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东的展望的确让人兴奋,尤其是一举解决掉建州女真这个威胁,还要把东海女真纳入管治,这个野心可不小,但对于朝廷诸公来说,这却是开疆拓土名垂青史的好机会,没有谁能够不动心。
日后史书上完全可以记上一笔,在某某等人当政期间,国泰民安,向东向北拓土千里,安置民众数百万,万民敬仰……
不过这固然让人心驰神往,但对于诸公来说,还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冯紫英的安排。
短时间内冯紫英还可以继续留守辽东,他本人也是这个意思,要在辽东推进一系列的军政大计,朝廷诸公也乐得继续让他在辽东呆着,但他们也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安排。
今年可以,甚至明年也可以让冯紫英继续在辽东,毕竟总督一任起码三年,说得过去,但后年呢?总不能一直把冯紫英压在辽东吧?
回来怎么安排,最起码也得要安排一个尚书职位,而且怎么看都还觉得有些寒碜了,要说入阁也毫无问题,现在京师城中和江南那些报纸都把冯紫英吹得宛如天人了。 𝓜.𝙫🄾𝓓𝓣🅆.𝙇𝘼
问题是冯紫英太年轻了,就算是后年回来,冯紫英也不到三十岁,就要当尚书入阁,这恐怕很多人心里都难以接受。
不让其回来也说不过去,但让其回来又没法安排,这也让内阁诸公都觉得头疼。就连齐永泰自己都觉得作难。
他当然希望自己这个弟子能早日入阁,也能帮自己分担一些,但是他同样也需要顾及到其他人的情绪,尤其是北地和湖广士人们的感觉,别因为冯紫英让北地士人内部不睦或者和湖广士人的联盟破裂,那就有些不值了。
再说了,冯紫英的确年轻,再晚几年也一样说得过去,可总得要给对方安排一个去处才行。
好在还有一年多时间,齐永泰也在考虑这一年多看看朝中七部尚书乃至阁臣中有没有想要主动致仕的,那样就能腾出一个像样的位置,起码也能对冯紫英有个交代。
就在众人都在忧心和琢磨冯紫英如果要求回京将如何安排时,冯紫英却是兴致勃勃地开始考虑如何将辽东打造成为下一个山东的宏大规划。
冯紫英没有指望朝廷能在实质性的钱粮上给予多少支持,实际上那也不现实。
山陕民乱,河北河南的白莲战乱,这几年里,基本上透支了朝廷财力,再加上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
癸字卷 第六百九十六节 辽东展望,一手掌握(2/2)
现在山东户籍人口按照官府统计应该是在一千一百万左右,但实际人口应该在一千四百万左右,辽东人口如果按照战前尚未丢失安乐州、铁岭和沈阳之前,大概在二百万,如果加上建州女真、东海女真和海西女真,大概在二百三四十万,还真不到山东的五分之一。
也就是说现在比更大的地域,甚至在拿下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地盘之后,地域面积可能会是山东的两到三倍,但人口却只有山东六分之一左右。
就算是辽东主要是森林、沼泽和生地,但是要开垦出来,变成熟地,也要比在东番、吕宋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对北地人来说,辽东的气候也要比东番和吕宋更能让他们适应。
现在更有了土豆和玉米这两种很适合在辽东这边种植的作物,推广起来也容易许多,只要把人口问题解决了,冯紫英真有信心用十到二十年时间再造一个山东。
翁启明、何廷发、王绍全、刘克定等人抵达辽阳时也是充满了好奇。
他们从辽西走廊过来时,一路都感觉到战争的气氛和压力,辽东正在展开和建州女真的全面战争,这一场战争从去年就开始了,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而现在更是进入了高潮。 🅼.𝙫𝙊🅳🆃𝓦.🄻🅰
这个时候冯紫英突然邀请他们访辽,还是让他们很吃惊。
或者说冯紫英觉得辽东战事不影响大局?邀请自己一拨人来访辽的意图何在?
不过翁、何、王、刘等人作为江南商人、盐商、山陕商人和安福商人的代表,肯定不能拒绝冯紫英的邀请,不说冯紫英这么多年来和他们结交下来的交情,但是在辽东的合作上已经让他们绑为一体,所以几家都没有推辞就顶风冒雪北上了。
冯紫英在辽阳的总督府仪门内迎候几人,也让几人受宠若惊。
小冯总督亲自迎接几位商人,这传出去恐怕会成为震惊天下的新闻的。
几人都连连称承受不起,冯紫英却不在意。
“迎候几位也是想要提前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冯紫英笑意盈面。
王绍全最为敏锐,“大人,可是沈阳收复了?”
“呵呵,沈阳十多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请正常浏览,重新载入或刷新当前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