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马儿都没眼看(1/2)
楚卿离了太子府,
便往云阁掠去,探入房内,换了新衣裳,亦留下字条于阁主间:“太子夺我,太子妃已死,我先隐匿月国,小心太子。”
翌日,
寒熠再回云阁时,才发现此字。
握紧拳头,手碎了字条,眼神晦暗不明,心下有些莫名的难言,这个女人又跑!我就这么不可信吗?
他也知:或许楚卿只是不想成了他的绊脚石,毕竟她已在太子面前暴露,欲意何为,全凭太子一念之间,他也可以进退有度,不必瞻前顾后。
想到此,寒熠心情稍稍缓和些。
但他还是决定不想此刻她就这样离开,连自己一面也不见。
打马响掣,直奔城门。
终是在夕阳西下时,羊肠小道,捉住了这该死的女人。
一把捞起跨在马上,置在自己身前,紧锁着她的身躯。
手环脖颈,手背向上托起她那小巧的下巴,霸道地要她看着自己,不能低头。
楚卿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而又惊喜不已,他居然来了,还找到了自己。
楚卿欲要开口,却不想被他裹得更紧。
他终是先开了口:“谁允许你离开我身边了?”
楚卿......我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吗?大家都在猜测,如今太子已然证实,都城欲要翻天了吧,她得去躲躲,他才能无后顾之忧。
“我只是不想....”
楚卿还未说完,寒熠知她意思,也不想等她说完,手背托起的下巴更往上提,亲了她个满嘴。
马儿就这样悠悠地晃着前行,不徐不急,好不惬意。
直至楚卿嗯嗯地发出声响,空气就快要被夺去,寒熠才放开,马儿似是感应一般,“吁吁”了两声。
楚卿才得以解放。
寒熠道:“清影陪你去,待我处理完一切,我便寻你。”
楚卿:“嗯,千万小心。若是他们欺负了你,我定挥师讨伐。”
寒熠......没想到这女人这么凶悍,不过他也不是第一次见识了她的凶悍。
寒熠心下美滋滋,又是一口轻啄,楚卿娇羞不已。
马儿都没眼看了。
--
寒熠返回都城云阁,画一楼早已候在门廊。
“阁主,探子来报,昨夜太子妃被人下了毒,惨死在宫中,我们派出去暗杀的人,查得居然是鲛人之毒。”
又怯生生地说:“还是未查到王妃的下落。”
寒熠:“嗯,派清影与其他影卫赶往琥珀城之路,暗中保护好王妃。两日一次汇报行踪。”
画一楼......“两天一次?”
终是放低了音量,小心翼翼地说道:“两天一次,路途遥远,恐将不妥。”
“嗯?”
“是是是。”
画一楼一脸无奈,谁叫他的管辖范围内,弄丢了王妃,哎...哎...哎...幸得王妃没有出事,感谢天感谢地。
寒熠又命清煞阻截月国与太子往来的书信,搜寻太子与外番勾结的证据。
见得扶苏,亦把楚卿的行踪告知了他,同时欲其搜索太子,李翔苟合,结党营私的证据。
自此寒熠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9章 马儿都没眼看(2/2)
掩下自己,深居简出。
在人看来寒熠的爱好便是时常出现在云阁买醉了吧。
世人只道是:王妃失踪,睿王郁郁寡欢,终日借酒消愁,无心朝政。
老王上见此,也是苦口婆心,仍未劝动。
太子更是不明白他这演的是哪一出?
自从楚卿给他下了警告,他亦未敢轻举妄动,只盼睿王寒熠出个什么差此,一锅端了。
却不想寒熠竟如此毫无建树,他甚是懊恼。
这日,东边相邻的桑禹蛮荒国,竟大肆进攻,烧杀抢掠富洛边境城。
王上得报,愤怒不已,貌似自己国看起来很好欺负一样,不是月国进犯就是蛮荒抢掠,欲派睿王前往平复。
这样也许他也能振作起来。
此时,吏部尚书却向前禀报:“蛮荒人凶猛好战,敢如此不顾一切,大举进攻,怕是有什么阴谋在怀。”
老王上:“哦?说说看”
吏部尚书沈意:“我国国泰民安,富怡很久,月国与蛮荒频频来战,骚扰生事,无不想削弱我国兵力,又使民生撼动,不如联姻之治,共享盛世繁华,造福百年。”
老王上......眉头紧锁,开国至今,哪个江山不是打下来的。有国来犯,无非就是想削弱敌国国情,就是见不得人家好。或是自己国家真正是食不果腹了,必须出征,犹如土匪般掠夺,日子才能稍微好过一些。
他从未想过联姻之治。
此时太子站出来说了:“父王,容儿臣禀报,上次月国进犯,睿王不就在月国寻回的王妃吗?如今蛮荒来犯,此计可参考,不费兵卒,共享盛世,岂不快哉。”
老王上:“哦?寒熠,可有此事?王妃不是侯府千金吗?”
寒熠有了反应,斜睨太子一眼,又收回冷眸,“本王王妃只是侯府千金,与月国有什么关系?”
“太子若想联姻,这等美事,父王可成全太子殿下。”
一口怼得太子哑口无言,老王上听这火药味,似是明白了:原来太子就是找寒熠的不痛快。
太子......“你”
寒熠冷哼。
老王上思量片刻,“众爱卿以为如何?”
三三两两逐渐往前移步,“臣以为,可行。”
“可行。”......
老王上:“好,那便按尚书大人的建议执行,此次太子协同操办。”
太子与沈意面面相觑,“是。”
此朝退后,寒熠一如往常去了云阁。
太子与沈意得以正大光明地互相友好往来。
却不想在沈意府址,有时候竟聚集了许多能人义士,其中就有蛮荒人。
沈意为了更好地让太子与这些人联络,竟出此招,使得蛮荒在上次大战中获得了丰富的食物与财宝,想必今年冬天蛮荒不会冷。
蛮荒亦不受反攻之灾,只要举荐出一位公主与之联姻,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扶苏跟随李翔,虽不知吏部如此,倒也是很清楚吏部尚书与国公府走得极其相近。
李翔也终日无所事事,全凭太子安排,自那日云阁诗会,李翔却不知为何不太敢靠近太子,太子妃却横死。这其中猫腻有几何?扶苏早就嗅到味道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