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436章 天家父子

第436章 天家父子

   第436章 天家父子(1/2)

程知节挥了挥手,不耐烦地道:“同去同去。”

“今日赶了巧,咱们三个老伙计的面子加起来,陛下多少也要买几分帐。”

尉迟恭欣然点头,与程知节并肩往宫门走去。

谁知李绩却没动弹,反而在他们身后冷冷地道:“咱们三个若同在陛下面前为他求情,娃子的性命可就真悬了!”

尉迟恭和程知节一惊,扭头愕然看着他。

李绩也不解释,只淡淡地道:“想明白没有?没想明白拿脑袋撞墙试试。”

二人秒懂。

混迹朝堂这么多年,饶是心直口快的武将,多少也有一点政治智慧。

三位军中威望甚高的武将一同觐见为李素求情。

会给李世民一种怎样的感觉?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出了事竟有这么多老将为他保驾护航?

假以时日,这个年轻人成长起来,焉知他以后会是怎样的人物??

再加上这个年轻人自己也争气,年纪轻轻已立下不少功劳,朝中人脉越来越广!

无论文臣武将都与他有交情。

魏王被废之后,朝堂之内几乎没有敌人。

将来资历越来越足够,权力越来越大,朋而为党,帝王大忌。

更何况,三位当世名将一同出现在李世民面前,本身就给人一种无形施压的逼迫感。

哪个帝王乐意看到这种画面?

就算迫于多年君臣之谊的压力,答应赦了李素,可是很难说李世民心里会不会有疙瘩,会不会为李素的前程埋下祸患。

想清楚因果之后,程知节和尉迟恭面面相觑,不由惊出一头冷汗。

差点无意间给李素惹了天大的麻烦!

论关系亲密,尉迟恭与李素最亲。

李绩点拨之后,尉迟恭朝李绩行了一礼。

“茂公良言,醍醐灌顶,我承情了。”

李绩摆摆手,沉声道:“都是为了娃子,勿须多礼。”

“娃子既然闯了祸,今日还是要见见陛下,为他求求情。”

“不过咱们三个只能去一个,多则生祸。”

听到这话,尉迟恭点了点头:“行,那就让老夫先去觐见陛下。”

“二位且先回府,待我探探陛下口风再作计较。”

李绩和程知节点头,不多说废话,二人转身上马离去。

尉迟恭走进甘露殿时,李世民正烦得不行。

殿内,李治气鼓鼓的生闷气,小兕子却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一边哭一边抹泪蹬脚,十足的小孩耍赖架势。

“父皇,李兄犯了多大的罪过?”

“为何父皇将他下狱?”李治大声道。

闻言,李世民冷哼一声:“小娃子莫掺和大人的事,带你妹妹出去玩耍。”

“父皇,李兄与儿臣在晋阳平乱时结下生死之谊。”

“儿臣一定要问个究竟!”

“李兄到底犯了什么罪,而致下狱的下场?”

李世民被他烦得不行,终于发飙了:“他坏了大唐国策,坏了朕布下的远谋。”

“你说他该不该杀?”

李治一怔,接着嘴硬道:“国策走偏了,扳回正路便是了,无非父皇一道旨意而已。”

“李兄为我大唐立过那么多功劳,难道父皇仅仅因为一个小错而锁拿他下狱。”

“父皇此举岂不令天下功臣齿冷?”

李世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36章 天家父子(2/2)

“放肆!”

“雉奴,谁教你这样与朕说话的?”

“儿臣知罪,儿臣一时心急,口不择言,请父皇莫怪罪。”

“只是父皇,凡事避不开一个理字。”

“儿臣与李兄有生死患难之谊,父皇若不给儿臣一个理由,实难令儿臣心服。”

“若连您的儿子都无法心服,如何让天下人心服?”

李治越说越激动,小脸涨得通红。

眼里不时闪过一丝惧色,只是强撑着挺起胸,一副凛然不惧的模样。

李世民却颇觉意外地看着他,这个儿子自小被他亲自带在身边抚养。

也许因为宠溺过甚,李治在李世民面前永远是一副懦弱优柔的模样。

说话都是轻声轻语,而且从未见他发过脾气。

今日竟罕见地为了一个外人而跟他争吵起来,实在是难得一见……

不知怎的,李世民忽然笑了。

这个小儿子的性格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今日竟见他发了脾气,李世民的满腔怒火奇迹般的全然逝去。

心中再无一丝火气,反而饶有兴致地盯着他。

“雉奴到底长大了,居然有脾气了……”

“哈哈,还敢跟朕讲道理,这性子该不会也是跟李素学的吧?”

李治脸涨得更红了。

被李世民一打岔,李治胸中好不容易激荡起来的一股勇气顿时全泄了,又恢复了以往懦弱的模样:“儿臣……儿臣只觉得,只觉得自己朋友并不多。”

“手足兄弟与儿臣年纪相差太大,不愿带儿臣玩耍。”

“儿臣只有李素这么一位朋友,而且是共同经历过生死的朋友。”

“儿臣……实不愿失去这个朋友。”

“父皇,看在儿臣的面子上,求父皇对李素从宽处置。”

李世民赞许地点头:“能知朋友之义,殊为不易。”

“雉奴,你确实长大了,懂得为他人着想了。”

“有情有义方不愧为真丈夫,你做得不错。只不过……”

李世民的笑容渐渐敛起,缓缓道:“只不过,国有国法,李素这次犯的错太严重!”

“朕纵想饶他,国法却不容。”

“此而不惩,怕是愈涨他的气焰,以后可真就收拾不了他了。”

“所以,朕这次绝不能饶他,明白吗?”

李治急了:“父皇,李素到底犯了多大的错?”

李世民目光变得冷漠,面若寒霜道:“他背着朕破坏了大唐与吐蕃的和亲,暗中挑起六国争斗。”

“你说这个错大不大?”

李治愕然无语。

李世民冷哼道:“前日朕刚得到松州急奏,你的兄长魏王谋反之时,吐蕃赞普调动境内兵马。”

“陈兵列于吐蕃国境上,对松州虎视眈眈!”

“他们调动兵马,自是想试探风声。”

“若谋反事成,咱们大唐一片混乱,吐蕃自可从容攻取松州。”

“在大唐长驱直入,甚至连吐谷浑和丝绸之路都有可能被他们占据!”

“朕不动声色,只待文成公主上路,吐蕃兵马自退。”

“三五年内,大唐可操练出一支适应吐蕃高原气候的兵马,报此不敬之仇!”

“可是你看看!朕的布局全教李素一人破坏殆尽!”

李世民越说越气,咬牙怒道:“这个混账,朕真恨不得一刀剁了他!”

“坏了朕的大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