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589章 开诚公布

第589章 开诚公布

   第589章 开诚公布(1/2)

对好人有好人的用法,对坏人有坏人的用法。

当然,培养备胎的法子只对李义府这种功利心重的人有效,若将它原样拿到裴行俭身上。

以裴行俭耿直的性格,恐怕马上会选择离开……

裴行俭升官就发生在许敬宗和李义府面前,二人的神色果真有些不自在了。

虽然仍旧是堆着笑脸,看似真诚的向裴行俭道喜。

可那笑容却已有些僵硬,眼中的嫉妒之色一闪而逝。

李素不动声色地笑了笑,转头望向李义府:“李兄曾经说让我去农学指点,这话我一直记得。”

“不过很抱歉,最近我实在太忙了,忙得连家都顾不上。”

“农学那里只好再拖延一阵,辜负了李兄所请,我很愧疚啊……”

闻言,李义府坐直了身子连连道:“不妨事的,公爷是日理万机的重臣,经常被陛下召进宫奏对。”

“自然是国事为先。”

“说来倒真令人感慨,大唐出了李公爷这等当世英杰。”

“实是陛下之幸,苍生之福!”

“也只能委屈公爷能者多劳了……”

许敬宗在旁边听得老脸有点黑。

作为李素的头号备胎……错了,是头号小弟,李素究竟有多忙,许敬宗是再清楚不过了!

不仅是他,李素的懒惰几乎已是朝堂君臣尽知。

尚书省当差时,房玄龄基本没怎么见过李素的人影……

今天病了,明天伤了,请假的理由千奇百怪别出心裁。

这种人居然好意思觍着脸说自己忙得顾不上家?

偏偏李义府还一本正经的表示很理解,深情款款拍着苍生之福的马屁。

两人一搭一唱,嘴脸实在令人恶心极了……

李义府期待地看着李素,吹捧的过场走完,接下来总该表示一下了吧?

谁知李素马上转过头望向许敬宗,笑道:“许大人在火器局当差还算顺心吧?”

闻言,许敬宗苦笑摇头:“公爷您在火器局当过监正,自是清楚个中内情。”

“火器局颇受陛下重视,而且事涉机密,通常轻易不会变更人事!”

“我这个少监做了这么久了仍无寸进。”

“说来尤觉惭愧,就算我想挪挪位置,恐怕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听到这话,李素笑道:“无妨,守得云开见月明。”

“待到国有疑难时,陛下总会想到许大人的。”

“许大人耐心再等两年便是。”

许敬宗苦笑应了。

李义府在一旁却有些着急,自己投奔的意图已经表现得如此明显了。

为何李公爷迟迟不肯接话?

就算要拒绝自己的投奔,至少也要含蓄表达一下拒绝的意思呀!

总这么吊着不上不下算怎么回事?

小眼睛眨了眨,李义府决定索性不顾脸面,把话挑明了。

“李公爷,下官这人耳朵尖。”

“听说前阵子太子殿下欲招揽公爷,却被公爷拒绝了?”

李素看了他一眼,道:“太子是龙子,我是陛下的臣子,外臣本不应跟皇子过从太密。”

“再说太子殿下也只是寻常的登门访客,怎说得上招揽二字?”

“李兄这话若传出去被朝中御史听到,我可会有大麻烦的……”

李义府急忙赔罪:“下官失言,请公爷恕罪!”

“说来下官这张嘴确实给自己惹了不少祸,就是因为口无遮拦,常常得罪人。”

“故而到今日仍功不成名不就,公爷莫与下官一般见识。”

李素哈哈一笑,摆摆手连道无妨。

李义府沉吟片刻,在脑中组织措辞:“不过公爷,容下官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89章 开诚公布(2/2)

句放肆的话。”

“今日在座的皆是公爷之心腹!”

“裴贤弟素慕公爷一身鬼神莫测的本事,许兄更是追随公爷多年。”

“下官我也对公爷一见如故,只觉相识恨晚,不能早日为公爷效命!”

“咱们今日说的话传不到外面去。”

“不如……开诚布公说些心里话,公爷意下如何?”

听完,李素目光闪动,盯着李义府的脸看了一阵,然后缓缓环视裴行俭和许敬宗。

见二人也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李素不由笑道:“开诚布公当然固所愿也。”

“李兄莫非有赐教?”

李义府急忙道:“公爷盖世英杰,在您面前下官怎敢说赐教?”

“只是下官有些心里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言若有失还望公爷莫怪罪!”

李素回了一礼:“愿洗耳恭听。”

李义府咳了两声,轻声道:“陛下自去年废黜魏王后郁郁寡欢,下官听说陛下如今沉迷炼丹之道,以求长生。”

“臣下多有不满,谏书渐多,皆劝陛下励精图治,重拾贞观初年君圣臣贤之盛况!”

“然而陛下却未纳诸臣所谏。”

“如今魏征老大人去世,房相合长孙相两位又只知唯唯,鲜少进逆耳之忠言。”

“眼下能让陛下纳谏的人怕是越来越少了……”

李素眼皮跳了跳。

话是实话,大唐如今还算言论自由,私下议论帝王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人在朝堂官场,说话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李义府的这番话说不上大逆不道,但至少不太妥当!

看来李义府今日为了博得自己的注意,果真是不顾自己前程安危了……

李素眨了眨眼,笑道:“李兄的意思,莫非让我效魏征老大人之遗风。”

“上谏逆耳忠言,劝陛下放弃炼丹?”

听到这话,李义府连忙摇头:“非也。”

“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如今听不进忠言,让李公爷上谏岂非陷您于险境?”

“下官绝无此意。”

“那么李兄的意思是……”

李义府神情迟疑,显然接下来的话更犯忌:“下官的意思是说,自从魏王被废后。”

“陛下……已渐生迟暮之气,一心炼丹求长生,更有避世之念!”

“这一点相信陛下自己也很清楚,有些事咱们做臣子的不敢提,但陛下却心如明镜。”

“虽说避世,但陛下仍有一丝执念,那便是东征高句丽!”

“这是两朝帝王一心想做却做不了的事。”

“在这件事上,陛下雄心未灭,不可改易,已是势在必行!”

“如今朝中诸臣已在暗中准备东征事宜,那么在陛下东征之前。”

“下官以为,陛下必定会选一皇子为监国之人……”

李素点头:“李兄说得不错,你继续说。”

李义府看了一眼李素的脸色,却看不出任何端倪。

也不知李素对自己这番话究竟是何态度,但是既然话已出口,李义府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下官刚才说咱们彼此开诚布公,那么便恕下官放肆了!”

“前阵子太子殿下登门招揽李公爷,却被公爷拒绝。”

“下官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毕竟陛下诸皇子之中,一来太子勤奋博学,在士林中素有声望。”

“二来太子是长孙皇后所出之嫡子,天生便有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身份!”

“三来太子暗中筹谋多年,朝中人脉甚广。”

“无论怎么看,下一代皇位的人选必然是太子殿下。”

“下官一直不明白公爷为何拒绝太子的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