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寒门第一权臣 > 第203章 大唐推恩令

第203章 大唐推恩令

   第203章 大唐推恩令(1/2)

此时,李世民红光满面。

就像是刚嗑了药似的,神情异常兴奋……

李素甚至眼尖的发现,李世民掩在矮脚桌下的腿都在微微颤抖。

想来是有大喜事了!

见李素疑惑的模样,李世民微微一笑,这才道出原由。

事情很简单,在大唐边境经过了一场军事演武之后,这些异族国家几乎人人都被吓得跟孙子似的……

该上贡的就赶紧上贡,该认错的就赶紧认错。

李世也不愧是千古一帝,趁此机会把汉朝的“推恩令”朝着各国都使上了一遍……

成功引起了人家的内乱!

所谓推恩,始出汉朝武帝。

当时汉武帝刘彻很苦恼,真正的寝食难安!

因为他的祖宗汉高祖刘邦太没文化,但又想永久的统治江山。

于是在立国之后清除异己,大肆分封刘家子弟为王。

立国时没什么,刘家子弟感恩戴德痛哭流涕谢皇帝封赏,然而给了王位就得给权力,给了权力还得给兵将。

久而久之,诸王势力越来越大,对天子也越来越不敬。

皇位传到武帝刘彻这里时,可怜的萌娃武帝小朋友失眠了……

不仅失眠,刘彻可能还患有譬如焦虑症,神经衰弱症,心率不齐症等一系列症状!

因为王爷们势力太大了,诸王势力合起来估摸可以把他这个皇帝掀翻三次以上……

这时有一个名叫主父偃的臣子,上了一道疏。

奏疏里说,既然天下这么多王爷,咱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王位当成不要钱的烂白菜一通乱封算了!

这就是著名的推恩令。

李世民当然知道这玩意,大唐名义上还是各国的宗主国,当然也可以这么干。

先不说此计能不能奏效,就是那些异国王子们,又有谁不想当可汗呢?

推恩策只是一剂药引,真正起作用的,怕是李世民和一众文臣武将在背后搞的名堂。

接下来,李世民怕是准备要用和亲的手段。

开展文化入侵,从肉体上到精神上彻底给这些异族换一次血,让其汉化!

“天赐良机啊!”李世民不禁哈哈大笑。

殿内众臣也纷纷笑了起来。

其中就数程知节,李绩这些武将们笑得最大声。

连老僧入定的李靖嘴角也勾起一抹饱含深意的微笑……

确实是天赐良机。

异族内乱,作为友好邻邦的大唐,一定要为他们的和平稳定做点什么……

但对于和亲这种同化手段……李素显然不太赞成。

不要误会,他并没有玻璃心。

“李素,我大唐今日方得渔利之机。”

“谋国之成者,半因人为,半因天赐,天予不取,反受其疚!”

“如同异族各国内乱,朕安能不取之?”

“诸卿以为若何?”李世民站起身,散发出凛然的帝王霸气。

“善!”

众臣纷纷大喝道。

无论当世名将还是道德君子,没有人反对李世民的决定。

他们的意思也很简单,既然人家发生了内乱,那就趁你病,要你命!

先出兵挨个挨个的收拾一顿!

等把人家打服气了之后,再来进行大唐汉化异族的一系列措施。

李世民定下了基调,满殿君臣开始讨论。

讨论的问题很多,包括唐军出兵的名义,是直接去草原建立大唐的都护府。

还是扶持傀儡,间接掌控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03章 大唐推恩令(2/2)

纵!

若是直接征服,该遣何人为帅?

若是扶持傀儡,又该选择哪位王子?

殿内一片吵闹喧嚣,文臣们纷纷交头接耳,武将们拍着胸脯争先恐后请战。

程知节大殿之内动武,一脚将李绩和牛进达踹得一趔趄。

面红耳赤跳到大殿中间,声嘶力竭叫嚷着要李世民马上给他挂帅印,不然一头撞死他面前……

很热烈的场面,殿内充斥着浓郁的君臣大跃进气氛。

人人奋勇争先,国之朝气,窥知全豹!

然而人多主意也多,乱七八糟的吵闹根本吵不出结果。

武将那头因为争行军总管,程知节大发神威,已连揍了好几个人,殿内火药味越来越浓……

满心高兴的李世民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

气氛有点变味了,这样下去不行!

“诸卿肃静,不可失仪!”

李世民放声大喝。

殿内顿时一静,文臣们纷纷住嘴。

而程知节也悻悻收回了插在某位武将鼻孔里的手指,狼狈恢复了正襟危坐。

李世民站起身,冷冷扫视一圈,然后道:“诸卿退下,异族之事诸卿若有高论,不妨写进奏疏呈上。

“李素,你留下。”

众臣纷纷行礼告退,程知节走前朝他挤眉弄眼。

算了,只当没看到……

殿内只剩李世民和李素二人,李素又开始发呆了。

赶出去了这么多人,偏将他一个小孩子留下来做什么?

甘露殿内很安静,李世民眉头深蹙,似乎在出兵与扶持之间犹豫挣扎。

李世民不说话,李素自然也不敢说话,于是老老实实跪坐着。

坐了一会儿,觉得不大舒服,小腿又痛又麻,有抽筋的征兆。

小心看了看陷入沉思的李世民,李素悄然改变了一下姿势,由跪坐改为盘腿。

这下舒服多了……

不说话没关系,发呆是李素的强项。

于是李素开始发呆。

毕竟人微言轻,这种事情他不好参与。

就在李素发呆快睡着的时候,李世民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李素……”

“小子在。”

“兵仗局所产震天雷,可为一场大战之所用否?”

闻言,李素挠挠头:“要看陛下所说的一场大战有多大,支撑一两年或许可以。”

李世民眉头微抬:“若是五六年呢?”

“肯定不够!”李素断然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神情似乎有些失望。

不得不说,李素造的震天雷助长了君臣的气焰。

对自己的战力有了把握,李世民才有商议出兵与否的底气!

若世间没有震天雷这个东西,李世民或许根本不会考虑出兵,毕竟大唐天灾频发。

见李世民露出失望的神情,李素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几句逆耳忠言的话。

“陛下,其实震天雷不是万能的。”

“此物看似霸道,可为攻城拔寨平原作战之利器!”

“但是它的局限也很大,比如雨雪天里火药容易受潮,与敌交战时根本无法点燃引线。”

“运输和储存的危险性也很大,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作战的工具,却不能真的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如果陛下想一举征服各国,定会因此拖垮大唐的财政!”

“就算征服了那些国家又如何?”

“留给大唐的,只能是一具奄奄一息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