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渐渐熟起来后,王浩把一粒辟谷丹扔给刘强,问道:“不是每月都有领辟谷丹么,为什么早起时总是吃番薯?”
刘强接过辟谷丹时,一脸不可思议,嘴上啊啊这这的装模作样一番,最后心安理得的收了起来。
“也对,忘了跟你说,宗门里一直往东,有一偏僻地,每半年都会有宗门的弟子在那里集中摆摊换物,各取所需,辟谷丹也是其中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
收了王浩的辟谷丹,刘强勉强挤出一丝尴尬的表情道:“我的辟谷丹每月都存了些,到时候去碰碰运气。”
王浩一听,心思活络了起来,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比如都能换些什么?”
刘强不假思索的说道:“比如一些师兄用不着的法器,或者修炼后无用的功法括本,低级的丹方、符纸,类似这些。”
王浩默默的记下刘强说的时间地点,他也是有不少存货的,嗯,王倩给的。
现在王浩每次来到打水的地方时,都会用一个时辰的时间,顺着溪流而上,在山林里寻找可以修炼的地方,且必须是既隐秘,月光又能照射得到的。
起初每日一个时辰的时间,并不够王浩走得了多远,但是随着每夜坚持修炼之后,王浩感觉留存在自己体内的灵力越来越多,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体质,能够长时间双脚凝聚灵力,提升行走的速度,一个时辰之内能寻找的地点越来越远。
终于在半个月不停的寻找下,找到了一处隐藏在崖壁的天然洞穴,,洞穴入口有低矮的灌木丛遮挡,洞穴不大,在容纳一人之后,仅剩转身伸脚的空间。
这一次,干完活的王浩没有回丙十五,而是趁着夜色朦胧,悄悄的来到溪流顺流而上,之后凭着白天的记忆找到洞穴。
进入洞穴后,在遮挡洞口的灌木顶端,开了一个巴掌大的口子,这样做是为了月色就能透进洞穴。
做完一切之后,王浩从储物袋里拿出铜镜,自从在王倩的住所铜镜吸收月光出现两条光圈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天的时间,铜镜一直被藏在储物袋里,所以光圈没有任何的增加。
王浩把铜镜摆在身前一处凸起的石块上,眼神穿过灌木小口望去,周围漆黑一片,只有一些不知名的虫豸在灌木里爬行的微弱声响。
此时还没到月色当空的时候,王浩调整了一番后,闭目投入到修炼中。
月色东升,银装素裹。
一直沉浸在修炼中的王浩明显的感觉到,此地的灵气要比丙十五的浓郁一些,每次吐纳吸入量多出一倍有余。
这时王浩似有所感,月光早已透过灌木小口包裹着铜镜。
王浩于镜面上双目凝视,发现镜面上流动的白色气旋较之在王倩住所时,出现的少了许多。
现在的王浩已经能明白,镜面上的白色气旋为何物了。
应该是铜镜在月光的作用下,自动吸取周围天地灵气,从而产生质变,在镜面上形成充满灵气的白色气旋,但气旋不会越来越多,想来是被铜镜吸收了。
所以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镜面就能出现新的光圈。
现在通过气旋的对比才知道,王倩所在的地方,灵气何其的浓郁,想想就让人羡慕。
王浩此时已经初步弄明白铜镜在月光下的变化,便不再多想有的没的。
同时王浩能感知到白色气旋流转间,溢出的灵气极其浓郁,在其旁边吐纳修炼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崖壁光阴如白驹过隙。
三个月的每晚洞穴修炼匆匆而过,中途一次,王浩以防意外,回到丙十五,在刘强的问起下,告知其在山林中修炼。
刘强也没有多想,宗门里也有一些弟子不喜欢被打扰而选择在山林里修炼,只是提醒王浩修炼时小心防范山林野兽。
三个月后的某一夜,隐秘的洞穴里王浩从修炼中睁开眼,眉间露出喜色,只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便成功达到了凝气一层。
凝气一层后,王浩明显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耳聪目明,能听到灌木丛里虫豸爬行时产生的细微声响。
心念一动,灵识可以散出离体三丈,灵识覆盖的三丈之内可以感知其中发生的动静。
重要的是,王浩终于可以学习法术了。
驭物术和火球术。
驭物术的口诀在王浩的脑海里早已滚瓜烂熟,顾名思义,通过调动自身灵力操控外物,修炼也是非常简单,熟能生巧,为熟尔,自身灵力越多,能够操控的外物体积越大。
王浩此时双指并拢,心念一动,指向洞口的一颗拳头大小的石块,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手掌抓住石块,王浩双指翻转缓缓抬起,石块无风自动一般,稍稍晃动之下也跟着王浩的指尖缓缓的升了起来。
不过离地不到一尺,石块就像是失去了束缚,转眼便落回地上,在静谧的洞穴里传出“啪”的一声。
反观王浩脸上表情兴奋不已,刚才的失败只是运用灵力不熟练,稍微卡壳了一下,导致灵力输出中断,他感觉只要再多练几次就能成功。
在接下来练习了将近上百次后,王浩每施展十次里成功六次,把石块隔空抓到手里,以及把石块送出洞口又抓回来,眼见驭物术略有成效,便接着开始练习火球术。
火球术和驭物术一样,都是应对初学者的简单法术,早已吃透口诀的王浩在熟悉了几次手印后,就开始尝试配合灵力施展,结果,连续施展十次里,最后一次才成功在指尖凝聚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火球。
王浩自嘲的呵呵道:“这玩意有点弱啊!”
初学两个法术,王浩乐在其中,两个法术反复交叉练习,直至一个时辰后,王浩发现此时铜镜镜面在中心点位置,之前在出现了八个光圈的两个月后,最后一个光圈终于出现了,或者说,最后一个不是光圈,而是一个光点。
这时王浩铜镜在王浩的眼里,最后的光点出现之后,镜面不再产生白色气旋,铜镜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地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两人渐渐熟起来后,王浩把一粒辟谷丹扔给刘强,问道:“不是每月都有领辟谷丹么,为什么早起时总是吃番薯?”
刘强接过辟谷丹时,一脸不可思议,嘴上啊啊这这的装模作样一番,最后心安理得的收了起来。
“也对,忘了跟你说,宗门里一直往东,有一偏僻地,每半年都会有宗门的弟子在那里集中摆摊换物,各取所需,辟谷丹也是其中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
收了王浩的辟谷丹,刘强勉强挤出一丝尴尬的表情道:“我的辟谷丹每月都存了些,到时候去碰碰运气。”
王浩一听,心思活络了起来,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比如都能换些什么?”
刘强不假思索的说道:“比如一些师兄用不着的法器,或者修炼后无用的功法括本,低级的丹方、符纸,类似这些。”
王浩默默的记下刘强说的时间地点,他也是有不少存货的,嗯,王倩给的。
现在王浩每次来到打水的地方时,都会用一个时辰的时间,顺着溪流而上,在山林里寻找可以修炼的地方,且必须是既隐秘,月光又能照射得到的。
起初每日一个时辰的时间,并不够王浩走得了多远,但是随着每夜坚持修炼之后,王浩感觉留存在自己体内的灵力越来越多,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体质,能够长时间双脚凝聚灵力,提升行走的速度,一个时辰之内能寻找的地点越来越远。
终于在半个月不停的寻找下,找到了一处隐藏在崖壁的天然洞穴,,洞穴入口有低矮的灌木丛遮挡,洞穴不大,在容纳一人之后,仅剩转身伸脚的空间。
这一次,干完活的王浩没有回丙十五,而是趁着夜色朦胧,悄悄的来到溪流顺流而上,之后凭着白天的记忆找到洞穴。
进入洞穴后,在遮挡洞口的灌木顶端,开了一个巴掌大的口子,这样做是为了月色就能透进洞穴。
做完一切之后,王浩从储物袋里拿出铜镜,自从在王倩的住所铜镜吸收月光出现两条光圈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天的时间,铜镜一直被藏在储物袋里,所以光圈没有任何的增加。
王浩把铜镜摆在身前一处凸起的石块上,眼神穿过灌木小口望去,周围漆黑一片,只有一些不知名的虫豸在灌木里爬行的微弱声响。
此时还没到月色当空的时候,王浩调整了一番后,闭目投入到修炼中。
月色东升,银装素裹。
一直沉浸在修炼中的王浩明显的感觉到,此地的灵气要比丙十五的浓郁一些,每次吐纳吸入量多出一倍有余。
这时王浩似有所感,月光早已透过灌木小口包裹着铜镜。
王浩于镜面上双目凝视,发现镜面上流动的白色气旋较之在王倩住所时,出现的少了许多。
现在的王浩已经能明白,镜面上的白色气旋为何物了。
应该是铜镜在月光的作用下,自动吸取周围天地灵气,从而产生质变,在镜面上形成充满灵气的白色气旋,但气旋不会越来越多,想来是被铜镜吸收了。
所以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镜面就能出现新的光圈。
现在通过气旋的对比才知道,王倩所在的地方,灵气何其的浓郁,想想就让人羡慕。
王浩此时已经初步弄明白铜镜在月光下的变化,便不再多想有的没的。
同时王浩能感知到白色气旋流转间,溢出的灵气极其浓郁,在其旁边吐纳修炼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崖壁光阴如白驹过隙。
三个月的每晚洞穴修炼匆匆而过,中途一次,王浩以防意外,回到丙十五,在刘强的问起下,告知其在山林中修炼。
刘强也没有多想,宗门里也有一些弟子不喜欢被打扰而选择在山林里修炼,只是提醒王浩修炼时小心防范山林野兽。
三个月后的某一夜,隐秘的洞穴里王浩从修炼中睁开眼,眉间露出喜色,只用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便成功达到了凝气一层。
凝气一层后,王浩明显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耳聪目明,能听到灌木丛里虫豸爬行时产生的细微声响。
心念一动,灵识可以散出离体三丈,灵识覆盖的三丈之内可以感知其中发生的动静。
重要的是,王浩终于可以学习法术了。
驭物术和火球术。
驭物术的口诀在王浩的脑海里早已滚瓜烂熟,顾名思义,通过调动自身灵力操控外物,修炼也是非常简单,熟能生巧,为熟尔,自身灵力越多,能够操控的外物体积越大。
王浩此时双指并拢,心念一动,指向洞口的一颗拳头大小的石块,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手掌抓住石块,王浩双指翻转缓缓抬起,石块无风自动一般,稍稍晃动之下也跟着王浩的指尖缓缓的升了起来。
不过离地不到一尺,石块就像是失去了束缚,转眼便落回地上,在静谧的洞穴里传出“啪”的一声。
反观王浩脸上表情兴奋不已,刚才的失败只是运用灵力不熟练,稍微卡壳了一下,导致灵力输出中断,他感觉只要再多练几次就能成功。
在接下来练习了将近上百次后,王浩每施展十次里成功六次,把石块隔空抓到手里,以及把石块送出洞口又抓回来,眼见驭物术略有成效,便接着开始练习火球术。
火球术和驭物术一样,都是应对初学者的简单法术,早已吃透口诀的王浩在熟悉了几次手印后,就开始尝试配合灵力施展,结果,连续施展十次里,最后一次才成功在指尖凝聚出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火球。
王浩自嘲的呵呵道:“这玩意有点弱啊!”
初学两个法术,王浩乐在其中,两个法术反复交叉练习,直至一个时辰后,王浩发现此时铜镜镜面在中心点位置,之前在出现了八个光圈的两个月后,最后一个光圈终于出现了,或者说,最后一个不是光圈,而是一个光点。
这时王浩铜镜在王浩的眼里,最后的光点出现之后,镜面不再产生白色气旋,铜镜就这样静静的躺在地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