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你二人留守(1/2)
不知不觉已经是年初六,明日便是朱橚规定工厂和农田的工人们返工的日子。
这六天之中,朱橚也是少见的清闲了一把。
每日除了去戏院之中看戏之外,便是在家中制作一些新鲜的美食来品尝,好不快活。
甚至于,因为这六天的清闲,朱橚和徐妙锦两人都是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圈。
今日,安定王府上。
朱橚将商会之中如王峰、福伯等管理层,以及各个产业之中如赵有财这些掌柜都唤了过来,美其名曰“团建”。
实际上,朱橚也想要趁着这天交代众人一些事情。
毕竟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开封府了,这一走又不知道需要多久,自然是要将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才能够放心。
长桌之上,朱橚依次审视着桌上围坐的众人,和他们看向自己的尊敬目光一一对视。
片刻之后,朱橚目光定在了赵有财的身上,缓缓开口道。
“我走之后,那些产业就交给你了,每月的账本让青宁过目就是了。”
鉴于赵有财在生意之上的天赋和种种奇思妙想,朱橚便将酒楼、客栈、以及戏院的生意都交给了赵有财打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道理,朱橚还是懂得。
赵有财听了朱橚的安排,自然没有任何异议,正色地点了点头。
倒是朱橚身后的青宁,听了朱橚的安排之后,有些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殿下竟然不打算带自己出门,就让自己留守了?
不过朱橚正在说正事,青宁也不敢出言打断。
朱橚见状,眼神移到了汪田的身上而后道。
“汪田长,庄稼的种子和种植的方法都交给开封的百姓农户们了吗?”
见汪田点了点头,朱橚接着道。
“下一次的收成依旧如此,派人去别的地方散播。”
众人闻言,眼神之中皆是升起了浓浓的敬佩。
尤其是一旁的陈懋更是如此。
陈懋本身也是种田的农户出身,自然知道朱橚这么安排的意义以及其中无私的精神。
这完全就是拿商会和那些产业的收成来养着农庄里的人。
并且如果仅仅是给工人开支倒还好,重点是其后散播的时候还有别的支出。
交代完汪田之后,朱橚这才看向福伯和王峰所在的位置点了点头。
福伯和王峰跟着自己最早,商会也早就走上了正轨,彼此早已经有了默契。
不过,朱橚还是想到了一些事情,继而出声交代道。
“王峰,在商队之中交代下去,若是碰到了海外行商的船队,有什么稀罕之物的话便将他们手中的东西收来,价格高一点没有关系。”
“尤其是植物!”
王峰郑重的点了点头,随即想起了。
培养的藤蔓不正是当时在自己手中被殿下发现,而后培养成了现今的吗?
交代完这一切之后,朱橚这才放下心来。
好在自己在开封短时间内拉起来的班底也不算差。
要不指不定自己回归之时又要看到怎样一个烂摊子。
待送走一众管理层之后,朱橚看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184章你二人留守(2/2)
前剩下的几人道。
“那么这次,便让青宁和蒋义两人留在府上吧。”
蒋义见朱橚目光看向自己,本来还一脸期待地以为朱橚要给自己发布什么任务,却没想到竟然是让自己留守。
虽然对于朱橚的安排蒋义不敢有意见,但他心中还是不由得闪过了些许难过。
点了点头之后,有些兴趣缺缺地低下了脑袋。
府上没有外人,青宁此时也不再藏着掖着,娇嗔了一声而后道。
“殿下,怎么让我们都留在府中了,是我们帮不上忙吗?”
朱橚一愣,随即明白看来两人是误会了。
“青宁你现在可是我府上的管家,一切产业的账本都要经过你手,这个位置何其重要,怎么能说是帮不上忙呢?”
听完之后,青宁也知道自己是误会朱橚了。
原来自己的作用在朱橚眼中如此重要,是可以将所有产业的账目放心交代的地位。
随后,朱橚又将目光看向了蒋义。
“蒋义,你是不是认为本王觉得你身体状况不如从前,觉得你是累赘了?”
蒋义见朱橚只是一句话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猜想,并没有否认这话。
顿了顿,朱橚接着道。
“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诚然已经恢复的很好了,随行保护我那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如果你也跟随我去了,谁来护着院子,护着青宁?凭四壮那半吊子功夫吗?”
“并且,你之前是锦衣卫出身,若是你跟着去了,是否又会引起别人的遐想,从而引起三哥和四哥的误会?”
“倒还不如凭着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好好替看我看守着开封那些商贾权贵的一举一动,他们之中,不老实的可大有人在。”
朱橚话语之中,并没有提及打草惊蛇一类,而是换成了更为委婉的误会一词。
毕竟之前的一切都是猜想,并没有实质的证据,朱橚也不想贸然就给他们扣帽子。
听完朱橚这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解释之后,蒋义这才明白了过来,心中悲伤的情绪也转而消散。
第二日,便是朱橚出发前往太原府的日子。
近期无降雪,路面上冰雪已经消融的七七八八,陈懋自然也就随行在了朱橚的车队之中。
反正朱橚最后也是要去顺天府的,没有理由不带上陈懋。
朱橚此时唯一的希望,便是能在路上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陈懋,让陈懋放弃投靠朱棣的想法。
天还未亮,朱橚这指挥着车队上了路,以免天亮之后百姓们知晓自己要离去的消息再出来相送。
之前在西安府上百姓的相送,可是把朱橚给整怕了。
朱橚宽大的马车之中,除了徐妙锦以及贴身的丫鬟小白之外,李格和李毫两个学生也赫然在其中。
与第一次朱橚带二人出门时不同的是,这两人短短半年光景,虽然面上依旧稚气未脱,但是气质上倒是多了几分沉稳。
再不像之前出门那样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一会都不能歇着。
朱橚有些满意地看了看两人,而后开玩笑地问道。
“这半年里没有我在书院,罗院判可有让你们罚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