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再开金蛋,万马之王(1/2)
时光匆匆,眨眼间,距离朱标攻克元大都,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
其一,朱标指挥北伐军五路进发,终于将大元“腹里”地区,所有城池、山寨、乡村,全部纳入掌控。
其二,杨璟率湖广行省的兵马,已经平定了广西。朱元璋让杨璟的五万军不必按计划攻打四川的明夏,马上开向北方,进一步增强北伐军的实力。
其三,朱元璋下旨,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并且,将五万件冬装发往北平。更多的冬装,正在加紧制造。在入冬以前,几十万北伐军的冬装问题务必全部解决。
其四,傅友德、薛显等人率两万五千骑兵,从古北口长城换防回了北平。他们虽然没有抓到元顺帝,但截获了一千六百多匹马,八千多头牛羊,装满金银财物的大车二百四十三辆,算是聊胜于无吧。
其五,元顺帝率领北元小朝廷来到了上都开平。
朱标之前关于元上都开平的估计,是不准确的。的确,民间有谚,“穷极江南,富夸塞北”,元上都开平曾经很富裕。但是,当初韩宋小朝廷的北伐军,曾经攻破过一次元上都开平,大肆烧杀抢掠了一番。
现在的开平城里面,宫殿房舍被烧了个十之七八,仓库里面能跑耗子,全城军民百姓不到一千人。
元顺帝率领近两万大军,以及大量的金银财物到了开平,却既没足够的粮食充饥,又没足够的衣物御寒,简直上吊的心都有——就算元顺帝不想上吊,那两万快饿死的大军都想把他吊死!
不幸中的万幸,五日后,中书右丞相也速,率五万勤王大军姗姗来迟,献上了五千匹布,两万石粮食,北元小朝廷才算转危为安。
然后,元顺帝就派出使者,向王保保认错,并且把关西四军阀的指挥权都给了王保保。
虽然关中四军阀即便接了旨意也未必会听王保保的,但元顺帝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算是足够诚意。
没办法,关中四军阀不动如山、东北军阀纳哈出如同老僧入定、草原漠北诸王更不用说了八年前刚刚造反过!元顺帝放眼天下,还就是王保保这个白脸曹操最为眉清目秀。他不依靠王保保,又能依靠谁呢?
其六,王保保接受了元顺帝伸出的橄榄枝。
吴军攻占元大都后,下一步的目标,肯定就是山西的王保保。王保保也亚历山大啊!而且,王保保本来的目的,就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目的已经达到,何不借坡下驴呢?
……
……
总而言之,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无论和吴军还是元军,都在整理着内部,积蓄着力量,准备这决定华夏西北归属的那一战。
这时候,九月初五,朱标的生日的到了。
又是一个砸金蛋的好日子!
到底会砸出什么惊喜呢?
意识海中,朱标拿着那个金锤,心中甚是期待!
甚至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期待。
很简单的道理,以前的朱标,最大的金手指其实是朱元璋,而不是这气运金蛋系统。
他遇到的问题,朱元璋都能帮他解决。气运金蛋系统,不过是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罢了。
但是,到了现在,朱标真正发愁的问题,朱元璋也发愁啊,必须得气运金蛋系统解决了。
现在吴国最大的问题,就人口太少。人少了什么事情都不好办,比如说开矿炼铁,比如说建立工坊,比如说发展科技,更别说夺取整个寰宇天下了。
所以,朱标现在最想要的是蒸汽机。蒸汽机,能为吴国节省大量的人力。
没有蒸汽机,有水泥制造术也好啊。吴国新都总是要建的,朱元璋的陵墓现在也要开始建了,各种军事上的堡垒更是要建,这些工程都是省不得的。有了水泥制造术,朱标也能节约出大量的人力!
如果连水泥制造术都没有,那就是治理黄河的技术了。黄河泛滥,无论山东还是河南都不得安宁,治理黄河是当务之急,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
朱标倒是记得,后世治理黄河的主要经验,是“束水攻沙。”但是,单凭这四个字,朱标可没办法治河。
如果有了这治理黄河的技术,既能解决燃眉之急,也能节约部分人力。
那么,这次开金蛋,到底会开出什么来呢?
啪!
朱标手中的金锤落下。
随着一声轻响,蛟龙级金蛋裂为两半,一股棕红色清灵之气直冲而出。
紧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243章 再开金蛋,万马之王(2/2)
系统提示音传来。
“恭喜宿主,砸蛟龙级金蛋,获得‘万马之王‘’夏尔马五万匹!其中,公马两千匹,母马四万八千匹。”
希律律~~
随着一声声轻啸。
五万匹夏尔马的虚影,出现在朱标的面前!
“这个好!”系统音刚落,朱标已经脱口而出。
朱标前尘不昧,当然知道什么是夏尔马。
现在,他赫然发现,在缺乏人口的现在,这五万匹夏尔马对他的意义,并不在什么蒸汽机和水泥之下!
夏尔马,有史以来体形最大、力气最大、耐力最好的马!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用在夏尔马身上却是不合适的。这种历史上,在十七世纪才初步培育成功的重型马,成年之后身高将近三米,体重在一吨左右!正常骆驼的体重,也就是一千多斤,才是夏尔马的一半!
朱标不是缺人口吗?
一匹夏尔马,能拉动五吨的重物!用于运输军粮、器械、商品,能节省多少人力?
用于耕田更不得了!
华夏人习惯用牛耕地,而不是用马。为什么?马的速度,不是比牛快的多吗?无他,马不仅比牛的力气小,而且要吃精饲料,不如牛经济实惠。另外,要那么快干什么?华夏长期人多地少,一家一户,有一头牛就足够了。
但是,夏尔马却不仅有着牛的力量,而且耐粗饲,简直是完美的耕地工具!
还有更关键的!
现在的吴国最为缺少人口北方,有着大量的牧场,夏尔马的饲养成本极低!
北方还有着大量的荒地,完全可以用夏尔马开荒和耕种!
原来朱标曾经许诺,每个退役军士,都给五十亩地。再多了,单个家庭就不可能种得过来了。即便是最粗疏的种植,都不可能!
现在朱标忽然产生了个大胆的想法——军人们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大农业正当其时!
每个人分他一百亩至两百亩,用夏尔马、铁犁进行开荒、耕种。然后,用马拉着收割机进行收获。从效率上讲,完全没问题!从平均亩产上来讲,也应该比小农种五十亩地的平均亩产高得多!
这不就能腾出大量的人口,进行农业以外的活动吗?
照样节约大量的人力!
而且,从事农业的人耕种的土地多了,粮食的价格会降低,剩余价值反而增多,才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工业品。从事工商业的人,既能获得价格低廉的食品,又能获得远超小农的收入……国家工农业走上互相促进的正循环!
这么说吧,朱标清楚的记得,后世的英吉利之所以能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大量的“夏尔马”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记载中,在爆发了工业革命的十八、九世纪,几百万人口的英国,有着上百万匹夏尔马!这些夏尔马,为英国早期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要不然,大量的人口在工农运输业搞生产,才几百万人口的英吉利,谁去开拓殖民地啊?
正是因为对日不落帝国有了这么大的贡献,夏尔马才有“万马之王”之称!
“嗯,两千匹公马,四万八千匹母马。一年就能就能生四万八千匹马。一匹马的成熟期是两年,寿命是三十年。马生驹,驹生马……这可是指数型增长,十年后,我也就有了一百多万匹夏尔马,达到日不落帝国的水平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夏尔马,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朱标问道:“系统,这五万匹夏尔马,会如出现呢?”
“这五万匹夏尔马存在于系统空间中,宿主可以随时选择合适的地点投放。”
“什么地方都可以?”
“宿主周围方圆五十里内。”
“不错啊!”
方圆五十里,足够了。
朱标完全可以把这五万匹夏尔马,放在某个山谷中,作为某次出战的缴获,合情合理。
而且,这个时代,马匹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
比如徐达,曾经缴获过一匹五尺三寸的战马,直接献给了朱元璋。因为五尺三寸太高了,“非人臣所敢骑”!
现在这批夏尔马,却身高八九尺了!比起那些四五尺的蒙古马来,就是成年人和七八岁小孩子的差距!
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简直就是神迹!
这批夏尔马的骤然出现,该会怎样增强吴军的士气?又能让敌军多么惊惧和绝望?
真是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