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于谦的老宅处。
大批的兵卒,衙役守在宅子外维持秩序。
听闻于谦去世的消息后,钱塘的百姓自发的来了数万人前来悼念,人多了,钱塘的县令怕出了什么事情,便紧急的禀告了杭州府,杭州府衙调迁过来数千的兵卒,配合钱塘的衙役稳定秩序,因为接下来数日,都会有很多大人物前来。
杭州知府,浙江的布政使,南京六部尚书来了四个,魏国公徐承宗,曹吉祥也到了钱塘县……
这些官员贵胄前来,有的是因为对于谦心中的敬佩,有的也就是看到了朝廷的态度……
于谦的身后事,已经不是于家能够左右的了,他已经成为了朝廷的颜面,杭州钱塘的骄傲,葬在哪里,于谦的儿子于冕已经说不上话了,什么,你想将于太保埋在你家祖坟那里,不行,坚决不行,我大明文正公,钱塘县配享太庙的于太师,你们的祖坟多少是有些配不上了,换个祖坟地吧。
有很多方案,第一个是将于太保葬在钱塘境内的蜀山……
第二个是安葬在钱塘江畔,第三个就是杭州西湖……
因为岳飞岳爷爷就安葬在西湖畔,所以很多官员都认为西湖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从京师前来的礼部侍郎在禀告皇帝之后,很快就得到同意,最终决定将于谦的棺材拉到杭州西湖安葬,先行停棺于英武祠之中,等到墓穴修好后,再行下葬。
因为于谦本身是个节俭的人,所以,墓穴也是从简而修,年前一定会下葬的。
在确定方案之后,朝廷又遇到了一个难题。
于谦的棺材竟然运不出钱塘县……
消息走漏出去后,钱塘县的百姓不答应了,他们纷纷自主拦路,不放护送棺木的官兵过去
各个义愤填膺,要求朝廷改变主意,将于谦就近安置在钱塘,安置在于太保出生,长大的地方,也不允许朝廷当官的拿着为于谦下葬的由头换取功劳。
说白了,这些百姓们就是不愿意朝廷再折腾于谦了。
落叶归根,在哪里出生,就一定要在哪里结束。
即便官府的人一直说着岳爷爷在西湖边葬着呢,让于太保也过去,能够做个伴,可百姓们还是不同意。
特别是于氏一族的代表说道,岳爷爷千古忠勇,我们是打心眼里面敬佩,也绝不敢有任何不敬,可岳爷爷是惨死风波亭,是被奸人所害,是被偷偷收敛尸体,而后又迁移到西湖的。
可于太保是寿终就寝,并且还是在老家,老家的人绝对不允许别人把于谦的尸体拉出故土,落叶归根,说到奉天殿也是这个理。
第一日走的时候,来了两千名百姓,他们就坐在道路之上,看到车队来了后,都是站起身,将道路堵得死死的,前面的人虽然都是赤手空拳,可后面的人都是拿着家伙事的。
他们是要拼的。
不管是当官的,甚至是拿着刀的士兵如何训斥,他们呢也不愿离去,甚至有一些火气大的青壮还率先挑衅,朝着前面的官员,士兵扔起了石头。
第一次护送也因此打住。
官员们想着,他们人多,朝廷有百万雄兵,想将于谦的尸体拉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https://www.vodtw.la/book/4585/ 第702章 强者(2/2)
尬的境地。
他告休数日,天天呆在家里面看些左传,史记,资治通鉴……
对外宣传,身有小疾,在家安心修养,不见外客。
可每到深夜,一波又一波的官员前来李府,告知现在朝廷南巡准备事宜的动向。
李贤也只是从明面上撤到了暗地里面,管的事情一点都没有少。
跟忙碌的官员不一样,正主皇帝陛下便显得清闲许多。
徐有贞的儿子出世了。
朱见深的两个孩子,也在前后不到三天的时候,分别出生。
两个儿子。
朱家老五,朱家老六正式出生。
第五子是老三朱祐榇的母亲吴嫔生下的,朱见深给其取名朱祐棱,并且将他的母亲,吴嫔进位贤妃,位于二十嫔位的第一位,在往上就是贵妃了,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老三之事,朱见深对吴嫔心存怜悯,而且增加了位分,老三的在宫中的处境也会增加很多。
而皇后张妍生下的是老六,也是嫡子,朱见深给他取名朱祐楷。
跟以往一样,朱见深对皇后,以及吴贤妃的娘家给与了赏赐。
朱见深也充分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将自己的孩子们都放到了坤宁宫,而他自己也时刻呆在坤宁宫中。
朱见深这样做的想法,就是想培养孩子们手足之情,让他们在一起生活一个月。
在朱见深的细心观察中,他终于发现了老二朱祐桦为数不多的优点了。
朱祐桦对老三朱祐梓出奇的好,自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先紧着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弟弟。
虽然是老二身上很小的一个闪光点,但也让朱见深这个老父亲很是欣慰。
真正的强者只会持刀冲向更强者,而不会将刀对准弱者。
在他们的兄弟之中,老三病后带来的后遗症,就已经让他成为了他们兄弟姐妹中的弱者…
而老二能够有这种外在的表现,便能证明在他骄狂的外表之下,还是藏着一份善良的。
就这样,在成化十七年到来的最后几天,朱见深一直都是陪在孩子,皇后身边,不过,虽然清闲,但却不轻松。
孩子们叽叽喳喳,乱糟糟的,也让朱见深逐渐失去了耐心……
朱见深现在唯一关注的事情就是自己老爹到哪了。
在出发的十二天后,在东厂锦衣卫的密切监视下,在皇帝陛下的亲切问候下,大明堡宗太上皇陛下,终于在十二天后到了济南,入住大明湖畔的庄园……
这次朱祁镇比以往要自由一些了,没事都能去大明湖畔转转,吹吹风,看看湖,也有了一些自主的权力……
本来一切,都很平静。
朱见深就等着成化十七年的到来。
也在憧憬着明年的南巡旅程。
想着明年四月份就能到南京,见到自己的老师于谦,跟他好好聊聊,有些高兴。
也能见识一下大明最繁华的南京城,这座这个时期,存在与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也能去太祖高皇帝陵寝祭拜一番……
这诸多的事情,都让朱见深的心里面充满着期待。
可一件大事的发生,却是打破了朱见深平静的内心,憧憬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