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朱标又说了北伐的第三项措施。
“北人心中的南北之别,骤然之间难以消除。如果我军过处,任命的都是江南人为官,北人恐怕难免被征服的屈辱感。所以,儿臣的意思是,朝廷提前准备一些出身北方的官员,让他们回北方做官。一来,这些北人更加熟悉北方民情。二来,减轻北方之人被征服的屈辱感。三来,也算千金买马骨了,鼓励北方士人投效咱们。”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嗯,此事确实应该日程。天下大乱,流落江南的北方之士,很有一些。咱这就下旨,令有司寻访流落江南的北方文人,从优录用!还有,韩宋朝廷内部也有不少北方人,咱都安置在滁州了。现在,这些人里面,但凡有点能力的,不分文武,咱都要用。让他们回北方做官,去他们的家乡做官!”
顿了顿,他有些得意地道:“把这些人都用了!咱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说,咱忌惮什么小明王!”
很显然,不管别人怎么想,朱元璋对“韩林儿之死”这个屎盆子,是相当介意的。
现在,和朱标讨论北伐之事,他都不自觉地要为自己洗白一下。
朱标道:“三年免征,是施恩于贫民百姓。任用北人,是施恩于士人。再加上严明军纪,我军就足以堪称解民倒悬的王者之师了。想必,即便北方人心存南北之分,也不会有多少人抗拒王师,反而和大元朝廷同仇敌忾了。”
朱元璋道:“关于北伐,吾儿还有别的措施吗?”
“还有就是,这次北伐,还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的。咱们千万不能因为北方很多人不认同,而自己舍弃。毕竟,咱们自己认同!咱们麾下数十万虎贲认同!咱们麾下三千万子民认同!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在这点上,不能有任何含糊。”
“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么……那色目人怎么办?他们并非我华夏人,仆从于蒙元,来到我华夏之土。咱们要将其斩尽杀绝,还是驱逐出华夏呢?
“都不必。事实上,就算蒙人愿为我华夏子民,咱们都可以照单全收。”
“这样啊……也好!”
朱元璋想了一会儿,终于微微点头,同意了朱标的意见。、
千万莫觉得,朱标和朱元璋讨论要不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什么毫无意义的废话。
在后世之人看来,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有丝毫动摇。
事实上,这个观念,是经过朱元璋几十年的灌输,才成为了华夏子民的共识,并且流传后世的。
在这个时代呢?
为了维护全国的团结,朱元璋本人的立场,一直令人雾里看花,难以琢磨。
虽然,在北伐的时候,他的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与此同时,一直表示,对大元正统的认可,反而称“红巾”为贼。并且公开赞同,徐达放走了元顺帝。
甚至,有时候写诏书,会说自己“乐生于有元之世”,“受大元隆恩”。
乐个毛啊?
恩个毛啊?
朱元璋的老爸、老妈、哥哥,都生在大元,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罢了。死了连块下葬的地方都没有!
这叫什么?
“死无葬身之地”!
还能更凄惨一点吗?
这些事情,只能说明,朱元璋太狡猾了。
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方面,在场面上,尽量安抚那些大元的遗老遗少以及执着于南北之分的北人。另外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弘扬华夏文化,恢复华夏的服饰,强化华夏的观念。
时间越长,“华夏”的观念越是深入人心。
经过三十多年的教育、宣传,等到朱元璋去世后,朱元璋的一片苦心终于开花结果了。
朱元璋是因为“空印案”冤杀了方孝孺的老爸吧?方孝孺算是明朝,最遵守“君臣大义”的吧?
那么,方孝孺是如何看待蒙元的呢?
“苟举而加诸中国之民上,是率天下而为禽兽也!”
完全不承认大元为华夏朝廷!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最类似的人不是什么刘邦、李世民,而是诸葛亮。“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贪功劳,有的是耐心慢慢实现自己的计划。
比如现在,到底要不要公开对北方子民宣称要“驱逐鞑虏”,朱元璋一直是犹豫不决的。
可能会说。
可能不会说。
但话说回来,现在朱标给了他强烈的信心,让他坚定了主意!说话间,朱元璋从几案上,拿出一张纸来,道:“标儿,你看,这就是咱关于北伐,这些日子的所思所想了。”
朱标拿过来一看,却是写着几个大字:免税、军纪、争取色目,最后在“驱逐鞑虏”上,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朱标道:“不知咱们这叫,父子同心,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应该叫青出于蓝!”朱元璋由衷叹道:“毕竟,咱还真忽略了,要让北人为官,消除北人心中被征服的屈辱感。也没有标儿你那么好的文采,写出类似‘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吴王’的民谣啊!”
顿了顿,他猛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标儿,你很好!真是每每行事,都比咱想的都要好!看来,这次北伐统帅,还真是非你莫属啊!”
紧接着,朱标又说了北伐的第三项措施。
“北人心中的南北之别,骤然之间难以消除。如果我军过处,任命的都是江南人为官,北人恐怕难免被征服的屈辱感。所以,儿臣的意思是,朝廷提前准备一些出身北方的官员,让他们回北方做官。一来,这些北人更加熟悉北方民情。二来,减轻北方之人被征服的屈辱感。三来,也算千金买马骨了,鼓励北方士人投效咱们。”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嗯,此事确实应该日程。天下大乱,流落江南的北方之士,很有一些。咱这就下旨,令有司寻访流落江南的北方文人,从优录用!还有,韩宋朝廷内部也有不少北方人,咱都安置在滁州了。现在,这些人里面,但凡有点能力的,不分文武,咱都要用。让他们回北方做官,去他们的家乡做官!”
顿了顿,他有些得意地道:“把这些人都用了!咱倒要看看,以后还有谁说,咱忌惮什么小明王!”
很显然,不管别人怎么想,朱元璋对“韩林儿之死”这个屎盆子,是相当介意的。
现在,和朱标讨论北伐之事,他都不自觉地要为自己洗白一下。
朱标道:“三年免征,是施恩于贫民百姓。任用北人,是施恩于士人。再加上严明军纪,我军就足以堪称解民倒悬的王者之师了。想必,即便北方人心存南北之分,也不会有多少人抗拒王师,反而和大元朝廷同仇敌忾了。”
朱元璋道:“关于北伐,吾儿还有别的措施吗?”
“还有就是,这次北伐,还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的。咱们千万不能因为北方很多人不认同,而自己舍弃。毕竟,咱们自己认同!咱们麾下数十万虎贲认同!咱们麾下三千万子民认同!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在这点上,不能有任何含糊。”
“谁是咱们的朋友,谁是咱们的敌人么……那色目人怎么办?他们并非我华夏人,仆从于蒙元,来到我华夏之土。咱们要将其斩尽杀绝,还是驱逐出华夏呢?
“都不必。事实上,就算蒙人愿为我华夏子民,咱们都可以照单全收。”
“这样啊……也好!”
朱元璋想了一会儿,终于微微点头,同意了朱标的意见。、
千万莫觉得,朱标和朱元璋讨论要不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什么毫无意义的废话。
在后世之人看来,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有丝毫动摇。
事实上,这个观念,是经过朱元璋几十年的灌输,才成为了华夏子民的共识,并且流传后世的。
在这个时代呢?
为了维护全国的团结,朱元璋本人的立场,一直令人雾里看花,难以琢磨。
虽然,在北伐的时候,他的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与此同时,一直表示,对大元正统的认可,反而称“红巾”为贼。并且公开赞同,徐达放走了元顺帝。
甚至,有时候写诏书,会说自己“乐生于有元之世”,“受大元隆恩”。
乐个毛啊?
恩个毛啊?
朱元璋的老爸、老妈、哥哥,都生在大元,吃不饱穿不暖也就罢了。死了连块下葬的地方都没有!
这叫什么?
“死无葬身之地”!
还能更凄惨一点吗?
这些事情,只能说明,朱元璋太狡猾了。
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方面,在场面上,尽量安抚那些大元的遗老遗少以及执着于南北之分的北人。另外一方面,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弘扬华夏文化,恢复华夏的服饰,强化华夏的观念。
时间越长,“华夏”的观念越是深入人心。
经过三十多年的教育、宣传,等到朱元璋去世后,朱元璋的一片苦心终于开花结果了。
朱元璋是因为“空印案”冤杀了方孝孺的老爸吧?方孝孺算是明朝,最遵守“君臣大义”的吧?
那么,方孝孺是如何看待蒙元的呢?
“苟举而加诸中国之民上,是率天下而为禽兽也!”
完全不承认大元为华夏朝廷!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最类似的人不是什么刘邦、李世民,而是诸葛亮。“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贪功劳,有的是耐心慢慢实现自己的计划。
比如现在,到底要不要公开对北方子民宣称要“驱逐鞑虏”,朱元璋一直是犹豫不决的。
可能会说。
可能不会说。
但话说回来,现在朱标给了他强烈的信心,让他坚定了主意!说话间,朱元璋从几案上,拿出一张纸来,道:“标儿,你看,这就是咱关于北伐,这些日子的所思所想了。”
朱标拿过来一看,却是写着几个大字:免税、军纪、争取色目,最后在“驱逐鞑虏”上,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朱标道:“不知咱们这叫,父子同心,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应该叫青出于蓝!”朱元璋由衷叹道:“毕竟,咱还真忽略了,要让北人为官,消除北人心中被征服的屈辱感。也没有标儿你那么好的文采,写出类似‘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吴王’的民谣啊!”
顿了顿,他猛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道:“标儿,你很好!真是每每行事,都比咱想的都要好!看来,这次北伐统帅,还真是非你莫属啊!”