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何为国(1/2)
百尺竿头,终到头!
七星楼的第七层楼和王莽想象中的模样样相差无几。
第七层楼的装修更为朴实,只是灯光略暗,看不清这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也是不知道这番做法到底是不是刻意为之。
第七层楼的最上面一共有七把小紫颤木雕刻的交椅,光是材料恐怕就要花费不少银子。
只不过这其中有三把椅子没有坐人,只有四把椅子上坐上了人。
而且这四人也不像七星楼其他几层一样,或是互相讨论一些诗词歌赋,或是讨论一些有关大魏的国家大事。
只是目光看着七星楼外的夜景,互相都没有说话,气氛颇为有些诡异。
看到王莽上来,最左边的一个身穿宽大雪白儒袍的白发老者笑着开口说道:“可是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王莽?”
七星楼第七层楼的人竟然能够知道他在第四层做的诗。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手段知道的,但是王莽倒也是不太惊讶。
毕竟这是盛京脚下,能人异士众多,更别说这可以上七星楼第七层楼的人。
而且能在这七星楼第七层楼的人在大魏也算得上是手眼通天的存在。
王莽身为六扇门的青衣捕快,一些大魏明面上的资料他都有所耳闻。
而且加上最近发生的兵部尚书周屠被杀案,更是加深了印象。
所以对眼前的这四个人也是有着一些印象。
更别说王莽早就是六品气海境武者,过目不忘的能力也是算得上是基础。
最左边和王莽说话的是大魏两大学子圣地之一的儒林学院的院长赵儒。
天下读书人之首。
在他边上的是一直有传出和赵儒不合的国子监祭酒郭明义。
至于为何不合,六扇门记载可能是和左相南宫浩然有关系。
在郭明义边上的面容严肃,不拘一格,一头雪白银发的老者便是当今大魏的太师周天阳。
王莽来七星楼参加七夕诗会的目的之一。
至于周天阳边上那个身穿明黄色衣服的八字胡须的男人。
有些些许的陌生,王莽可以确定六扇门的档案里面没有这么一个人。
所以王莽的脑海中倒是对此人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此人和王莽认识的李宣面容相似,极有可能是皇室的某位亲王。
毕竟能和当今儒林学院的院长,国子监的祭酒,当今太师坐在一起,起码也是一位王爷!
“在下六扇门青衣捕快王莽,拜见各位大人。”
在王莽面前的皆是一群可以在大魏只手摭天的存在,不是他这这个小小的青衣捕快能够抗衡的。
所以王莽自然不会在这里嚣张,留下一个孤傲自大的标签。
这对于她来说百害而无一利,这么做只会断了自己的跟脚,没有必要。
然后又对着刚刚和王莽说话的赵儒微微弯腰开口说道:“只不过是在第四层楼有感而发得一首诗,院长见笑了。”
反正儒林学院的院长赵儒是坚定的求战党,他会对王莽的诗喜欢也是意料之中。
“这诗不错,偌大个大魏,你的这首诗写的让我颇为欣赏,写得好!。”
赵儒摸了摸自己的雪白胡须笑着开口说道。
“为何会写下这一首诗?是因为当今武王?”
赵儒话音刚落,一旁的太师周天阳有些清冽的声音突然传到了王莽的耳边。
“回太师,这首诗是在下有一次看了有关于武州的一些案件有感而发,武州人每一刻每一时都在对抗外敌南蛮,守护着大魏,我所佩服也!”
“但是远在他乡的有一些人,贪生怕死,竟然说出了求和这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让我义愤填膺,写下了这首诗。”
听到了太师周天阳的问话,王莽脸上露出了一脸的悲愤模样气愤的开口说话。
穿越至今,王莽已经把他当作了大魏的一份子。
有着前世的某一些记忆,王莽知道所谓的求和最后会换来什么。
只不过是更为锋利的刀子罢了,所谓温水煮青蛙,钝刀割肉,说的就是大魏现在的这种情况。
“一个小小的六扇门青衣捕快有什么资格议论国事!若是再有下次我一定要问问六扇门的人!”
赵儒身旁的国子监祭酒郭明义听到了王莽刚刚说的话一脸不愉快的开口说道。
大魏官场人人皆知,他郭明义是支持左相司徒浩然的人,也算得上是大魏的求和一党。
王莽在这个地方句句不离求和一党是祸国害民的言语,自然是让他郭明义极为不爽。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在场的可是不止他们几个的存在,还有大魏最重要的人也是在一旁。
若是被他听进去了王莽的话,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3章 何为国(2/2)
么这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
王莽刚上来,随着儒林学院院长赵儒开口,太师周天阳的提问和国子监祭酒郭明义的恼羞成怒。
一瞬间这第七层楼的气氛便是变的剑拔弩张了起来。
“王捕快,我这里有一个小问题想要问你,你觉得这大魏指的是什么?换句话来说何为国?”
一旁的那个身穿明黄色衣服的八字胡须男人开口说道。语气如同温玉,极其的好听。
“何为国!”
边上原本还有些生气的郭明义听到了这话脸上表情骤然一变。
再次看向王莽的眼睛已经是有了一些杀气。
这个该死的王莽,为何要偏偏在这个时候来七星楼。
“这位大人是?”
王莽听到明黄色衣服的男人的话有些迟疑。
毕竟国家大事,正如国子监祭酒郭明义说的那样,他一个小小的六扇门青衣捕快,确实不太适合参与。
“无妨,你直说就是,今晚出了这个门这些事情我可以保证不被任何人知道的。”
一旁的儒林学院院长赵儒看到王莽脸上的难堪之意,瞬间明白了王莽的难处,笑着开口说道。
赵儒开口,王莽自然是相信的,稍微想了想,看了看在场的这些脸庞开口说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王莽刚一开口,场上众人皆是脸色一变,只是灯光昏暗,皆是就看不清罢了。
“属下认为,国之强盛,靠的是君王和臣子的共同努力,不是依靠割地赔款来保证自己的地位而做出让步。”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大魏的百姓便是这汪洋大水,这大魏便是这汪洋大水上行驶的一艘大船。”
“只要大魏可以抓住民心,那么自然可以矗立不倒,反之…”
“治大国如烹小鲜。”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魏建国至今,这一类的话倒是首次出现,让人去钟鸣暮鼓,让人心神一震。
“反之便是大魏失去民心,将国不将国么?”
场上三人的脑海中都是不由想到了王莽刚刚说到的反之,只不过没有一人敢说出来罢了。
“属下在六扇门当值青衣捕快,接触的平民百姓众多,对于这一类的变化自然是知道的更多。”
“如今武州边境南蛮入侵,武州因为有武王镇压边境,南蛮才无法入侵我大魏。”
“这盛京城才会如此繁华,可是即便如此,朝廷上下竟然有人建议和南蛮求和,甚至不惜割地赔偿。”
听到王莽的话,一直没有开口的太师周天阳突然开口说道:“国库紧张,大魏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打仗打的便是金钱。”
听到太师周天阳的话,王莽愣了一下,这位太师但是看的比较清楚,确实这打仗靠的就是金钱。
“可是南蛮狼子野心,如果大魏真的做了求和一事的话,恕在晚辈直言,这不过是钝刀割肉,亡国之举,再说了我大魏又不是没有钱。”
王莽想了想开口说道,既然说到了这里,王莽自然也是放开了讲。
就算今日得罪了某一些人,也总比让自己心头来的不顺畅来得要好。
再说了大魏又不是全是求和党,还是有很多和他有一样看法的人。
比方说右相公羊大志还有儒林学院的赵儒院长,便是和自己一样志同道合的人。
实在不行他就去武州一躲,自己六品气海境的实力,在江湖上也可以活的逍遥自在。
“那这钱从哪里来?”
太师周天阳脸上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王莽开口说道。
“这天下钱财一分入大魏朝廷,九分入了天下世家,这钱便是从天下世家中间出来。”
王莽破罐子破摔,然后对着太师周天阳开口说道。
全然不顾一旁的国子监祭酒郭明义一脸惊愕的表情。
大魏的构造和王莽前世的一些王朝很像,士农工商阶级非常的明显。
“若是钱财从天下世家身上出的话,恐怕大魏将会动荡,到时候真的是国之不国了。”
听到王莽的话,太师周天阳沉默了一会苦笑着开口说道。
“这大魏是百姓的大魏,而不是天下世家的大魏。”
“大魏可以给予一些名誉上的支持,让他们来出这一笔钱,我想很多人都是愿意的。”
这个话题很大,王莽并没有详细说明,只是有些简单的概括了一下而已。
毕竟这些事情若是详细说,没有个几天是说不完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是有些刷新了几人的世界观。
“你可愿成为我弟子?”
良久之后,黑暗中沉默了许久,传来了一个声音问道了王莽。
正是当今太师周天阳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