才的时候都梦呓了些什么?”
孙院使一愣,方才光顾着救助朱允炆了,却是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里。
努力的回想了一番之后,这才有些不确定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54章只能等朱橚回来了(2/2)
“好像是唤了几声殿下,而后说了一些道歉的话。”
听到这里,朱标心中一紧,而后眼神悠悠地瞥了一眼孙院使身后寝宫的方向。
随后便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此地。
从西安府回京的路上,马车之中。
朱橚看着面前正襟危坐的李格和李毫两人,突兀地噗嗤一笑。
这一笑,差点吓得李格二人当场站起来。
他们还以为,老师是又打算拿些什么书籍来让他们抄写。
虽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抄书的学习方式,但是每当亲身经历的时候两人还是忍不住叫苦不迭。
笑过之后,朱橚突然又正色起来,目光在李格和李毫二人之间来回巡视。
直看得李格和李毫两人心里发毛,不知道老师今天是受了什么刺激。
半晌之后,朱橚这才轻咳了两声道。
“李格、李毫,这次在西番你二人做的不错,没丢为师的脸。”
李格二人听着朱橚的夸奖,终于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却并没有自满的神色挂在脸上。
只见李格和李毫对视了一眼,而后神色肃穆不卑不亢道。
“老师言传身教之下,我们二人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对于这种彩虹屁,朱橚的抵抗能力极强,只是微微颔首之后便接着道。
“为师已经没有什么可教导你们的了,日后自行学习自己认为该学的学识便好。”
“但是为师唯独要求你们记住一点,无论如何,都要时时刻刻谨记如何做人,切不可作奸犯科。”
李格二人闻言,脸上立马便是露出了惊慌之色。
以他二人的聪慧,如何能听不出来朱橚这是离别之时的交代,难道老师要将他们逐出师门?
当即,两人便是情绪低落的低下头来。
能跟随着朱橚学习,增长见识他们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就算是如今朱橚不打算继续教导他们了,他们也万万不敢出言询问为何,以免惹得朱橚不快。
一旁的徐妙锦见状也不由得莞尔一笑,替着朱橚解释道。
“你二人别误会,你们老师只是觉得你们学习的知识已经足够在朝堂之上效力了。”
“等回到京中之后,便是时候向圣上引荐,将你们纳入到朝堂之中。”
二人这才又惊又喜地抬起头来,目光之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虽然他们一开始去到皇家书院学习的目的就是出人头地,在京中捞个一官半职,也好让父母跟着争光。
但是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在朱橚的教导之下他们也明白了许多。
一开始纯真的当官梦想也逐渐转变,想要和朱橚一样造福大明百姓,维护大明江山的安稳。
当两人支支吾吾地将心中的想法和朱橚说了之后。
朱橚先是欣慰满意地一笑,而后这才耐心地宽慰解释道。
“有梦想有想法是好事,但是当你们的身份不足以支撑你们的想法时,便不会有人聆听你们的声音。”
“如果我如今不是藩王身份的话,许多事情都没有名分插手,又何谈造福百姓,安稳大明呢?”
一番话之后,李格两人也算是被朱橚劝解开了。
从两人的对视的眼神之中,也皆是可以看到对方眼神重新燃起的振奋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