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成都府,双流县东南方一处缓坡最高处。
知县倪少卿一手叉腰,一手指点着远处和四周,正在对身边围着的数人交代着什么。
天空正飘着毛毛细雨,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都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
漫山遍野的嫩绿色中,一团团正在盛开的各种花朵夹杂其间,田地里有穿着蓑笠的农夫正在驱赶着耕牛劳作。
整个场景如同一幅清雅的画卷一般,令人不禁深深陶醉其中。
“刘大人,接下来这段时日怕是要辛苦你了!”
“若是县衙公事不多时,我也会寻空来此帮衬与你。”
“这个时节正是育苗移植关键时期,为防乡民懈怠,须得有县衙长官常驻于此。”
“一是方便管束监视,二也能做好组织巡查!
“等你留驻日满后,本官会安排赵县丞前来替代与你。”
“此事事关我双流县今后百年发展大计,也关系到治下百姓之收入。”
“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一定要将其当做头等公务待之,切不可轻忽!”
倪少卿转头目视一位比他还要年轻的官员,神色郑重的说道。
为了行走方便,他将所穿的青色官服一角掖在腰带上。
一双皂色薄底快靴沾满泥泞,白色衬裤也是溅了不少泥点。
崇祯二十二年,已经二十三岁的倪少卿以从六品的高阶,被吏部分派到成都府双流县担任知县,到现在正好七年整。
倪少卿中试后在户部观政不到一年,正赶上朝廷发起的大规模移民计划的关键期。
官吏及文人大量缺失,在征得时任内阁首辅父亲倪元璐同意后,倪少卿毅然投身到了这项宏大计划之中。
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七年!
由于双流县距离成都府不远的缘故,督察院派驻成都府的分支机构并没有往县里单独分派御史。
作为知县的倪少卿也少了一份掣肘,不用时常担心有人有意无意找茬挑刺,也让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政务当中。
为了充分调动底层吏员的工作积极性,倪少卿打破官场惯例和常规。
撇开六房书吏,专门召集四十多名吏员训话,鼓励一众人等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建言献策。
并明言,将来但有功劳者,他自会不吝赏擢!
并且会在每年吏部考评中予以题名,以彰显其功。
参与移民工作七年的经验让倪少卿成熟了起来,他非常清楚官府底层吏典的巨大能量。
这些人基本是师承相传地在一个部门供事,对朝廷的律令条例烂熟于心。
虽没有官阶在身,但发挥的作用却是极为重要!
只要让这个群体中人感觉到有了奔头,各人的主要心思能用在政务处置上,那政令落实将会变得更为顺畅。
六房书吏对知县大人如此明显的警告,和分化之举自是心知肚明。
并在此次会议结束不久,各自抽空逡巡至倪少卿的公房之内,以各种形式和言语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表示对倪大人所有指令都会无条件服从和配合,绝不敢有其他心思等等。
这些书吏都是鬼精鬼精的。
上任不过月余,倪少卿略施手段。
便将自己的权威在双流县彻底树立起来,这也为他在任期间创造的骄人政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摆平了衙门里的复杂人事关系,与士绅们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某种默契之后。
倪少卿便与郑源道换上便服,带着知县属官、典吏毛起恒以及各自的仆从。
分别骑着马骡,开始对辖区进行巡视探查,以此掌握本县的第一手资料,县衙日常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县丞杨哲元负责。
年过四旬的杨哲元是举人出身,祖籍徽州府人氏,在崇祯十四年被选官放到双流县担任主簿一职,为人处世较为圆滑低调。
在了解了新知县强大的背景后,自然是事事处处表现出绝对服从的态度,这也让倪少卿甚感满意。
倪少卿一行人等,在熟知当地各种情况的毛起恒引领下,足足花费了近三十天时间才将双流县主要镇村巡视完毕!
这期间的吃喝住宿也都是在农户家中,倪少卿和郑源道也充分利用空暇时间与农户们进行交谈,以了解所到镇村的真实状况。
经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访查,回到县衙的倪少卿在与几名佐贰官反复商讨几次后。
制订出双流县未来七年、也就是自己任期之内的工农业发展计划纲要,并以官府的名义将之公之于众。
在这份纲要中,倪少卿提出了农闲时组织农户开荒拓田、田地轮种歇养、于缓坡闲地大量种植油桐、油茶、间种川贝、川穹、牛膝、赤芍等中药材等全新施政举措。
并要求县衙中除三班衙役捕快以外所有人员,自即日起轮流下到乡间村庄,指导和督促辖区农户按照纲要内容进行劳作。
倪少卿制定的这一系列新举措并非是浮夸之举,而是有的放矢的长远规划。
在巡视中倪少卿发现,自朝廷减负降租新政实施以来,本县农户负担大为减轻。
加之、玉米、土豆等新型高产作物的大力推广。
各家各户温饱问题迅速得以彻底解决,基本上每家粮仓中都储备有足够一家人两年之食的口粮。
每年新粮下来之后,农户们都会在留足口粮后,把陈粮以每石三钱的价格卖给官府或四海酒业在当地的酒厂。
经过几年的积累,农户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
既然温饱无忧,那接下来当然就是如何使农户增收的问题了。
倪少卿在走访中发现,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致,双流县的田地虽然十分肥沃。
但经过多年的耕种,很多田地得不到歇养,地力已经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
在与众多老农闲谈过后,这才有了田地轮种歇养的政令出台。
与此同时。
成都府,双流县东南方一处缓坡最高处。
知县倪少卿一手叉腰,一手指点着远处和四周,正在对身边围着的数人交代着什么。
天空正飘着毛毛细雨,放眼望去,田间地头都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
漫山遍野的嫩绿色中,一团团正在盛开的各种花朵夹杂其间,田地里有穿着蓑笠的农夫正在驱赶着耕牛劳作。
整个场景如同一幅清雅的画卷一般,令人不禁深深陶醉其中。
“刘大人,接下来这段时日怕是要辛苦你了!”
“若是县衙公事不多时,我也会寻空来此帮衬与你。”
“这个时节正是育苗移植关键时期,为防乡民懈怠,须得有县衙长官常驻于此。”
“一是方便管束监视,二也能做好组织巡查!
“等你留驻日满后,本官会安排赵县丞前来替代与你。”
“此事事关我双流县今后百年发展大计,也关系到治下百姓之收入。”
“我等身为朝廷命官,一定要将其当做头等公务待之,切不可轻忽!”
倪少卿转头目视一位比他还要年轻的官员,神色郑重的说道。
为了行走方便,他将所穿的青色官服一角掖在腰带上。
一双皂色薄底快靴沾满泥泞,白色衬裤也是溅了不少泥点。
崇祯二十二年,已经二十三岁的倪少卿以从六品的高阶,被吏部分派到成都府双流县担任知县,到现在正好七年整。
倪少卿中试后在户部观政不到一年,正赶上朝廷发起的大规模移民计划的关键期。
官吏及文人大量缺失,在征得时任内阁首辅父亲倪元璐同意后,倪少卿毅然投身到了这项宏大计划之中。
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七年!
由于双流县距离成都府不远的缘故,督察院派驻成都府的分支机构并没有往县里单独分派御史。
作为知县的倪少卿也少了一份掣肘,不用时常担心有人有意无意找茬挑刺,也让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政务当中。
为了充分调动底层吏员的工作积极性,倪少卿打破官场惯例和常规。
撇开六房书吏,专门召集四十多名吏员训话,鼓励一众人等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建言献策。
并明言,将来但有功劳者,他自会不吝赏擢!
并且会在每年吏部考评中予以题名,以彰显其功。
参与移民工作七年的经验让倪少卿成熟了起来,他非常清楚官府底层吏典的巨大能量。
这些人基本是师承相传地在一个部门供事,对朝廷的律令条例烂熟于心。
虽没有官阶在身,但发挥的作用却是极为重要!
只要让这个群体中人感觉到有了奔头,各人的主要心思能用在政务处置上,那政令落实将会变得更为顺畅。
六房书吏对知县大人如此明显的警告,和分化之举自是心知肚明。
并在此次会议结束不久,各自抽空逡巡至倪少卿的公房之内,以各种形式和言语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表示对倪大人所有指令都会无条件服从和配合,绝不敢有其他心思等等。
这些书吏都是鬼精鬼精的。
上任不过月余,倪少卿略施手段。
便将自己的权威在双流县彻底树立起来,这也为他在任期间创造的骄人政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摆平了衙门里的复杂人事关系,与士绅们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某种默契之后。
倪少卿便与郑源道换上便服,带着知县属官、典吏毛起恒以及各自的仆从。
分别骑着马骡,开始对辖区进行巡视探查,以此掌握本县的第一手资料,县衙日常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县丞杨哲元负责。
年过四旬的杨哲元是举人出身,祖籍徽州府人氏,在崇祯十四年被选官放到双流县担任主簿一职,为人处世较为圆滑低调。
在了解了新知县强大的背景后,自然是事事处处表现出绝对服从的态度,这也让倪少卿甚感满意。
倪少卿一行人等,在熟知当地各种情况的毛起恒引领下,足足花费了近三十天时间才将双流县主要镇村巡视完毕!
这期间的吃喝住宿也都是在农户家中,倪少卿和郑源道也充分利用空暇时间与农户们进行交谈,以了解所到镇村的真实状况。
经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访查,回到县衙的倪少卿在与几名佐贰官反复商讨几次后。
制订出双流县未来七年、也就是自己任期之内的工农业发展计划纲要,并以官府的名义将之公之于众。
在这份纲要中,倪少卿提出了农闲时组织农户开荒拓田、田地轮种歇养、于缓坡闲地大量种植油桐、油茶、间种川贝、川穹、牛膝、赤芍等中药材等全新施政举措。
并要求县衙中除三班衙役捕快以外所有人员,自即日起轮流下到乡间村庄,指导和督促辖区农户按照纲要内容进行劳作。
倪少卿制定的这一系列新举措并非是浮夸之举,而是有的放矢的长远规划。
在巡视中倪少卿发现,自朝廷减负降租新政实施以来,本县农户负担大为减轻。
加之、玉米、土豆等新型高产作物的大力推广。
各家各户温饱问题迅速得以彻底解决,基本上每家粮仓中都储备有足够一家人两年之食的口粮。
每年新粮下来之后,农户们都会在留足口粮后,把陈粮以每石三钱的价格卖给官府或四海酒业在当地的酒厂。
经过几年的积累,农户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
既然温饱无忧,那接下来当然就是如何使农户增收的问题了。
倪少卿在走访中发现,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致,双流县的田地虽然十分肥沃。
但经过多年的耕种,很多田地得不到歇养,地力已经呈现明显下降的现象。
在与众多老农闲谈过后,这才有了田地轮种歇养的政令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