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230章 朝堂风云

第230章 朝堂风云

   第230章 朝堂风云(1/2)

重修大明宫之事愈演愈烈,朝堂上的文臣们群起而攻之!

情绪最激动的莫过于魏徵了。

倔老头喜爱挑战生存极限,一辈子就爱试探帝王的心理承受底线。

想知道把帝王惹毛到什么程度,他才会剁了自己……

这次也不例外。

修建大明宫的十万工匠民夫们入长安城的那天开始。

魏徵每天三道奏疏劝谏,奏疏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后来发现李世民不纳谏,魏徵急了。

于是魏徵果断给了李世民一点颜色看,金殿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磕得满脸血……

因为此事,李世民大怒之下罢朝三日!

而大明宫的工程却没有停歇,户部拨银,工部监造,工地现场如火如荼。

在家养伤的魏徵坐不住了,他必须要制止这个工程。

因为李世民在做一件动摇国本的事,大明宫建成了,大唐也垮了。

三日后恢复朝会,魏徵轻伤不下火线。

额头绑着布带,跟炸大楼的恐怖分子似的上朝了。

朝会的气氛剑拔弩张,君臣关系从未如此僵冷过!

魏徵与李世民当朝吵了起来,面对满朝的指责,李世民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

就在李世民准备露出忏悔的样子,表示愿意接受魏徵的劝谏。

并昧着良心,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魏徵是一面可鉴史可鉴今的魔镜时。

却忽然生了变故。

情绪激动的魏徵,没注意到李世民渐渐松缓的表情。

其实这个时候只需魏徵给李世民一个台阶,李世民在不伤帝王尊严的前提下就坡下驴了。

然而魏徵太激动了,以至于忽略了李世民的表情。

辩到情急处,魏徵忽然站起身。

居然指着李世民的鼻子,再次大骂三声昏君!

李世民:“……”

老子给你脸了是吧?

这可捅了马蜂窝,李世民终于被激怒了。

对魏徵多年积攒的怒气怨气喷薄而出,当庭下旨杖责十记。

魏徵怒极反笑,被殿前武士拖着倒退时,口中仍大骂不休。

李世民暴怒,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眼看年迈的魏徵即将丢掉大半条命时,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了。

出班的是武将,也是名将。

武将不参与朝政的不成文规矩在这一刻被打破。

这一次,他不仅站出来了,而且旗帜鲜明地站在魏徵一边!

脊梁挺得笔直,清澈的眼神与李世民对视。

坦荡君子,无畏亦无愧。

站出班的这个人,名叫尉迟恭!

大唐的武将都是老狐狸,年纪越老越狡诈。

他们熟读兵书,精通韬略。

李家父子能打下这偌大的江山,离不开这些老将用兵的本事。

武将都是忠心的,当年李世民一声招呼,当世名将们血里来火里去。

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助李世民夺取玄武门。

可武将同时也是耿直的,当李世民下令杖责铮臣魏徵时,尉迟恭终于站出来了……

杖责一位六十岁的老人,尉迟恭忍不下去。

“陛下且慢!”

李世民瞪着尉迟恭:“卿欲何言?”

尉迟恭也瞪起了眼睛,毫不畏惧地直视李世民:“老臣是个粗人,朝堂国事不甚了了。”

“可老臣不明白,我大唐立国二十余年。”

“何时开始竟有以言获罪者?”

闻言,李世民怒道:“金殿辱骂君上,岂止于劝谏?”

“朕若不惩,帝王威严何存?”

“天下人皆视朕为可笞可骂之人,尔等便满意了?!”

殿内群臣纷纷道:“臣等不敢。”

尉迟恭却犯了尉迟脾气,眼睛瞪得越来越大,往前踏了一步:“建大明宫本是恶政,魏徵哪里错了?”

李世民指着尉迟恭,厉声道:“尉迟恭,谁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30章 朝堂风云(2/2)

你的胆子,竟敢直斥国政!”

尉迟恭使劲一拍胸脯:“老臣无胆。”

“老臣肚里只装了关中百万民心!”

君臣彻底闹崩。

朝班中,程知节,李绩等人满面铁青。

李靖垂睑默然不语,侯君集神情冷漠,房乔浑身直颤。

犹豫许久,正待出班。

却被人拽住了衣袖一角,扭头一看,原来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却非常隐秘地轻轻摇了摇头。

房乔无声一叹,终究还是没能踏出那一步。

殿下群臣各种反应,李世民一一看在眼里,忽然道:“来人,摘去尉迟恭梁冠。”

“剥去官衣,乱棍驱赶出宫!”

殿外武士进来,很不客气地将尉迟恭梁冠和官袍剥去。

而且果真执棍将尉迟恭打出殿外。

尉迟恭曾任武卫大将军,统领宫中禁卫,太极宫的禁军将士皆曾是他的麾下。

人走威犹存,乱棍打在他身上听着啪啪作响,实则力道并不重。

只是这种羞辱却令尉迟恭气得差点吐出血来……

尉迟恭被打出殿外,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李世民神情冷肃环视群臣,冷冷道:“还有谁言恶政者?”

“尽可出班畅言!”

群臣被气势所吓,尽皆不敢出声。

李世民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在殿内几名文臣身上扫过。

见他们没有站出来的意思,脸上的冷笑不由更甚。

“如此,户部明日再拨钱粮。”

“向河东道,河北道,江南道征调民夫三十万,尽遣入长安!”

“由工部尚书主理,营建大明宫。”

“勿使懈怠!”

……

尉迟恭被罢职驱赶出宫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

远在丰禹村的李素也得到了消息。

李素震惊万分,他没想到他和李世民做戏,居然把尉迟恭给牵扯了进来。

尉迟恭是他的长辈,对他有提携之恩。

有了这层关系,李素无法视若不见。

尉迟府也在朱雀大街上,不过位置比较偏远。

位于朱雀大街最南端,离太极宫最远。

离闹市坊间最近,地理位置不算很好。

朝臣里一些侍郎和郎中的府邸都比尉迟府好上许多。

李素牵着马走到尉迟府大门前,大门有些简陋。

但作为郡公,该有的排场还是有的!

暴怒的李世民总算留了一手,只罢了尉迟恭的官,却没有削去他的爵位。

门口两排部曲雁形而立,李素刚走到门前空地上。

李素脸色顿时一变,顿觉不妙。

再往前走几步,却见尉迟恭打着赤膊,脚踏九宫。

手里一柄丈长马槊舞得虎虎生风,招式和脚步却有点乱了章法。

仔细一看,尉迟恭满脸通红,身躯摇晃,分明是醉了……

再看尉迟恭的周围丈许范围内,前院的花草树木全被马槊扫除一空。

唯剩满地零落的枯枝败叶,前院附近别说人畜,就连一条狗都看不到!

抬眼再一看,尉迟府前堂外的廊柱下悄然冒出许多脑袋。

尉迟家的夫人,妾室,管家,丫鬟,人人面带惧色,远远看着院子里发疯的尉迟恭。

看着疯症越来越厉害的尉迟恭,眨眼间又劈断了院里一棵大腿粗细的榆树……

李素顿时悟了!

于是李素猛然停住脚步,领路的家仆也只好停下,疑惑地看着他。

李素抬头茫然四顾:“咦?这里怎是尉迟府?”

“错了错了,我要去的是程府。”

“打扰了,告辞告辞……”

家仆:“……”

李素扭头便走,今日访客不吉,下次再来。

刚迈腿没走出三步,身后传来一声暴喝:“呔!”

“李家娃子休走,欺我尉迟家无人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