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书完结,又到做总结的时候了。
咱们按照想法、实践、问题、收获和展望的顺序来,不过嘛,偏题是每一个作者的本能,写感言又不会打腹稿,基本是想到什么写什么,那基本就在所难免。
先从想法来,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我准备以什么方式来表达。
诡秘刚完本的那会,我只有写一个废土题材的想法,其他都非常模糊,还没有成型的主题,也没有大概的故事,只是有一些让我觉得很有美感的画面和有趣的念头。
那些画面有深藏在地底自成一个社会的大楼,这最早来自我小时候看过的一则科幻,讲的是人类修建上千还是上万层高的楼,让居住者在里面不需要外出就能过完一生,以解决人口密集的问题,最终的结局是大楼实在是太庞大了,建筑力学不支持,于是轰然倒塌。
另外的画面还有核弹爆炸,人类获得新生,以及灰土之上,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也就是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孩子们还在诵读经典的场景。 m❋.v✧✧o✶dtw.❅la
这样的画面和一些有趣的念头让我确定了要写废土题材,除此之外,我写诡秘完本感言的时候,没有任何清晰的想法,只是觉得诡秘写的太沉重,下本得轻松点,但废土同样会很沉重,所以用个精神病人来淡化来中和。
当然,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敢拍胸脯保障,只好在那句话后面加了个“笑”字。
有了初始想法,就得开始细化,我也看过不少废土,玩过辐射2(辐射后面变成射击游戏后,我就没怎么玩过了,毕竟我晕3D,最晕射击游戏),总想写点不一样的,这算是个人的偏执,希望与众不同。
于是,慢慢把题材定在后废土时代,把大家熟悉的末日求生、捡垃圾生存等经典元素跳了过去,放在重建起来的,各个小型化的人类社会,以及由于文明断代、高层次力量影响产生的种种民俗习惯。
这其实带来了一个问题,我称为“期待错位”,因为很多读者一看废土,脑袋里就会想到那些经典的元素,就会由此出现期待的情绪,而我想写的和他们期待的完全不一样,就有了错位。
对一个作者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写诡秘的时候,全新的题材全新的世界观,大部分读者在看的时候,其实是没法带相应的本能印象来的,就算是这样,对蒸汽朋克有期待,对原教旨克苏鲁神话有期待的朋友,也产生了一定的期待错位,但比例不大。
一世的时候,其实我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读者们带着看高武玄幻的期待感进来,结果,艹,怎么变成无限流了?后来,我把六道体系结束,正式转入半仙侠半高武的故事后,因前面江湖武侠风而来的读者也产生了比较强的期待错位。
这就造成一世连载期间,虽然月票排名更高,但实际订阅始终要比前面的奥术差一点,当然,一世渠道更好,整体收入也还差不多,完本之后的后劲,也因为题材的原因要更好。
长夜这本书,我是觉得废土本身就是小众题材,我弄个后废土好像也无所谓,所以没在简介前面特意加上没有末日求存没有常见的很多废土元素这么一些话。
结尾章节其实也存在这样期待错位的问题,就像在我心目中,倒数第二章就是大结局,曜和大白死掉之后,这个故事已经结束,长夜终结,黎明来临,别的势力别的人他们有什么际遇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全新的故事。
“旧调小组”的故事落幕了,剩下的只是余韵。
所以,最后一张是尾声,没必要写那么多,把那种黑夜过去,火种传承,生生不休的感觉带出来就行了,这样既不冗长,拖沓,又有淡淡的余韵在回响。
但我也知道,大部分朋友看完倒数第二章会很期待各方面的反馈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对最终结局做板上钉钉的确认,这种情绪是正常的,也是我有所预料的,我原本打算的是,晚上七点更倒数第二章,第二天中午再更最后一章,让很多朋友的情绪有足够的时间得到回落,心情稳定下来,然后就可以从尾声里看到希望,看到传承,看到人类文明的延续。
结果,我鸽了起点好几次,实在不好意思把完本的日期再往后推一天,而且老鹰已经定了今天完本,要是撞上,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完本感言(2/2)
会犯错,会干出不可理喻的事情,会用各种接地气的手段,会一把推出所有筹码,会搏一把。
只有这样,人的力量才能介入。
这也带来了期待的错位,在不下场或者远远出手时,执岁的逼格还是可以的,结果实际是那样。
但想想现今只要出场的觉醒者。哪个有什么逼格,不是搞笑荒诞,就是各种病痛,大家对执岁的逼格和能力应该还是能有一定猜测吧。
当然,不管怎么样,让读者产生期待错位,问题绝对在作者身上,没有更好的铺垫,没有采取更适合的介入方式,等等,等等。
由荒诞和各个执岁的能力有了不同的教派,不同的仪式,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祈祷语,这块我做得还算详细,也比较成功,总能让大家产生“生草”的感觉。 ❄✪m.v❆o❉d✩tw.la
有这种感觉就对了,荒诞嘛。
有了主基调和由此延伸的各种设定,下一步是确定表达的手段。
诡秘完结的时候,我说要尝试把反复叩问的爆发拿回来,重新用上,可确定了要反自己某些套路,这就有点怪怪的。
于是,我在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既能有反复叩问般的爆发,又不需要每次都一堆心理活动。
其实我看剧也经常吐槽,怎么老是关键时刻回闪,关键时间一堆想法。
实际上嘛,能理解,不这样没法把气氛完全烘托起来,让情感真挚到位。
我想啊想,想啊想,想到了“回响”这个手法。
我在第三部总结时提过,没说的太具体,现在可以详细讲了。
“回响”的作用是通过一次次相同或类似话语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物面前的反复出现,达到让大家记忆深刻的程度。
等到关键时刻,那句话一说出口,相应的记忆相应的情感,不需要我再去做回闪,不需要我再去反复叩问心灵,就能一下刺穿般的调动起来。
而回响不一定是增强效果,还可以前后反差,形成对比,有多种表达方式。
确定了回响,就有了“拯救全人类”,“处处幻梦,何必认真”,“自有后来者”,大白的那首“爱的代价”,公司内的整点新闻,小红的自嘲和被嘲、小白不愿意再逃离的执念等话语、歌曲、广播的反复出现,以期在不同阶段和最后部分达到不同的效果。
孩子们的诵读也是这样。
有了回响,长夜在我心目中就像变成了一部交响乐,所以才会以不同古典乐曲的名称来命名每一部,并希望结尾能有余响。
其实吧,我很久没听古典乐了,最近几年很庸俗,就听流行歌曲,唯一听的比较古典的反而是国内的《黄河协奏曲》,最后东方红响起来的时候,太有感觉了。
回响的整体效果其实我还挺满意的,比较有瑕疵的地方是小红那里。
我最初准备是让他和小白遇到了电梯关闭,强行开门,爬了出来,沿楼梯上行,一跑就是十几二十层,这个过程中,他们被大量的“无心者”追赶,部分员工渐渐体力不支,落到后面,不给“无心者”猎杀,小红有心救援,又因为父母和小白在场,忍了下来。
到了后面,他父母也体力不支了,他们分别背了一个,但这样一来,他们的负担也加重了,渐渐的,“无心者”们追上来了。
反复犹豫后,小红让父母和小白先跑,自己留了下来,对付那些“无心者”,当他平静地跑向“无心者”时,画外音再响起他平时的自嘲。
可那样一来,小白不会逃,他父母再爬一两层楼,也跑不掉。
我还是有点心软,选择了跑到门口,途中多一些波折,但这样就显得太刻意,以至于有种强行发刀的味道,感觉就起不来。
而且,临时改的,不能有效弥补,如果能多点存稿,我应该会把大老板抽取地下大楼上层人员仪意识,制造“无心者”这一点提前,那样逻辑就通畅了,感觉就会好很多。
回响说完,再谈减的东西。
最先减的是“代入感”,这其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