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小说网-okNovel.net

字:
关灯 护眼
ok小说网 > 大明:史上最强太子 > 第481章 再颁恩旨,华夏新风

第481章 再颁恩旨,华夏新风

   第481章 再颁恩旨,华夏新风(1/2)

不得不说,大明皇帝朱元璋越来越倦政了,直到卯时四刻,才御驾承天门开始早朝,比预定的早朝时辰足足晚了一刻钟。

这在洪武十一年之前,这是完全不可想象之事——朱元璋肯定是早一刻到场,而绝不会迟到。

但是,洪武十二年,朱标东征扶桑归来之后,就出现了一点苗头——朱元璋开始踩点上朝。

到了如今的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晚一刻钟上朝,都快成常例了。

本来群臣们以为,今天比较重要,皇帝会重视一些呢。结果,还是如同绝大多数时候一样,姗姗来迟。

不但姗姗来迟,还把今天的朝会,交给太子朱标主持。朱元璋微微闭着眼睛,似听非听,就算不能说是“消极怠工”吧,也是一副“父有事子服其劳”“没事儿少劳烦我”的模样。

简短截说,大约花了一个时辰左右,朱标将今天朝廷的日常事务处理完毕后,站起来,向着朱元璋微微躬身。

“洪武九年,父皇颁布五大旨意,施恩天下。如今,已过去五年了。这五年来,我大明国势蒸蒸日上。父皇是不是继续颁下恩旨,让天下人和朝廷一起,分享国家强盛的荣光呢?”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吾儿此言甚是。来人啊,宣旨!”

“遵旨!”

自然有两名展表官上前,将一份黄陵圣旨打开。再由一名宣表官,站在奉天门上,当场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夫华夏者,有服装之美曰华。有礼仪之盛曰夏。礼仪,诚我华夏之根本也。然则,崖山之变,华夏亡于胡虏之手,我华夏礼仪大染腥膻矣!今官僚相见辄以跪一足以为礼,拜则以叩头为致敬。既拜,复跪一足。我华夏男儿膝下有黄金,焉可如此卑躬屈膝乎?此乃元胡之风也,朕深恶之!着从今日起,凡内外诸官,每旦会于公堂之上,必肃揖,然后就坐,幕官亦须先揖长官,乃退就幕署。其属官见上官,必序立堂阶之上躬揖,上官随坐随立,拱手答礼,幕官答揖如初见。及以事出,隔旬而还见上官,则行再拜礼,见幕官亦然,上官则拱手答礼,幕官答拜。品秩等者互揖……其余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这道诏书非常长,宣表官足足念了一刻钟才念完。

这道诏书的核心原则,其实就是一条:最大程度上减少跪礼!

它详细规定了,官员们之间相见,平民百姓之间相见,乃至于军民百姓见官员,见皇帝,见太子之间的各种礼仪。

按照这份诏书,只有皇帝、太子和亲王,官员们才需要经常跪拜。

一般情况下,官员们因为公事,在朝堂上见了,就是行“揖礼”而已。

所谓“揖礼”。就是“躬身、举手、齐眼”为敬。

当然了,如果是下官头一次见上官,或者因为公事出去了隔了很久之后再次见到上官,是需要跪拜一次的。但是,这种跪拜,也是有严格规矩的,只能“两拜”,多了就算“逾制”。

毕竟,即便见东宫太子,也不过需要“四拜”。见皇帝,也仅仅比太子多一“叩首”而已。

民间规矩类似,平时相见,不许下跪,只行“揖礼”。

只要重大场合,比如过年的时候,远游归来的时候,才可以对祖父母行四拜礼。除了祖父母之外,即便特殊情况下需要行礼,最高的礼节,是行“两拜礼”。

百姓见官员也是一样,最多是“两拜”。

必须说明的是,此事完全跟朱标无关,确实是朱元璋自发的想法。

在后世很多人的观念里,唐宋乃至于唐宋以前,华夏人是很少跪拜的。到了明清年间,跪拜大行其道。有些人,甚至把动不动就跪拜的屎盆子,叩到朱元璋的头上。

实际情况,却远并非如此。

动不动就磕头的习俗,是元代的“胡风”。大明建立后,朱元璋专门下过三次诏书,减少跪拜之风,或者说减少“胡风”。

如果全部按照朱元璋的规矩,明朝根本就没有动不动就跪拜的风气。

不过,如同“女官制度”,“发俸禄不打折扣”,“文武平等”等制度一样,以后的大明君臣们虽然一口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实际上却好的不学坏的学,把这些好规矩破坏的一干二净。

不管怎么说吧,朱元璋今日专门下旨,施恩天下,为大明重定了规矩,尽可能减少跪礼。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旨的时候,还是要叩拜的。群臣大礼参拜,高声谢恩。

紧接着,宣表官开始宣读第二道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也。然则,子女有疾,父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481章 再颁恩旨,华夏新风(2/2)

能不心忧乎?天下子民,皆朕赤子也。百姓疾笃,朕深忧之。着即,设大明医学院,研习治病救人之术,传医生治病救人之方。大明医学院祭酒,秩四品,另外,两年内,全国每乡,最少设一卫生院,免费给予百姓疾病基本救治!钦此!”

说穿了,就是建立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制度。

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要建立高水平的医疗覆盖,当然很难。说直白一点儿,就是朱元璋本人享受的医疗保障,在现代人看来,都是非常可怜的。

说它简单,是因为二十年前,朱元璋就开始在他的地盘内,免费推行种痘之术。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九成以上的乡,已经有了一个名叫卫生院的官府机构。

现在,朱元璋不过是再努最后一把力,实现所有乡镇的覆盖。

至于说,能实现什么医疗保障?

首先,就是给新生儿种痘了。这一直是之前各乡卫生院的基本工作。

其次,就是阿司匹林,治疗各种头疼脑热的。

阿司匹林简直太好制作了,把柳树皮进行熬煮,然后再冷却结晶,就能得到,成本极其低廉。

然而,阿斯品林的效果,却是非常好的,被后世之人誉为“三大神药”之一。此药可以止痛退热,还可以预防血小板凝结,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感冒、流感、风湿痛……中风偏瘫口角歪斜……阿司匹林就是个万金油,基本什么病都能用来顶一顶。

还有,就是另外一个“三大神药”之一,治疗细菌感染的“青霉素”了。什么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青霉素都有着神奇的疗效。对于外伤感染的效果,更是能称得上立竿见影。

原本,朱标虽然开金蛋得到了简易青霉素的制造方法。但是,青霉素成本一直相当不低。

也就是最近三年,大明发展速度太快了,国库大大充裕。青霉素的成本又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朱元璋才将青霉素,算在了基本免费的药物里面。

再加上中医万金油板蓝根,以及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治疗肚子疼的蒙脱石粉末……就是这些乡医院免费药物的主力了。

相比后世,这些医疗保障简直弱的可怜。

但是,在这个时代,有了这个药物之后,一个人随便培训一两个月,都能吊打十里八乡的“名医”了。

对了,这些卫生院,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接生。

其实在青霉素发明前,光是注意产妇、婴儿的卫生,减少感染的危险,再加上产钳的运用,卫生院就吊打了一众“稳婆”,闯出了偌大的名声。

大明朝廷现在声望如此之高,遍布全国的卫生院,真是起到了至少两成的作用。

现在,朱元璋宣布,进行基本药物免费提供,更是天大的德政。

毕竟免费不免费,完全是两个概念。

不知多少人节俭惯了,又心怀侥幸,小病拖成大病,再也无法医治。这对自己,对家人,乃至于对大明都不是什么好事。现在,朝廷免费治疗,算是解决了无数百姓因小失大的问题。

另外,即便这些药物不对症,也比没药在家等死强得多啊!

人的心理因素,是真的能直接作用于健康的。据后世科学统计,单纯服用安慰剂,也能起到三成左右的治疗作用。对某些疾病的效果,安慰剂的效果甚至能达到真正药物的五六成。

对了,安慰剂对文化水平越低的人,效果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那么多巫婆神汉打响了名号。不是百姓傻,是确实有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巫婆神汉其实是心理医生。百姓们信赖他们,激发了自身免疫力,部分疾病确实也真的痊愈了。

总而言之,大明朝廷这个基本医疗的兜底,在这个时代的效果,着实不容小觑。

“谢吾皇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再次谢恩。

虽然他们现在当官,不缺那几块钱的免费医疗。但是,谁能保证一辈子一帆风顺?谁能保证,后世子孙里面,不出一个败家子,生活无着?

大明朝廷进行医疗兜底,大家当然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不过,也有些人心中有些感觉:不够给力啊!大明第一次德政发布,免了天下人的盐税。第二次德政,免了天下人的徭役。简单粗暴,对天下百姓的好处,看得见摸得着!

如今,朱元璋第三次德政发布,仅仅是减少跪拜以及基本医疗保障?

似乎,不如前两次效果来得震撼啊!

他们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的第三道诏书,堪称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