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龄和徐氏还不知道方氏如今已经讨厌他们到了这种地步。
用过了午饭徐氏带着女儿又陪了母亲一会,就要走了。
崔氏给她出主意,“你不是跟知府夫人关系好吗?为什么不去知府衙门打听一下兴献王府到底什么情况呢?”
徐氏听得眼睛一亮,回去立即给少施氏下了拜帖。
少施氏怀孕之后徐氏没少送药材补品,但是亲自上门,还是第一次。
如今少施氏已经是五个月的身孕,但是肚子平平并不大,她人也十分消瘦。
徐氏虽然没什么大能量,可老天爷偏偏给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一见少施氏如此,想到少施氏的不容易,竟流下了眼泪,“姐姐你太不容易了。”
少施氏知道徐氏没什么心计,眼泪也是有感而发,不是作假的。
她跟着蒋兴洲这么多年,蒋兴洲宦海浮沉,他们这些妇人也不比男人省心,跟人交往都是表面功夫,这徐氏是这些年第一个打动她,也是她信任并且真诚交往的。
可能这就是缘分,有些人相处十年也不过泛泛之交,有人则一见如故。
少施氏拉着她的手坐在罗汉榻上,笑道“快别哭了,好像我怎么样了,其实没什么事,就是这孩子太调皮了,折腾得我吃不进去东西。”
侯嬷嬷在一旁伺候着,插嘴道“不仅能折磨夫人,还总是吓唬人,一个月前流了一次鲜血,给我们吓坏了。”
少施氏提起这个依然心有余悸,“不知道怎么搞的,当时肚子也不疼,一点感觉也没有,到那时就是瞬间流了很多血,我已经孩子会流掉呢,吓得我心灰意冷,但是几天过去了,他没事,还在里面开始踹人了。”
“这么惊险?”徐氏捂着胸口,“我听得都心惊胆战的,何况姐姐您亲自经历的。”
李延龄却不以为然,站在大夫的角度,不好的胎如果自然流掉比强留下好,就像闵氏的情况。
不过少施氏这个一听就不是流产。
流产肚子会隐隐作痛。
她的经验,为数不少的妇人怀孕前期会见血迹,不是个例。
所以非常有可能,怀孕本身就是会流血的。
也有人说十男九漏。
她碰到的男孩确实很多。
少施氏这个并不是前三个月的流血,还有一种可能是累到了,妇科的血,跟孩子没关系。
她放下糕点插嘴道“姨母这胎已经很稳当了,放心吧,应该是个男孩子。”
“龄姐儿可真会说话。”少施氏慈爱地笑着,她也喜欢李延龄,要不是李延龄,她早都被人气得流产了。
李延龄还帮她收拾了徐颖娘,这些事后来她知道了。
徐氏一喜,感觉女儿说的并不是普通的吉祥话,回身问道“是阿俊跟你说的吗?”
李延龄点头“嗯!”
徐氏就提前恭喜少施氏,“我们家阿俊说的肯定准,他还会接生,还会给我们老太太祛毒,他说是男孩就肯定是了。”
李延龄心想阿俊能成为神医全是我的功劳。
少施氏摸着肚子一脸惊喜“果然如此,那我定要好好谢谢阿俊大夫。”
又道“还没当面谢过大夫,真是遗憾。”
徐氏非常大方道“有的是机会,说不定您家的洗三满月酒阿俊就能来喝喜酒了。”
若是那时候跟何明举退亲了,她就让女儿招阿俊为赘婿。
赘婿要接管家世,自然要出门应酬。
少施氏多么聪明的人,听出了话音,但是知道李延龄还没退亲,也就没有多问。
她知道徐氏肯定是有事而来,又说了两句话,把话题引到主题上。
徐氏提到来意,脸上带着担心和无奈道“实在是我们小门小户的,没见过大世面,所以不知道应不应该去赴宴,王府有没有什么忌讳。”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少施氏脸色严肃,声音放低了,“我听说是老王妃想给儿子物色侧妃,加上老王妃的弟弟,如今还没续弦,当然,主要还是纳侧妃,王妃成亲一年都没怀孕。”
又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应该没事,第一,龄姐已经订婚了,第二,那位曲舅舅名声不好,兴献王是藩王,又不是真正的国舅,兴献王府会顾及一下名声,不敢太放肆,只会挑那些想攀附权贵人家的女儿。”
徐氏摸着胸口道“这我就放心许多了。”
少施氏点头道“明日我不能去赴宴,可我家老夫人接到了帖子,寻梅也会跟着去,我也心烦呢,女儿不在自己身边,我也会怕出什么事。”
看徐氏没怎么懂,少施氏干脆道“你今日不来找我,我也要给你写信的,我怕老太太带着寻梅见什么不该见的人,她总是喜欢对我的孩子们指手画脚的,你若是有空,帮我看着点。”
李延龄心想是不是老太太要给蒋寻梅定亲但是少施氏不同意啊?
不然没什么事能引得少施氏这么担心了。
女人的婚事是大事,等于第二次投胎。
徐氏也明白个大概,急忙点头“我会留意。”
接着少施氏又给徐氏和李延龄讲了一些老王妃的脾气秉性,这位老王妃其实年纪并不大,不到四十岁,因为丈夫早死,很看不得女人秀丈夫,再一个偏爱小儿子。
除此之外,少施氏还把会出席宴会的小姐名单给了徐氏一份,并且这些小姐会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都说了一遍。
这个也很重要,既然大家都领自家女孩出门,自然都希望女孩们出色优秀,都会穿最好最漂亮的衣服,撞衫就不好了。
这个徐氏不怕,他们自己家就是做这个。
徐氏道“我们家别的没有,就衣服多,梅姐儿跟龄姐儿身材差不多,我给龄姐儿做了八套,她也穿不完,正好分给梅姐四套,我家做的东西,您放心,不会有第二件,撞衫我吃了她。”
少施氏被徐氏的认真给逗笑了。
然后庆幸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确实没有时间帮她忙这个,这些日子她都怨我了。”
“正好正好!”
李延龄和徐氏还不知道方氏如今已经讨厌他们到了这种地步。
用过了午饭徐氏带着女儿又陪了母亲一会,就要走了。
崔氏给她出主意,“你不是跟知府夫人关系好吗?为什么不去知府衙门打听一下兴献王府到底什么情况呢?”
徐氏听得眼睛一亮,回去立即给少施氏下了拜帖。
少施氏怀孕之后徐氏没少送药材补品,但是亲自上门,还是第一次。
如今少施氏已经是五个月的身孕,但是肚子平平并不大,她人也十分消瘦。
徐氏虽然没什么大能量,可老天爷偏偏给了她悲天悯人的情怀,一见少施氏如此,想到少施氏的不容易,竟流下了眼泪,“姐姐你太不容易了。”
少施氏知道徐氏没什么心计,眼泪也是有感而发,不是作假的。
她跟着蒋兴洲这么多年,蒋兴洲宦海浮沉,他们这些妇人也不比男人省心,跟人交往都是表面功夫,这徐氏是这些年第一个打动她,也是她信任并且真诚交往的。
可能这就是缘分,有些人相处十年也不过泛泛之交,有人则一见如故。
少施氏拉着她的手坐在罗汉榻上,笑道“快别哭了,好像我怎么样了,其实没什么事,就是这孩子太调皮了,折腾得我吃不进去东西。”
侯嬷嬷在一旁伺候着,插嘴道“不仅能折磨夫人,还总是吓唬人,一个月前流了一次鲜血,给我们吓坏了。”
少施氏提起这个依然心有余悸,“不知道怎么搞的,当时肚子也不疼,一点感觉也没有,到那时就是瞬间流了很多血,我已经孩子会流掉呢,吓得我心灰意冷,但是几天过去了,他没事,还在里面开始踹人了。”
“这么惊险?”徐氏捂着胸口,“我听得都心惊胆战的,何况姐姐您亲自经历的。”
李延龄却不以为然,站在大夫的角度,不好的胎如果自然流掉比强留下好,就像闵氏的情况。
不过少施氏这个一听就不是流产。
流产肚子会隐隐作痛。
她的经验,为数不少的妇人怀孕前期会见血迹,不是个例。
所以非常有可能,怀孕本身就是会流血的。
也有人说十男九漏。
她碰到的男孩确实很多。
少施氏这个并不是前三个月的流血,还有一种可能是累到了,妇科的血,跟孩子没关系。
她放下糕点插嘴道“姨母这胎已经很稳当了,放心吧,应该是个男孩子。”
“龄姐儿可真会说话。”少施氏慈爱地笑着,她也喜欢李延龄,要不是李延龄,她早都被人气得流产了。
李延龄还帮她收拾了徐颖娘,这些事后来她知道了。
徐氏一喜,感觉女儿说的并不是普通的吉祥话,回身问道“是阿俊跟你说的吗?”
李延龄点头“嗯!”
徐氏就提前恭喜少施氏,“我们家阿俊说的肯定准,他还会接生,还会给我们老太太祛毒,他说是男孩就肯定是了。”
李延龄心想阿俊能成为神医全是我的功劳。
少施氏摸着肚子一脸惊喜“果然如此,那我定要好好谢谢阿俊大夫。”
又道“还没当面谢过大夫,真是遗憾。”
徐氏非常大方道“有的是机会,说不定您家的洗三满月酒阿俊就能来喝喜酒了。”
若是那时候跟何明举退亲了,她就让女儿招阿俊为赘婿。
赘婿要接管家世,自然要出门应酬。
少施氏多么聪明的人,听出了话音,但是知道李延龄还没退亲,也就没有多问。
她知道徐氏肯定是有事而来,又说了两句话,把话题引到主题上。
徐氏提到来意,脸上带着担心和无奈道“实在是我们小门小户的,没见过大世面,所以不知道应不应该去赴宴,王府有没有什么忌讳。”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少施氏脸色严肃,声音放低了,“我听说是老王妃想给儿子物色侧妃,加上老王妃的弟弟,如今还没续弦,当然,主要还是纳侧妃,王妃成亲一年都没怀孕。”
又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应该没事,第一,龄姐已经订婚了,第二,那位曲舅舅名声不好,兴献王是藩王,又不是真正的国舅,兴献王府会顾及一下名声,不敢太放肆,只会挑那些想攀附权贵人家的女儿。”
徐氏摸着胸口道“这我就放心许多了。”
少施氏点头道“明日我不能去赴宴,可我家老夫人接到了帖子,寻梅也会跟着去,我也心烦呢,女儿不在自己身边,我也会怕出什么事。”
看徐氏没怎么懂,少施氏干脆道“你今日不来找我,我也要给你写信的,我怕老太太带着寻梅见什么不该见的人,她总是喜欢对我的孩子们指手画脚的,你若是有空,帮我看着点。”
李延龄心想是不是老太太要给蒋寻梅定亲但是少施氏不同意啊?
不然没什么事能引得少施氏这么担心了。
女人的婚事是大事,等于第二次投胎。
徐氏也明白个大概,急忙点头“我会留意。”
接着少施氏又给徐氏和李延龄讲了一些老王妃的脾气秉性,这位老王妃其实年纪并不大,不到四十岁,因为丈夫早死,很看不得女人秀丈夫,再一个偏爱小儿子。
除此之外,少施氏还把会出席宴会的小姐名单给了徐氏一份,并且这些小姐会穿什么颜色款式的衣服都说了一遍。
这个也很重要,既然大家都领自家女孩出门,自然都希望女孩们出色优秀,都会穿最好最漂亮的衣服,撞衫就不好了。
这个徐氏不怕,他们自己家就是做这个。
徐氏道“我们家别的没有,就衣服多,梅姐儿跟龄姐儿身材差不多,我给龄姐儿做了八套,她也穿不完,正好分给梅姐四套,我家做的东西,您放心,不会有第二件,撞衫我吃了她。”
少施氏被徐氏的认真给逗笑了。
然后庆幸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确实没有时间帮她忙这个,这些日子她都怨我了。”
“正好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