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三国皇帝:我有昏君模拟器 > 第58章 劳民伤财?不,是养民之道

第58章 劳民伤财?不,是养民之道

   第58章 劳民伤财?不,是养民之道(1/2)

“二十万民夫!”

听到赵大臂的话,董卓被吓了一跳。

“这么多人每天消耗的粮食和工钱,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魏常侍,国库内的存量,能够支撑几天啊?”

董卓进京之后,曾进入过国库,

然后,

一脸嫌弃的走了。

先帝刘宏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花钱大手大脚,卖官鬻爵挣的那些钱早就被他给败完了。

加上十常侍贪污猖獗,国库内根本就没有钱!

现在国库里的那点东西,还是刘辩逼着官员们捐献的。

而那点存量,连给铜雀台打基地都不够,根本请不起那么多民夫!

魏小宝却微微一笑,“太师不用担心,正常的民夫咱们请不起,咱们可以请流民啊。”

闻言,

董卓眼神一亮,重重的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对啊!正常的民夫每天工钱要十文,而流民只需要两到三文就够了。”

这样一来,可以省一大笔钱!

“这件事情交给某家吧!”

董卓立刻发动自己的门人,让他们在洛阳城的城门口,集市口,分别设立募工区。

并且让城内的巡逻卫兵帮助他们打广告。

东直门,

洛阳令周异与河南尹曹操,站在城墙上,望着一处粥棚发愁。

“曹府尹,流民实在太多了,咱们的粮食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周异愁眉苦脸,向曹操诉苦。

短短半日,又有两三千人涌入洛阳城。

没办法,

周边几个郡县产生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

“库府一点存粮都没有了吗?”曹操沉吟道。

周异满脸苦涩,“上午就没有了,刚才那些,还是下官从自家口粮中省出来的。”

曹操沉默了,

他知道周异的这种做法,连燃眉之急都解决不了。

即便,他把自家的粮食全都拿出来,也满足不了这么多流民。

“曹府尹,如果不尽快想办法,这些流民饿疯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弄不好,还会引发民变!”

周异并非危言耸听。

人一旦到了绝境,就会铤而走险。

洛阳城有很多的达官贵人,流民对他们本就有仇视心理。若真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流民们肯定会聚众哄抢。

而达官贵人家中,都会有家丁门客,甚至是私兵!

双方一旦打起来,冲突肯定会升级。

到时候贫富矛盾爆发,势必会引起民变!

流血事件,在所难免。

“周公,如今洛阳城内的流民太多了,就算我们求得陛下开仓放粮,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如今的朝廷,根本没有能力白养这么多人!”

曹操表情凝重的道。

他很清楚,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可以不劳而获,他们就会抵触劳作。

养这么多闲人,不但会增加朝廷的负担,而且还会留下隐患。

“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让他们自力更生。”

曹操说道。

“自力更生?”

周异想了想,觉得不太可能。

“有哪里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呢?”

“就算给土地让他们开垦,可种子哪里来?作物成熟之前,他们的口粮又如何解决?”

曹操也很无奈,

你问我,我问谁?

“Duang!”

就在两人愁眉不展的时候,街道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锣声。

顿时,

把他们和粥棚前面,正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58章 劳民伤财?不,是养民之道(2/2)

着空碗排队等粥的流民给吸引了。

“那是,董卓的人?”

周异诧道。

曹操也挑了挑眉,不知道他们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要干什么。

“Duang~~~”

“各位乡亲父老。”

拿着大锤的士兵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于是大声喊道,

“陛下修建行宫,需要大量的建筑民夫。只要你们愿意去,每天都能填饱肚子,而且还有三文钱的工钱可以拿。”

“表现好的,还可以领取新衣服,成为工头,工钱翻倍!”

流民们一听,连忙围了过来!

“你说的是真的吗,真的可以填饱肚子??”

“有睡觉的地方吗?”

“可不可以带上家人一起过去?”

几百个人,将这一队士兵围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询问不断。

“Duang!”

士兵敲了一锤,“大家静一静,有什么问题呢,一个一个的问。”

“我先回答你们刚才的问题,不要着急。”

原本这些西凉军都是趾高气扬的,

不过,

随着董卓权势没落,西凉军也变得低调了起来。

加上董卓刻意叮嘱过,他们的态度都很好,瞬间赢得了流民们的好感。

“首先,填饱肚子的问题:只要你们认真干活,不偷懒。一天两顿干的,不会少你们的。”

“二,到了地方,自己搭建睡觉的棚子。”

“三,可以带上家人一起,但食物和工钱是按劳分配的。”

士兵们耐心的解释流民们的问题。

虽然工钱少,但可以填饱肚子,有住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少,

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生存的权力,而不是放弃尊严,等待别人的施舍。

“这位将军,请问在哪里登记啊,我们一家五口都去给陛下干活!”

一个壮年大声喊道。

“每个城门口都有登记,你们赶紧去吧。”

士兵大声回道。

“太好了,这下咱们不用饿死了。”

“我就说了吧,到洛阳城来,陛下肯定不会不管咱们。”

“陛下是大好人啊。”

“没错,咱们一定要好好的干活,报答陛下的救命之恩。”

老百姓都很质朴,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加倍的对谁好。

很快,

原本拥堵在街道上的那些流民,纷纷朝着最近的募工点奔去。

很快,

街道就疏通了。

在城墙上,曹操和周异看到这一幕,呆了。

让他们头疼至极的难题,

居然一下子,就被解决了。

“周公!看来我们都误会陛下了!”

曹操猛然醒悟。

“此话怎讲?”周异不解。

曹操道,“我听太师府的人说,陛下是昨天才决定建造铜雀台的,而他昨天,恰巧出了一趟宫门。”

“也就是说,陛下看到了街道上流民聚集的问题,才想到了这样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法。”

“既解决了流民生存的问题,又让他们有活可干,保持了劳动积极性!”

“这个办法,比咱们一直想着从哪里筹集粮食,不是好一百倍,一千倍吗?”

听了曹操的解释,周异身体猛地一震,

原本,

所有人都觉得,天子执意建造铜雀台是昏君之举。

没想到,

居然藏着这层深意!

这哪里是劳民伤财,分明就是养民之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