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76章 衣锦还乡

第76章 衣锦还乡

   第76章 衣锦还乡(1/2)

王糜千不该万不该,起了想动李素家人的主意。

这是李素的逆鳞,碰不得!

而且李素心里非常明白,自己这次回来待不久。

那还不赶紧把要办的事情办完,去跟别人慢慢来玩什么勾心斗角,这不是脑袋秀逗了吗?

更何况还有李二陛下兜底,他解决一个世家的狗腿子王糜,也算不了什么大事!

但前提,三个月之后必须把火药搞出来。

不然,李世民恐怕就会收拾自己了……

想到这,李素摇头苦笑,准抓紧办事。

解封商会肯定不行,苏州府那关就过不去。

无奈,李素只得用李才的名义,在吴县内重新开了一家商会,交给陈四管理。

随着李素在县府暴打王糜,又重新把商会开张,这可把世家大族气得咬牙切齿。

这他娘的太嚣张了……

但李素无所谓。

他现在别无选择,只能和李世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或许自己在这里跟世家闹得越僵,李二陛下才会更高兴吧……”

几天后,在回安平村的路上,李素不由喃喃自语。

封爵的圣旨早就被人快马从长安送到了安平村,李素家房子上的牌匾,也从“李宅”二字,变成了姑苏县男府。

牌匾是朝廷礼部钦赐的,同时也顺带着给陈婉儿加了一个从八品的诰命夫人。

但无奈的是,李素这个姑苏县男的爵位根本就是表面功夫,没有食邑,只是虚封……

所谓食邑,简单来说就是君王给你封多少户。

那么就代表这些人以后应该缴纳的税收,全都是你的!

几百户养你一家人,让你没有后顾之忧的为朝廷效力。

但李世民抠啊!

哪怕就是现在的鲁国公程知节,贞观初年也才被封三百户,到了现在也不过七百户而已……

想到这,李素顿时无奈一笑。

很快,马车便稳稳的停在了家门口。

刘卓等一干黑甲军士连忙翻身下马,站在姑苏县男府外把手着。

此时,安平村的乡亲们看到这一幕,虽是好奇,但没有一个人敢走上来瞧个明白,只是在那窃窃私语。

“你们听说了吗?”

“前几日李家从长安来了几名太监,而且还宣读了圣旨,说是封了一个什么男爵。”

“没想到在咱们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居然出了一位贵人!”

闻言,另外一名满是泥泞的乡亲点了点头,“谁说不是呢。”

“这李家前几年在咱们安平村内,算得上是最穷的一家,平日连吃饭都吃不上。”

“可随着李素这娃子病好以后,这才多久的光景。”

“又是当官、又是封爵,真是羡慕死我了!”

“唉……”

听到这话,一名乡亲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要是在以前多接济接济他李家,那如今我就得跟着沾光了!”

“也不知道这李家发达以后,会不会像冯家那样欺负我们……”

“说啥呢你!”

“上次李家修建新房,给了咱们这些乡亲不少工钱,而且还管饭,肉也不少吃。”

“这李家娃子,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他什么品性难道你还不清楚?”

正在乡亲们议论纷纷之际,李素已经下了马车。

李素刚下来,就见陈婉儿穿着一身荣华的诰命服饰,带着一众丫鬟奴仆走出了大门,朝着他盈盈一礼。

“恭迎夫君回府!”

古代规矩很多。

不管是升官还是发财,都会有一套专门的礼节用来庆贺,并且大开中门!

饶是陈婉儿这种性子活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76章 衣锦还乡(2/2)

人,在此时也得收敛住自己的性格,向自家夫君行大礼送福。

不过李素的亲眷并不多,只有刘三娘、陈四、陈婉儿三人,看起来倒是挺单薄……

但也不知道今日是怎么回事。

一下马车的李素,就发现了不少生面孔站在陈婉儿的身后,一同朝着自己行礼。

就连嫂嫂刘三娘的爹,刘安也厚着脸皮跑来了……

“你我夫妻一体,何必如此多礼?”

李素轻笑一声,上前将陈婉儿给扶了起来,随后看向众人,“各位快快请起,我李素承蒙诸位亲人多年照顾,这才有了今天。”

“应该是我李素向大家行礼才是!”

“嫂嫂,这么多年,你辛苦了。”

随后,李素走到刘三娘的身前,朝着她弯腰鞠躬。

虽然这是该有的规矩,但这些年嫂子确实一心一意对李素,李素是真的打心眼感谢刘三娘。

嫂嫂刘三娘这么多年到底有多累,李素心知肚明。

凭着她那柔弱的身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硬是咬着牙撑起了一个家!

特别是在李素瘫痪在床那两年。

就算家里再困难,她宁愿自己挨着风寒,受着饿,也要给留上一口饱腹之食于李素充饥。

一想起这些,李素的心里就忍不住开始发疼。

若是没有她的含辛茹苦,前身这弱小的身板,还能安安稳稳的活到自己穿越来?

看到此,刘三娘连忙侧开身子,“小叔,嫂嫂也不知道你到底哪来的这么大的本事。”

“但能看到你有这般出息,嫂嫂真是为你高兴。”

“小叔你如今是贵人,以后可不能行这么大的礼了,嫂嫂受不起。”

说着,刘三娘突然眼眶一红。

有些话到了嘴边,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许沉默就是最大的回答吧!

刘三娘擦了擦眼角,把他拉到一旁,开始向他挨个挨个的介绍着这些亲戚。

虽然问候了一圈,但若是要李素独自再重新认一遍,恐怕他当场就得懵逼。

没办法,人实在是太多了……

“各位叔伯嫂嫂,兄弟姐妹,既然大家都来了,那就多在安平村住上几日!”

“往后若是家中遇到困难,尽管前来寻我李素,千万不要客气,有什么就请直言。”

李素并不是圣母心泛滥,只能说是人之常情。

因为他发现这帮亲戚,一个个都穿的破破烂烂,蓬头散发,特别是小孩。

那简直用面黄肌瘦来形容也不为过!

听到这话,亲戚们不禁互相对视了一眼,瞬间露出羞愧之色。

本来在之前他们听说李素当了县丞,就想跑来投靠,沾点光……

可不料李素突然去了长安,正主不在,他们也不好意思来。

“小素,我听说李才、李贵俩兄弟跟在你的身边。”

“你看能不能也……”

这时,一名中年汉子犹豫了好半天,这才把身后的几个半大的小子推到了前面。

“是啊小素,我家田地稀少。”

“这几个小子也帮不了什么忙,整日就在村子里闲逛也不叫个事!”

“若是有机会能在你身边,也能学点本事,别像叔父我一样,一辈子黄土朝天。”

话音落下,另一名中年汉子也开口道。

“对对对。”

“我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想把女儿都送到你家伺候婉儿。”

“小素你别看他们长得瘦,但不管是针线活,又或者烧饭都做得很好,能吃苦的。”

“只求你能把她们留在家里,赏一口饱饭吃就行!”

“家里是真的供养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