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之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 第607章 大明王建业的奋斗史(三)

第607章 大明王建业的奋斗史(三)

   第607章 大明王建业的奋斗史(三)(1/2)

制约华夏王朝寿命的根本问题就是钱粮。

丰衣足食的百姓是没有兴趣拿着性命去换取虚幻的荣华富贵的。

只要不是将他们逼到没有活路,但凡能吃得饱,能活下去,绝大部分百姓还是非常温顺的!

脑袋掉了碗大的疤瘌,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豪言壮语,那得是饿红了眼的人才喊的出来的。

王建业以及王氏家族的主要成员当然比府州主官们更加激动和兴奋。

没想到这次强行出头的结果居然如此出人意料的好,尤其是王建业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举动,竟然引来朝堂大佬们的关注。

接下来只要好生努力,王家十有八九就能上升一个层次了。

为了能够不辜负朝廷的信任,更为了家族的荣耀,王建业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在经过对上下游详细的地形勘察后,王建业与几位堂兄弟反复商议多次。

大胆的把原先工部主事绘制的水坝主体图纸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将主闸门向大坝偏东方向做了长距离移动,主溢洪道也顺延至山体的最东面。

这样一来,主闸门的闸体部分则会节省下大量材料,在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更加省时省工省料!

也使得主溢洪道的作用更加突出,使得大坝将来竣工蓄水后。

即使上游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主闸门也不必轻易开启,多余的水量都可以从东侧主溢洪道便可以泄出。

而溢洪道泄出的巨大水流,则会沿着下游坚石垒就的沟渠。

在直泄数里、动能大幅降低后,在沿着新整修的曲折蜿蜒的河道继续流淌,并再次被数道分流的沟渠引为灌溉田地之水。

因为现在离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还早的很,本着谨慎的原则,淄州以及青州府主官,将王建业绘制的新图再次派人送往京师,以求万无一失。

内阁接到青州府奏报后,立刻安排在京畿地带督建水库的都水司郎中对这份图纸进行审核。

都水司郎中对这份改动过的图纸赞不绝口,认为王建业的水平已经可以进都水司效力了。

有了专业人士的认可,王建业的施工方案很顺利的得到批准,而他的名字也再次被大佬们所关注。

最终,淄河水库经过断断续续三年多的工期。

与崇祯二十五年春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并在一年后迎来了第一次大洪水的考验,大坝巍然屹立,溢洪道分洪效果极其出色、

有力地保障了下有数十万亩良田的安全!

在淄河水库及其配套水利工程顺利运行两年后,水库下游的良田连年取得大丰收。

原先旱时粮食大面积减产、涝时大面积绝收的状况一去不不复返,数十万百姓的粮食和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保障。

青州府以及淄州主官们因此相继获得擢升,王建业因为功劳卓著,在朱由检的授意下,被破格擢升为从六品淄州知州!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总体氛围和风气,与执政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607章 大明王建业的奋斗史(三)(2/2)

经过无数实践验证过的。

作为天下之主的皇帝,他的喜好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检,因为出身寒微,再加上受到前世信息爆炸的深刻影响。

对世事有着非同寻常敏锐的洞察力,行事风格崇尚的是亲民务实。

对夸夸其谈、故弄玄虚者有着天然的排斥和厌恶感,所以他选择的内阁辅臣也是与他风格相似或接近之人。

不论是光时亨、陈奇瑜、倪元璐以及其他阁臣,无不是崇尚实务者。

君臣之间商议国事,从无虚言假语,都是直接讲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然后其他人再予以补充或举例反驳,最后再由朱由检拍板。

这种对事不对人的良好风气已经在大明官场蔓延开来。

上至京师部司,下到州县衙门,每遇大事,各级官员都会举行会商,最后形成人力所能及的最佳方案。

这种形式已成为大明各级衙门的定式。

其结果也被无数事实证明,这是最为高效的工作方式,对大明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自打破官员任命拔擢的身份后,不少能吏进入到各级衙门的决策层,这种鲶鱼效应带来的冲击,给大明官场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为了消除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吏员出身的官员们无不是尽心任事,力争在每件事务上都做到最好,生怕因为做错事而前功尽弃。

而进士举人出身的官员们,内心本就骄傲,也不愿在公务处置的过程中被学历更低的同僚压一头。

在这种微妙的环境下,绝大部分官员都是打起精神,尽可能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

因为这样既可以积累政绩,利于将来的考核升赏,又可以向外界证明:

瞧见没有?我们也不是死读书的傻子。

朝廷把我们安插到现在的位子,看重的还是我们的本事1

人都是有自己的尊严的。

能考中进士举人的哪有智商低的?

之所以如此多的人精并没有在青史上留名,是因为受到历史大环境的局限而已。

要是把这些人放到后世,也基本都是学霸类,尤其是考中进士,比考清北的难度还要难。

或许有人会说,清北也不是个个都是人才。

是,这话没错。

但是清北出人才的几率,总比工地上搬砖出人才的几率要高出无数倍吧?

谁能跳出所处的历史环境去俯瞰和展望?

从来没有。

每个当事人也都是局中人。

除了穿越者……

当然了,一种优良制度的形成,仅靠自觉是远远不够的。

严格的、多方位的监督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吏部对各级官员的考核依然是最重要的升黜方式和手段,但因为受限于交通条件的制约。

吏部根本不可能派遣人员下到每个府州县去进行实地探查,而凭借御史及各地锦衣卫的情况反馈的话,又怕不够全面。

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