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老子打的就是盟军(1/2)
就像猎豹扼住了猎物的咽喉,不挣扎则已。
只要一挣扎,猎豹就更加变本加厉,静静等待着猎物的死亡。
现在的奥郎则布,就是朱由检紧紧咬着口里的猎物。
而整个莫卧儿帝国,都将成为大明的战利品!
印度境内,辉煌一时的莫卧儿帝国分崩离析。
沙贾汗和大皇子达罗·悉乔的忽然死亡,让帝国一下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在朱由检的微操之下,曾有一世威名的沙贾汗死于非命。
而奥郎则布一夜之间成了全印度的罪人!
东有强敌,内部依旧争斗不休,忠于皇室的军队不知何去何从。
现在的莫卧儿帝国,每时每刻都在向四分五裂前进。
奥郎则布如今作为皇子的正统性已被颠覆,全印度人民都不再承认。
此时,莫卧儿急需一位能继任的人选。
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势如破竹的明军,在仍忠于沙贾汗的地方莫卧儿军队协助下,分成几路。
他们到处攻城陷地,鲜有抵抗。
终于,沙贾汗死后约两个月,明军在英国公张世泽的率领下,在莫卧儿的首都阿格拉插上了大明的龙旗!
占领阿格拉以后,明军并未将莫卧儿的雄狮旗撤下。
他们宣称只是为沙贾汗及达罗·悉乔报仇,暂时帮助孱弱的盟友守卫国土。
张世泽在阿格拉发布告示,并且禁止进入阿格拉的明军袭扰百姓。
帮助当地平民修建房屋,很快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没有多久,在一批锦衣卫和大明官员的簇拥下,一位帝国皇子来到阿格拉。
他抬起头,看着往日威风不再的这座“胜利之城”。
心知自己命运的他仍义无反顾的踏了进去……
第二天,这位沙贾汗的遗子得到了大明朱由检的册封,在阿格拉加冕为整个印度的皇帝!
正是这位新的印度皇帝,开创了君临整个南亚次大陆的莫卧儿帝国晚期时代。
这个皇帝是谁?
是沙贾汗的仅存的第四个皇子,图鲁使。
图鲁使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他的两位哥哥,达罗·悉乔和奥郎则布。
平淡无奇的甚至比不上前段时间在孟加拉称帝的那个皇子!
阿格拉宫廷,朱由检肆无忌惮地坐在本应该图鲁使坐着的王座之上。
身旁环卫着无数的禁军将士和锦衣校尉。
太监李凤翔展开金色卷轴,当着莫卧儿图鲁使王朝的所有文武群臣,肃穆地宣读道。
“大明天子圣谕,接旨。”
“臣唐隶,接旨!”
很快,从明军众将队列中踏出一人,他半跪地上。
眼中露出对身旁图鲁使等人的不屑。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念尔多年随驾,功勋卓著,战绩彪炳。”
“着晋为印国公,永镇印度,以显我大明护佑番邦之一片赤诚!”
唐隶根本没想到,瞪大了眼睛。
不过还是立马抱拳喝道。
“臣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镇印度,说是协助历代的莫卧儿皇室守卫国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08章 老子打的就是盟军(2/2)
实际上朱由检的意思不言而喻,唐隶心里很清楚。
那就是现在印度国内平民仍旧对莫卧儿存有感怀之心。
自己的任务,就是将大明威加海内的正统性宣播到这里,以及开战文化入侵,彻底将其同化!
这个国公不好当。
原本自己不过是个伯,现在一下子成了外封的国公。
虽然有皇帝的信任,却也并非是个好差事。
除了国内的口诛笔伐以外,唐隶需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
图鲁使不过是个明军堂而皇之接受全部印度国土的傀儡。
真正在莫卧儿掌权的,从此以后必须是要他们印国公府!
为了分权,朱由检还设立了驻印大臣及五军都督府分别握着文武大权。
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比如东厂和锦衣卫分署,用来监视。
在接到自己父亲和哥哥已死的消息后,奥郎则布明知希望渺茫。
却还是聚齐了仍能忠于自己的军队退守到德干,意图割据一方。
但是这个时候,朱由检已经率领舰队直奔法兰西,压根没有去管这货……
崇祯二十二年四月,印国公唐隶带着莫卧儿的印度皇帝图鲁使,及一帮帝国文臣武将向德干进军。
留在印度的大明军队和莫卧儿本土的帝国军组成了二十万人的联军。
兵临德干高原,将奥郎则布的都城团团围住!
半个月以后,奥郎则布兵败,逃回自己的宫廷,在穷困潦倒和四面楚歌中自杀。
莫卧儿国内最后反抗大明的势力就此终结。
在这之后的数年间,唐隶都在忙于平定莫卧儿国内的小股起义叛乱。
在唐隶忙着的时候,在安南境内的白文选也没闲着。
崇祯二十二年八月,东吁王朝缅甸的他隆王去世。
与印度的沙贾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他隆王和沙贾汗都是在他们国内足以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君主。
而他们强盛的表象之下,却是暗潮汹涌!
沙贾汗在位时期的莫卧儿开疆扩土,成为南亚次大陆唯一的强权。
而他隆王在位时期的东吁王朝不断改革,也有了战象百头和几十万大军的实力!
沙贾汗忽然暴毙,让朱由检得以打着光明正大的旗号乘势入侵。
现如今继位的印度图鲁使王朝君主图鲁使,已经完全成为大明的傀儡。
莫卧儿帝国的军政大权,已经不再受到他们的掌控。
他隆王去世,正值明军在东南亚的安南、大城、金边王朝各国执行武力扩张政策。
一开始,明军无暇顾及纷乱的缅甸国内局势。
但明军的无暇顾及,却让缅甸更为衰弱!
他隆王之后继任的缅甸国王平达力是个十足的昏庸之辈。
明军平定了安南等地之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没怎么受到干预的东吁王朝已经衰弱的不成样子了。
就在崇祯二十二年年底的某一天,缅甸边境的一队百人巡逻兵,与白文选派出的十几人明军小队遭遇。
一场乱战下来,这十几人的明军小队不仅击溃了这一百多人的缅军。
而且还顺势找到他们的老窝,一把火将其烧了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