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吗(1/2)
本来花锦并不想惹事,她急于给孩子找户可靠的人家收养,然后找个地方窝着去,结果她不找别人麻烦,麻烦反而找上了门。
就在马鞭落下之前,花锦将怀里的孩子往姚娘子的手里一塞,护着姚娘子躲过打来的马鞭。
随后,就在这一眨眼间,花锦一个回身,抬脚一踹,将打人的锦衣卫连人带马的踹翻在了地上。
很多人甚至都还没看清楚,花锦是怎么动作的。
姚军和姚娘子都呆住了,姚娘子更是傻乎乎的抱着被花锦塞过来的小婴儿,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
已经骑着马跑出去老远的锦衣卫们,在远处停了下来。
为首的回过头来,与花锦遥遥对视,这锦衣卫竟然还是个熟人。
花锦“嗤”声一笑,原来这就是她刚穿到这个世界来的那一日,遇上的那个追杀厉云卿的钱公公。
好呀,冤家路窄,她就连同当日逼得她和厉云卿跳崖的仇,一道报了。
钱公公有着一张僵化的老脸,盯着花锦的眼神,仿佛一条阴沟里的毒蛇般,让人不寒而栗。
他一言不发,骑在马上,远远的指了一下花锦。
马上的锦衣卫们纷纷跳下来,朝着花锦抽出绣春刀,围拢过去。
姚军要出声提醒花锦,被他阿娘拉了一把,一群壮汉便往后退去,不敢出这个头。
“找死!”
围拢过来的锦衣卫率先发声,举着绣春刀就准备把花锦劈成两半。
花锦不含糊,她虽然为了救厉云卿,用釜底抽薪的办法,将自己最精纯的木系生机给了出去,但手脚的功夫还在。
对付这么一点锦衣卫,并不在话下。
前方打了起来,姚娘子拉着姚军不断的往后退,周围准备逃亡玲河郡的百姓,也是不敢上前半步。
“阿娘,您看,真厉害,阿娘!”
姚军充满了羡慕的看着花锦,把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们全都打得趴下。
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吗?
“阿娘,阿娘,我要拜这位婆婆为师!”
姚军的双眸放光,只等花锦站定,他甩开了姚娘子的手,完全不顾危险,直接扑了过去,跪在花锦的脚下,
“师父,师父您收我为徒吧师父。”
“闪开!”
花锦一个回旋踢,将姚军踢开,他与她站立的地方,便插上了数根银针。
那银针上闪着绿光,看样子是淬了剧毒的。
花锦一抬头,便见着对面的钱公公,手里拿着一根竹筒,方才射出去的密集毒针,便是从这根竹筒里射出来的。
她一时觉得有趣,脚尖一点,飞身到了钱公公的面前。
钱公公大吃一惊,看着露出黑色头巾来的银发,没料到这个古稀老妇人,居然身手这么矫健,他当即举起手里的竹筒,想要再次拿毒针射花锦。
花锦一扬手,黑纱缥缈飞起,便将钱公公手里的竹筒夺了下来,
“这个暗器不错,给我研究研究。”
她垂目,一脸新鲜的看着。
对面的钱公公却是充满了气愤的大声喊道
“大胆,咱家替圣上去送圣旨,你敢阻拦!”
“圣旨?什么圣旨?”
花锦抬起眼眸,瞧着这条官道,绕过了湖山郡直通谷旗州,这钱公公的圣旨是送给谁的?
钱公公冷笑一声不说话,
“官家的事,你也配知道?”
“你不说,我就没法儿知道了?”
花锦朝着钱公公一扭手中的竹筒,里头的银针跟机关枪似的,“嗖嗖”飞出,直接扎在了那位钱公公的脸上。
他瞪眼,满脸都是针的看着花锦,死人僵的白脸迅速变青,最后变成了黑色,一身僵硬的倒在了地上。
花锦一看钱公公居然死了,再看了看手里的竹筒,忍不住惊叹古人的智慧,这根竹筒的杀伤力,跟把枪似的。
她蹲身在钱公公的身边,伸手在他怀里一摸,果然摸出了一道明黄色的圣旨,及一沓金票。
花锦好奇的打开圣旨一看,是一道赐婚圣旨。
“那个小厉王真的要娶毕月郡主了。”
姚军不怕死的靠近过来,大胆的偷瞄着花锦手里的圣旨。
这圣旨上的内容,正是给毕月郡主和厉云卿赐婚。
见花锦抬眸看过来,姚军急忙双膝跪下,冲花锦磕头,
“师父,请收弟子为徒吧师父。”
“我不收徒。”
花锦干脆坐在了地上,手里拿着那卷圣旨,看到手里的圣旨,她的心情就不太好,也不太想搭理任何人。
远处倒了一大片的锦衣卫,姚娘子抱着婴儿,战战兢兢的绕过那些锦衣卫,想着要把姚军给拉回来。
但是姚军似乎铁了心的要拜花锦为师,她坐在地上不理人,姚军就一直跪着。
见花锦情绪不高的认真研究着手里的竹筒,姚军便说道
“师父,这个叫天女散花,里头一次能装一万根银针,只要将银针淬上剧毒,便可杀人于无形。”
很厉害的一门暗器,能在这门暗器中活下来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反过来说,能从这门暗器活下来的人,一定是高手中的高手。
花锦收起手里的竹筒,仔细的看向姚军,问道
“你怎么知道这是天女散花?”
“我们姚家铁铺祖祖辈辈都是打铁的,怎么会不认识?师父,弟子不仅认识,弟子还会做这个呢。”
姚军说时一脸的骄傲,铁打的多了,自然能将这门手艺发挥到极致。
地上坐着的花锦终于来了点兴致,
“行,你教我做这个,我收你为徒。”
反正她也没有地方去,收个徒弟学着做个暗器,将来还能卖暗器赚点钱,太好不过。
姚军大喜过望,当即冲花锦磕了几个头,看得一旁的姚娘子只差心梗。
等拜完师,姚军恭恭敬敬的请花锦坐上了板车,姚娘子才是抱着婴儿,拉过姚军到一边,急道
“儿啊,你没看见吗?这婆婆方才杀了这么多的锦衣卫,她,她还拦了圣旨,天了,咱们真要带上她去玲河郡?”
“说什么呢阿娘,她可是我师父。”
姚军一门心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03章 这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吗(2/2)
要跟着花锦学功夫,瞥眼看着地上的那一片锦衣卫尸体,
“这些锦衣卫死得活该,平常他们都是怎么欺压咱们的了?呸,都不是好人,我师父杀的应该。”
见姚军铁了心,姚娘子也不好再说什么,她直骂道
“你真是跟你那个死去的阿爹一样,脾气比铁还硬。”
又示意自己怀里抱着的孩子,低声问道
“这个孩子呢?怎么弄?这可是你师父抱给我的,你要孝敬你师父,是不是还得养个小的?”
穷苦人不能轻易的拜师父,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从师父那里学了吃饭的本事,以后就得给师父养老送终。
既然姚军拜了花锦当师父,那花锦带来得这个孩子,也得给姚军养了。
姚军一脸无所谓,
“养着呗,咱家又不缺这一双筷子。”
闻言,姚娘子伸出一根手指头来,狠狠的戳着姚军的额头,
“你呀你,你个还没成亲的大小伙儿,就要养孩子了,这传出去看还有哪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你!”
骂完了,姚娘子也只能随他,跟着上了板车,小心翼翼的坐在花锦的身边,怀里的孩子也没敢还给花锦,只帮忙一路抱着,往玲河郡的方向去。
路上也有不少的跟着迁徙的人,拖家带口的不敢管这些闲事,花锦也乐得保持神秘,别人不问,她也从不主动跟人说话。
他们刚走,玲河郡方向又打马出来一群人,看着躺在官道上曝尸荒野的那一片锦衣卫,一个个只觉大事不好,赶紧分了两批,一批继续往谷旗州的方向走,一批回了帝都报信。
没过一会儿,孙国公的府兵赶来,勘查了一番地形,指着花锦等人离开的方向,继续追踪了过去。
他们谁都没法确定,杀人的是不是小厉王妃。
但是找了这么久,一路上都没遇上什么异常,有人敢杀锦衣卫,这已经算是一件很异常的事儿了。
必须追踪上去搞清楚。
前方的花锦随着姚家铁铺的人走了没几天,因为地形的复杂,结果又进了湖山郡境内。
这条跋涉路上,姚家铁铺的准备还算充分,一路上吃的喝的都不需要花锦操心。
而姚娘子似乎很喜欢孩子,也不必花锦多说,只要摆出一副不管孩子的姿态,姚娘子就会母爱泛滥,自动自发的把孩子照顾得好好儿的。
花锦观察了好几天,觉得孩子就交给姚娘子抚养,似乎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她的心中打定了主意,正准备找个机会,同姚娘子说说这个事儿,就见姚军在布满了杂草的荒原上,找到了新鲜的马蹄印。
于是花锦又跟着姚家铁铺的人,顺着这些马蹄,拖着板车,拖家带口的徒步走入了一座集镇。
集镇并未荒废,相反还生活着不少的人。
“阿娘,师父,我刚才问过了,这座集镇上的人,都是从别的地方逃难过来的,而且大多都是玲河郡的人。”
姚军抹着额头上的汗,手里捧着干粮,将干粮分给姚娘子和花锦。
花锦拿过一张干饼,从板车上下来,仔细的看着这里的地形。
她的身后,姚娘子抱着孩子,疑惑的问道
“玲河郡的人怎么也往外跑了?过了玲河郡就是帝都,那边也不太平?”
“哪儿能太平呢?玲河郡好几年不下雨,人都跑了一半儿,听说陛下要修行宫,在玲河郡的征丁,这又跑了一半儿。”
姚军摇头,脸上都是忧愁。
板车上的姚娘子一听“征丁”两个字,顿时吓了一大跳,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直哭道
“那可怎么办?儿啊,你长得这么壮士,咱们姚家铁铺又有这么多的壮小伙儿,铁定是要被当壮丁抓走的啊。”
不远处,刚勘查完地形的花锦,面无表情的回头,
“那你们就去谷旗州或者北地,那里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万一碰上招苦力的,以你们的身体条件,也能拿到个不错的价格。”
而且姚家铁铺还会制作暗器,这怎么都是一些不可放过的人才,以花锦以前的脾气,一定要把他们安排进工部,日夜打造暗器。
姚军和姚娘子同时摇头,姚娘子哭道
“路太远了,有孙国公的人沿途拦着,他们的人到处在抓兵丁,咱们铁匠铺子的伙计们,大多都是咱们姚家从小培养着长大的,个顶个儿的壮实,正是兵丁的最好人选。”
这人长得壮实了也是一种烦恼,饥荒年代,壮实的人比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更危险。
因为抓壮丁,抓的就是姚家铁铺里的这些人。
花锦无奈的摇摇头,她如今自身难保,也帮不了姚家多少,只叹了口气,
“这样逃来逃去的,你们不累吗?”
“那能有什么办法?”
姚娘子抱着孩子,苦着一张脸,
“咱们姚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好的,这世上太多人过得不如咱们,但即便咱们这样的人家,面对那些官啊匪啊的,也没有半分还手的能力,遇到事儿不逃,吃亏的就还是我们自个儿。”
这就是底层人的悲哀,其实他们的要求不多,就只是想好好儿的过个小日子而已。
但如今这样简单朴实的愿望,也成了一个奢望。
入了夜,姚军同伙计们商议着,干脆就在这处集镇先落脚,以后的事情以后再看,没准儿小厉王什么时候发了威,将孙国公的府兵全杀了,他们一路北上也能畅通无阻了。
花锦随他们折腾,只寻了处僻静破落的屋子住着,顺便让姚军给她讲天女散花的暗器解构图画下来。
打算没事儿的时候,她就一边教姚军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一边学着打铁。
结果入了夜,她刚歇下,就听得一阵马蹄声响。
姚军冲入她的房间,大喊,
“师父,快走,孙国公的府兵来了。”
集镇里一阵儿鸡飞狗跳的,府兵冲进来的时候,就跟鬼子进村儿似的,见到东西就抢。
许多人跑都来不及跑,就被府兵的刀劈在了地上,东西被抢了,命也没留住。
这些府兵是追寻花锦来的不错,可也不妨碍他们见着百姓就抢。
烧杀掳掠,这已经成为孙国公府兵做事的老习惯了,要不这湖山郡是怎么被搜刮一空的,全拜这群蝗虫一般的府兵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